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并网光伏电站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静涛 贾晖杰 吕国东 《太阳能》 2013年第17期40-42,45,共4页
着重阐述影响并网光伏电站发电量的各种因素,结合已投产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对比分析运行参数,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措施,对提高光伏电站的生产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并网光伏电站 发电量 影响因素 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走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之间——评吕政轩的长篇小说《赶牲灵》
2
作者 杨静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3-75,共3页
吕政轩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他研究陕北文化多年,尤其是陕北民歌研究,成果显著.他的学术研究起步于对陕北民歌突然而来的兴趣,当然也和一句话的刺激分不开“一个陕北人不会唱陕北民歌这是陕北人的耻辱”,这句大学同学写在他毕业纪念册... 吕政轩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他研究陕北文化多年,尤其是陕北民歌研究,成果显著.他的学术研究起步于对陕北民歌突然而来的兴趣,当然也和一句话的刺激分不开“一个陕北人不会唱陕北民歌这是陕北人的耻辱”,这句大学同学写在他毕业纪念册上的话在偶然读到《陕北民歌精选》《陕北民歌艺术初探》后,又重新在他耳边回响.自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究 文学创作 小说 陕北 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毛泽东——萧军的两个精神镜像
3
作者 杨静涛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6-108,共3页
鲁迅与毛泽东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无疑是两个象征性的人物。一个是精神导师,一个是革命领袖,他们的被接受,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具体个人对他们的态度。以鲁迅与毛泽东作为精神镜像来研究萧军,从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和情感的认知中,可以映照出... 鲁迅与毛泽东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无疑是两个象征性的人物。一个是精神导师,一个是革命领袖,他们的被接受,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具体个人对他们的态度。以鲁迅与毛泽东作为精神镜像来研究萧军,从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和情感的认知中,可以映照出萧军本人的精神资源和人格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毛泽东 萧军 精神镜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失落到回归——论《电影往事》中的“寻找”母题
4
作者 杨静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5,85,共3页
何谓母题?母题是构成故事情节的基本单元,最早出现在民间故事分类学的研究中,后来范围逐渐推广,应用到了民俗学、文学、影视学等研究领域。顾名思义,主题是抽象主观的,母题是具体客观的,母题有了倾向性,有了褒贬的意义,它才会... 何谓母题?母题是构成故事情节的基本单元,最早出现在民间故事分类学的研究中,后来范围逐渐推广,应用到了民俗学、文学、影视学等研究领域。顾名思义,主题是抽象主观的,母题是具体客观的,母题有了倾向性,有了褒贬的意义,它才会上升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题 电影 回归 失落 基本单元 故事情节 民间故事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上供电增并电缆的截面选择
5
作者 杨静涛 《煤炭与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123-124,127,共3页
针对煤矿井上供电系统电缆负荷不够的问题,通过对开滦林西煤矿井上工房区域611电缆线路的改造实例,讨论、阐述了增加的并用电缆截面选择的正确可行方法。实践表明,选用的电缆效果良好,满足供电要求。
关键词 供电优化 电缆截面选择 载流量 最大持续工作电流 电缆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前病人焦虑的心理护理
6
作者 杨静涛 《现代医院》 2007年第z2期101-102,共2页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理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由从前单纯针对疾病的"躯体护理"模式转换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护理"模式,这正成为现代外科护...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护理理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由从前单纯针对疾病的"躯体护理"模式转换到以病人为中心的"心身护理"模式,这正成为现代外科护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从手术前病人心理情绪护理的角度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佳木斯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的调查与思考
7
作者 付永明 杨静涛 崔冶 《现代化农业》 2004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佳木斯地区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 财政投入 测报网络建设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8
作者 杨静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为了在新的语境、方法和视野下进一步探索柳青研究的路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陕西省作家协会、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榆林学院主办,《小说评论》杂志社、榆林学院文学院承办的"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 为了在新的语境、方法和视野下进一步探索柳青研究的路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陕西省作家协会、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榆林学院主办,《小说评论》杂志社、榆林学院文学院承办的"新语境、新方法、新视野下的柳青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6月24日至25日在榆林学院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语境 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综述 榆林市 新闻出版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振国小说的救赎主题及其可能性
9
作者 杨静涛 加纯华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06-109,共4页
单振国的创作主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其小说创作题材较为多样,大多分享一个共同的救赎主题。呼唤、救赎、弘扬生活和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成为他对文学的追求与创作的动因,也形成了他的小说叙事伦理。但是,二元对立的叙事伦理能否真正实现“... 单振国的创作主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其小说创作题材较为多样,大多分享一个共同的救赎主题。呼唤、救赎、弘扬生活和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成为他对文学的追求与创作的动因,也形成了他的小说叙事伦理。但是,二元对立的叙事伦理能否真正实现“救赎”,是一个值得作家和读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振国小说 救赎书写 叙事伦理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卫电影“意象都市”中的“追寻与拒绝”主题嬗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小平 杨静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7-29,共3页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开放与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快速发展,在电影方面尤其如此。香港商业电影如雨后春笋频频乍现,更多对平凡生命价值、普通民众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电影主题不断出...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开放与发展,促使各个行业快速发展,在电影方面尤其如此。香港商业电影如雨后春笋频频乍现,更多对平凡生命价值、普通民众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的电影主题不断出现,以"极端风格化"影像著称的王家卫,其电影中对于都市人内心情感的深入探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电影 王家卫 都市人 主题嬗变 20世纪80年代末 经济体制转型 意象 计划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