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测定桑叶中的芦丁和异槲皮苷含量 被引量:16
1
作者 贾冬冬 李淑芬 杨鸿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9-501,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HPLC外标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磷酸(100:10:340:0.3,V/V);检测波长36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HPLC外标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 TC-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水-磷酸(100:10:340:0.3,V/V);检测波长365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室温。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芦丁、异槲皮苷获良好分离,浓度分别在7.5~150μg/ml(R2=0.9995)、7.1~142μg/ml(R2=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9%、99.01%,RSD分别为3.37%、2.43%,重复性实验RSD分别为0.0133%和0.0214%。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为桑叶生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芦丁 异槲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2
作者 蒲蕾 阮一哲 +6 位作者 洪大情 吴姝焜 冯韵霖 杨鸿玲 邓菲 何强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反应性的因素,以帮助改善贫血管理。方法符合条件的80名患者,回顾性观察12个月,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反应性的因素,以帮助改善贫血管理。方法符合条件的80名患者,回顾性观察12个月,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及生化指标等。本研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erythropoietin resistence index,ERI)作为评价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的指标。ERI=每周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体质量(kg)/血红蛋白(g/d1)。Logistic回归分析与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相关的因素。结果80名MHD患者ERI平均值为16IU/周/kg/g/d1。26%的患者为Epo低反应性。将患者分为ERI〈25和ERI≥25,与ERI〈25组相比,ERI≥25组女性患者的比例显著升高(χ^2=3.972,P=-0.046),血红蛋白水平(t=3.123,P=0.003)和25(OH)D水平(t=2.606,P=0.011)显著下降。ERI≥25组BMI和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也较ERI〈25组低(t=1.969,P=0.05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透析龄、尿素清除率(Kt/V)、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C、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及血清碱性磷酸酶(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ALP),25(OH)D缺乏与Epo低反应性有独立相关关系(HR4.590,95%CI1.277~16.503)。结论本中心血液透析患者中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性的发生率较高。女性患者,营养状况不良与患者Epo低反应性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25(OH)D缺乏是患者Epo低反应性的独立相关因素,因此纠正25(OH)D缺乏及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EDO的反应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度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洪大情 何强 +4 位作者 蒲蕾 邓菲 杨鸿玲 李贵森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10期575-578,共4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及原因,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调取国家血液透析登记数据中四川省2011年透析登记患者7067例,男性4219例,女性2848例,平均年龄52±17岁。分析死亡患者人数、肾脏病病因、死亡原因。结... 目的调查四川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情况及原因,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调取国家血液透析登记数据中四川省2011年透析登记患者7067例,男性4219例,女性2848例,平均年龄52±17岁。分析死亡患者人数、肾脏病病因、死亡原因。结果 透析登记结果显示死亡人数148人,中位透析龄11月,平均年龄60±16岁;男性占60.1%(89人),女性占39.9%(59人)。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占55.4%,感染性疾病10.8%,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7.4%,肿瘤晚期4.1%,自杀1.4%,其他原因占20.9%。女性患者自杀占3.4%,男性则无一例自杀。其中69%患者合并有1个及以上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或合并症。结论四川地区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年龄相对较高、有较多合并症,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感染及出血,其中女性患者有较高的自杀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死亡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5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鸿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5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0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5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0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用氯沙坦钾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其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颗粒 氯沙坦钾片 IGA肾病 高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鸿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析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肾病患者的70份新鲜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0份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S-M法、... 目的:探析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肾病患者的70份新鲜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0份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S-M法、S法、P-B法和自动分析仪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然后,比较使用这四种检测方法区分这些尿液标本中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使用S-M法、S法和自动分析仪相比,使用P-B法对这些尿液标本中的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区分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更高,P<0.05。结论: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鉴别诊断各类肾病的首选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法 S-M法 S法 尿液自动分析仪 尿液 白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