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助攻“东方红一号”上天
1
作者
张文杰(口述)
林佳昕
(
整理
)
《太空探索》
2020年第5期17-17,共1页
我今年87岁。从一个不懂航天、不懂气动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气动力学者,我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星当时是很先进的,比苏、美、法、日发射的卫星重...
我今年87岁。从一个不懂航天、不懂气动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气动力学者,我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星当时是很先进的,比苏、美、法、日发射的卫星重量都大。它的发射震惊了全世界。那么,当年我们是如何把这颗重达173公斤的卫星送入轨道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四号
东方红一号
国防科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助攻“东方红一号”上天
1
作者
张文杰(口述)
林佳昕
(
整理
)
机构
不详
出处
《太空探索》
2020年第5期17-17,共1页
文摘
我今年87岁。从一个不懂航天、不懂气动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气动力学者,我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星当时是很先进的,比苏、美、法、日发射的卫星重量都大。它的发射震惊了全世界。那么,当年我们是如何把这颗重达173公斤的卫星送入轨道的呢?
关键词
东风四号
东方红一号
国防科委
分类号
V4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V4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助攻“东方红一号”上天
张文杰(口述)
林佳昕
(
整理
)
《太空探索》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