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创伤、道德观与团结:“大屠杀”等集体谋杀的社会构建(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杰弗里·c.亚历山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95,共11页
文化创伤的发生,在于一个族群的成员感到一场可怖事件在他们的族群意识中留下无法抹除的痕迹和永久的记忆,并在深层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将来的身份。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使不同的社会团体、民族社团、甚至整个文明不仅从认知上体认人类... 文化创伤的发生,在于一个族群的成员感到一场可怖事件在他们的族群意识中留下无法抹除的痕迹和永久的记忆,并在深层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将来的身份。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使不同的社会团体、民族社团、甚至整个文明不仅从认知上体认人类苦难的存在与来源,而且还可能对此负起某种有意义的道德责任。当他们认同了创伤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道德责任,社群成员也就界定了他们的结团关系,使他们得以分享他人的苦难。当社群认为他人的苦难也可能属于自己时,"我们"这个圈子就会扩展,并有可能修复社群,从而阻止再度创伤。同理,社会团体也往往能否认他人苦难的存在,或者将责任推给其他人。本文主要从实际经验的角度思考德国纳粹大屠杀所带来的创伤构建,同时也考察其他创伤过程,例如与西方或日本帝国主义相关的非裔美国人、土著人民、殖民地受害者,南京大屠杀、早期共产主义阵营如苏联的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伤 团结 创伤构建 道德观 群体意识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