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氏调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对性激素、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倍倍 黄宏丽 +1 位作者 夏艳秋 董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朱氏调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3例,参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62例,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组(61例,... 目的探讨朱氏调经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23例,参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62例,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组(61例,朱氏调经方),连续治疗6个月。以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LH/FSH)、中医证候积分为主要观察指标,睾酮(testosterone,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uclear cell chemokine protein-1,MCP-1)为次要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结果(1)经治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LH/FSH、T经治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LH/FSH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对照组T降低较治疗组更显著(P<0.05);两组SHBG经治疗均明显升高(P<0.01),但对照组SHBG值升高较治疗组明显(P<0.05)。(3)两组患者IL-6、TNF-α、MCP-1经治后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MCP-1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朱氏调经方能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性腺轴功能,同时可以降低IL-6、TNF-α以及MCP-1水平,改善患者体内慢性炎症反应,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氏调经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月经不调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倍倍 费晓雅 +1 位作者 蒯仂 董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月经不调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探究《景... 目的研究《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月经不调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月经不调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探究《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月经不调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61条,共涉及72味中药,分析得出用药以当归(36次)、甘草(35次)、熟地黄(35次)等为主;药性以温(187次)、甘(287次)为主;归经以脾(230次)、肝(211次)、心(206次)、肾(190次)经为主;得到药物组合15组,出现频次排序前三位为:甘草-人参;熟地黄-当归;人参-甘草;得到关联规则10条;无监督熵聚类共提取新处方3首。结论《景岳全书·妇人规》治疗月经不调"重视气血双补,强调滋补脾肾,注重情志调畅",为现代临床治疗月经不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人规 月经不调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