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创伤、道德观与团结:“大屠杀”等集体谋杀的社会构建(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杰弗里·c.亚历山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95,共11页
文化创伤的发生,在于一个族群的成员感到一场可怖事件在他们的族群意识中留下无法抹除的痕迹和永久的记忆,并在深层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将来的身份。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使不同的社会团体、民族社团、甚至整个文明不仅从认知上体认人类...
文化创伤的发生,在于一个族群的成员感到一场可怖事件在他们的族群意识中留下无法抹除的痕迹和永久的记忆,并在深层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将来的身份。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使不同的社会团体、民族社团、甚至整个文明不仅从认知上体认人类苦难的存在与来源,而且还可能对此负起某种有意义的道德责任。当他们认同了创伤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道德责任,社群成员也就界定了他们的结团关系,使他们得以分享他人的苦难。当社群认为他人的苦难也可能属于自己时,"我们"这个圈子就会扩展,并有可能修复社群,从而阻止再度创伤。同理,社会团体也往往能否认他人苦难的存在,或者将责任推给其他人。本文主要从实际经验的角度思考德国纳粹大屠杀所带来的创伤构建,同时也考察其他创伤过程,例如与西方或日本帝国主义相关的非裔美国人、土著人民、殖民地受害者,南京大屠杀、早期共产主义阵营如苏联的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伤
团结
创伤构建
道德观
群体意识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创伤、道德观与团结:“大屠杀”等集体谋杀的社会构建(英文)
被引量:
5
1
作者
杰弗里·c.亚历山大
机构
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文化社会学中心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95,共11页
文摘
文化创伤的发生,在于一个族群的成员感到一场可怖事件在他们的族群意识中留下无法抹除的痕迹和永久的记忆,并在深层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将来的身份。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使不同的社会团体、民族社团、甚至整个文明不仅从认知上体认人类苦难的存在与来源,而且还可能对此负起某种有意义的道德责任。当他们认同了创伤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道德责任,社群成员也就界定了他们的结团关系,使他们得以分享他人的苦难。当社群认为他人的苦难也可能属于自己时,"我们"这个圈子就会扩展,并有可能修复社群,从而阻止再度创伤。同理,社会团体也往往能否认他人苦难的存在,或者将责任推给其他人。本文主要从实际经验的角度思考德国纳粹大屠杀所带来的创伤构建,同时也考察其他创伤过程,例如与西方或日本帝国主义相关的非裔美国人、土著人民、殖民地受害者,南京大屠杀、早期共产主义阵营如苏联的受害者。
关键词
文化创伤
团结
创伤构建
道德观
群体意识
记忆
Keywords
cultural trauma
solidarity
trauma construction
morality
group consciousness
memory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创伤、道德观与团结:“大屠杀”等集体谋杀的社会构建(英文)
杰弗里·c.亚历山大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