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热固相反应制备Ni_(0.6)Cu_(0.2) Zn_(0.2) Fe_2 O_4纳米晶铁氧体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项军 马志刚 +2 位作者 韦群燕 黄章杰 陈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用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纳米Ni_(0.6)Cu_(0.2)Zn_(0.2)Fe_2O_4尖晶石型铁氧体,并应用FT-IR、DTA-TG、XRD、TEM以及SEM等测试技术对低热固相反应过程和样品进行了研究。FT-IR分析表明,将摩尔比为1:1的金属硝酸盐与柠檬酸研磨30 min能够... 用低热固相反应合成了纳米Ni_(0.6)Cu_(0.2)Zn_(0.2)Fe_2O_4尖晶石型铁氧体,并应用FT-IR、DTA-TG、XRD、TEM以及SEM等测试技术对低热固相反应过程和样品进行了研究。FT-IR分析表明,将摩尔比为1:1的金属硝酸盐与柠檬酸研磨30 min能够发生低热固相反应,生成具有单齿配位的金属柠檬酸配合物;当形成于凝胶后.金属与柠檬酸的配合物具有单齿和桥式2种结构;干凝胶在不同焙烧温度下产物的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升高,尖晶石结构逐渐发育完整;依据谢乐公式计算和TEM表征证明,干凝胶在350℃分解1 h后的粒径为30~40 nm,将此粉体在900℃下焙烧2 h后,粒径增大到200~3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固相反应 溶胶凝胶 NICUZN铁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低浓度Au(Ⅰ)的放大实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项军 陈景 +2 位作者 韦群燕 赵家春 李奇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3-694,共2页
The solvent extraction of trace gold(Ⅰ) from alkaline cyanide solution by CTAB/TBP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extraction equipment.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CTAB in aqueous phase could en... The solvent extraction of trace gold(Ⅰ) from alkaline cyanide solution by CTAB/TBP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extraction equipment.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CTAB in aqueous phase could enhance the gold(Ⅰ) extraction rate of TBP sharply.The extraction of 20L alkaline cyanide solutions in two extraction column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percentage was more than 91%,and the gold mass concentration of raffinate was less than 0.8ppm in the all process of extraction.Gold(Ⅰ) Stripping from loaded organic phase by KSCN was also studied.Almost all of gold in loaded CTAB/TBP could be stripped into aqueous phase by 3mol/L KSCN solutions for three times stri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KAu(CN)2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磷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湿固相反应凝胶法制备纳米γ-Fe_2O_3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项军 谢琦莹 +1 位作者 王宇 黄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78,共3页
γ—Fe2O3纳米粒子因其在磁性、催化、气敏、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青睐。传统制备γ—Fe2O3粒子的方法是在适当温度下加热OL—FeOOH或γ-FeOOH,所得粒子粒径在微米级。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制备纳米γ—Fe2O3粒子的方... γ—Fe2O3纳米粒子因其在磁性、催化、气敏、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青睐。传统制备γ—Fe2O3粒子的方法是在适当温度下加热OL—FeOOH或γ-FeOOH,所得粒子粒径在微米级。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制备纳米γ—Fe2O3粒子的方法也逐年增加。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粒子的一种优良的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过程易于控制、产物纯度高、粒度分布均匀、细小等优点,但该方法需要较长的成胶时间,生产周期长。低温湿固相反应不使用溶剂,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工艺过程简单等优点,已成为人们制备新型固体材料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低温湿固相反应与溶胶凝胶方法相结合,用硝酸铁、酒石酸为原料,首先制备出铁的酒石酸非晶态配合物前驱体,然后再将干凝胶状的前驱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分解得到纳米γ—Fe2O3粒子,并对其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低温湿固相反应 Γ-FE2O3 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控制有机废气污染的催化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军 沈美庆 +3 位作者 王晓玲 杨项军 廖巧丽 刘廷斌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用爆炸法制备稀土钙钛矿型系列催化剂 ,以甲苯的燃烧为模型反应 ,对比非催化和催化燃烧法 ,发现催化燃烧法具有反应温度低、热量消耗少的优点 ,通过 XRD,TPR和活性评价等测试 。
关键词 有机废气污染 燃烧法 稀土钙钛矿型催化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喹啉偶氮)-1,5-二氨基苯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痕量钯 被引量:7
5
作者 解润芳 黄锋 +3 位作者 韦群艳 杨项军 黄章杰 胡秋芬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446,449,共4页
根据2-(2-喹啉偶氮)-1,5-二氨基苯(QADAB)与钯的显色反应及MCI—GEL反相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钯的方法。在0.2~3.0mol·L^-1高氯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QADAB与... 根据2-(2-喹啉偶氮)-1,5-二氨基苯(QADAB)与钯的显色反应及MCI—GEL反相固相萃取小柱对显色络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钯的方法。在0.2~3.0mol·L^-1高氯酸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存在下,QADAB与钯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该络合物可被MCI—GEL反相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富集的络合物用丙酮洗脱后用光度法测定,在丙酮介质中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9.63×10^4L·mol^-1·cm^-1。钯质量浓度在0.01~1.5mg·L^-1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几种实样中痕量钯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在86%~96%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2-(2-喹啉偶氮)-1 5-二氨基苯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硝酸盐低热固相反应法制备(Ni_(0.58)Cu_(0.2)Zn_(0.22))Fe_(1.96)O_4铁氧体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学玲 顾烁玥 杨项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03-106,共4页
以草酸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纳米(Ni0.58Cu0.2Zn0.22)Fe1.96O4尖晶石型铁氧体,借助FT-IR、DSC-TG、XRD、TEM以及SEM等技术对固相反应过程和样品进行了研究及表征。FT-IR研究表明,草酸和金属硝酸盐在研磨过程中发... 以草酸和金属硝酸盐为原料,用低热固相反应法合成了纳米(Ni0.58Cu0.2Zn0.22)Fe1.96O4尖晶石型铁氧体,借助FT-IR、DSC-TG、XRD、TEM以及SEM等技术对固相反应过程和样品进行了研究及表征。FT-IR研究表明,草酸和金属硝酸盐在研磨过程中发生低热固相反应,生成金属草酸盐前驱体;FT-IR和XRD分析表明,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焙烧后得到单一尖晶石相的NiCuZn铁氧体粉末;依据TEM和SEM表征证明,前驱体在450℃分解1h后铁氧体粒径约为30~40nm,铁氧体于900℃烧结为陶瓷体后,晶粒约为2~4μm,烧结致密,磁谱测量表明,900℃烧结样品的磁导率为210,截止频率为28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固相反应 草酸 硝酸盐 NICUZN铁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315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对Au(Ⅲ)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雅静 周扬 +1 位作者 李学玲 杨项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1-1235,共5页
研究了D315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酸性含金氯化溶液中吸附金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温度,阴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树脂吸附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时树脂的吸附效果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到228.80mg/g(Au/干树脂),温度越高越有利... 研究了D315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酸性含金氯化溶液中吸附金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温度,阴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树脂吸附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时树脂的吸附效果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可达到228.80mg/g(Au/干树脂),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吸附反应热焓△H=11.30kJ/mol。吸附平衡服从Freundish吸附等温式。用8%硫脲-1mol/L硫酸可以将树脂上的金完全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Ⅲ) D315阴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