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特征及形成演化 被引量:88
1
作者 李忠权 刘记 +7 位作者 李应 杭文艳 洪海涛 应丹琳 陈骁 刘冉 段新国 彭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3,共8页
基于沉积、构造综合分析,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的平面、剖面特征,并根据地层、岩性、构造及区域演化等特征对震旦系进行剥蚀恢复,再现桐湾运动时期拉张侵蚀槽各阶段发育演化及其改造... 基于沉积、构造综合分析,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的平面、剖面特征,并根据地层、岩性、构造及区域演化等特征对震旦系进行剥蚀恢复,再现桐湾运动时期拉张侵蚀槽各阶段发育演化及其改造过程。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沿蓬莱—安岳—荣昌一线呈北西向展布,具有东陡西缓的特征。研究横跨拉张侵蚀槽中部的威远—龙女寺地震剖面发现,威远—安岳拉张侵蚀槽是震旦纪期间基底断裂多幕堑垒式活动导致灯影组地层差异抬升、差异侵蚀和差异溶蚀等多种地质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可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通过剖面剥蚀恢复,定量测算了拉张侵蚀槽侵蚀、溶蚀量,最大可达6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系 威远—安岳 拉张侵蚀槽 形成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构造体系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均亮 林春华 杭文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搞清大庆长垣的发育过程,根据断层走向的统计结果和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的分析,从大庆长垣的构造特征、变形序列及应力分布出发,论述了大庆长垣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北东向的局部构造、近南北向的大庆长垣、北东向的逆断... 为了搞清大庆长垣的发育过程,根据断层走向的统计结果和三维地震相干数据体的分析,从大庆长垣的构造特征、变形序列及应力分布出发,论述了大庆长垣的变形序列及形成机制。研究认为:北东向的局部构造、近南北向的大庆长垣、北东向的逆断层和北西向的正断层,均为白垩纪末期北西一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不同序列及不同方向的具有成生关系的各结构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规律地按一定序列排列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大庆长垣构造体系;大庆长垣构造体系经历了北东向局部构造发育、近南北向大庆长垣统一、北东向逆断层发育和北西向正断层发育的过程,整体来看具有递进变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构造体系 挤压应力 递进变形 北东向局部构造 北西向正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凹陷构造层建造与改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冉 李忠权 +1 位作者 林春华 杭文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为了理清贝尔凹陷断陷期的变形过程,应用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及剥蚀量恢复等技术,对贝尔凹陷断陷期的拉伸建造、挤压改造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认为:贝尔凹陷断陷期经历了交替进行的3期建造和3期改造作用,建造期发育的复式断陷经过了... 为了理清贝尔凹陷断陷期的变形过程,应用地震剖面解释、平衡剖面及剥蚀量恢复等技术,对贝尔凹陷断陷期的拉伸建造、挤压改造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认为:贝尔凹陷断陷期经历了交替进行的3期建造和3期改造作用,建造期发育的复式断陷经过了同期和不同期的断陷叠加,同期断陷分为并联式半地堑、并联式地堑复合形式,不同期断陷分为继承型半地堑、继承型地堑叠加形式;断陷期广泛发育的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等沿控陷断裂或斜坡走向呈珠串状展布;铜钵庙组、南一段及南二段沉积末期凹陷经历了强烈的张扭变形,从而奠定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建造 改造 复合形式 叠加形式 张扭变形 复式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北段枫顺场--天井山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渊宇 李忠权 +2 位作者 喻颐 张本健 杭文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7,共6页
通过对地震剖面的连片解释和剖面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枫顺场-天井山构造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拉张成盆、陆隆伸展背景下的3期演化过程。震旦纪-中三叠世末以拉张成盆作用为主,接受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沉积,该时期枫顺场-天井... 通过对地震剖面的连片解释和剖面构造演化研究认为,枫顺场-天井山构造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拉张成盆、陆隆伸展背景下的3期演化过程。震旦纪-中三叠世末以拉张成盆作用为主,接受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沉积,该时期枫顺场-天井山构造不存在;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末为重力滑动阶段,位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前锋推挤带的枫顺场-天井山区域发育以薄皮构造为主的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晚侏罗纪以来开始挤压造山运动,构造动力学背景由重力滑动逐渐转化为水平挤压,发生基底卷入变形,形成一系列以厚皮构造为主的前展式逆冲推覆构造,剥蚀后表现为现今的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构造演化 重力滑动 造山运动 构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下古生界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喻颐 李忠权 +2 位作者 杨渊宇 应文峰 杭文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第2期1-4,16,共5页
基于威远地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钻井资料和地质背景,通过对05wy11和05wy30地震测线剖面演化史恢复和分析,认为威远背斜发育过程中至少经历了早起拉张和晚期挤压两种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构造运动,其证据为现今保留的高角度正断层... 基于威远地区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钻井资料和地质背景,通过对05wy11和05wy30地震测线剖面演化史恢复和分析,认为威远背斜发育过程中至少经历了早起拉张和晚期挤压两种不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构造运动,其证据为现今保留的高角度正断层、低角度逆断层和上逆下正反转断层。威远背斜的形成可分为早古生代的雏形期、二叠纪—中三叠世稳定期、晚三叠世—始新世的调整期和渐新世—现今的定型期。最后结合生烃史及构造—演化史分析了构造演化对下古生界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背斜 地震解释 构造演化 高角度断层 反转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中部扶余油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应文峰 李忠权 杭文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1-3,8,共4页
通过对大庆长垣中部杏树岗、高台子和太平屯构造扶余油层的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分析,编制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不同时期的构造图。从扶余油层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发现,青山口组沉积前,扶余油层底面表现为两隆夹一凹的构造格局,而明水组沉积末... 通过对大庆长垣中部杏树岗、高台子和太平屯构造扶余油层的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分析,编制了研究区扶余油层不同时期的构造图。从扶余油层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发现,青山口组沉积前,扶余油层底面表现为两隆夹一凹的构造格局,而明水组沉积末期反转变形后则转变为两凹夹一隆的构造格局,这说明明水组反转变形前的构造格局也决定了嫩江组末期所形成的扶余油气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扶余油层 构造变形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震监控储层
7
作者 Andy Jupe 李彦兰 杭文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无源地震监控,即探测由储层变化产生的声音,对这些信号的确切位置进行精确制图,可描述断层构造和储层内的流动状况。 此篇文章由两部分组成,这是第一部分,它描述无源地震监控的简单历史。
关键词 微地震 监控 储层 断层 采集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列封闭图在碳酸盐岩储层断层封闭性分析中的作用
8
作者 R.J.Knipe 丁永芳 杭文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8年第3期48-53,共6页
目前,一种新的图表对分析碳酸盐岩储层的断层封闭性很有帮助。该图表通过分析不同岩性岩石的相互作用情况和断层位移的大小,得出并列和断层封闭的类型。这种图表的优点是勿需对地层层位和断层面作详细的三维图便可评价断层的封闭性,并... 目前,一种新的图表对分析碳酸盐岩储层的断层封闭性很有帮助。该图表通过分析不同岩性岩石的相互作用情况和断层位移的大小,得出并列和断层封闭的类型。这种图表的优点是勿需对地层层位和断层面作详细的三维图便可评价断层的封闭性,并可用于描述断层带的渗透性、封闭能力及传播性。这些图表可用来快速确定碳酸盐岩储层中需作图确定的关键断层的断距和并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 断层 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裂缝致密砂岩气藏的泄气效率
9
作者 郝敬华 任广慧 +1 位作者 郭国民 杭文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0年第1期69-72,76,共5页
从油藏工程的观点出发,描述天然裂缝特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储层裂缝渗透率。由于三维裂缝网的多变性、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和裂缝渗透率与基岩渗透率的相互影响,预测裂缝气藏中流体流动的特性很困难。通过对露头、测井资料... 从油藏工程的观点出发,描述天然裂缝特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储层裂缝渗透率。由于三维裂缝网的多变性、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和裂缝渗透率与基岩渗透率的相互影响,预测裂缝气藏中流体流动的特性很困难。通过对露头、测井资料、生产岩心、试井和压力干扰试验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渗透率 天然裂缝 布井 泄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挪威中部陆棚哈尔腾浅滩地区浅层天然气形成的机制:深部储层泄漏
10
作者 E.Vik.O.R.Heum 刘成根 杭文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5年第3期15-16,共2页
哈尔腾浅滩是一富含天然气的地区。到目前为止的研究表明,这一地区有大量的热成天然气生成,生成这种天然气的源岩可能是下侏罗统阿勒组的煤。该地区西部阿勒组地层最为成熟,位于湿至干天然气窗中,天然气可能主要在这里形成。
关键词 浅层气 圈闭 运移 盖层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变化对AVO效应及AVO解释结果的影响
11
作者 TuXu G.H.F.Gardner +2 位作者 J.A.McDonald 蒋录全 杭文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5年第3期24-28,共5页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兴趣的是把反射信号的振幅变化作为一个炮检距的函数(AVO)来进行解释。然而,在对目的层反射系数变化进行解释时,考虑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AVA)更有意义。关键的是把AVO转换成AVA。 盖层的速度变化对振幅随炮检距...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兴趣的是把反射信号的振幅变化作为一个炮检距的函数(AVO)来进行解释。然而,在对目的层反射系数变化进行解释时,考虑振幅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AVA)更有意义。关键的是把AVO转换成AVA。 盖层的速度变化对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的影响以及对最终由AVO资料反演成的速度、密度和泊松北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给出了地下介质的垂向速度的梯度在—0.2 S^(-1)到0.8 S^(-1)的范围内变化时的AVO响应实例。在AVO—AVA转换中,当介质为均匀介质时,这个速度变化会使AVA梯度和垂直入射的反射系数产生较大的误差(约10%)。并且,在由AVA资料反演成速度、泊松比和密度等弹性参数的过程中,这些误差会产生类似大小的误差。误差的大小与速度梯度、炮检距、界面上下介质的弹性参数差异以及界面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梯度 振幅 炮检距 反演 反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新评价沉积盆地产生超压的机制的讨论
12
作者 Joel R. Alnes R. Anthony Lilburn +1 位作者 杭文艳 刘埃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9年第4期25-27,共3页
引言 我们赞同Osborne和Swarbrick(1997)在《重新评价沉积盆地产生超压机制》一文中的大多数结论。要充分认识沉积盆地的超压,仍需做许多工作;然而,
关键词 评价 沉积盆地 超压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北部早期成岩作用对赤底统砂岩储层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Joachim E. Amthor 杭文艳 刘埃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1999年第4期28-38,共11页
荷兰北部赤底统砂岩(下二叠统)的储层性质主要受与陆缘沙漠/干盐湖环境有关的沉积相的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以前,人们比较重视与埋藏有关的产物和过程,而不太注重早期成岩过程的研究,忽略了早期成岩作用对赤底统储层性质及良好产能的影... 荷兰北部赤底统砂岩(下二叠统)的储层性质主要受与陆缘沙漠/干盐湖环境有关的沉积相的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以前,人们比较重视与埋藏有关的产物和过程,而不太注重早期成岩过程的研究,忽略了早期成岩作用对赤底统储层性质及良好产能的影响。 影响赤底统砂岩储层的主要因素是与浅层地下水相关的成岩作用。主要孔隙充填物(白云石、硬石膏和石英)的沉淀出现在成岩早期。白云石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18.4~23.4‰SMOW)表明雨水在整个成岩史中起主要作用,并且这些胶结物的沉淀发生在低温(<80℃)状态。白云石胶结物的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0.70935~0.71387)和硬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6.7~9.7‰(DT)),排除了二叠纪及其后的海水是这些胶结物的来源,而与陆盆内雨水的同位素组成相一致。 大多数砂岩样品的孔隙损失是因为胶结作用而非压实作用,该事实也表明了胶结物的早期成岩成因。经胶结作用损失的大量孔隙(<20%)主要受早期硬石膏和白云石影响。白云石和硬石膏的发育程度与沉积环境有关,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湿润沉积环境(如沙丘和河流相砂岩)硬石膏和白云石含量较高;而具较深地下水位的干燥沉积环境(如沙丘砂岩)胶结物含量较低。 早期成岩胶结物的沉淀强烈影响现今孔隙度分布格局,干燥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北部 成岩作用 砂岩 储集层 赤底统 胶结物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藏特性研究对勘探的启迪
14
作者 Frederick R.Haeberle 李彦兰 杭文艳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0年第1期58-60,共3页
传统的勘探方法主要是通过地震或地下制图来寻找构造和地层圈闭。此类圈闭大多只发现少量的油,或是干的。因此,该方法不能解决找油的所有问题。
关键词 油气藏 特性 储量 渍气勘探 勘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