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明市中稻区域试验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昉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10-13,共4页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互作方差和相对变异系数分析方法,对三明市2006年中稻新组合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Ⅱ优326丰产性最好,主效应最大,品种×地点互作的相对变异较小,稳定...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互作方差和相对变异系数分析方法,对三明市2006年中稻新组合区域试验品种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Ⅱ优326丰产性最好,主效应最大,品种×地点互作的相对变异较小,稳定性表现较好;特优明占、Ⅱ优43、Ⅱ优009、特优326、Ⅱ优299的丰产性较好,其中Ⅱ优43、Ⅱ优009的稳定性较好,特优明占、特优326、Ⅱ优299的稳定性中等;Ⅱ优911、Ⅱ优653的丰产性中等,稳定性较差;G优527、花优8号丰产性和稳定性表现较差,缺乏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丰产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早籼穗重的主要因素与库、源、流结构关系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长桃 马彬林 +2 位作者 杨文珠 詹石安 彭宏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3-4,共2页
为超高产育种提供选择依据,对23个早籼新品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直接影响穗重的主要因素是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通过适度增加穗长来提高穗粒数;适当增加剑叶长度与宽度保证最佳叶面积;选择茎秆粗壮,节间较短的株形,以达到库... 为超高产育种提供选择依据,对23个早籼新品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直接影响穗重的主要因素是穗总粒数和千粒重。通过适度增加穗长来提高穗粒数;适当增加剑叶长度与宽度保证最佳叶面积;选择茎秆粗壮,节间较短的株形,以达到库、源、流三者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品种 穗重 库源流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早稻长谷早占主要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3
作者 黄洪河 郑九如 +2 位作者 郑苹立 蔡秋华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43-43,共1页
长谷早占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黑宝作母本和长占杂交经多代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2000年被列入省级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优质早稻新品种的中试示范'项目.现将两年来试验示范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优质早稻长谷早... 长谷早占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黑宝作母本和长占杂交经多代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2000年被列入省级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优质早稻新品种的中试示范'项目.现将两年来试验示范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优质早稻长谷早占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早稻 长谷早占 特征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Ⅱ优沈98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长桃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4期79-81,共3页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水稻Ⅱ优沈98进行插植密度、叶龄、施N肥量3项栽培技术措施试验,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亩插1.4... 运用最优设计,对杂交水稻Ⅱ优沈98进行插植密度、叶龄、施N肥量3项栽培技术措施试验,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都有影响,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综合高产的技术措施是:每亩插1.47万~1.75万丛,每亩施纯N10.3~12.9 kg,叶龄6.1~7.1叶移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Ⅱ优沈98 最优设计 效应分析 模拟选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烟草)—稻—莴苣”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长桃 陈由禹 +1 位作者 罗英 饶鸣钿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再生稻 莴苣 烟草 稻谷产量 复种指数 产出效益 单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优质早稻的生产现状与育种途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长桃 马彬林 +1 位作者 杨文珠 杨学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1期22-23,共2页
1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福建省全年稻谷类播种面积为14062万hm2,其中早稻面积5367万hm2,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闽西北山区。过去对稻谷生产只求高产,忽视优质,早籼品种的稻米品质普遍较差,曾一度在不少地方发生压... 1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福建省全年稻谷类播种面积为14062万hm2,其中早稻面积5367万hm2,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在闽西北山区。过去对稻谷生产只求高产,忽视优质,早籼品种的稻米品质普遍较差,曾一度在不少地方发生压库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的积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生产现状 育种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授粉克服水稻远缘杂交不实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长桃 马彬林 李文绍 《福建农业科技》 1989年第3期7-8,共2页
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是由于“生殖隔离”所造成的杂交不亲和性(不可交配性)和杂交不育。为克服杂交不能结实和提高成胚率,我们于1988年以延续授粉方法,做了一些杂交组合进行观察。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用IR系统、JR血缘、云南稻种血缘... 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是由于“生殖隔离”所造成的杂交不亲和性(不可交配性)和杂交不育。为克服杂交不能结实和提高成胚率,我们于1988年以延续授粉方法,做了一些杂交组合进行观察。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用IR系统、JR血缘、云南稻种血缘的栽培稻和野生稻等六种类型18个品种为母本,以假稻(来源于当地野生)为父本,杂交配制了18个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授粉 杂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三明市水稻新品种推广现状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谢嫦 李齐向 +1 位作者 杨长桃 徐学荣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种子是水稻生产的核心要素,新品种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农业推广是发挥新品种作用的关键。笔者对福建省三明市2009—2011年水稻推广应用面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三明市水稻新品种推广现状——水稻新品种多而杂、推广... 种子是水稻生产的核心要素,新品种在农业增产增收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农业推广是发挥新品种作用的关键。笔者对福建省三明市2009—2011年水稻推广应用面积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三明市水稻新品种推广现状——水稻新品种多而杂、推广面积小、推广进程缓慢;分析了三明市水稻新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对水稻种子质量的监管、发展商业化育种、建立水稻新品种核心示范区、提高对农户科技支撑等优化水稻新品种推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三明市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优沈9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生河 陈由禹 +2 位作者 彭宏 詹本光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5-6,共2页
关键词 应用 选育 三系杂交稻 Ⅱ-32A 尤溪县 三明市 新组合 恢复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北山区水稻旱籼品种的演变与今后育种对策
10
作者 杨长桃 马彬林 +1 位作者 杨文珠 茅盛浩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10-11,共2页
一、闽西北山区主要早籼品种的演替自70年代初以来,闽西北山区的水稻早籼品种主要经历了三次更替,所选用推广的品种均以抗稻瘟良种为中心.第一次是在1973~1976年,以珍汕系统品种如珍龙13、珍珠矮等取代原有的二九早、广解九号等品种,... 一、闽西北山区主要早籼品种的演替自70年代初以来,闽西北山区的水稻早籼品种主要经历了三次更替,所选用推广的品种均以抗稻瘟良种为中心.第一次是在1973~1976年,以珍汕系统品种如珍龙13、珍珠矮等取代原有的二九早、广解九号等品种,使稻瘟病年平均发病面积比1972年前下降25.9%;第二次是于1977年开始推广红410、珍红17等品种,至1981年红410及其近缘品种占我区双早面积的90.34%.由于品种布局单一化,导致稻瘟病爆发,损失稻谷1000万公斤,迫切需要进行第三次品种更替,即选用红云33、77-175、119等,随后78130、601等品种相继应用于生产,形成多品种集团当家的局面,减轻了稻瘟病给生产造成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水稻 闽西北山区 抗瘟性 抗瘟育种 产量水平 栽培稻 品种布局 品种更替 育种对策 育成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熟早籼8706的选育
11
作者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1991年第3期4-5,共2页
一、选育及试验经过8706系我室于1983年早季用78130作母本与温抗3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1984年早季F_2代种子分别在重病区的明溪沙溪、尤溪坂面及本所试验场种植,通过3个点同时鉴定、选择,当年晚季就地倒种筛选。1985~1986年两年4代在... 一、选育及试验经过8706系我室于1983年早季用78130作母本与温抗3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1984年早季F_2代种子分别在重病区的明溪沙溪、尤溪坂面及本所试验场种植,通过3个点同时鉴定、选择,当年晚季就地倒种筛选。1985~1986年两年4代在重病区3个点鉴定筛选,同时进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1986年晚季在沙县高砂病区鉴定。综合病区的筛选,于1987年早季对11个株系进行单本小区对比试验,并定名为8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灿 杂种 选育 中熟 品种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籼稻新组合联合区试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12
作者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2010年第6期14-17,共4页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对三明市2009年中籼稻新品种(组合)联合区域试验的各品种进行主要性状、产量和抗瘟性分析,其结果:钱优916、中浙优1号、D优602等3个品种产量比Ⅱ优明86(CK)增产10%以上,差异达极显...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对三明市2009年中籼稻新品种(组合)联合区域试验的各品种进行主要性状、产量和抗瘟性分析,其结果:钱优916、中浙优1号、D优602等3个品种产量比Ⅱ优明86(CK)增产10%以上,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谷优嘉7比Ⅱ优明86(CK)减产14.5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各品种与Ⅱ优明86(CK)产量差异不显著。谷优2385、谷优嘉7、科优12等3个品种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谷优2173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综合考虑产量、性状与抗病性,建议谷优2173进入生产试验;钱优916、中浙优1号2个品种续试;科优12可在适宜区续试;其他品种终止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杂交稻 经济性状 产量 抗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早稻新品种“明选一号”、“明早1号”
13
作者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3期8-9,共2页
介绍早稻新品种“明选一号”、“明早1号”(三明市农科所常规组365500)一、“明选一号”明选一号是三明市农科所从IRI352中系统选育而成,丰产性好、禾架大、抗稻瘟病中强、适应性广、米质优、食味佳.是一个优质、高产... 介绍早稻新品种“明选一号”、“明早1号”(三明市农科所常规组365500)一、“明选一号”明选一号是三明市农科所从IRI352中系统选育而成,丰产性好、禾架大、抗稻瘟病中强、适应性广、米质优、食味佳.是一个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籼新品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明选一号 明早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四云2号
14
作者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1989年第5期7-7,5,共2页
一、选育及试验经过水稻品种“四云2号”系我室于1981年早季用474作母本与红云3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1982年早季将F_2种子分别在重病区的沙县鱼珠、明溪县沙溪、尤溪坂面及本所试验场种植,通过四个点同时鉴定、选择,当年晚季就地倒种筛选... 一、选育及试验经过水稻品种“四云2号”系我室于1981年早季用474作母本与红云3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1982年早季将F_2种子分别在重病区的沙县鱼珠、明溪县沙溪、尤溪坂面及本所试验场种植,通过四个点同时鉴定、选择,当年晚季就地倒种筛选。1983年早季239株系除继续在重病区点及本所试验场鉴选外,还在本所另行旱病圃鉴定,综合五个点稻瘟发病情况,从F_4中选出近稳定优良单株35个,当年秋季倒种繁殖,进行单本小区对比试验,并定名为四云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四云2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詹晓珠 杨长桃 陈上海 《福建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保健饮料 黑米饮料 加工工艺 研制方法 工艺流程 操作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糯薏米开发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春旺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54-56,共3页
分析宁化县糯薏米开发利用价值和发展糯薏米产业的现实意义,总结宁化糯薏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宁化县 糯薏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季节对汕优63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彬林 杨长桃 +2 位作者 钟金仙 吴兰英 谢小丹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1期29-29,共1页
不同栽培季节对汕优63稻米品质的影响马彬林,杨长桃,钟金仙,吴兰英,谢小丹(三明市农科所365509)稻米品质性状取决于品种(组合)的遗传特性,一般比较稳定,如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而一些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等则受气... 不同栽培季节对汕优63稻米品质的影响马彬林,杨长桃,钟金仙,吴兰英,谢小丹(三明市农科所365509)稻米品质性状取决于品种(组合)的遗传特性,一般比较稳定,如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而一些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等则受气温等条件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比较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汕优63 稻米 品质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姜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致钎 陈珏 +1 位作者 龚培钦 杨长桃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63-65,共3页
金姜在福建省三明市12个县(市、区)均有种植,在大田县、尤溪县、沙县、永安市等地多年多点推广种植,表现突出,已代替当地农家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高产、质优、抗性强、效益好等特点,一般每667 m2产量可达2000 kg以上,每667 m2产... 金姜在福建省三明市12个县(市、区)均有种植,在大田县、尤溪县、沙县、永安市等地多年多点推广种植,表现突出,已代替当地农家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高产、质优、抗性强、效益好等特点,一般每667 m2产量可达2000 kg以上,每667 m2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该文总结了金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姜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远缘杂交后代材料抗瘟性鉴定研究
19
作者 卓伟 杨长桃 马彬林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2期4-4,共1页
水稻远缘杂交后代材料抗瘟性鉴定研究卓伟,杨长桃,马彬林(三明市农科所365509)为了探讨远缘杂交在水稻抗瘟育种上的应用,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用栽培稻作母本与李氏禾属假稻进行属间远缘杂交,最后成功地获得了该远缘杂交的... 水稻远缘杂交后代材料抗瘟性鉴定研究卓伟,杨长桃,马彬林(三明市农科所365509)为了探讨远缘杂交在水稻抗瘟育种上的应用,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用栽培稻作母本与李氏禾属假稻进行属间远缘杂交,最后成功地获得了该远缘杂交的后代材料。为加速育种进程,尽快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 远缘杂交 抗病育种 抗瘟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