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离式阴极光电化学检测致病菌的新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高霞 董玉明 王光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7-904,共8页
利用液相法合成了水溶性的巯基乙酸修饰的硒化铅(PbSe)量子点(QDs),并将其修饰至氧化铟锡(ITO)电极,制备了ITO/PbSe电极。Zn2+可与电极上修饰的PbSeQDs进行离子交换形成ZnSe/PbSe/ZnSe量子阱(QW),促进电子-空穴分离,提高ITO/PbSe电极的... 利用液相法合成了水溶性的巯基乙酸修饰的硒化铅(PbSe)量子点(QDs),并将其修饰至氧化铟锡(ITO)电极,制备了ITO/PbSe电极。Zn2+可与电极上修饰的PbSeQDs进行离子交换形成ZnSe/PbSe/ZnSe量子阱(QW),促进电子-空穴分离,提高ITO/PbSe电极的阴极光电流。以抗菌肽为识别探针,开发出一种分离式光电化学(PEC)检测大肠杆菌O157∶H7(E.coliO157∶H7)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生物分子固定在电极上所导致的PEC信号传输的延误,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E.coliO157∶H7的检测范围为10.0~5.0×106CFU/mL,检出限为4.0CFU/mL,回收率为94.7%~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分析 ZnSe/PbSe/ZnSe量子阱 大肠杆菌O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