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基陶瓷材料高温氧化理论的回顾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仕伟 司文捷 +1 位作者 彭志坚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8-272,共5页
本文综述了硅基陶瓷材料高温氧化理论 ,在热动力学和整体控速过程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高温条件下Si、SiC、Si3N4
关键词 硅基陶瓷材料 高温氧化 碳化硅 氮化硅 氧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聚合物制备的陶瓷材料高温结晶与氧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林仕伟 司文捷 +2 位作者 彭志坚 苗赫濯 Linan An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7,共6页
综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机理及氧化理论 ,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介。其中重点介绍了Si-C - (O) - (N)体系的“无定型—成核—晶粒长大”结晶机理和Si -C -N体系的“分离—分解—结晶”结晶机理 ;并具体介绍了Si -C -N... 综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机理及氧化理论 ,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介。其中重点介绍了Si-C - (O) - (N)体系的“无定型—成核—晶粒长大”结晶机理和Si -C -N体系的“分离—分解—结晶”结晶机理 ;并具体介绍了Si -C -N -O和Si - (B) -C -N高温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陶瓷材料 高温结晶 氧化机理 有机硅聚合物 前驱体陶瓷 航空航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跖草色素敏化TiO_2纳米管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娜 潘能乾 林仕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1,共3页
以高度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光阳极,鸭跖草色素作为敏化剂制备了天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阳极氧化6h制备的TiO2纳米管作为电极的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约达0.52%,短路电流为1.53mA/cm2。比较不同管长TiO2纳米管阵列对电池的光电性能的... 以高度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作为光阳极,鸭跖草色素作为敏化剂制备了天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阳极氧化6h制备的TiO2纳米管作为电极的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约达0.52%,短路电流为1.53mA/cm2。比较不同管长TiO2纳米管阵列对电池的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研究鸭跖草色素的光吸收性能。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电池的界面阻抗。研究表明适当提高TiO2纳米管长度可以有效提高天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TIO2纳米管阵列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α—SiC粉料液相烧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司文捷 林仕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48-50,共3页
比较α-SiC进口粉料和国产粉料的粉料成分、粒度、显微结构,以及以Al2O3-Y2O3烧结助剂液相烧结SiC的力学性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进口粉在纯度、粒度和显微结构方面均优于国产粉,从而使其在烧结性能、... 比较α-SiC进口粉料和国产粉料的粉料成分、粒度、显微结构,以及以Al2O3-Y2O3烧结助剂液相烧结SiC的力学性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进口粉在纯度、粒度和显微结构方面均优于国产粉,从而使其在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的方面明显好于国产粉料,通过讨论其中的主要区别,提出了改善国产SiC粉料的性能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液相烧结 陶瓷材料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效应教学仿真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亮 刘钟馨 +1 位作者 林仕伟 曹阳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9,共5页
Visual Basic 2010 Express Edition(VB2010)软件开发环境下利用OpenAI和OpenGL API函数库设计并实现多普勒应用教学仿真系统,经过优化的该系统仅需两个扬声器就能实现3D位置音效及多普勒效应.应用表明,多普勒效应教学仿真系统具有交互... Visual Basic 2010 Express Edition(VB2010)软件开发环境下利用OpenAI和OpenGL API函数库设计并实现多普勒应用教学仿真系统,经过优化的该系统仅需两个扬声器就能实现3D位置音效及多普勒效应.应用表明,多普勒效应教学仿真系统具有交互性好、实用性强和效果逼真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效应 仿真系统 VB2010 OPENGL Ope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Basic 2010开发孔径分布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亮 刘钟馨 +2 位作者 周琼 林仕伟 曹阳 《物理实验》 2012年第3期12-15,共4页
基于Visual Basic 2010开发环境开发了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实验平台.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的多孔结构的钛氧化膜层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重建图像、阈值分析、二值化处理、标尺计算、像素标识及孔面积等计算过程,可提取电镜... 基于Visual Basic 2010开发环境开发了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实验平台.采用微弧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的多孔结构的钛氧化膜层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通过重建图像、阈值分析、二值化处理、标尺计算、像素标识及孔面积等计算过程,可提取电镜照片上相应孔的半径和数量,并用Chart控件进行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表面 VISUAL Basic 2010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蒋梦琳 林仕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纳米压印是一种可以制造微纳结构的并行技术,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设备简易的特点。文中从纳米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角度对纳米热压印工艺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描述。根据纳米热压印工艺的特点,阐述了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对压印图案的影响... 纳米压印是一种可以制造微纳结构的并行技术,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设备简易的特点。文中从纳米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角度对纳米热压印工艺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描述。根据纳米热压印工艺的特点,阐述了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对压印图案的影响。提出了成膜性能、热机械性能、流变性能、界面性能和抗刻蚀性能等热压印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指标。最后对纳米压印聚合物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热压印 聚合物 材料性能 压印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热带海洋广谱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葛桐 林仕伟 曹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419-9421,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热带海洋细菌的广谱抑菌作用。[方法]在菌液中加入适量纳米TiO2,在UV固化灯照射下,每隔10min采集一次菌液,并进行培养和计数,研究其对热带海洋细菌的广谱抑菌作用。[结果]纳米TiO2在UV固化灯激发下具有很强的... [目的]研究纳米二氧化钛对热带海洋细菌的广谱抑菌作用。[方法]在菌液中加入适量纳米TiO2,在UV固化灯照射下,每隔10min采集一次菌液,并进行培养和计数,研究其对热带海洋细菌的广谱抑菌作用。[结果]纳米TiO2在UV固化灯激发下具有很强的抑菌性,且最佳使用量为0.9 g/L。[结论]二氧化钛具有无毒、廉价、光谱抑菌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广谱抑菌 光催化 热带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介质对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蕊蕊 张小娇 +1 位作者 林仕伟 李建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7,49,共7页
电介质层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选择影响着器件的性能。简要介绍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总结了电介质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包括介电常数、电介质表面粗糙度、电介质表面能及处理工艺),并探讨了近年来常用作电介质... 电介质层是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选择影响着器件的性能。简要介绍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总结了电介质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包括介电常数、电介质表面粗糙度、电介质表面能及处理工艺),并探讨了近年来常用作电介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电介质 常用电介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传播语境下多元媒介议程设置效果的差异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亚楠 蔡枫琳 +1 位作者 林仕伟 秦朝森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15-26,共12页
为剖析多元媒介普法议程设置效果的差异性问题,应用主题建模分析、相关性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民法典》颁布实施前后一年的时间内,政府普法机构、专业媒体和自媒体意见领袖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关于《民法典》议题的微博正文... 为剖析多元媒介普法议程设置效果的差异性问题,应用主题建模分析、相关性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民法典》颁布实施前后一年的时间内,政府普法机构、专业媒体和自媒体意见领袖在微博平台上发布的关于《民法典》议题的微博正文和评论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根据《民法典》的颁布时间和话题热度的时间延展性,收集了政务机构、专业媒体和自媒体三类微博媒体账号发布的与《民法典》相关的微博文本数据,进而应用隐性主题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识别和提取出不同主题的内容,以了解在《民法典》传播语境下多元媒介主体在微博平台上讨论的议程主题的差异性。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媒介之间议程设置的相关性,揭示政务机构、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在普法议程设置中承担的不同角色及其影响力。最后,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判断分析多元媒介之间及其对受众议程设置的引导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媒介对于《民法典》的报道主要聚焦在宣传动员、婚姻家庭和个人信息保护三个主题上。具体而言,宣传动员主题占总数的21%,婚姻家庭主题占53%,个人信息保护主题占26%。在这些媒介中,政务机构普法议程的建构内容涉猎全面,但对于受众的引导效果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专业媒体以自身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普法信息的传播中起到了“中间人”的作用,既向上承接政府相关机构的普法需求,又向下引导受众与自媒体的信息流向。自媒体则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其普法议程设置一方面受到受众信息偏好的引导,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受众的信息偏好。基于上述分析,为优化新传播环境下多元媒介普法议程的传播效果,政府普法机构应根据社会效益进行选题引导,专业媒体在宣传工作中不能追求以流量为代表的经济效益,更应该承担正向引导舆论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议程设置 普法信息 多元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of nanobubbles generated by hydrate decomposition: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11
作者 王梓霖 杨亮 +1 位作者 刘长生 林仕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15-222,共8页
Natural gas hydrate is estimated to have huge reserves. Its exploitation can solve the global oil and gas shortage problem. Hydrates decompose into water and methane, and methane molecules are supersaturated to form n... Natural gas hydrate is estimated to have huge reserves. Its exploitation can solve the global oil and gas shortage problem. Hydrates decompose into water and methane, and methane molecules are supersaturated to form nanobubbles.Methane nanobubbles can affect th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of hydrates. They can provide abundant methane sources for the re-nucleation of hydrates. Molecular dynamics i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of type I methane hydrate and the formation of methane nanobubbles generated during decomposition under different methane mole fraction,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ternal pressure inhibits the diffusion of methane molecules, thereby 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nanobubbles. A higher mole fraction of methane molecules in the system requires a higher external pressure to generate stable nanobubbles after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hydrate structure.At 330 K, it is easy to form a nanobubble structur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help provide ideas for the study of efficient extraction and secondary nucleation of hyd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methane hydrate NANOBUBBLES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