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百家杨震
1
作者 杨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震中国画作品欣赏
2
作者 杨震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3期8-9,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
3
作者 杨震 《染整技术》 202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故而需要大力传承和广泛传播。数字化传播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深入探讨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传统服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故而需要大力传承和广泛传播。数字化传播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和参与,实现更广泛的影响力。深入探讨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结合案例分析,为传统服饰文化的数字化传播提供参考,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服饰文化 应用 数字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梨 高元 +1 位作者 吴昊 杨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42,共10页
针对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混合因果逻辑模型框架,针对尾矿坝自身风险,识别确定性因果逻辑关系;针对人为组织失... 针对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尾矿坝事故风险分析的混合因果逻辑模型框架,针对尾矿坝自身风险,识别确定性因果逻辑关系;针对人为组织失误,识别非确定性的因果关系。在此模型中,事件序列图位于最顶层,用于风险逻辑演化和计算事故发生概率;中间层为故障树,探究关键事件发生的原因;贝叶斯网络位于最底层,分析具有变化性且相互关联的事件或因子的影响,评估人为和组织失效的概率。然后根据所得到的节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Python+Neo4j方法转化为基于混合因果逻辑的尾矿坝事故知识图谱。以降雨引发的尾矿坝事故为例,分析了尾矿坝事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混合因果逻辑模型对尾矿坝事故风险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推理和分析,并构建了相应的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尾矿坝事故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多个角度以图形化方式描述事故的演化机理,为尾矿坝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因果逻辑 知识图谱 尾矿坝事故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稠杂环季铵盐的合成及其酸化缓蚀性能
5
作者 王业飞 王婧 +3 位作者 杨华 杨震 杨秋雯 吴佳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5,共7页
以喹啉、氯化苄和亚硝酸钠为原料,经“一锅法”两阶段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稠杂环季铵盐(BQD),并评价其单独作为酸化缓蚀剂的应用潜力。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AFM(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和接触角分析等研究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 以喹啉、氯化苄和亚硝酸钠为原料,经“一锅法”两阶段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稠杂环季铵盐(BQD),并评价其单独作为酸化缓蚀剂的应用潜力。采用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法、AFM(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形貌和接触角分析等研究该缓蚀剂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90℃、15%HCl溶液中,“一锅法”得到的最终产物BQD在单独加量0.5%(质量分数)时,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仅为2.48 g·m^(-2)·h^(-1),达到了行业一级标准要求,明显优于该“一锅法”的中间产物喹啉季铵盐BQC的缓蚀效果;该稠杂环季铵盐缓蚀剂能在N80钢片表面形成致密吸附层,且吸附模式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规律,属于一种混合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杂环季铵盐 喹啉季铵盐 合成 酸化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式跨座式单轨车辆导向轮横向力优化研究
6
作者 杜子学 马明洋 +1 位作者 文孝霞 杨震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单轴式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导向轮横向力过大会造成扒胎现象,带来运行安全问题。为了改善车辆的导向轮受力情况,分析单轴式单轨车辆的拓扑结构并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车辆的悬架系统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显著影响导... 单轴式转向架跨座式单轨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导向轮横向力过大会造成扒胎现象,带来运行安全问题。为了改善车辆的导向轮受力情况,分析单轴式单轨车辆的拓扑结构并建立动力学仿真模型,对车辆的悬架系统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显著影响导向轮横向受力的动力学参数;基于ModeFrontier多学科优化平台,集成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导向轮横向受力均值及变化幅值为优化目标,利用改进型遗传算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的导向轮横向力均值降低了9.74%,变化幅值降低了24.3%。研究表明,通过优化车辆动力学参数可以改善由导向轮横向力过大引起的扒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动力学参数 水平轮 灵敏度分析 横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轮地铁道岔侧向通过性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
7
作者 杜子学 徐晨瑜 +1 位作者 杨震 廖从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胶轮地铁车辆在道岔区段由胶轮提供走行支撑,钢轮提供导向,轮轨关系较为特殊。为了提高胶轮地铁车辆的运行品质,有必要对道岔侧向通过性进行研究。[方法]依托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新型胶轮地铁车辆,分析了车辆的走行机理,建立了车辆... [目的]胶轮地铁车辆在道岔区段由胶轮提供走行支撑,钢轮提供导向,轮轨关系较为特殊。为了提高胶轮地铁车辆的运行品质,有必要对道岔侧向通过性进行研究。[方法]依托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新型胶轮地铁车辆,分析了车辆的走行机理,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车辆道岔侧向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对车辆的主要悬挂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得出了悬挂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系数,运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影响较大的车辆悬挂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及结论]将走行轮垂向力、导向轮横向力、轮轴横向力、走行轮载荷转移系数、车体侧滚角作为评价指标,得出空气弹簧垂向刚度对胶轮地铁车辆道岔侧向通过性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垂向减振器阻尼、导向轮径向刚度等。优化后,车体侧滚角降低了8.7%,走行轮载荷转移系数降低了16.0%,车辆满足以45 km/h的速度通过道岔,且车辆道岔侧向通过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轮地铁 车辆 道岔侧向通过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环境下基于域对抗图卷积网络和坐标注意力的说话人确认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家辉 葛子瑞 +2 位作者 王天朗 郭海燕 杨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7,共11页
为了减弱背景噪声对说话人确认(Speaker Verification,SV)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域对抗图卷积网络(Domain Adversarial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DA⁃GCN)和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CA)的SV方法来提升噪声环境下的SV性能。... 为了减弱背景噪声对说话人确认(Speaker Verification,SV)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域对抗图卷积网络(Domain Adversarial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DA⁃GCN)和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CA)的SV方法来提升噪声环境下的SV性能。首先,针对噪声环境下局部特征变得不稳定这个问题,提出引入CA模块,将全局时间信息和全局频率信息编码到通道注意力中,以强调有用通道,提取鲁棒性的说话人特征。其次,提出构建DA⁃GCN来辅助主网络提取与噪声相关性更小的说话人特征来进行后续的分类。具体而言,将语音信号映射为图信号,利用GCN分别对干净语音图信号特征和含噪语音图信号特征进行聚合,通过域对抗(Domain Adversarial,DA)训练,辅助主网络提取干净语音域和含噪语音域共享的说话人特征,从而降低噪声对SV性能的影响。在VoxCeleb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CA⁃DA⁃GCN的性能优于基线模型ExU⁃Net且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环境 说话人确认 域对抗 坐标注意力机制 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光谱选择性吸收的金属Cr随机粗糙表面吸收率及发射率模拟
9
作者 武江元 安保林 +2 位作者 董伟 杨震 段远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8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Cr高斯随机粗糙表面的太阳能光热选择性吸收涂层。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涂层的吸收率和发射率,发现该涂层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收性能。在0.3~2.1μm波段,实现了宽带吸收,平均吸收率超过96%;在2.5~10μm波段,... 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属Cr高斯随机粗糙表面的太阳能光热选择性吸收涂层。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计算了涂层的吸收率和发射率,发现该涂层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吸收性能。在0.3~2.1μm波段,实现了宽带吸收,平均吸收率超过96%;在2.5~10μm波段,发射率低于0.25。与周期性微结构相比,随机粗糙表面展现出更高的吸收性能,具有通过机械加工制备的潜力。并进一步研究了表面粗糙度、相关长度、入射角和方位角对吸收率和发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表面在0~50°范围内吸收率超过90%,有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吸收涂层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计量 高斯随机粗糙表面 太阳能光热 选择性吸收 时域有限差分法 吸收率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空间目标无控再入的自适应寿命预报方法
10
作者 陈顺毅 杨震 +1 位作者 王华 罗亚中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7,共13页
为提高轨道寿命预报的速度及精度,满足太空态势感知任务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低轨空间目标无控再入的自适应寿命预报方法。首先,建立了面向轨道寿命快速预报的半解析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结合滑动窗口和多项式近似清理策略的... 为提高轨道寿命预报的速度及精度,满足太空态势感知任务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低轨空间目标无控再入的自适应寿命预报方法。首先,建立了面向轨道寿命快速预报的半解析动力学模型。其次,提出了一种结合滑动窗口和多项式近似清理策略的初始弹道系数反演方案,以降低初始参数不确定性对预报精度的影响。然后,通过数值平均的方法计算预报模型中存留的定积分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高度分区的自适应求解算法实现轨道寿命的快速预报。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不同类型和状态下的目标具有较高的寿命预报精度,且求解效率相较现有预报方法有较大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大量空间目标的寿命预报提供快速计算工具及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空间目标 无控再入 轨道寿命预报 半解析模型 初始弹道系数反演 自适应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的全双工中继协作NOMA系统性能分析
11
作者 董国青 杨震 +1 位作者 冯友宏 吕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是一种可以增强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的新兴技术。提出了一种RIS辅助的下行协作全双工中继非正交多址(NOMA)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RIS和用户中继协作将基站信号传输给小区边缘用户。为了评估该系统传输的可...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是一种可以增强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的新兴技术。提出了一种RIS辅助的下行协作全双工中继非正交多址(NOMA)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RIS和用户中继协作将基站信号传输给小区边缘用户。为了评估该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首先推导出用户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进一步,在高信噪比条件下对中断概率进行渐近分析,得出用户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揭示随着RIS反射单元数量的增加,近端用户的中断概率显著降低,而远端用户的中断概率先降低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全双工中继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中断概率 分集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法测量气相黏度的实验方法探索
12
作者 谭颖 彭夏尧 +2 位作者 杨震 张凯 段远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0-606,共7页
针对传统黏度测量方法难以实现高精度测量热力学平衡态下气相黏度的问题,提出使用声学法测量气相黏度。该方法通过在共鸣腔内产生共振并解析其中声波能量耗散机制来获得气相黏度。利用具有特殊设计的双腔结构,大大提高粘性耗散在声波能... 针对传统黏度测量方法难以实现高精度测量热力学平衡态下气相黏度的问题,提出使用声学法测量气相黏度。该方法通过在共鸣腔内产生共振并解析其中声波能量耗散机制来获得气相黏度。利用具有特殊设计的双腔结构,大大提高粘性耗散在声波能量耗散中的占比,从而能够从共鸣腔的频率响应获知黏度。初步探索了声学法测量气相黏度的基本原理与黏度修正方法,声波能量耗散主要由粘性边界层、热边界层和腔体体积效应造成,利用逆品质因数法可对气相黏度进行热边界层和腔体体积效应修正,获得更加精确的气相黏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双共鸣腔的实验本体、共振频率测量系统、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以及压力测量与配气系统等的完整气相黏度测量实验系统,为后续开展气相黏度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黏度 声学法 双共鸣腔 逆品质因数法 实验系统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解释机器学习与物理规律融合的热物性显式预测方法——以气相声速为例
13
作者 彭夏尧 杨震 段远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4,共8页
提出了一种热物理规律指导的人工智能探索方法,利用计算机代替执行规律探索和公式提出过程。以基础热物性参数气相声速为例,针对截断维里方程在气相高压区的固有局限性,使用符号回归对表征多分子作用的众多高阶维里系数项进行总结归纳,... 提出了一种热物理规律指导的人工智能探索方法,利用计算机代替执行规律探索和公式提出过程。以基础热物性参数气相声速为例,针对截断维里方程在气相高压区的固有局限性,使用符号回归对表征多分子作用的众多高阶维里系数项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了通用性的显式预测模型。模型预测28种物质的气相声速的均方根相对偏差仅为0.29%,且在近临界压力处的预测偏差显著低于现有的模型。研究结果有望形成一种新的热物性预测模型探索方法,也是对机器学习黑箱模型进行物理意义解释的一个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计量 气相声速 声学维里方程 数据驱动 可解释机器学习 符号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性混合体系跨接比容平移SRK状态方程与计算性能评价
14
作者 汪尔奇 卿康 +1 位作者 杨震 段远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5-564,共10页
由于流体近临界时剧烈的密度涨落和物理性质的奇异性,经典状态方程在近临界区域失效。基于重整化群理论的跨接方法可使状态方程有效描述近临界的热力学性质,但其参数确定依赖于实验数据的拟合,而混合体系相对于纯净物实验数据更加稀少,... 由于流体近临界时剧烈的密度涨落和物理性质的奇异性,经典状态方程在近临界区域失效。基于重整化群理论的跨接方法可使状态方程有效描述近临界的热力学性质,但其参数确定依赖于实验数据的拟合,而混合体系相对于纯净物实验数据更加稀少,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和计算性能有待研究。采用Kiselev跨接方法结合比容平移SRK状态方程(VTSRK方程)建立了纯净物的跨接VTSRK状态方程,不依赖于实验数据,能够对自然工质CO_(2)和HFO类工质实现从常规区到近临界区域的可靠预测。在纯净物方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预测性能的混合体系跨接VTSRK状态方程,针对CO_(2)和HFO类混合体系,评估了跨接方程在临界参数和pvTx性质上的计算性能,其中预测的临界温度的平均相对偏差仅为0.53%,预测的pvTx性质对大多数实验点在1%偏差以内。混合体系跨接VTSRK状态方程与实验数据一致性良好,展现了对非缔合流体混合物较强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计量 SRK状态方程 跨接方法 混合体系 临界轨迹 pvTx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剩余熵标度的气化工质黏度模型
15
作者 李卓 杨震 段远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1-498,共8页
为了准确预测气化工质的黏度,建立了一种基于Rainwater-Friend理论并结合剩余熵标度方法的黏度关联模型。研究对象包括甲烷、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等7种常见气化工质及其混合物,有效范围为温度大于293.15 K,压力小... 为了准确预测气化工质的黏度,建立了一种基于Rainwater-Friend理论并结合剩余熵标度方法的黏度关联模型。研究对象包括甲烷、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等7种常见气化工质及其混合物,有效范围为温度大于293.15 K,压力小于5 MPa的气相及超临界区。该模型通过关联无量纲黏度与无量纲剩余熵,减少了模型参数数量,提高了在高温区域的外推性能。与实验数据及REFPROP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参数范围内,模型对纯净物的平均相对绝对偏差为0.73%,对混合物为1.26%,均低于REFPROP的计算偏差(0.79%和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学计量 黏度 剩余熵标度 气化工质 Rainwater-Friend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准确外推的三参数饱和蒸气压新方程
16
作者 卿康 汪尔奇 +1 位作者 杨震 段远源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2-490,共9页
饱和蒸气压方程可描述三相点至临界点整个气液共存曲线上压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流体饱和蒸气压这一基础物性实际应用的载体。基于饱和蒸气压热力学规律分析,归纳了饱和蒸气压方程应符合的数学条件,提出了一个仅有3参数形式简单便于应... 饱和蒸气压方程可描述三相点至临界点整个气液共存曲线上压力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流体饱和蒸气压这一基础物性实际应用的载体。基于饱和蒸气压热力学规律分析,归纳了饱和蒸气压方程应符合的数学条件,提出了一个仅有3参数形式简单便于应用的新饱和蒸气压方程,并对62种物质三相点至临界点全区域饱和蒸气压实验数据分析后证明,新方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准确度与Wagner型方程相当,与实验数据平均绝对相对偏差小于1%,最大绝对相对偏差小于5%;而在外推性能上,在缺少实验数据采用简单初始值设定、无参数约束拟合的情况下,提出的新方程在三相点方向外推、临界点方向外推以及三相点与临界点方向同时外推的有效性均明显优于Wagner型方程,外推趋势及性能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计量 饱和蒸气压 三参数蒸气压方程 Wagner方程 气液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艇进水格栅固定框内横排格栅优化布局
17
作者 赵艳龙 王军杰 +3 位作者 张永爽 陈华 马全胜 杨震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6期40-41,共2页
喷水型推进船型是一种河流处常见船型,有些喷水推进船型在某些较脏水域航行时经常会发生格栅堵塞的情况。本文针对船艇进水格栅固定框内横排格栅布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设计方法。优化布局显著提升了水流通过效率与装置的适应性... 喷水型推进船型是一种河流处常见船型,有些喷水推进船型在某些较脏水域航行时经常会发生格栅堵塞的情况。本文针对船艇进水格栅固定框内横排格栅布局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性设计方法。优化布局显著提升了水流通过效率与装置的适应性,具备结构稳定性和模块化优势,为船艇进水装置的性能提升和复杂水域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推动了船舶环保与高效运行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水格栅 优化布局 流体仿真 实验验证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降雨条件下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网络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震 罗梦娟 +2 位作者 任士豪 董晓斌 郭梨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引言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极端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地面坍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事件,给城市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城市由多种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电力、供水、交通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 引言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极端降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地面坍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事件,给城市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城市由多种关键基础设施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电力、供水、交通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在功能上相互关联,而且在结构上密切耦合,形成了复杂的城市生命线系统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系统 关键基础设施 极端降雨 极端天气事件 城市内涝 次生灾害 全球变暖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震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2期55-57,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的公共使用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其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的公共使用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其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成为人们在新时代追求幸福生活和高质量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吸收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文化载体,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点。为了改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效果,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建设,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结合,希望能够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居民提高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城市公共空间 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覆盖流形法的通用计算公式和通用程序设计——(二)通用程序设计
20
作者 苏海东 杨震 +2 位作者 颉志强 祁勇峰 龚亚琦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10,共9页
在独立覆盖流形法通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程序的整体流程。对一维至三维各种几何形体(包括分区、条带和边界面)的积分方式进行总结,基于点、线、面、体的单纯形几何元素开发积分程序,实现网格形状的通用性。提出将积分模块与... 在独立覆盖流形法通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程序的整体流程。对一维至三维各种几何形体(包括分区、条带和边界面)的积分方式进行总结,基于点、线、面、体的单纯形几何元素开发积分程序,实现网格形状的通用性。提出将积分模块与被积函数模块分开考虑的编程思路,然后再将两者任意组合,使程序具备了扩展性,有望实现偏微分方程求解的通用性。通过级数公式和相应的各种坐标以及坐标转换矩阵、级数矩阵的确定,实现了级数的通用性。所有计算参数都可以通过用户子程序输入公式,实现输入参数的通用性。最终可用较少的程序代码,实现弹性力学运动微分方程、传导方程、波动方程的一维至三维稳态和瞬态分析(含一类至三类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微分方程 级数解 网格剖分 精确几何 独立覆盖 数值流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