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体推进系统高温高压动密封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霞辉 王少鹏 侯宁涛 《火箭推进》 CAS 2010年第4期31-35,共5页
航天液体动力系统液体燃料的供给与调节系统的密封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密封压差大、温度高、线速度大、工作时间长,对密封件技术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密封技术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概念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密封技... 航天液体动力系统液体燃料的供给与调节系统的密封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密封压差大、温度高、线速度大、工作时间长,对密封件技术带来很大挑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密封技术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概念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密封技术长寿命、高转速、高压力、高温环境和泄漏量小(甚至零泄漏)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温高压动密封的难点及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系统 密封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雷尾轴密封老化试验与贮存寿命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霞辉 李志宇 王欣 《鱼雷技术》 2016年第4期248-253,共6页
为估算鱼雷尾轴密封贮存寿命,对鱼雷尾轴密封进行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测其扯断伸长率、压缩残余变形、内外径残余变形和运转密封性能,采用动力学衰减方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对加速老化试验进行理论描述,最后采用外推法估算尾轴密封贮存寿命... 为估算鱼雷尾轴密封贮存寿命,对鱼雷尾轴密封进行高温加速老化试验,测其扯断伸长率、压缩残余变形、内外径残余变形和运转密封性能,采用动力学衰减方程和阿累尼乌斯公式对加速老化试验进行理论描述,最后采用外推法估算尾轴密封贮存寿命。研究结果表明,满足材料性能指标扯断伸长率、压缩残余变形的贮存寿命分别为22.55年和21.69年;满足皮碗内、外径残余变形的贮存寿命分别为5.17年和9.68年;皮碗内径残余变形是影响皮碗寿命的关键因素,该型号尾轴密封预测的贮存寿命为5.17年,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雷 尾轴密封 加速老化试验 扯断伸长率 残余变形 贮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oCAD平台的涨圈密封参数化软件开发 被引量:7
3
作者 庄宿国 赵伟刚 +2 位作者 杨霞辉 王良 黄丹 《火箭推进》 CAS 2017年第3期47-52,共6页
系统阐述了涨圈密封的基本理论和结构特点,深入探讨了涨圈密封参数化设计的意义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在AutoCAD 2008平台下,采用C++编程语言,在Object ARX2008环境下成功开发了用于涨圈密封设计的参数化CAD软件,实现了涨圈密封的参数化设... 系统阐述了涨圈密封的基本理论和结构特点,深入探讨了涨圈密封参数化设计的意义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在AutoCAD 2008平台下,采用C++编程语言,在Object ARX2008环境下成功开发了用于涨圈密封设计的参数化CAD软件,实现了涨圈密封的参数化设计,提高了涨圈密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设计实例表明,软件界面友好,使用简单,设计结果可靠,经试验验证,研制的涨圈密封各项指标均满足产品性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CAD 涨圈密封 参数化设计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旋转动密封环设计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庄宿国 王良 +1 位作者 常涛 杨霞辉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1期44-49,57,共7页
基于ANSYS软件平台,对高性能旋转动密封环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与计算,研究了高性能旋转动密封环圆弧槽槽形结构和圆弧槽几何结构尺寸与密封环液膜压力和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了高性旋转动密封环设计准则,采用该准则设计、制... 基于ANSYS软件平台,对高性能旋转动密封环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与计算,研究了高性能旋转动密封环圆弧槽槽形结构和圆弧槽几何结构尺寸与密封环液膜压力和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了高性旋转动密封环设计准则,采用该准则设计、制造的高性能旋转动密封环通过了坦克专用传动系统密封试验台密封性能和密封可靠性试验考核,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旋转动密封环满足设计与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动密封环 设计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平台的诱导轮参数化造型软件开发 被引量:4
5
作者 庄宿国 罗鹏 +1 位作者 侯宁涛 杨霞辉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3期68-72,共5页
阐述了诱导轮参数化三维造型的意义和现状,应用自主开发的PIND-2D软件进行诱导轮的二维水力设计,并分析了诱导轮三维造型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C++编程语言,在Pro/TOOLKIT环境下对Pro/E进行二次开发,并采用动态链接库方法实现程序与... 阐述了诱导轮参数化三维造型的意义和现状,应用自主开发的PIND-2D软件进行诱导轮的二维水力设计,并分析了诱导轮三维造型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C++编程语言,在Pro/TOOLKIT环境下对Pro/E进行二次开发,并采用动态链接库方法实现程序与Pro/E和MFC之间的数据接口,成功开发出了诱导轮参数化三维造型软件,提高了诱导轮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轮 三维造型 参数化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激光原位合成自润滑复合涂层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仲炎 庄宿国 +4 位作者 杨霞辉 王勉 罗迎社 刘煜 刘秀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高温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原位合成多相混杂金属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熔覆粉末的成分为Ni60-16.8%TiC-23.2%WS_2(质量分数,下同),系统地研究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构及其在20,300,600,800...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高温摩擦学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其表面原位合成多相混杂金属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熔覆粉末的成分为Ni60-16.8%TiC-23.2%WS_2(质量分数,下同),系统地研究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结构及其在20,300,600,800℃下的摩擦学性能和相关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701.88HV_(0.5))约为基体(350 HV_(0.5))的2倍;由于原位合成固体润滑相(Ti_2SC/TiS/NiS/TiO/TiO_2/NiCr_2O_4/Cr_2O_3)和硬质相(W,Ti)C_(1-x)/TiC/Cr_7C_3的协同作用,复合涂层的耐磨减摩性能明显优于基体。随着温度升高,涂层和基体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800℃时复合涂层和基体的摩擦因数分别为0.32和0.43,磨损率分别为1.80×10^(-4),2.92×10^(-5)mm/Nm。在800℃下塑性变形、分层和氧化磨损为基体主要磨损机理,复合涂层以氧化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I6AL4V合金 高温耐磨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原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压集装式机械密封的选型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郝飞 王少鹏 杨霞辉 《火箭推进》 CAS 2012年第5期48-52,共5页
介绍了流体动压集装式机械密封的原理及应用,针对输油泵的工作环境和技术特点,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流体动压型集装式机械密封,对端面动力槽进行了对比、选型,并进行了多种摩擦副材料配对试验验证,分析认为采用圆弧深槽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 介绍了流体动压集装式机械密封的原理及应用,针对输油泵的工作环境和技术特点,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流体动压型集装式机械密封,对端面动力槽进行了对比、选型,并进行了多种摩擦副材料配对试验验证,分析认为采用圆弧深槽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密封端面的润滑情况,使密封具有高的可靠性和好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压 集装式机械密封 输油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密封生产制造单元管理优化研究
8
作者 郭建军 陶正 +1 位作者 孙彦堂 杨霞辉 《航天制造技术》 2015年第1期65-70,共6页
通过对端面密封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影响因素“鱼骨图”,归纳出制约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端面密封生产制造单元并开展管理优化研究。实践表明,通过实施管理优化措施后,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关键零件... 通过对端面密封生产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影响因素“鱼骨图”,归纳出制约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端面密封生产制造单元并开展管理优化研究。实践表明,通过实施管理优化措施后,有效提高了产品生产质量,关键零件合格率由10%提高至80%,生产效率提高了25%~50%,研制周期缩短了32.7%,有效解决了生产效率不高的难题。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推广在其他型号产品研制和生产阶段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密封 生产制造单元 质量 生产效率 管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