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类体色成因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欢 桑卫国 +4 位作者 段青源 家峰 汪杰 杨龙方 马金玲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115,共7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档鱼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野生鱼类捕获量在急剧下降,为解决供需矛盾,水产养殖业应运而生,但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人工养殖的鱼类,其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档鱼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野生鱼类捕获量在急剧下降,为解决供需矛盾,水产养殖业应运而生,但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人工养殖的鱼类,其体色异常和肉质下降等问题频频出现,远不如野生品种。发生体色异常的鱼类以前是无鳞鱼,如黄鳝(Monopterus albu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目前发现的有鳞鱼类,如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鲤鱼(Cyprinus carpio)等也经常发生体色异常。养殖鱼类体色异常不仅降低了其商品价值,也给养殖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鱼类 体色异常 水产养殖业 调控 成因 经济损失 人为因素 供需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鲣鱼褐色肉酶解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龙方 桑卫国 段清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5-180,184,共7页
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酶解鲣鱼褐色肉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初始p 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鲣鱼褐色肉酶解产物的还原能力为响应值,对碱性蛋白酶酶解鲣鱼背褐色肉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碱性... 研究了碱性蛋白酶酶解鲣鱼褐色肉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初始p 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鲣鱼褐色肉酶解产物的还原能力为响应值,对碱性蛋白酶酶解鲣鱼背褐色肉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碱性蛋白酶酶解鲣鱼褐色肉,适宜的酶解条件为:初始p H9.9、酶添加量5183U/g、酶解温度49℃、酶解时间4.75h。在该条件下酶解液的还原能力为1.4308/OD700nm,与模型预测值1.4393/OD700nm接近。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鲣鱼褐色肉酶解工艺参数真实可靠,为鲣鱼褐色肉的开发利用、变废为宝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 酶解 碱性蛋白酶 还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