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MoO_3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亢嘉琪 杨继凯 +3 位作者 杨馥瑜 陈张笑雄 王国政 端木庆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7,共9页
在导电玻璃上水热生长TiO_2纳米线,随后利用电沉积技术涂覆MoO_3薄膜,制备出TiO_2/MoO_3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证实了TiO_2/MoO_3复合薄膜的形成.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在LiClO_4/PC溶液中对Li+的注入/抽出进行了研... 在导电玻璃上水热生长TiO_2纳米线,随后利用电沉积技术涂覆MoO_3薄膜,制备出TiO_2/MoO_3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证实了TiO_2/MoO_3复合薄膜的形成.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在LiClO_4/PC溶液中对Li+的注入/抽出进行了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薄膜着色、退色状态的光透过率进行测试.得到了切换时间、循环可逆性、光调制和着色效率等参数.对其电致变色性能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与单一TiO_2和Mo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相比,复合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有明显增强.同时研究了不同厚度MoO_3薄膜对复合薄膜变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沉积6个循环MoO_3薄膜的TiO_2/MoO_3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电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电致变色 电化学测试 光透射率 TIO2 MO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聚不饱和磷酸酯成型工艺及性能
2
作者 杨馥瑜 任玲莹 +3 位作者 徐佳欣 王晨辰 刘黄瑞 李秀云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不饱和磷酸酯(UPE)与玻璃纤维(GF)为原料,利用层压成型工艺制备了聚不饱和磷酸酯(PUPE)/GF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PUPE的固化过程,研究了GF/PUPE质量比、GF铺层层数以及热压压力对PUPE/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 以不饱和磷酸酯(UPE)与玻璃纤维(GF)为原料,利用层压成型工艺制备了聚不饱和磷酸酯(PUPE)/GF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PUPE的固化过程,研究了GF/PUPE质量比、GF铺层层数以及热压压力对PUPE/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仪研究了PUPE与PUPE/GF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UPE/GF复合材料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20℃、热压压力10.0 MPa、GF/PUPE质量比10/11、GF铺层层数19层、固化时间20 min,制得的PUPE/G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分别达到了171.7 MPa和84.8 MPa,同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且PUPE/GF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不饱和磷酸酯 玻璃纤维 层压成型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物流文献研究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新全 游明 杨馥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5-148,共4页
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前提条件,提升跨境物流的服务质量,解决当前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基于"一带一路"跨境物流、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协同、基于案例的跨境物流、跨境物流... 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前提条件,提升跨境物流的服务质量,解决当前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基于"一带一路"跨境物流、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协同、基于案例的跨境物流、跨境物流存在问题、基于理论与方法的跨境物流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尤其是对大量国内文献的搜集和研究发现,相关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做了一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跨境物流奠定了基础。本文对现有文献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指出存在的不足,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跨境物流 “一带一路”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色透明低介电含氟聚酰亚胺的制备与理论模拟
4
作者 蒲玉婕 张景洪 +2 位作者 杨馥瑜 田泉池 瞿伦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6期16-24,共9页
文中分别以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TFMB)和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苯基醚(TFODA)与六氟二酐(6FDA)反应制备了2种聚酰亚胺PI-TF-6F和PI-TOF-6F薄膜,采用核磁和红外确认了其结构,研究了其颜色透明性和介电性能... 文中分别以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TFMB)和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苯基醚(TFODA)与六氟二酐(6FDA)反应制备了2种聚酰亚胺PI-TF-6F和PI-TOF-6F薄膜,采用核磁和红外确认了其结构,研究了其颜色透明性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PI-TF-6F和PI-TOF-6F薄膜的截止波长分别为371 nm和390 nm,在450 nm的透过率分别为78.1%和77.9%;在1 kHz的介电常数分别为2.92和3.01,介电损耗均低于0.01。同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理论(MD)对其光学吸收能量和介电常数进行了模拟预测,PI-TF-6F和PI-TOF-6F重复单元的垂直激发能量分别为3.53 eV(351 nm)和3.33 eV(372 nm),极化率分别为479.9和484.4,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3.19和3.21。模拟结果为进一步设计制备无色透明和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理论模拟 无色透明 介电常数 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