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杧果畸形病茎部解剖结构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杨顺锦
詹儒林
赵艳龙
柳凤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8-711,共4页
-
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GB23260386)
中央级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sscri200711)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8183)
-
文摘
采用ELISA法比较了杧果病、健幼茎中4种激素(IAA、ZR、GA3和ABA)含量的差异,同时从解剖学角度探讨了杧果畸形病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在畸形幼茎中,4种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杧果的健康组织,其中以GA3含量差异最大,是健康组织的5.14倍,其次为IAA,ZR和ABA,分别是对照的3.03、1.77、和1.74倍。病健幼茎中解剖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病茎皮层薄壁细胞增多,韧皮纤维丰富,木质导管分化少、孔径较小,出现枝迹与叶迹,髓部细胞伸长受抑制,体积约为健康组织的1/4。
-
关键词
杧果畸形病
解剖结构
内源激素
-
Keywords
Mango malformation
Anatomical structure
Endogenous hormones
-
分类号
S667.7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芒果畸形病与DON和ZEN的关系初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杨顺锦
詹儒林
柳凤
赵艳龙
常金梅
何衍彪
-
机构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815-818,共4页
-
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GB2326038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32-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B20301007)资助
-
文摘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芒果畸形病组织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组织中,DON含量达6296.77ng/mL,ZEN含量达278.80ng/mL;健康芒果组织中,二者含量分别为2327.27ng/mL和134.49ng/mL。说明高浓度毒素可能导致芒果植株叶芽大量畸形增生而不发育,花序畸形,花胚退化等症状。
-
关键词
芒果畸形病
DON
ZEN
-
Keywords
Mango malformation
DON (Deoxynivalenol)
ZEN (Zearalenone)
-
分类号
S436.67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667.7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抑菌物质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 3
-
-
作者
柳凤
詹儒林
何衍彪
赵艳龙
杨顺锦
常金梅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1-656,共6页
-
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GB23260386)
杧果公益性行业科技项目(nyhyzx07-032-3)
+2 种基金
中央级非盈利性研究机构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sscri200711
sscri201002)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8183)
-
文摘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植物源抑菌物质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的毒力作用,同时从杧果内防御酶变化角度探讨其防病机制。结果表明,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30 mg.L-1,13 d的防治效果为56.67%,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38.51和22.34 mg.L-1,当肉桂醛质量浓度大于40mg.L-1时,可导致杧果炭疽病菌分子孢子的消解。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生理生化机制测定结果表明,病菌侵入杧果后O.2等活性氧物质的含量上升,肉桂醛对病菌进行抑制与杀死作用,降低其侵染能力,间接减少了此类物质的产生、减小寄主因病菌侵染而导致防御酶系统发生紊乱的程度,使寄主保持基本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抑制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
肉桂醛
抑菌物质
-
Keywords
Mango Anthracnose
Cinnamaldehyde
Antimicrobial
-
分类号
S667.7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