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量效关系分析陈友芝“二参一仙汤”治癌方证规律
1
作者 王贵民 张豆 +1 位作者 杨鹏斐 李廷保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55-62,共8页
目的:利用量效关系探讨陈友芝运用“二参一仙汤”辨治癌症方证用药及其方药衍化规律,为临证辨治癌症提供借鉴。方法:筛选陈友芝治癌医案中含“二参一仙汤”的中药复方,应用SPSS Statistics26.0软件、Aprior算法及多尺度backbone网络算法... 目的:利用量效关系探讨陈友芝运用“二参一仙汤”辨治癌症方证用药及其方药衍化规律,为临证辨治癌症提供借鉴。方法:筛选陈友芝治癌医案中含“二参一仙汤”的中药复方,应用SPSS Statistics26.0软件、Aprior算法及多尺度backbone网络算法,对所选治癌医案中的主治疾病、证型、治法、用药剂量、药物分类、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高频药物组合、核心组方及药物聚类。结果:选取含“二参一仙汤”的治癌方剂172首,并总结出以本虚标实、癌毒内蕴,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的22种证型治法。运用“二参一仙汤”辨治肿瘤从15~60 g分为9个剂量等次,而30 g剂量使用频次最多,主治胃癌12.21%(21/172)、肺癌9.88%(17/172)、卵巢癌4.65%(8/172)等10种癌症,医案中使用频次前8位的药物有半枝莲、薏苡仁、茯苓等。使用频次≥18次的药物在四气五味及归经上分别以寒、温、平,甘、苦、辛;胃、脾、肝为主。其功效可分为9类,使用频次最高者为清热药。药物关联分析组合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43.60%(75/172)。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茯苓、绞股蓝、苦参、瓜蒌、白芍、藤梨根、象贝为核心组方;衍化出7首“一参一仙汤“”二参一仙汤”和“三参一仙汤”,功效主治各有侧重。结论:对“二参一仙汤”治癌主证、治法及药物进行量效分析表明,陈友芝临证时常灵活运用半枝莲、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茯苓、白芍及象贝等药,配合衍化方“一参一仙汤“”二参一仙汤”和“三参一仙汤”治疗胃癌、肺癌、卵巢癌等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参一仙汤 量效关系 名医经验 陈友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敦煌医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廷保 尚菁 +4 位作者 张花治 罗强 赵莲娣 杨鹏斐 王兰桂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敦煌医方辨治疾病用药配伍规律,为敦煌医方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敦煌学大辞典》《敦煌石窟秘方与针灸图》《敦煌中医药全书》收载的方剂,建立敦煌方药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关联规则算法、复杂... 目的探究敦煌医方辨治疾病用药配伍规律,为敦煌医方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敦煌学大辞典》《敦煌石窟秘方与针灸图》《敦煌中医药全书》收载的方剂,建立敦煌方药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敦煌医方治疗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敦煌医方300首,涉及中药297味,用药总频次1661次。高频药物有甘草、肉桂、生姜、人参、白芍等。数据挖掘得到药物组合31组,关联规则9条,演化出3味药核心组合Ⅰ和Ⅱ共28对,进一步聚类得到新处方28首。结论敦煌医方临证重视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血益气。挖掘得到核心药物是治疗天行病小阴旦汤的主要组成药物,其配伍规律及新处方可为敦煌医方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医方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90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柳文红 杨鹏斐 +1 位作者 周文丽 王思农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口服(2次/d)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外涂(1次/d)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2次/d)联合氯雷他定片(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口服(2次/d)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外涂(1次/d)治疗;对照组68例给予龙胆泻肝汤加味(2次/d)联合氯雷他定片(2次/d)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9%,对照组为8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出现特殊不适。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藏药十八味欧曲膏治疗湿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龙胆泻肝汤加味 藏药十八味欧曲膏 氯雷他定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敦煌及古代医籍中麻黄汤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廷保 杨鹏斐 张花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65-368,共4页
搜集整理清代以前敦煌古医方及古代医籍,仅西汉、南北朝、南朝、唐、宋、元、明、清8代共46部,按不同年代及医籍引用同名方剂重复计,涉及有关麻黄汤133首。其中35部出现正名麻黄汤112首,17部出现异名麻黄汤22首。整理组方不同麻黄汤112... 搜集整理清代以前敦煌古医方及古代医籍,仅西汉、南北朝、南朝、唐、宋、元、明、清8代共46部,按不同年代及医籍引用同名方剂重复计,涉及有关麻黄汤133首。其中35部出现正名麻黄汤112首,17部出现异名麻黄汤22首。整理组方不同麻黄汤112首涉及中药119味,药物分为19类,单味用药总次数937次。分析研究历代麻黄汤组成可知:《伤寒论》麻黄汤由历代麻黄汤组成核心药物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构成。《敦煌古医方》麻黄汤组方中除青木香、吴茱萸、枳壳外,其他15味药均为频率大于0.6%的主干药。敦煌古医方所载麻黄汤组方与《备急千金要方》麻黄汤相比仅少犀角,可能为其后者的加减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古代医籍 麻黄汤 配伍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清代医籍《眼科金镜》辨治眼科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廷保 杨鹏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1230-1231,共2页
古医籍《眼科金镜》是清末民初名医刘耀先在1911年所撰治疗著作。共载方315首,使用中药226味,总用药达2647次。根据《中药学》和《中药大辞典》分类标准对药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其药物药类性味频数频率及使用居前25味... 古医籍《眼科金镜》是清末民初名医刘耀先在1911年所撰治疗著作。共载方315首,使用中药226味,总用药达2647次。根据《中药学》和《中药大辞典》分类标准对药类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利用数据挖掘分析其药物药类性味频数频率及使用居前25味的药物功效,为临床治疗眼科病总结出具有临床医学宝贵价值的用药配伍规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金镜》 眼科疾病 用药规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管散对感染疮面介质因子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淑华 王思农 +2 位作者 杨鹏斐 师富贵 周文丽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脱管散对感染疮面介质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创伤感染疮面修复模型,收集创面中不同时期的肉芽组织,高倍镜下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经过组织芯片技术处理之后,用SABC法检测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 目的:观察脱管散对感染疮面介质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创伤感染疮面修复模型,收集创面中不同时期的肉芽组织,高倍镜下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经过组织芯片技术处理之后,用SABC法检测创面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采用BI-2000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灰度分析。结果: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创面肉芽组织中细胞所表达的生长因子存在差异。在同一取材时间的条件下,TGF-β1蛋白表达在创伤感染疮面后6天存在组间差异(P<0.05),EGF蛋白在创伤感染疮面后10、14天存在组间差异(P<0.05)。结论:中药脱管散能够通过刺激创面内细胞产生内源性生长因子进而促进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管散 创伤感染疮面修复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复杂网络关联系统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希宸 李廷保 杨鹏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6-18,共3页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规律。[资料来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药物组成齐全的中药内服复方。排除药名不全的方剂、外用方剂、单味药方、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数据提...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规律。[资料来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药物组成齐全的中药内服复方。排除药名不全的方剂、外用方剂、单味药方、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筛选出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通过该软件"方剂分析"功能,研究组方用药规律;"频次统计"每味药出现频次排序。"规则分析"(支持度个数45,置信度0.8)药物间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核心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相关度8,惩罚度2),挖掘组合新方。[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纳入内服复方253首,用药234味。使用频次>15的有23味药,前6位是甘草、茯苓、人参、白术、生姜、当归。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前3位是"人参+甘草";"白术+甘草";"甘草+茯苓"。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4个新处方。[未来展望]运用大数据、循证医学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发挥计算机人工智能作用,结合临床实际分析灵活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研究得到组方规则、核心组合和新处方,能更好、更全面地继承古代名医学术思想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规律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 内服复方 老中医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复杂网络关联 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 使用频次 循证医学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敦煌古医方研究概况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欣 杨鹏斐 +1 位作者 李廷保 蔺兴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2206-2209,共4页
敦煌古医方内容丰富,用方精良,配伍严谨,历经岁月洗礼仍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诸多学者对敦煌古医方开展系统整理和分类研究,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敦煌中医药学的研究进程。从文献整理、理论探讨、临床应用、动物实... 敦煌古医方内容丰富,用方精良,配伍严谨,历经岁月洗礼仍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诸多学者对敦煌古医方开展系统整理和分类研究,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敦煌中医药学的研究进程。从文献整理、理论探讨、临床应用、动物实验4个方面概述近二十年敦煌古医方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继承创新敦煌中医药学治疗疾病的学术思想,汲取其中精华,使其更好的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古医方 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 狂热背后的冷思考
9
作者 杨鹏斐 《山西煤炭》 2010年第11期14-17,共4页
中国是一个富藏煤而少油气的国家,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如何以优补缺成为我国在能源领域发展的头号课题。化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油气的支撑,而如何将煤炭的优势到化工方面?煤化工业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煤化工 化学工业 化石能源 能源领域 油气 煤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剂计量学的敦煌《辅行诀》方剂君药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廷保 杨鹏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9-103,共5页
目的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分析敦煌《辅行诀》方剂君药,以明确组方配伍思路,为敦煌《辅行诀》方剂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敦煌石窟秘方与针灸图》所载敦煌《辅行诀》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计算有效相对药量,识别各方剂君药,计算... 目的采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分析敦煌《辅行诀》方剂君药,以明确组方配伍思路,为敦煌《辅行诀》方剂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敦煌石窟秘方与针灸图》所载敦煌《辅行诀》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计算有效相对药量,识别各方剂君药,计算君药指数,分析药物性味归经特点,及所判定君药与古代医家认定君药的符合程度。结果纳入方剂61首,涉及药物64味,其中1味君药者57首、2味君药者4首。去重后得到作为君药的药物26味。君药指数最大的药物为附子,其次为栀子、黄连、石膏、半夏等。研究判定君药与文献既定君药符合率为83.87%。君药与非君药特性比较,君药中寒性,苦味,归胆、膀胱、肾经者多于非君药,而君药中温性,甘味,归肺、肾、脾、肝经者少于非君药。结论君臣药配伍分析表明,敦煌《辅行诀》方剂主要治疗寒热天行病。本研究判定君药准确率较高,可为敦煌《辅行诀》方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医方 辅行诀 方剂计量学 君药判定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辅行诀》黄芩药对特色探微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玲 蔺兴遥 +2 位作者 席佩佩 杨鹏斐 李廷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8期106-108,共3页
敦煌《辅行诀》是藏于敦煌千佛洞中的医学卷子,共载方61首,其中含黄芩方剂13首,可提取含黄芩特色药对8组:苦甘配伍—黄芩、甘草;散收配伍—黄芩、芍药;苦寒配伍—黄芩、黄连;相须配伍—黄芩、大黄;寒热配伍—黄芩、干姜;苦辛配伍—黄芩... 敦煌《辅行诀》是藏于敦煌千佛洞中的医学卷子,共载方61首,其中含黄芩方剂13首,可提取含黄芩特色药对8组:苦甘配伍—黄芩、甘草;散收配伍—黄芩、芍药;苦寒配伍—黄芩、黄连;相须配伍—黄芩、大黄;寒热配伍—黄芩、干姜;苦辛配伍—黄芩、生姜;攻补配伍—黄芩、人参;峻缓配伍—黄芩、大枣。通过对其配伍特点进行探析,以期为临证化裁治疗疾病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辅行诀》 黄芩药对 配伍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遗书中辨治乳癖角药临证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席佩佩 蔺兴遥 +2 位作者 卢玲 杨鹏斐 李廷保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2期2278-2280,共3页
角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3味药物有机结合,有助于扩展单味中药治疗范围,拓宽临床用方思路。而敦煌遗书中可提取柴胡、白芍、茯苓—疏肝止痛;乳香、没药、夏枯草—活血散结;香附、莪术、王不留行—通气散结;瓜蒌、牡蛎、山慈菇—化... 角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3味药物有机结合,有助于扩展单味中药治疗范围,拓宽临床用方思路。而敦煌遗书中可提取柴胡、白芍、茯苓—疏肝止痛;乳香、没药、夏枯草—活血散结;香附、莪术、王不留行—通气散结;瓜蒌、牡蛎、山慈菇—化痰散结;枳实、陈皮、半夏—理气化痰;白芥子、贝母、甘草—化痰和中;柴胡、黄芩、桂枝—清热止痛;当归、仙茅、知母—调补冲任8组特色角药,通过灵活化裁可治疗临床常见乳癖疾病。疗效甚佳,常获痊愈,以便为临床治疗乳癖用药提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乳癖 角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辅行诀》临证运用“角药”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欣 杨鹏斐 李廷保 《江西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7-18,共2页
角药是临床配伍组方的固定组成形式,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七情归经等配伍原则,在临床辨治中3味中药相参、有机配伍、灵活加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疗效较佳。在敦煌《辅行诀》中含有4组常用角药:调和营卫角药桂枝、甘草、白芍... 角药是临床配伍组方的固定组成形式,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七情归经等配伍原则,在临床辨治中3味中药相参、有机配伍、灵活加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疗效较佳。在敦煌《辅行诀》中含有4组常用角药:调和营卫角药桂枝、甘草、白芍;益气和胃角药人参、大枣、炙甘草;温中健脾角药干姜、人参、白术;清热泻火角药大黄、黄芩、黄连。通过探析敦煌《辅行诀》中辨治内科疾病的常用角药,为临床更好传承敦煌中医药辨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 角药 配伍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辅行诀》白芍对药运用特色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三月 杨鹏斐 李廷保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1期2085-2087,共3页
敦煌《辅行诀》是藏于敦煌千佛洞中的中医临床内科专著,共载方61 首,其中22首方含白芍,在白芍组成的常用对药中,解表对药有白芍+桂枝、白芍+生姜;清热对药有白芍+大黄、白芍+黄芩、白芍+黄连;温中对药有白芍+干姜、白芍+附子、白芍+肉... 敦煌《辅行诀》是藏于敦煌千佛洞中的中医临床内科专著,共载方61 首,其中22首方含白芍,在白芍组成的常用对药中,解表对药有白芍+桂枝、白芍+生姜;清热对药有白芍+大黄、白芍+黄芩、白芍+黄连;温中对药有白芍+干姜、白芍+附子、白芍+肉桂。探析敦煌《辅行诀》中白芍对药的运用特色,对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辅行诀》 白芍 对药 运用探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遗书中临证辨治银屑病角药探微
15
作者 李彦梅 薛欣 +1 位作者 杨鹏斐 李廷保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082-1084,共3页
角药是对药临证运用基础上的扩展延伸,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三药联用,互为犄角的一种配伍形式。从敦煌遗书的方剂中可提取具有“皮”“草”“藤”“白”“子”“花”药物功效的6组特色角药,其功能为疏风清热、清热凉血、解毒透疹、通... 角药是对药临证运用基础上的扩展延伸,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三药联用,互为犄角的一种配伍形式。从敦煌遗书的方剂中可提取具有“皮”“草”“藤”“白”“子”“花”药物功效的6组特色角药,其功能为疏风清热、清热凉血、解毒透疹、通络散风,补血活血、解表散寒,祛风燥湿,祛风止痒。在临证辨治银屑病时尤其别具巧思,用药灵活,组方独特,可拟方名,疗效甚佳,常获痊愈。通过总结为临床诊治银屑病提供宝贵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角药 银屑病 临证探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