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igh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组织来源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立
1
作者 林丽苹 陈嘉欣 范勇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1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取线粒体基因(mtDNA)8993T>G突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建立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获得Leigh综合征线粒体疾病细胞模型。方法通过取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经组织块原代培养方法培养,传代至3~5代转染仙... 目的取线粒体基因(mtDNA)8993T>G突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建立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系,获得Leigh综合征线粒体疾病细胞模型。方法通过取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经组织块原代培养方法培养,传代至3~5代转染仙台病毒,待细胞增殖满后转移至饲养层细胞上继续培养,第20天挑取克隆,建立iPSCs系,并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染色、免疫荧光、小鼠体内畸胎瘤实验对其多能性和分化能力进行鉴定。结果iPSCs系成功建立,稳定传代后AP染色呈强阳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性别决定基因相关蛋白2(sex determination gene-associated protein 2,SOX2)、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4(phase 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4,SSEA-4)、肿瘤排斥抗原-1-60(tumor rejection antigen,TRA-1-60)等多能性标记蛋白均为强阳性表达,小鼠体内畸胎瘤实验表明该iPSCs具有分化为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的潜能,iPSC系成功建立。结论本研究用仙台病毒非基因整合诱导Leigh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组织获得iPSCs系,为Leigh综合征致病机制中生化、分子特征以及药物筛选、毒理学研究提供了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线粒体疾病 诱导多能干细胞 仙台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M171+SR1结合细胞分群体外高效扩增造血干细胞的探究
2
作者 陈嘉欣 林丽苹 +1 位作者 周观清 范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30-35,共6页
目的:探究UM171+SR1结合细胞分群体外高效扩增造血干细胞,获取可稳定体外长期扩增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将正常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分为4组,运用不同体系进行培养。对照组:StemSpanTMSFEM Ⅱ培养基+SCF+TPO+Flt3-ligand+IL-6,组1:S... 目的:探究UM171+SR1结合细胞分群体外高效扩增造血干细胞,获取可稳定体外长期扩增造血干细胞的方法。方法:将正常脐带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分为4组,运用不同体系进行培养。对照组:StemSpanTMSFEM Ⅱ培养基+SCF+TPO+Flt3-ligand+IL-6,组1:StemSpanTMSFEM Ⅱ培养基+SCF+TPO+Flt3-ligand+IL-6+UM171,组2:StemSpanTMSFEM Ⅱ培养基+SCF+TPO+Flt3-ligand+IL-6+SR1,组3:StemSpanTM SFEM Ⅱ培养基+SCF+TPO+Flt3-ligand+IL-6+UM171+SR1。观察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及结合后期流式细胞术分群培养对长期维持CD34+CD133+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干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在培养5天后,组3的CD34+CD133+造血干细胞数量(14.050±2.049)×106及CD34+CD133+百分比(66.13±4.603)%高于其他3组,CFU检测显示组3集落数目为(88.00±4.000),高于组1(64.67±3.215)及组2(51.33±6.506),均为P<0.05。后期细胞分群培养结果H+H组的细胞增值数目(38.44±0.4561)×106与CD34+CD133+阳性率(51.37±2.859)%明显高于其余实验组(P<0.05)。结论: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过程中,在同时使用UM171和SR1的过程中结合细胞分群,且CD34+CD133high细胞群在细胞增殖及干性维持中发挥一定作用,可为造血干细胞的体外高效扩增培养提供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UM171 SR1 流式细胞术 长期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埃布斯坦畸形一例
3
作者 冷芹 林丽苹 +1 位作者 张君 秦瑶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96-197,I0001,共3页
埃布斯坦畸形(Ebstein anomaly)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伴有各种相关的心脏内异常,占所有先天性心脏异常的1%。埃布斯坦畸形的胎儿易并发重度三尖瓣返流,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与主动脉比例变小,胸腔、腹腔、心包的积液。胎儿超声心... 埃布斯坦畸形(Ebstein anomaly)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伴有各种相关的心脏内异常,占所有先天性心脏异常的1%。埃布斯坦畸形的胎儿易并发重度三尖瓣返流,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与主动脉比例变小,胸腔、腹腔、心包的积液。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埃布斯坦畸形胎儿的详细诊断和预后评估起关键作用。妊娠早期胎儿埃布斯坦畸形的实际检出率高于新生儿期的报道。然而在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对胎儿心脏的正常描述并不能排除随后出现埃布斯坦畸形的可能性。报道1例妊娠23周时被诊断出埃布斯坦畸形,有明显的心脏肥大和严重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胎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畸形 胎儿 妊娠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检查 产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急性子宫内翻3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冷芹 秦瑶 林丽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6期197-200,共4页
子宫内翻指宫底向宫腔内陷,使子宫内膜面向宫颈外翻出的病症,系产科罕见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若诊治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造成孕产妇病死等。子宫内翻多发生于产后,而引起产后急性子宫内翻的原因常见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及时发现和治疗产... 子宫内翻指宫底向宫腔内陷,使子宫内膜面向宫颈外翻出的病症,系产科罕见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若诊治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造成孕产妇病死等。子宫内翻多发生于产后,而引起产后急性子宫内翻的原因常见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及时发现和治疗产后子宫内翻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结局,降低病死率。本文回顾总结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3例子宫内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文献分析总结子宫内翻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通过学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进行有效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翻 产后急性子宫内翻 产褥期 分娩 第三产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