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雪苹 蒋文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对有关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制备工艺、分析鉴定方法的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由硬脂酸制备该季铵盐的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由酯胺的合成和季铵化2步构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酯胺合成的催化剂、季铵化的溶剂选择,以及相关分析鉴... 在对有关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制备工艺、分析鉴定方法的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由硬脂酸制备该季铵盐的工艺条件,该工艺条件由酯胺的合成和季铵化2步构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酯胺合成的催化剂、季铵化的溶剂选择,以及相关分析鉴定方法等问题,为该季铵盐的合成提出了新思路。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合成工艺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新型织物柔软剂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展示了织物柔软剂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三乙醇胺 季铵化 合成工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织物柔软剂——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合成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雪苹 蒋文伟 《皮革与化工》 CAS 2008年第6期25-29,共5页
综述了制备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工艺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以及相关分析鉴定方法。介绍了近年国内外合成工艺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该新型织物柔软剂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硬脂酸 三乙醇胺 季铵化 合成工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的合成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雪苹 蒋文伟 褚钰宇 《针织工业》 2009年第8期64-67,共4页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三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极差分析,阐述了反应物的投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时间和单、双、三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酯胺...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三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极差分析,阐述了反应物的投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时间和单、双、三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即温度190℃,投料比M(硬脂酸)∶M(三乙醇胺)=1.8∶1.0。催化剂用量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 合成方法 柔软剂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卓胜青 杨雪苹 +4 位作者 陈勇驰 杨辉剑 连环 黄英杰 欧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44-45,共2页
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26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29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30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18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睡眠呼吸参数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 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分为单纯高血压组26例、高血压合并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组29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30例和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18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睡眠呼吸参数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合并轻度、中度和重度OSAS组昼夜血压曲线呈非杓型的发生率分别为64.29%、76.67%和88.89%,后二组与单纯高血压组(5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认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OSAS严重程度相关,应重视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监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卓胜青 杨雪苹 +3 位作者 陈勇驰 杨辉剑 连环 龚彩平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用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后血糖控制状况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93例住院的已行辛伐他汀降血脂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进行分析,将病人分为HbA1c升高组和HbA1c正常组,观察HbA1c浓度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用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后血糖控制状况对血脂的影响。方法对93例住院的已行辛伐他汀降血脂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进行分析,将病人分为HbA1c升高组和HbA1c正常组,观察HbA1c浓度对血脂的影响。结果辛伐他汀降血脂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升高组的TRIG较高,HDLC和APOA较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HOL、LDLC和APOB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经辛伐他汀降血脂治疗后,血糖水平对的血脂影响仍然存在,因此降脂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血糖对血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思潮影响下的国内大跨建筑结构形态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连旭 刘德明 杨雪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8-231,共4页
在地域思潮影响下,国内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性探索,与空间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同脉络。首先,根据空间结构的发展,分别对失语期、起步期、追赶期、滞冻期和繁荣期等5个阶段的地域性探索进行分析,理清我国大跨体育建筑地域性实践脉络;其次,分... 在地域思潮影响下,国内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性探索,与空间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同脉络。首先,根据空间结构的发展,分别对失语期、起步期、追赶期、滞冻期和繁荣期等5个阶段的地域性探索进行分析,理清我国大跨体育建筑地域性实践脉络;其次,分析了国内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思潮演变;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在地域实践脉络和地域思潮演变影响下,我国大跨体育建筑的形态表达,为现代空间结构在地域文化语境的跨文化解读,创建了理性、有效、亲近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传播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体育建筑 空间结构 地域性实践脉络 地域思潮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安全教育融合实践——以三苯甲醇合成实验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剑 程景 杨雪苹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345-350,共6页
有机化学实验流程繁琐,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试剂种类多。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实验危险源辨识方面有所欠缺。以三苯甲醇合成实验为例,我们把实验操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引导学生辨识每一步操作涉及的危险源,与学生分享相关的典型案例,并借... 有机化学实验流程繁琐,使用的仪器设备与试剂种类多。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在实验危险源辨识方面有所欠缺。以三苯甲醇合成实验为例,我们把实验操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引导学生辨识每一步操作涉及的危险源,与学生分享相关的典型案例,并借由事故危害强化学生对实验安全的重视。通过不同实验项目中反复实操危险源辨识,学生熟练掌握了化学合成实验通用危险源的安全操作,并能在新实验中主动分析危险源,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实验 危险源辨识 安全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6
8
作者 吕明芳 薛凌 +5 位作者 杨雪苹 陈少辉 童裕维 李景隆 李莹莹 秦志慧 《现代医院》 2019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5年3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游离璧破裂及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定位,将75例入选患者分为游离璧破裂组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不同部位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5年3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游离璧破裂及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定位,将75例入选患者分为游离璧破裂组10例、室间隔心尖段穿孔组40例、室间隔其它部位穿孔组(包括后室间隔基底段、室间隔中下段等部位) 25例。比较3组患者间一般临床资料、住院相关检验、检查结果、住院用药、冠脉造影、手术治疗、预后转归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女性)、糖尿病、吸烟、AMI起病至诊断心脏破裂时间等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MI合并高血压患者,3组间比较有差别,室间隔心尖段穿孔组合并高血压比例高(P=0. 007)。3组患者间在下璧心梗、前壁心梗、右室心梗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罪犯血管为前降支比例最高,组间比较无差别(P> 0. 05)。游离璧破裂组波立维、阿司匹林使用率高于其它2组(P <0. 05)。3组间康复出院患者中,室间隔心尖段穿孔患者比例最高(4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00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更易出现室间隔心尖段穿孔,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达标,改善心室重构。游离璧破裂患者病死率极高,阿司匹林、波立维的使用,在游离璧破裂组中使用率最高,考虑与患者疾病本身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室间隔穿孔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5的合成及其染料吸附性能测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雪苹 张思贤 +1 位作者 赵旭芃 沙贝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156-163,共8页
本文描述了以配位化学为知识背景,以绿色化学为核心理念的MOF-5合成及其性能测试实验。实验采用化学合成法,以二水醋酸锌为原料,在有机胺去质子化作用下与对苯二甲酸自组装得到产物。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PX... 本文描述了以配位化学为知识背景,以绿色化学为核心理念的MOF-5合成及其性能测试实验。实验采用化学合成法,以二水醋酸锌为原料,在有机胺去质子化作用下与对苯二甲酸自组装得到产物。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TGA)、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了产物纯度、结构与稳定性,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产物对常见染料的吸附性能。通过该实验的学习,学生能强化配位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理解吸附原理,树立爱护环境、关爱地球的绿色发展理念。本实验反应条件温和,产率、原子利用率高,绿色无污染,教学安排节奏紧凑,非常适合作为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实验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配位化学 染料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课标高考理数第20题解析几何的探究
10
作者 杨雪苹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第1期23-25,共3页
本文对2009年新课标高考理数第20题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变式探究,通过归纳、类比,把结论推广到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情形.
关键词 高考题 解析几何 轨迹方程 变式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多维度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景 杨雪苹 +2 位作者 金剑 干为 任鹏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3期118-124,共7页
针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教学活动设计和课程教学成果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分别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辩证思维和绿色发... 针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教学活动设计和课程教学成果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分别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辩证思维和绿色发展理念等多个维度介绍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 课程思政 多维度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氢键诱导理论的有机化学探索实验:(+/-)-2-亚甲基香茅醛的合成与快速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剑 杨雪苹 +1 位作者 程景 任鹏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1期220-226,共7页
本实验用吡咯烷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天然香料(+/-)-香茅醛与甲醛的Aldol缩合反应并脱水合成(+/-)-2-亚甲基香茅醛。基于小分子催化的氢键诱导效应,我们选用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无水乙醇三种溶剂进行平行反应... 本实验用吡咯烷和4-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天然香料(+/-)-香茅醛与甲醛的Aldol缩合反应并脱水合成(+/-)-2-亚甲基香茅醛。基于小分子催化的氢键诱导效应,我们选用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无水乙醇三种溶剂进行平行反应,用薄层色谱法监控平行反应的转化速度,筛选相对最佳反应溶剂。同时,我们用共振离域理论解释原料和产物在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薄层色谱比移值、液相色谱保留时间的差异。本实验弥补了有机化学实验在反应条件优化方面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催化剂 ALDOL反应 氢键诱导效应 最佳反应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uzuki偶联反应学习Hammett方程的实验教学设计
13
作者 程景 杨雪苹 +1 位作者 金剑 任鹏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272-279,共8页
介绍了一个有机化学综合创新实验——应用Suzuki偶联反应来学习Hammett方程的实验教学方案。通过探究不同取代基底物对Suzuki偶联反应速率的影响,进一步得出Hammett方程的关系曲线图,结果表明苯硼酸上的吸电子取代基使反应速率减慢,而... 介绍了一个有机化学综合创新实验——应用Suzuki偶联反应来学习Hammett方程的实验教学方案。通过探究不同取代基底物对Suzuki偶联反应速率的影响,进一步得出Hammett方程的关系曲线图,结果表明苯硼酸上的吸电子取代基使反应速率减慢,而给电子取代基会加快反应速率,探索了Suzuki偶联反应中转金属化过程对偶联反应的影响。在进行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习Suzuki偶联反应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理解Hammett方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ZUKI偶联反应 Hammett方程 反应机理 创新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流技术的三苯甲醇合成实验
14
作者 张轩赫 蒋小武 +3 位作者 胡恩铭 程景 杨雪苹 金剑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9期172-178,共7页
三苯甲醇的制备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的经典教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操作重要的结合点。然而,实验装置复杂、格氏试剂引发较为困难、严苛的无水无氧操作等导致实验成功率较低;反复转移溶剂导致师生的溶剂暴露。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利... 三苯甲醇的制备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的经典教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理论与实践操作重要的结合点。然而,实验装置复杂、格氏试剂引发较为困难、严苛的无水无氧操作等导致实验成功率较低;反复转移溶剂导致师生的溶剂暴露。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压柱塞泵和固定床连续流反应器,设计并搭建了格氏试剂连续流动制备装置,实现了三苯甲醇的连续制备。基于连续流的格氏试剂制备装置设备搭建简单,全程避免了师生的有机溶剂暴露,溴苯-格氏试剂转化率重现性好。在本连续流装置内,格式试剂制备反应稳定可控,实验安全性高。过量镁屑无需淬灭,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甲醇的制备 格氏试剂 连续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