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籽粒淀粉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杨颖聪 张俊豪 +5 位作者 唐一哲 乔唱唱 王鹏博 黄明 徐国伟 王贺正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67-2484,共18页
为明确秸秆还田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和相关酶合成的影响,以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施磷量,设5个水平分别为0 kg hm^(-2)(P0)、75.0 kg hm^(-2)(P1... 为明确秸秆还田和施磷量对旱地小麦籽粒淀粉品质和相关酶合成的影响,以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施磷量,设5个水平分别为0 kg hm^(-2)(P0)、75.0 kg hm^(-2)(P1)、112.5 kg hm^(-2)(P2)、150.0 kg hm^(-2)(P3)、187.5 kg hm^(-2)(P4),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磷量对小麦籽粒产量、淀粉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增施磷肥均能提高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相同秸秆还田处理下均随施磷量的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且除千粒重外均表现为P3最高。2个年度,小麦产量在S1P3处理下较S1P0分别提高了35.70%与49.32%;小麦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的含量随生育时期推进均呈持续升高趋势,随施磷量的提高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总体上在P3水平达到最大。在同一施磷水平下,小麦籽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表现为S1大于S0处理。2021—2022年度秸秆还田和施磷的互作效应对支/直淀粉比例在花后5~20 d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2022—2023年二者的互作仅对花后5 d支/直淀粉比例有显著影响。2年度,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各处理籽粒蔗糖合成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束缚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后降趋势,而籽粒磷酸蔗糖合成酶呈持续降低趋势。无论秸秆还田与否,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与束缚性淀粉合成酶活性均随施磷水平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后降趋势,总体在P3处理最高。综上,秸秆还田配施磷150 kg hm^(-2)(S1P3)是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最适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施磷量 旱地小麦 籽粒淀粉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颖聪 刘康 +2 位作者 周芳 孟庆涛 夏中元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镇痛作用,从离子通道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 1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0.9%氯化钠溶液+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组)、盐酸右美托咪定+CCI组(D组)、ZD7288+CCI组(Z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每...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镇痛作用,从离子通道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 1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0.9%氯化钠溶液+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组(N组)、盐酸右美托咪定+CCI组(D组)、ZD7288+CCI组(Z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9只。N组、D组及Z组通过结扎坐骨神经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7 d开始,D组腹腔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40μg·kg^(-1),Z组腹腔注射ZD7288 10 mg·kg^(-1),N组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3 d。术前、CCI术后7 d及给药后3 d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Von Frey纤维测定机械性缩足阈值(PWMT),热辐射法测定缩足潜伏期(TWL)。2采用酶解法分离大鼠腰段背根神经节(DRG)细胞,高倍镜下选择中等大小细胞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 CCI术后7 d,N组、D组及Z组大鼠右后足PWMT、TWL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Sham组大鼠PWMT、TW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3 d后,D组与Z组PWMT、TWL较给药前均明显增加,Z组显著大于D组(P<0.05);N组给药前后PWMT和TWL无明显变化。电压钳模式下,在DRG细胞内记录到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Ih)。盐酸右美托咪定(0.1,1,10μmol·L^(-1))可显著降低Ih幅度,使电流幅值从(-844.43±386.34)减少到(-215.99±63.90)p A,对Ih电流抑制率分别为(11.87±1.80)%,(35.26±3.65)%和(52.02±5.56)%,呈浓度依赖性改变(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使Ih激活曲线左移,半激活电位(V1/2)向超极化方向改变(P<0.05),但对电流激活曲线的斜率没有影响。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这可能与其抑制DRG细胞Ih,减少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盐酸 疼痛 神经病理性 异常放电 背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cyclinD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颖聪 周青山 王龙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1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组)、丹参治疗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各10只。A组和B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组)、丹参治疗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各10只。A组和B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STZ前及注射后1,2,3,4,5周测定大鼠右后爪缩足反应阈值。B组机械性痛阈<8g开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3mL·kg-1,qd,连续4周。于注射STZ后5周处死大鼠,取L4~6脊髓,采用尼氏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背角神经元cyclinD1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机械性痛阈降低,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神经元凋亡指数及cyclinD1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A组比较,B组经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后机械性痛阈升高,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神经元凋亡指数及cyclinD1表达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神经元cyclinD1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糖尿病 神经病变 脊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上网下同心圆 携手传播正能量——晋江打造网络文化节品牌
4
作者 黄祖祥 林锦鑫 杨颖聪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2017年6月16日,以“与晋江在e起”为主题,晋江市第四届网络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网民代表用盖手印的形式进行“中国好网民”倡议接力,晋江“1+N”微媒体联盟正式成立。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网络文化节品牌,今年网络文化节以献礼建... 2017年6月16日,以“与晋江在e起”为主题,晋江市第四届网络文化节开幕。开幕式上,网民代表用盖手印的形式进行“中国好网民”倡议接力,晋江“1+N”微媒体联盟正式成立。作为全省唯一的县级网络文化节品牌,今年网络文化节以献礼建党96周年、迎接十九大为目标,围绕“弘扬主旋律、助力世中运、倡导文明风、传递正能量”主线,结合线上线下互动,策划开展系列网络活动,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活动 文化节 晋江市 品牌 能量 同心圆 上网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