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DLAS多线吸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台架燃烧场二维分布测量
1
作者 夏晖晖 张顺平 +5 位作者 杨顺华 阚瑞峰 许振宇 阮俊 姚路 黄安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本文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扩张段非均匀流场温度和水汽浓度二维分布的高分辨率测量需求,发展了先进的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燃烧场分布重建技术,该技术通过增加激光测量光路上扫描获得的水汽吸收谱线数目,实现场分布重建问题求... 本文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扩张段非均匀流场温度和水汽浓度二维分布的高分辨率测量需求,发展了先进的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TDLAS)燃烧场分布重建技术,该技术通过增加激光测量光路上扫描获得的水汽吸收谱线数目,实现场分布重建问题求解方程数量的增加;通过联立所有交叉光路下吸收光谱获得的吸光度方程,构建以温度和浓度为未知数的最优化目标函数;并采用全局寻优模拟退火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实现温度场和水汽分压场的重建。发动机直连台架试验中,采用正交光路布局,设计共16条测量光路(水平5条、垂直11条)的方形光机结构,集成TDLAS测量系统。对5只DFB激光器采用分时直接吸收探测方式,测量频率4 kHz,每条测量光路下可扫描获得5条水汽吸收谱线(7467.77、7444.36、7185.60、7179.75和6807.83 cm),系统在高温炉上开展了多温度台阶标定测试,温度测量偏差在2.7%以内。外场试验中,对16条光路下同步采集到的吸收光谱数据进行离线处理,获得了发动机燃油点火、燃烧、熄火各个状态下的温度场和水汽分压场分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TDLAS多线吸收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场分布准确稳定测量,满足发动机复杂燃烧流场诊断和恶劣工况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诊断 场分布二维测量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全局寻优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关键带研究评述: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顺华 宋效东 +2 位作者 吴华勇 吴克宁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8,共11页
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文献,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 近20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为重新审视地球表层系统内水、土、气、生、岩等各要素的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搜集2001—2021年间国内外地球关键带研究文献,应用引文空间(CiteSpace)技术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地球关键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文献分析表明:地球关键带受到欧美发达国家和中国学界的普遍关注;三个发展阶段(萌芽、初期和快速发展)的研究重点差异明显;土壤是联结地表和地下过程的纽带与核心;地球物理技术成为理解地球关键带结构与过程的重要工具;联网观测和模型模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地球关键带功能和服务的量化、权衡与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决策支持工具。未来仍需在五个方面深化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网络;加强学科交叉和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一代地球关键带科学家;服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应用和发展地球关键带科学;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完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揭示地球关键带过程的耦合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加强人类活动对水土过程、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关键带 土壤圈 地球表层系统 结构 过程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燃料雾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顺华 乐嘉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9-522,共4页
为了模拟超声速气流中液体射流的雾化,发展了一种液滴破碎混合模型。该模型将Kelvin-Helmhotz(K-H)模型和Rayleigh-Taylor(R-T)波动模型耦合在一起,首先计算R-T波增长模型,当R-T模型不能导致液滴破碎时,然后计算K-H波增长模型。利用该... 为了模拟超声速气流中液体射流的雾化,发展了一种液滴破碎混合模型。该模型将Kelvin-Helmhotz(K-H)模型和Rayleigh-Taylor(R-T)波动模型耦合在一起,首先计算R-T波增长模型,当R-T模型不能导致液滴破碎时,然后计算K-H波增长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来流Ma=1.94的超声速气流中的水射流的雾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再现了超声速气流中射流的雾化结构,计算得到的射流穿透深度、颗粒直径分布和速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雾化 超声速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燃烧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顺华 肖保国 钱炜祺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9,共5页
采用'准稳态'方法,从乙烯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建立了包含20个组分和16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为检验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我国同步辐射实验室燃烧站上开展了乙烯/O2/Ar的层流预混火焰组分测量。应用... 采用'准稳态'方法,从乙烯燃烧的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建立了包含20个组分和16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为检验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我国同步辐射实验室燃烧站上开展了乙烯/O2/Ar的层流预混火焰组分测量。应用一维数值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计算的组分分布和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地再现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精度;但采用乙烯详细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还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准稳态”假设 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 同步辐射光电离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真实盈余管理与成本粘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顺华 肖慧方 季佳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2-99,共8页
以2016—2020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实证研究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与成本粘性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期为企业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内控质量,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的成本管控行为提供新证据。研究发现,上市高新技术企... 以2016—2020年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实证研究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与成本粘性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期为企业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内控质量,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的成本管控行为提供新证据。研究发现,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存在成本粘性,并同时存在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管理行为,管理层更偏向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中异常经营性现金流增加成本粘性,异常酌量性费用和异常生产成本则相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有效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继而降低成本粘性。因此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取决于内部控制质量效用的发挥。研究成果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自身发展阶段,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内部控制 成本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坚平 张俊杰 +2 位作者 孔丽萍 田耜奇 杨顺华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71例(76足)中,发生早期并发症13足,其中浅层切口裂开伴感染2足,深层切口裂开伴感染1足,尖端伤口坏死7足,骨髓炎1足,腓肠神经损伤2足;晚期发生距下关节炎2足。7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按Kerr术后疗效评分标准:优34足,良32足,可9足,差1足。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只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空气预混超声速燃烧的18步简化机理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合 陈方 +2 位作者 刘洪 郑忠华 杨顺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7-472,共6页
基于甲烷燃烧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Gri-Mech3.0,分别采用良搅拌反应模型以及层流预混火焰模型计算甲烷/空气预混燃烧过程.通过对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产物速率分析,提取骨干机理,再根据准稳态假设进一步简化,最终得到包... 基于甲烷燃烧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Gri-Mech3.0,分别采用良搅拌反应模型以及层流预混火焰模型计算甲烷/空气预混燃烧过程.通过对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产物速率分析,提取骨干机理,再根据准稳态假设进一步简化,最终得到包含14种组分18个基元反应的简化机理.拓宽计算条件,将该18步简化机理与详细机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简化机理在预测点火延迟时间方面具有较高精度,能够在较大热力学参数变化范围内较好地预测甲烷/空气预混燃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机理 敏感性分析 产物速率分析 准稳态假设 点火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燃料点火燃烧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1
8
作者 钱炜祺 杨顺华 +1 位作者 肖保国 乐嘉陵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4,共8页
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了一套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和相应的软件SPARCK.并以3种典型的碳氢燃料——甲烷、乙烯和庚烷为研究对象,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12.11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14个组分10步总包反应形... 基于“准稳态”方法建立了一套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简化方法和相应的软件SPARCK.并以3种典型的碳氢燃料——甲烷、乙烯和庚烷为研究对象,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12.11详细基元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14个组分10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从乙烯燃烧的51组分365详细基元反应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20个组分16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从庚烷点火燃烧的160组分1540详细基元反应模型出发简化得出了包含26个组分22步总包反应形式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典型激波管试验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得到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为有效地再现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在工程计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准稳态”假设方法 碳氢燃料 点火延时 甲烷 乙烯 庚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俊杰 田耜奇 +2 位作者 张坚平 孔丽萍 杨顺华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必要性、优越性及足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收治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共71例(76足),其中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必要性、优越性及足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收治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共71例(76足),其中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均行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分别于伤后8 h内、伤后8 h^7 d内、伤后7~14 d不同时期进行手术并比较手术疗效。结果:71例(76足),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8.5周。手术前后测量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 hler角、G issane角,测量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0.01)。伤后8 h内手术组(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3/31);伤后8 h^7 d内手术组(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2%(7/17);伤后7~14 d手术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3/28),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显示A组、C组与B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C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按Kerr术后疗效评价分别是:A组优良率93.5%(29/31),B组优良率64.7%(11/17),C组优良率92.8%(26/28),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显示A组、C组与B组在术后疗效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C组在术后疗效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跟骨骨折在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手术,最好在伤后8 h内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若全身情况欠佳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和张力性水泡发生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肿胀消退,张力性水泡好转和皱褶试验阴性时手术,以7~14 d内手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节流对超燃燃烧室火焰稳定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野 乐嘉陵 +2 位作者 杨顺华 张弯洲 邓维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5-801,共7页
空气节流通过在流场中产生激波串,有效地辅助燃料实现稳定燃烧。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节流对超燃燃烧室燃料稳定燃烧的影响,分析了节流实现燃料稳定燃烧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48.8K、静压0.1MPa,乙烯燃料当... 空气节流通过在流场中产生激波串,有效地辅助燃料实现稳定燃烧。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空气节流对超燃燃烧室燃料稳定燃烧的影响,分析了节流实现燃料稳定燃烧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48.8K、静压0.1MPa,乙烯燃料当量比为0.5,先锋氢辅助点火的条件下,距离发动机入口845mm处,30%入口空气流量的节流流量有效地实现了燃料的稳定燃烧,激波串是实现燃料稳定燃烧的根本原因,节流参数对节流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燃烧室 空气节流 火焰稳定 激波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节流对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田野 乐嘉陵 +2 位作者 杨顺华 邓维鑫 张弯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1-487,共7页
空气节流可以有效地实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燃料的稳定燃烧,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地面试验研究了空气节流作用下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30K,静压0.1MPa,845mm处节流条件下,冷流流场... 空气节流可以有效地实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燃料的稳定燃烧,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地面试验研究了空气节流作用下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30K,静压0.1MPa,845mm处节流条件下,冷流流场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较短,约为2ms;在空气节流开始后的6ms注入燃料实现发动机的起动点火是合适的;28ms后燃烧流场稳定,流场呈现短周期的小幅振荡,周期约为0.86ms,振荡对流场的影响很小;壁面压力数据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匹配良好,数值模拟更加全面地给出了流场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空气节流 流场结构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点火燃烧的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保国 钱炜祺 +1 位作者 杨顺华 乐嘉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 I-M ech 1.2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采用“准稳态”假设方法来对其进行简化,得到了包含18组分14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反应模型。通过典型试验结果对比和基于均匀试验设计的校核计算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准稳态... 从甲烷点火燃烧的GR I-M ech 1.2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出发,采用“准稳态”假设方法来对其进行简化,得到了包含18组分14步总包反应的简化反应模型。通过典型试验结果对比和基于均匀试验设计的校核计算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准稳态”假设方法得到的简化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有效地再现详细基元反应模型的反应机理,具有较高精度,是可靠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燃烧 点火延迟 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声速横向气流中液体射流破碎过程的直接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日超 乐嘉陵 +3 位作者 杨顺华 郑忠华 宋文艳 黄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35-2141,共7页
为研究亚声速横向气流中液体射流柱的变形、弯曲以及其破碎过程,利用LES结合VOF的方法,对射流破碎过程进行了直接模拟。通过计算观察得到射流柱进入到横流气体中后由于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和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的共... 为研究亚声速横向气流中液体射流柱的变形、弯曲以及其破碎过程,利用LES结合VOF的方法,对射流破碎过程进行了直接模拟。通过计算观察得到射流柱进入到横流气体中后由于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和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的共同作用迅速发生变形,并形成表面波,同时伴随着细小液滴的脱落,气流在射流柱后方形成涡状结构。在射流柱的迎风面上同时存在两种表面波,即RT表面波和KH表面波。模拟所得液柱纵向初始表面波波长为0.22mm,与K-H表面波波长理论公式计算所得相接近。通过对比射流柱的背风面和迎风面两侧,发现在横向来流中背风面上的大量细小液滴主要是由横向来流对液柱的不稳定性扰动造成迎风面上的液体向背风面方向挤压并剪切,最终脱落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不稳定性 射流柱 首次破碎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RT模型在横向来流作用下射流雾化过程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日超 乐嘉陵 +3 位作者 杨顺华 郑忠华 宋文艳 黄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95-1602,共8页
针对射流柱在横向来流下的破碎过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射流柱的一次雾化采用WAVE模型,颗粒的二次雾化采用KH-RT混合模型。计算得到的液滴颗粒平均直径在70μm左右,还得到了雾化场的喷雾结构、速度分布、索... 针对射流柱在横向来流下的破碎过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射流柱的一次雾化采用WAVE模型,颗粒的二次雾化采用KH-RT混合模型。计算得到的液滴颗粒平均直径在70μm左右,还得到了雾化场的喷雾结构、速度分布、索特尔直径分布,以及射流柱在不同来流速度下破碎过程等。同时通过采用不同二次破碎模型,分别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的KH-RT混合雾化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雾化过程,并较好地捕捉射流雾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射流 雾化 横向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空气节流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田野 杨顺华 +1 位作者 邓维鑫 张弯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9-506,共8页
为考察空气节流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影响,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地面实验相结合证实了空气节流可以实现超燃燃烧室燃料稳定燃烧,研究了节流位置、节流流量、节流撤去时间对节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48.8K,静... 为考察空气节流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影响,非定常数值模拟和地面实验相结合证实了空气节流可以实现超燃燃烧室燃料稳定燃烧,研究了节流位置、节流流量、节流撤去时间对节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48.8K,静压101555.9Pa条件下,745mm处节流时,激波串稳定时间较短,稳焰失败;875mm处节流时,火焰稳定成功。随着节流流量和节流撤去时间的增加,燃烧越来越剧烈,壁面压力逐渐升高,可能影响进气道的起动,对于本文来流条件,30%入口空气流量作为节流流量是合适的,440ms以前撤去空气节流是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 空气节流 火焰稳定 节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3条件下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空气节流点火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维鑫 乐嘉陵 +3 位作者 杨顺华 田野 张弯洲 许明恒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0-1247,共8页
在隔离段入口Ma=3(模拟飞行马赫数6.5)条件下,采用乙烯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十分困难。为解决该难题,采用了空气节流作为辅助点火措施。基于脉冲燃烧风洞直连式试验平台进行了空气节流点火试验,通过壁面压力测量,获得了节流... 在隔离段入口Ma=3(模拟飞行马赫数6.5)条件下,采用乙烯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十分困难。为解决该难题,采用了空气节流作为辅助点火措施。基于脉冲燃烧风洞直连式试验平台进行了空气节流点火试验,通过壁面压力测量,获得了节流点火的火焰发展历程。以点火时间为指标,对节流流量、乙烯当量比、节流时间等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节流流量的调节范围为0%~45%,乙烯当量比调节范围为0.6~1.2,节流时间调节范围为190~350ms。分析了三个节流参数各自的作用机理,通过数据拟合,绘制了节流流量与点火时间、乙烯当量比与点火时间的关系曲线,揭示了节流时间与点火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空气节流 点火 节流流量 节流时间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燃烧风洞中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乐嘉陵 田野 +4 位作者 杨顺华 岳茂雄 苏铁 钟富宇 田晓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1-2170,共10页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的影响。发动机入口气流总温、总压和马赫数分别为1100K,1.0MPa和2.0。空气节流位置距离发动机入口625mm,空气节流流量为入口发动机空气流量的27.2%。多种非接触...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的影响。发动机入口气流总温、总压和马赫数分别为1100K,1.0MPa和2.0。空气节流位置距离发动机入口625mm,空气节流流量为入口发动机空气流量的27.2%。多种非接触光学测量手段被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场结构和火焰传播规律的诊断,包括纹影、阴影、差分干涉、自发光照相和OH-PLIF。首先考察了有、无空气节流时超燃冲压发动机冷流流场的结构,结果显示:在实施空气节流后,流场内产生了激波串结构。激波串促使流场的静温和静压升高,马赫数降低。同时激波串与边界层相互作用,导致了边界层分离,促进了燃料与空气的高效混合,实现了煤油的可靠点火。其次考察了先锋氢气燃烧流场的火焰传播规律与稳定形态,结果表明:当先锋氢气当量比为0.3时,燃烧流场振荡;当先锋氢气当量比为0.1时,燃烧流场稳定。最后研究了空气节流对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火焰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实施空气节流时,液态室温煤油吹熄了先锋火焰,煤油点火失败;实施空气节流后,煤油成功点火,当先锋氢气和空气节流撤除后,煤油仍然保持稳定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空气节流 煤油 火焰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流动的气体吹除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维鑫 杨顺华 +3 位作者 张弯洲 王西耀 田野 乐嘉陵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9-763,共5页
为了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式试验台上得到真实的非均匀试验气流,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高超声速流动的气体吹除控制进行了数值研究。在试验台喷管和发动机隔离段之间增加了吹除控制段,试验了4种吹除方案。常温空气从位于控制段顶部、侧... 为了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直连式试验台上得到真实的非均匀试验气流,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高超声速流动的气体吹除控制进行了数值研究。在试验台喷管和发动机隔离段之间增加了吹除控制段,试验了4种吹除方案。常温空气从位于控制段顶部、侧部和底部的吹除口注入,吹除口包括长槽、短槽和圆孔等,吹除气体的流量为来流流量的8.3%~13.3%。以超燃冲压发动机自由射流计算结果为基准,比较分析了控制段出口截面马赫数分布。结果表明,"顶槽"方案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吹除效果,吹除参数优化后可为试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直连式试验 气体吹除 非均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流场振荡及其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田野 乐嘉陵 +1 位作者 杨顺华 肖保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1-967,共7页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场振荡原因与抑制振荡的方法,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流场振荡现象。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30K,静压0.1MPa的入流条件下,冷流流场存在振荡现象,主要是由于...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流场振荡原因与抑制振荡的方法,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乙烯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流场振荡现象。结果表明: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2,静温530K,静压0.1MPa的入流条件下,冷流流场存在振荡现象,主要是由于凹槽内低速流体与主流高速流体形成的剪切层周期性的振荡,流场振荡周期为13.6ms,振荡频率为73.5Hz;K1或K2油位注油当量比0.1,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流场的振荡,流场达到稳定所需时间分别为8ms和30ms;K3油位注油当量比0.1或0.2均不能抑制流场的振荡,但使振荡周期由15.13ms转为5.7ms,振荡频率由66.1Hz转变为175.3Hz;五点注油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非定常数值模拟 振荡 频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燃料超燃燃烧室流场结构和火焰传播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田野 乐嘉陵 +1 位作者 杨顺华 钟富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8,共7页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当量比条件下的氢气燃烧流场结构和火焰传播规律。采用壁面测压、纹影、差分干涉、火焰自发光照相以及OH-PLIF等测量手段获取流场信息,并发展了纹影、差分干涉和PLIF同步测量的试验方法,获取了流动结构和火焰的...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当量比条件下的氢气燃烧流场结构和火焰传播规律。采用壁面测压、纹影、差分干涉、火焰自发光照相以及OH-PLIF等测量手段获取流场信息,并发展了纹影、差分干涉和PLIF同步测量的试验方法,获取了流动结构和火焰的耦合测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5个状态中,当氢气当量比大于0.17时,燃烧流场结构不稳定,火焰分布呈现破碎状,火焰在燃烧室上下壁面之间来回传播;当氢气当量比小于或等于0.17时,燃烧流场结构稳定,火焰呈现连续分布,火焰稳定分布于凹槽下部剪切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当量比 流场结构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