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变化特征
1
作者 陈洁 张芸 +3 位作者 钱会 刘玥彤 杨雨晨 赵斌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6,共13页
“水-能-碳”系统的协调良性发展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均衡熵模型和Mantel检验,系统研究了2006~2021年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 “水-能-碳”系统的协调良性发展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均衡熵模型和Mantel检验,系统研究了2006~2021年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21年黄河沿线九省区“水-能-碳”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为0.29~0.48,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显著,时间维度上呈现向高水平耦合协调演进的趋势,空间维度上形成“西南部高、东北部次之、中部低”的分布格局;生态用水比重、污水日处理能力、发电总量、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单位GDP碳排放量和第二产业占比是影响研究区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提出上游省区强化“水-碳”协同补偿机制、中游省区推动“煤基能源+节水”技术融合、下游省份构建“产业低碳化+跨区生态补偿”模式的分区优化路径,以期提升区域“水-能-碳”系统耦合协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能-碳”系统 耦合协调 均衡熵 发展潜力 Mantel检验 生态安全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顶尖高校本科不分专业录取的运作机制
2
作者 杨雨晨 吴克梅 +2 位作者 段亦雄 沈佳禾 柯政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2,共9页
本科阶段长期存在的专业教育已逐渐显现其局限性。从长远来看,适当放宽专业管理限制,是释放本科教育活力和价值的重要手段。美国顶尖高校以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整合课程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本科不分专业录取运作机制,对于探索高等教育人才... 本科阶段长期存在的专业教育已逐渐显现其局限性。从长远来看,适当放宽专业管理限制,是释放本科教育活力和价值的重要手段。美国顶尖高校以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整合课程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本科不分专业录取运作机制,对于探索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参考意义。以2024年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前100位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本科阶段专业选择、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发现:美国顶尖高校本科专业录取方式较为灵活,越是排名靠前的大学,采取不分专业录取的比例越高;不分专业录取的高校在专业分流方式上,注重尊重学生意愿、赋予学生充足的专业探索时间;在教学管理上,以学科门类为依据设置院系,注重有效衔接通识课程与基础课程,形成学科集群;在学生管理上,强调依靠专业教师和专职人员开展学业辅导、职能部门直接对接学生事务。美国顶尖高校的经验表明,不分专业录取并非仅针对专业选择或招生政策的简单改革,而是一个涉及教育理念、课程设计、院系架构、学生服务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我国高校在推进招生改革时,可借鉴其经验,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科学设置基础阶段课程体系,以学科门类为依据合理规划院系设置,优化学术咨询与学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选择 大类招生 本科教育 通识教育 学业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固态发酵对青稞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物理、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魏许召 刘荟萃 +1 位作者 杨雨晨 曹效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0,共10页
为探究乳酸菌固体发酵对青稞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物理、结构和功能特性的改善情况,本研究利用单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混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4:2)分别发酵青稞麸皮,然后采用酶解法制... 为探究乳酸菌固体发酵对青稞麸皮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物理、结构和功能特性的改善情况,本研究利用单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混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4:2)分别发酵青稞麸皮,然后采用酶解法制备青稞麸皮SDF,研究了乳酸菌固态发酵对青稞麸皮SDF物理、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发酵后的青稞麸皮SDF的得率提高,其中混菌处理组SDF得率最高,为12.24 g/100 g,相比未经发酵处理组提高了27.4%;相比单菌发酵,混菌发酵后青稞麸皮SDF的持水力、持油力和溶解性最大(分别为6.38 mL/g、0.81 g/g、83.89%)、表面结构疏松多孔、晶体结构及基团未改变、热稳定性降低。功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发酵处理的青稞麸皮的SDF均具有较强的降脂活性、抗氧化能力和糖消化酶抑制能力,其中混菌发酵处理组SDF的胆固醇吸附能力在pH=7时达到最大(0.27 mg/g),对牛磺胆酸钠(28.92%)和甘氨胆酸钠(36.24%)的吸附率最大,表明混菌处理组SDF的降脂作用最好。综上所述,采用乳酸菌发酵能够显著改善青稞麸皮SDF的结构及功能特性,且混菌发酵处理的青稞麸皮中SDF的物理、结构和功能较佳,该研究为青稞麸皮的开发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固态发酵 可溶性膳食纤维 结构分析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探究不同剂量榄香烯对大鼠粪便病毒的影响
4
作者 张毅 马力天 +3 位作者 杨雨晨 马瑞 陈晶 郑瑾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3-77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榄香烯乳状注射液(EEI)对大鼠粪便病毒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低剂量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组[L-EEI,20 mg/(kg·d)]、高剂量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组[H-EEI,40 mg/(k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榄香烯乳状注射液(EEI)对大鼠粪便病毒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斯泼累格·多雷(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低剂量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组[L-EEI,20 mg/(kg·d)]、高剂量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组[H-EEI,40 mg/(kg·d)]和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6只。连续给药14 d取新鲜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之后对所测得的病毒进行生信分析。结果:维恩图分析表明对照组、L-EEI和H-EEI组所独有的病毒种类数目分别是6种、6种和10种,在种水平上,3组所共有的病毒数目为77种;PCA表明,L-EEI组的数据与其他组明显分开(属水平P=0.036,种水平P=0.012);NMDS分析表明,L-EEI与H-EEI组的数据聚集程度更高(属水平Stress=0.093,种水平Stress=0.129);多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共有10种病毒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剂量EEI对病毒的影响大致可分为3类:1)病毒丰度与EEI的剂量正相关或者负相关;2)与对照组比较,L-EEI导致病毒丰度升高而H-EEI对病毒丰度无显著影响;3)与对照组比较,L-EEI导致病毒丰度降低而H-EEI对病毒丰度无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剂量的EEI会导致大鼠粪便中病毒组成和结构的改变,不同病毒对不同剂量的EEI敏感性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病毒 榄香烯 肿瘤 微生物群 中药 生信分析 肠道微生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19铝合金TIG填丝堆焊成形薄壁试样组织特征 被引量:20
5
作者 柏久阳 范成磊 +4 位作者 杨雨晨 徐艳利 李瑞 林三宝 王计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4-128,134,共5页
进行了2219铝合金多层单道TIG填丝堆焊成形试验,并观察了堆焊成形试样的宏观形貌与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堆焊成形试样整体冶金结合良好、无明显的未熔合现象。在试样的中下部区域有平行条纹出现,条纹间距大约相等,并且条纹区域... 进行了2219铝合金多层单道TIG填丝堆焊成形试验,并观察了堆焊成形试样的宏观形貌与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堆焊成形试样整体冶金结合良好、无明显的未熔合现象。在试样的中下部区域有平行条纹出现,条纹间距大约相等,并且条纹区域与层间位置大致重合。顶部区域组织呈树枝状,且Cu元素偏析严重。中下部区域组织形态多样,包括条纹组织、等轴组织、柱状组织和平面组织,各类组织依次循环出现,同时Cu元素偏析明显改善。堆焊试样中存在一定量的孔隙缺陷―气孔和缩孔,两者尺寸介于10~80μm 之间,集中出现在层间位置(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成形 2219铝合金 组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缺陷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
6
作者 马永胜 杨雨晨 +9 位作者 景泳淼 孙飞 董海义 何平 陈双凯 张志伟 陈子林 杨馥羽 刘佰奇 张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在实际镀膜过程中,镀膜腔室内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微米级的颗粒、灰尘,除此之外,衬底表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污染,即使经过清洗处理,往往也不能完全消除,甚至会带来新的缺陷、污染。阴极靶中的杂质、气泡以及微弧放电同样会产生颗粒... 在实际镀膜过程中,镀膜腔室内不可避免地会含有微米级的颗粒、灰尘,除此之外,衬底表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污染,即使经过清洗处理,往往也不能完全消除,甚至会带来新的缺陷、污染。阴极靶中的杂质、气泡以及微弧放电同样会产生颗粒物,这些因素将直接导致薄膜在生长过程形成缺陷。详细综述了薄膜缺陷的形成原因、分类以及对不同应用的影响。根据形成原因、微观形貌等,可将缺陷大致分为薄片形结构、凹坑结构、结节状球形滴锥结构、针孔/气孔结构等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缺陷在薄膜中的占比受环境因素变化而改变,在空间分布也有所不同。缺陷破坏了薄膜的完整性,对薄膜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如降低了硬质薄膜的耐摩擦性,腐蚀介质可通过缺陷达到基材表面,导致耐腐蚀薄膜丧失保护功能。对于超导薄膜,当缺陷尺寸远大于copper电子对相干长度时,剩余电阻大大增加。最后,总结了气压、偏压、电压、沉积时间、衬底安装角度、镀膜室屏蔽结构等对缺陷密度的影响,也说明通过优化以上参数与结构可以降低缺陷密度,改善薄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缺陷 腐蚀 摩擦 薄膜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个普通油茶果实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雨晨 陈娟娟 +5 位作者 姚小华 舒常庆 黄梅 杨兵兵 刘林秀 杨超臣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5-182,共8页
对长林系列、湘林系列、赣系列等系列的50个油茶品种的油茶果实性状、经济性状和茶油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模糊隶属函数评价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油茶果实品质,得到了综合表现较为优异的油茶品种。结果表明:50个品种油茶鲜果质量... 对长林系列、湘林系列、赣系列等系列的50个油茶品种的油茶果实性状、经济性状和茶油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模糊隶属函数评价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油茶果实品质,得到了综合表现较为优异的油茶品种。结果表明:50个品种油茶鲜果质量范围在11.03~28.38 g,鲜果果高为30.08~44.56 mm,鲜果果径25.60~40.30 mm,干籽含仁率52.81%~72.90%,干仁含油率为32.30%~52.47%,干籽出油率在16.68%~37.48%;50个品种油茶果实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88.45%~90.61%,油酸质量分数为77.33%~83.67%,亚油酸质量分数为5.17%~10.90%,亚麻酸质量分数为0.22%~0.44%。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油茶系列间均有表现较为良好的油茶品种,其中表现较好的5个品种为:湘林5号(6.81)>长林53(6.52)号>赣68号(6.50)>黄山3号(6.34)>长林4号(6.33),仅考虑果实性状可结合当地立地条件优先选择这5个品种引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品种 果实性状 脂肪酸组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产区长林系列油茶良种果实品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雨晨 舒常庆 +2 位作者 姚小华 刘林秀 杨兵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2-569,共8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第一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选择适宜北部产区推广应用的油茶品种,以河南省光山县、新县和安徽省金寨县3个试验地的8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长林3号、4号、18号、23号、27号、40号、53号、55号)为材料,对...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第一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选择适宜北部产区推广应用的油茶品种,以河南省光山县、新县和安徽省金寨县3个试验地的8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长林3号、4号、18号、23号、27号、40号、53号、55号)为材料,对果实性状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1)不同试验地对鲜果果径和鲜果出籽率的影响显著,对鲜果质量、鲜果果高、鲜籽质量的影响极显著;(2)不同试验地对茶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3)不同品种在鲜果质量、鲜果果高、鲜果果径、鲜籽质量、鲜果出籽率、干出仁率、干仁含油率等指标上差异极显著;(4)不同品种在茶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上差异不显著,长林53号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值最大;仅从不饱和脂肪酸的角度分析,金寨县的长林53号表现优良;(5)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仅考虑第一主成分,长林55号评价值(0.935)最高;各试验地排名依次为:金寨县(1.103)>光山县(0.032)>新县(-1.153)。综合评价认为,在北部油茶产区,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和长林55号的果实性状综合表现较其它4个品种优良,可作为该产区优先推广应用的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品种 长林系列 北部产区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 GHz高频铜腔磁控溅射镀铌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永胜 段海长 +4 位作者 戴劲 张沛 杨雨晨 何平 董海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相比于纯铌超导高频腔,铜腔内壁镀铌超导腔具有对直流磁场不敏感、热稳定性高、造价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并且铜腔镀铌工艺是铜腔表面制备Nb3Sn、NbN以及超导-绝缘-超导(SIS)复合膜的基础。因此使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铜基底高频腔内壁进... 相比于纯铌超导高频腔,铜腔内壁镀铌超导腔具有对直流磁场不敏感、热稳定性高、造价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并且铜腔镀铌工艺是铜腔表面制备Nb3Sn、NbN以及超导-绝缘-超导(SIS)复合膜的基础。因此使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铜基底高频腔内壁进行铌膜沉积,以探索铜腔镀铌工艺。并借助于FIB、SEM、XRD对铌膜的内部缺陷、表面形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控制镀膜真空室的洁净、降低镀膜时间和放电气压,以及控制磁环的运动方式,获得了铜腔轴向分布均匀,Tc值达9.26 K,表面连续性较好的铌膜。铜镀铌腔垂直测试结果显示,腔性能在Q0>108下达到了5 MV/m,对应峰值磁场24 mT。该结果为后续进一步改善镀铌质量,提高镀膜超导腔性能,以及尝试在铜基底上进行其他超导材料(NbN、Nb3Sn)的镀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腔 直流磁控溅射 铌薄膜 超导 薄膜缺陷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榄香烯在镇痛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雨晨 陈晶 +1 位作者 马力天 郑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449-3456,共8页
榄香烯(Elemene)是从我国传统中草药莪术中提出来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其不仅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对各种疾病导致的疼痛均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榄香烯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相较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易引发的胃... 榄香烯(Elemene)是从我国传统中草药莪术中提出来的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其不仅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对各种疾病导致的疼痛均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榄香烯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相较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易引发的胃肠道出血、过敏以及阿片类药物易导致成瘾的问题优势明显,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榄香烯镇痛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多途径、多通路、多靶点,镇痛效果显著。另外,将榄香烯与其他药物或者镇痛方式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各类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通过对榄香烯既往的镇痛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在与传统镇痛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对比的同时,凸显出榄香烯在治疗慢性疼痛中的巨大潜力,并希望推动其进一步研究,为临床镇痛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炎症 炎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癌症 癌性疼痛 镇痛作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坡盆地体系深水重力流形成机制、沉积模式及应用实例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骆帅兵 张莉 +2 位作者 雷振宇 王晓兵 杨雨晨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754,共8页
随着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在油气勘探开发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各种规模的以深水重力流沉积为主的油气田相继发现,带动了深水重力流沉积学的发展。然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与前沿性,深水重力流不仅在术语使用以及分类方案上存在分歧,在形... 随着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在油气勘探开发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各种规模的以深水重力流沉积为主的油气田相继发现,带动了深水重力流沉积学的发展。然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与前沿性,深水重力流不仅在术语使用以及分类方案上存在分歧,在形成机制上也产生了不同观点。这种混乱的现象阻碍了深水重力流理论的发展以及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识别。在前人对重力流类型、流态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海BK-ZM盆地和台湾海峡盆地西南海域等实例,阐述了深水重力流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深水重力流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水深、物源供给、滑动过程中所处的坡折形态与角度、触发机制和等效水退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和控制,这些机制共同决定了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的形态、类别以及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重力流 形成机制 油气勘探 BK-ZM盆地 台湾海峡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5487例肝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哲 满晓玮 +7 位作者 蒋艳 赵丽颖 杨雨晨 陈姝婧 热娜·阿希木 高雅 蔡东霞 程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751,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肝癌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以北京市30家医院2017年肝癌患者住院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按其... 目的研究影响肝癌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意见。方法以北京市30家医院2017年肝癌患者住院费用为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按其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医院类型、支付类型、医院级别。结论住院天数是影响肝癌患者住院费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是否手术。通过减少术前住院天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合理分流患者,可有效降低肝癌患者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计量与图谱分析的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威澎 项楠 +3 位作者 杨雨晨 热娜·阿希木 赵丽颖 程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68-2774,共7页
背景我国新医改已经第十年,分级诊疗政策作为改善人民医疗问题、提升人民医疗体验感的重要举措之一,亟须对其发布规律及关注重点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整理与分析。上海市是我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城市,且分级诊疗政策提出较早,对其进行分析... 背景我国新医改已经第十年,分级诊疗政策作为改善人民医疗问题、提升人民医疗体验感的重要举措之一,亟须对其发布规律及关注重点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整理与分析。上海市是我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城市,且分级诊疗政策提出较早,对其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价值。目的通过上海市政府发布在其官网的分级诊疗政策,了解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现状,并通过对政策关键词的深入分析,探索分级诊疗政策的关键节点,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上海"网站(http://www.shanghai.gov.cn/)中,以"分级诊疗"为关键词在"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内进行检索与整理,最终得到2010年10月—2018年8月的政策文件77条。查阅《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8卷、《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2017卷,以及《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9—2012卷,从中获得历年上海市分级诊疗相关卫生统计数据。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关键词"上海""分级诊疗""效果评价",检索2014年8月—2019年8月与上海市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相关的文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和Microsoft Access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进行政策计量与分析,图谱分析则是基于Python 3.6.6的jieba 0.39中文分词程序及Ucinet软件实现,同时采用文献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整理总结。结果2010—2013年分级诊疗政策文件发布数量较少,2014—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文件发布的数量迅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64.58%。共得到186个关键词,经政策关键词中心性分析得到"医疗""管理""卫生""服务"等是分级诊疗政策的关键节点。进一步分析关键词词频可得2016年对医疗保险关注度、2017年对中医药的关注度较高。截至2018年8月,家庭医生"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人数已超480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年均增速为6.29%,2017年达到8690.63万人次,同时2017年市级医院收治高难度病例数增长了70%,占比提高了1.39%;高难度手术例数增长了64%,占比提高了4.71%。结论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数量不断增加,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区分更清晰,平稳发展,分级诊疗效果显现。上海市应以继续医疗卫生管理与服务为关键点,不断完善与贯彻配套政策规范,充分结合医保政策、中医药发展等方面,快速推动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分级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卫生政策 图谱分析 文献计量学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无性系种实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兵兵 姚小华 +3 位作者 张成才 邵慰忠 杨雨晨 刘林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66,共10页
【目的】探究薄壳山核桃成分组成、含量差异及各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为优良种质资源的挖掘和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50个无性系的种仁含油率、脂肪酸、酚类物质含量、核果质量、核果高、核果径、仁质量等性状进行测定,... 【目的】探究薄壳山核桃成分组成、含量差异及各品质性状之间相关性,为优良种质资源的挖掘和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对50个无性系的种仁含油率、脂肪酸、酚类物质含量、核果质量、核果高、核果径、仁质量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各性状之间相关性,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含油率均处于70.09%~79.99%之间,其中JD25、JD13、JD6、JH3、JD23、XS3、JD27和JD28含油率均值较大。(2)油脂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且脂肪酸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JH1、JD21、XS3、JD27和XS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无性系。(3)各个性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变异系数为0.38%,最为稳定;总黄酮与缩合单宁变异系数为51.22%和49.88%,属高度变异。(4)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50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其中XS12、XS1、JD23、XS3、JH1、XS8、JD30和JD29排名靠前。【结论】综合含油率和主成分分析模型排名考虑,分别选择各自排名前3和两者共有的无性系,即JD23、XS3、XS12、XS1、JD25、JD13和JD6作为优良种质资源和优良无性系进行培育与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营养性状 经济性状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油茶新品系果实性状与脂肪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超臣 姚小华 +3 位作者 冯纪福 陈有师 张亚蕾 杨雨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4-625,共12页
【目的】海南地区油茶种质资源丰富,但良种选育工作相对滞后,挖掘和选育海南地区经济性状优良且茶油品质较高的油茶种质资源,可以促进海南油茶的育种工作及促进海南油茶产业发展。【方法】以前期选育的6年生优良油茶(Camellia vietnamen... 【目的】海南地区油茶种质资源丰富,但良种选育工作相对滞后,挖掘和选育海南地区经济性状优良且茶油品质较高的油茶种质资源,可以促进海南油茶的育种工作及促进海南油茶产业发展。【方法】以前期选育的6年生优良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新品系,FH3号、HS1号和HY1号为试验材料,同海南本地认(审)定的琼东2号(QD2)、琼东8号(QD8)和琼东9号(Q9)3个无性系进行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分等指标比较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各品系优劣。【结果】(1)海南6个油茶品系果高范围在29.05~67.57 mm,HS1果高均值最大为42.95 mm,果横径范围在33.38~64.16 mm,QD8果横径均值最大为55.12 mm,单果质量在18.39~112.99 g,QD8单果质量均值最大为70.22 g,鲜出籽率在16.34%~51.52%,FH3鲜出籽率均值最高为37.17%,干出仁率在48.72%~59.15%,HS1出仁率最高为59.15%,含油率在45.70%~50.91%,其中HS1含油率最高为50.19%;种实性状中,单果种粒数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42.00%,果形指数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8.99%。(2)6个油茶品系茶籽油中FH3棕榈酸含量最低为8.46%,QD8硬脂酸含量最低为2.32%,HY1棕榈烯酸含量最高为0.08%,QD9烯酸含量最高为0.52%,FH3油酸含量最高为83.43%,显著高于其他品系;QD9亚油酸含量最高为8.86%,QD8和QD9亚麻酸含量为0.20%,FH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88.53%,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为11.46%,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最大为7.73,且6个品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85%以上。(3)6个品系经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值为FH3(1.92)>HS1(0.56)>QD8(0.25)>QD2(-0.08)>QD9(-0.97)>HY1(-2.42),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分为FH3(13.17)>QD8(11.42)>HS1(9.30)>HY1(8.42)>QD2(7.65)>QD9(7.29),2种分析方法均是FH3得分最高,表明其在6个品系中最为优良。【结论】综合比较果实性状和脂肪酸组分等指标,表明FH3表现相对优良,可以作为新品系在海南地区进行推广,该结论为海南油茶品种选育及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新品系 种实性状 脂肪酸组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尼氏染色图谱的小型啮齿动物快速脑区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明娟 朱青青 +3 位作者 潘永良 徐天扬 杨雨晨 张忠山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923,共5页
探讨一套能快速、准确定位脑区的操作方法,以解决传统实验动物因体型大小、性别差异以及新兴实验动物因缺乏相应图谱和立体定位坐标信息而难以精确定位脑区的问题。其主要方法是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为研究对象,先行切片... 探讨一套能快速、准确定位脑区的操作方法,以解决传统实验动物因体型大小、性别差异以及新兴实验动物因缺乏相应图谱和立体定位坐标信息而难以精确定位脑区的问题。其主要方法是以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为研究对象,先行切片制作出一套与待进针体型相近的同性长爪沙鼠的尼氏染色脑图谱,比对小鼠脑图谱以初步了解目的脑区周围结构及相对位置。再利用桌面数显型脑立体定位仪固定其头部,并以前囟为原点垂直进针以在脑组织留下进针痕迹,快速断头后制备脑组织冠状冰冻切片。以尼氏染色脑图谱为基础,测量与计算目标脑区与前囟的相对位置,初步推算三维空间坐标。进针此坐标并再次制备切片并计算进针点与目标脑区的偏差值,即可得到该脑区的精确坐标,重复上述步骤验证该坐标数据的精确度。本实验通过上述方法快速进针左右两侧若干脑区并获得其坐标数据,有左右两侧侧脑室(LV),室旁核(PVH),中央杏仁核(CeA),内侧杏仁核(MeA),终纹床核(BST)等研究热点脑区,均有较高的成功率,因此该方法适用于快速准确定位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区定位 小型啮齿动物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对旱区湖泊水体溶解性无机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洁 钱会 +3 位作者 李培月 马荣 徐子博 杨雨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5年第5期10-23,共14页
地下水作为旱区湖泊的重要补给源,不仅是维系旱区湖泊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纽带,更在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旱区湖泊独特的水域环境和水生态格局使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循环成为碳汇研究焦点,然而... 地下水作为旱区湖泊的重要补给源,不仅是维系旱区湖泊生态环境健康的重要纽带,更在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旱区湖泊独特的水域环境和水生态格局使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循环成为碳汇研究焦点,然而,地下水对湖泊DIC动态的调控机制及其环境效应在以往研究中关注较少。文章综述了地下水在旱区湖泊水循环、碳循环及生态环境中的核心作用,重点明确了地下水补给主导下旱区湖泊水体DIC的典型特征;从水文驱动下的湖水DIC空间分异、混合作用控制的湖泊碳酸盐动态平衡、营养盐-有机质协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反馈等方面,阐释了地下水对湖水DIC的关键影响机制;梳理了湖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水-气界面CO_(2)通量原位监测、碳同位素示踪、数值模拟等技术在湖水DIC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研究表明,地下水输入通过影响湖水水化学环境和水动力过程,及其与生物过程和化学过程耦合,共同决定了旱区湖泊的碳源/汇的动态特征。未来研究中,亟需深入量化水文路径与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对DIC循环的协同/拮抗效应,重点关注人工补水型湖泊的独特碳循环特征,发展基于湖泊碳循环效应的适应性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策略。深入理解地下水对湖水DIC循环的影响,可为准确评估旱区湖泊碳收支及其区域环境效应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 旱区湖泊 溶解性无机碳 生态环境 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疲劳极限研究
18
作者 张禄 宦婷 +6 位作者 葛海浪 杨雨晨 贾冰岳 刘伟 焦健 高希光 宋迎东 《推进技术》 2025年第9期309-318,共10页
为探究氧化作用对2.5D编织C/SiC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开展C/SiC复合材料在高温空气和惰性气体环境中的疲劳行为研究。采用应力比0.05,频率10 Hz的正弦波分别在1 200℃惰性气体和1 200℃空气环境下对2.5D编织C/SiC复合材料开展疲劳试... 为探究氧化作用对2.5D编织C/SiC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开展C/SiC复合材料在高温空气和惰性气体环境中的疲劳行为研究。采用应力比0.05,频率10 Hz的正弦波分别在1 200℃惰性气体和1 200℃空气环境下对2.5D编织C/SiC复合材料开展疲劳试验。1 200℃惰性气体环境下循环基数为10~6的疲劳极限约为160 MPa,1 200℃空气环境下循环基数为10~4的疲劳极限约为130 MPa。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迟滞回线呈现右移的趋势,循环数相同时,空气环境的位移大于惰性气体环境的位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疲劳失效试件断口的形貌,发现纤维表面较为粗糙,呈现出明显的氧化迹象。采用能谱仪分析疲劳氧化特征,发现SiC基体氧化形成SiO2。高温空气环境中,氧气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材料的疲劳性能,氧化作用加速了疲劳失效。在机械载荷作用下,纤维、基体和界面的性能不断退化,导致界面磨损、界面脱粘和纤维拔出。氧化后纤维的受力状态恶化,失效概率增加,成为复合材料中的薄弱部分,易发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高温疲劳 疲劳极限 失效机理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