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引发体系,m(Span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淀粉 接枝共聚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非离子表面活性荆 特性粘数 阴离子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乳化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68-772,共5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为乳化剂制备油包水型聚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酰胺 (AM)、丙烯酸(AC)在淀粉上进行反相乳液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中乳化剂的作用。讨论了乳化剂种类、组成、用量及乳液形成方法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品特性粘...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为乳化剂制备油包水型聚合乳液。研究了丙烯酰胺 (AM)、丙烯酸(AC)在淀粉上进行反相乳液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中乳化剂的作用。讨论了乳化剂种类、组成、用量及乳液形成方法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品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单一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混合物的乳化效果最好 ,当以m(Span2 0 )∶m(OP4 ) =4 0∶6 0或m(Span2 0 )∶m(OP10 ) =6 0∶4 0的复配物作为乳化剂 ,ω(乳化剂 ) =6 %~ 7% ,V(油 )∶V(水 ) =1 2∶1,m(AM)∶m(AC) =4∶1,c((NH4 ) 2 S2 O8) =2 4× 10 - 4mol L ,时间 6h ,t =4 5℃ ,接枝率可达 98% ,产物的特性粘数可达 10 10~ 10 2 0mL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乳化剂 淀粉 丙烯酰胺 丙烯酸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与反应性染色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锦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5-242,共8页
结合作者的工作,系统地综述了活性染料、活性纤维和交联染色的工作.阐明了三种染色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染料-纤维或染料-交联剂-纤维共价键结合,因此染色纤维有着卓越的湿处理牢度.今后不仅需要改善活性染料染色中存在的问... 结合作者的工作,系统地综述了活性染料、活性纤维和交联染色的工作.阐明了三种染色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以染料-纤维或染料-交联剂-纤维共价键结合,因此染色纤维有着卓越的湿处理牢度.今后不仅需要改善活性染料染色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加强活性纤维染色和交联染色,甚至三者交叉的研究,以达到对纤维尽善尽美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反应性染色 固色率 染色 交联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染料用于银漂感光材料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锦宗 彭孝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3-476,共4页
将11种油溶性染料(其中黄色6种、品红3种、青色2种)应用于银漂感光材料中,研究了各染料在不同高沸点溶剂中对色光、漂白性、感光性等的影响,发现含芳香基为主的染料在TCN(磷酸三甲苯酯)中、含脂肪长链的染料在TBP(磷... 将11种油溶性染料(其中黄色6种、品红3种、青色2种)应用于银漂感光材料中,研究了各染料在不同高沸点溶剂中对色光、漂白性、感光性等的影响,发现含芳香基为主的染料在TCN(磷酸三甲苯酯)中、含脂肪长链的染料在TBP(磷酸三丁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TBP、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染料的漂白速度高于TCP.Y-2、M-1、C-2等品种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材料 银染料漂白法 单偶氮染料/油溶性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对聚丙烯酰胺的分子形态及其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侯吉瑞 刘中春 +2 位作者 张淑芬 岳湘安 杨锦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6-259,共4页
在碱、活性剂、聚合物三元(ASP)复合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中,由于碱与聚合物分子的不相容性,严重地影响着驱油配方体系的研究及复合驱技术的推广.针对大庆油田的情况,利用HAAK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流变性.结果表明,碱的加入... 在碱、活性剂、聚合物三元(ASP)复合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中,由于碱与聚合物分子的不相容性,严重地影响着驱油配方体系的研究及复合驱技术的推广.针对大庆油田的情况,利用HAAK流变仪,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体系的流变性.结果表明,碱的加入明显地破坏了ASP复合体系的粘弹性.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碱对聚合物分子形态的影响.在无碱条件下,聚合物分子在液相充分舒展,而加入碱造成聚合物分子蜷缩,碱浓度越高,聚丙烯酰胺分子蜷缩成的线团越紧凑.在低浓度碱溶液中(质量分数0.3%),聚合物分子也不能完全舒展,而是以多个分子侧向聚集状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分子形态 流变性 多分子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聚酰胺-胺对O/W型模拟原油乳液的破乳性能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俊 陈红侠 +1 位作者 于翠艳 杨锦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0-64,共5页
采用发散合成法以乙二胺为核、甲醇为溶剂 ,交替与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反应 ,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合成了支化代为 1 0~ 3 0的聚酰胺 胺型树枝状高分子 (PAMAM)系列。采用IR和端基分析对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采用O/W型的模拟原油... 采用发散合成法以乙二胺为核、甲醇为溶剂 ,交替与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反应 ,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合成了支化代为 1 0~ 3 0的聚酰胺 胺型树枝状高分子 (PAMAM)系列。采用IR和端基分析对PAM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同时采用O/W型的模拟原油乳液评价了PAMAM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 ,该新型破乳剂与常规破乳剂不同 ,它能迅速地脱出乳液中的油相。 1 0~ 3 0支化代的PAMAM均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其中 3 0代PAMAM在 5 0℃、添加量为 10 0mg/l时 ,能够使含油 5 %的O/W型模拟原油乳液的脱水率达到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型 模拟 原油乳液 破乳性能 树枝状高分子 聚酰胺-胺 合成 模拟乳液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乳液法合成淀粉接枝AM、DM共聚物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曹亚峰 杨锦宗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3-746,共4页
以淀粉为基材,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单体配比、盐类添加剂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以过硫酸铵-尿素为引... 以淀粉为基材,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与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单体配比、盐类添加剂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以过硫酸铵-尿素为引发体系,Span20与OP4以40∶60质量比配制复配物为乳化剂,其质量分数为7%,pH8,淀粉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1.4,接枝率可达135.4%,产品特性粘数可达1080mL/g.加入甲酸钠产品特性粘数降低;加入乙酸钠和丙酸钠产品特性粘数增加,其中乙酸钠用量为0.3%时,产品特性粘数为123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法 合成 淀粉 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接枝共聚 高分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驱过程中化学剂损失与超低界面张力有效作用距离 被引量:21
8
作者 侯吉瑞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刘中春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以大庆天然油砂制作填砂管模型,通过改变复合体系的注入量,研究了碱、活性剂、聚合物3种组分的动态吸附特性,并模拟计算了不同注入量下各组分在地层中运移距离与损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损失量最大,在运移1/5井距后即损失约80%;... 以大庆天然油砂制作填砂管模型,通过改变复合体系的注入量,研究了碱、活性剂、聚合物3种组分的动态吸附特性,并模拟计算了不同注入量下各组分在地层中运移距离与损失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活性剂的损失量最大,在运移1/5井距后即损失约80%;而聚合物和碱的损失分别只有12%和15%.结合界面张力随运移距离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超低界面张力在油层中的有效作用距离有限,而体系在非超低界面张力状态下对采收率的贡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驱油体系 采收率 化学剂损失 运移距离 超低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金欣 张淑芬 +2 位作者 杨锦宗 唐炳涛 祝明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以葡萄糖、聚乙二醇(PEG)和高级脂肪酸为原料,通过缩醛化、酯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和乳化剂对酯化反应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氧化锌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反应... 以葡萄糖、聚乙二醇(PEG)和高级脂肪酸为原料,通过缩醛化、酯化等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和乳化剂对酯化反应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氧化锌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180℃,可获得较高的反应速率;加入乳化剂可有效促进两相体系混合,防止糖苷焦化.用电喷雾质谱(ESI-MS)对酯化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一系列酯化产物的酸值、羟值、皂化值和HLB值,研究了表面活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碳链增长,临界胶束浓度(ccm)呈降低趋势;亲水基中乙氧基数(EO)增加,临界胶束浓度呈增加趋势,表面张力降低的能力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葡糖苷脂肪酸酯 合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催化剂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醚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夫山 陈启杰 +1 位作者 徐世美 杨锦宗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主要研究了阳离子醚化剂 3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CHPT)的合成工艺条件 ,探讨了反应温度、盐酸质量分数、溶液pH值、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盐酸盐摩尔比对阳离子醚化剂合成的影响 ,并采用真空恒沸汽提 (载气提取 )的方法对产物进行... 主要研究了阳离子醚化剂 3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CHPT)的合成工艺条件 ,探讨了反应温度、盐酸质量分数、溶液pH值、环氧氯丙烷与三甲胺盐酸盐摩尔比对阳离子醚化剂合成的影响 ,并采用真空恒沸汽提 (载气提取 )的方法对产物进行提纯。利用该阳离子醚化剂在温度 60~ 70℃ ,反应 4h时 ,再用乙醇溶液浸泡、过滤、洗涤、真空干燥 ,制得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 (取代应为 0 5)。将其应用在造纸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醚化剂 应用 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合成工艺 造纸 助留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碱ASP三元复合驱技术的适用界限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侯吉瑞 刘中春 +1 位作者 岳湘安 杨锦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9,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的油层条件 ,利用渗透率变异系数为 0 .72的三层非均质模型进行了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系统地研究了碱及聚合物浓度对ASP驱采收率的影响 ,并利用加隔层模型和合注分采方式 ,研究了碱浓度对启动中、低渗透层的影响... 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的油层条件 ,利用渗透率变异系数为 0 .72的三层非均质模型进行了驱油物理模拟实验 ,系统地研究了碱及聚合物浓度对ASP驱采收率的影响 ,并利用加隔层模型和合注分采方式 ,研究了碱浓度对启动中、低渗透层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碱ASP驱在提高体系粘度的同时也造成界面张力升高 ,因而有其适用界限。在给定的非均质油层条件下 ,ASP驱存在一个临界粘度 ,只有达到临界粘度后 ,采收率才随界面张力的降低而升高 ,即界面张力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充分扩大波及体积。若为追求高粘度而过于降低碱量或取消碱 ,也会因洗油效率下降而影响采收率。低碱ASP驱可以保证体系足够的粘度 ,更有效地启动中、低渗透层 ,即使界面张力仅达到1 0 - 2 m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碱 ASP 三元复合驱 非均质油藏 低碱复合驱 临界粘度 界面张力 适用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胺Hofmann降级法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胡志勇 张淑芬 +2 位作者 杨锦宗 唐炳涛 汤艳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A)的Hofmann降级重排反应,并对不同胺化度的聚乙烯胺盐酸盐(PVAmHCl)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小于5%时,产品胺化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而当大于5%时,胺化度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增大有所降低;...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A)的Hofmann降级重排反应,并对不同胺化度的聚乙烯胺盐酸盐(PVAmHCl)进行了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质量分数小于5%时,产品胺化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而当大于5%时,胺化度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增大有所降低;当n(NaOCl)∶n(PAA)=1,n(NaOH)/n(PAA)=1(第一步),n(NaOH)/n(PAA)=30(第二步),反应时间为10h时,产物的胺化度相应达到最大值.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产品胺化度的提高,产品的初始热失重温度有所降低,而且出现两个主要的失重区.这说明部分胺化的聚乙烯胺盐酸盐的热稳定性比聚丙烯酰胺的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霍夫曼降解 热重量分析 聚乙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酯的薄层色谱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延科 张淑芬 杨锦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6-478,共3页
以硅胶G板为固定相、甲苯 乙酸乙酯 甲醇 水 (体积比为 1 0∶5∶4 5∶0 2 )为流动相 ,研究建立了蔗糖酯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在蔗糖酯上行展开后 ,用脲 磷酸 水饱和正丁醇溶液显色 ,斑点呈蓝色 ,蔗糖单酯的Rf 值为 0 1 6 ,多酯的Rf ... 以硅胶G板为固定相、甲苯 乙酸乙酯 甲醇 水 (体积比为 1 0∶5∶4 5∶0 2 )为流动相 ,研究建立了蔗糖酯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在蔗糖酯上行展开后 ,用脲 磷酸 水饱和正丁醇溶液显色 ,斑点呈蓝色 ,蔗糖单酯的Rf 值为 0 1 6 ,多酯的Rf 值为 0 38~ 0 93。在 70℃显色 2 0min的最佳条件下 ,蔗糖单酯的检测量为 2 5 μg~ 2 50 μg时 ,其斑点面积与其检测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归一法和外标法对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考察和认证 ,两种方法对已知单酯含量的S 1 570样品测定结果的t 检验结果分别为 |t| =0 62 7(<2 571 )和 |t|=1 1 2 3(<2 571 ) ,相对标准偏差(RSD) (n =6)分别为 3 0 3 %和 3 0 8% ,最低检出限为 0 1 μg。用该方法对不同蔗糖酯样品中的单酯含量进行了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分析 薄层色谱法 蔗糖酯 薄层扫描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取代度(0.7)阳离子淀粉干法制备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具本植 张淑芬 杨锦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0-293,共4页
在碱催化剂 BZ-1存在下 ,以 N-(2 ,3 -环氧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 (GTA)为阳离子化试剂 ,干法制备了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 .考察了 BZ-1、水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当淀粉用量为 5 .5 g,GTA用量为 4.... 在碱催化剂 BZ-1存在下 ,以 N-(2 ,3 -环氧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 (GTA)为阳离子化试剂 ,干法制备了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 .考察了 BZ-1、水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当淀粉用量为 5 .5 g,GTA用量为 4.5 g时 ,最佳反应条件为BZ-1 0 .8g、反应温度 60℃、反应时间 4h、反应体系水质量分数 2 1 .0 % ;此时取代度可达0 .74,反应效率为 7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取代度 阳离子淀粉 干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脱色性能 被引量:15
15
作者 具本植 张淑芬 杨锦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7-480,共4页
在碱催化剂 6%氢氧化锂水溶液存在下 ,以 N -(2 ,3 -环氧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 (GTA)为阳离子化试剂 ,制备了交联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 .考察了 6%氢氧化锂水溶液、水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当淀粉用量为... 在碱催化剂 6%氢氧化锂水溶液存在下 ,以 N -(2 ,3 -环氧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 (GTA)为阳离子化试剂 ,制备了交联高取代度季铵型阳离子淀粉 .考察了 6%氢氧化锂水溶液、水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 .当淀粉用量为 5 .8g,GTA用量为 3 .0 g时 ,最佳反应条件为 :6%氢氧化锂水溶液2 .0 g、反应温度 70℃、反应时间 2 h、反应体系含水量 2 4 .6% .在此条件下 ,取代度可达 0 .5 ,反应效率为83 .3 % .对制得阳离子淀粉的脱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交联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对活性染料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 .当投加量为 1 0 5 mg/L时 ,对质量浓度为 1 0 0 mg/L活性红 X-3 B、活性黄 KN-6G、活性蓝 X-BR溶液的脱色率分别为 99.1 %、88.0 %、95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阳离子淀粉 制备 脱色 废水处理 染料废水 高分子絮凝剂 阴离子交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纸显示器技术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路海 张淑芬 +1 位作者 杨锦宗 邹竞 《电子器件》 CAS 2003年第2期148-154,共7页
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等显示器,不同程度地存在亮度、视角和携带不便、高电压等问题,只能通过研制电子纸显示器解决。CRT的平面化以及LCD(液晶显示)的改进,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各种电泳显示器(EPID)、旋转球影像显示(Gyri... 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显示)等显示器,不同程度地存在亮度、视角和携带不便、高电压等问题,只能通过研制电子纸显示器解决。CRT的平面化以及LCD(液晶显示)的改进,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各种电泳显示器(EPID)、旋转球影像显示(Gyricon)、电致显示(ECD)、隐色染料、聚合物胶体显示材料、胆甾液晶等10多种显示技术的发展,结合导电高分子薄膜晶体管(TFT),使得电子纸显示器技术产业化逐步接近现实,EPID和Gyricon是两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示 电子纸 郎伯反射 电子墨水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ZrO_2合成马来酸双酯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潍平 吕连海 杨锦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12-317,共6页
合成了新型的复合无机固体超强酸 SO_4^(2-)/TiO_2-ZrO_2,把它作为催化剂用于马来酸双酯的合成,其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与催化剂硫酸相比,副反应少,对设备腐蚀小。此催化剂不怕水,再生容易,可反复使用。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合成了新型的复合无机固体超强酸 SO_4^(2-)/TiO_2-ZrO_2,把它作为催化剂用于马来酸双酯的合成,其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与催化剂硫酸相比,副反应少,对设备腐蚀小。此催化剂不怕水,再生容易,可反复使用。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酯化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对催化剂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考查,并与催化酯化的活性、选择性进行了关联,其结果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双酯 固体超强酸 复合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OH对氧气液相氧化硝基甲苯助催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佘远斌 张淑芬 杨锦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6-59,共4页
研究了在甲醇溶剂中强碱NaOH对氧气液相氧化邻、间、对硝基甲苯制取邻、间、对硝基苯甲酸的助催化作用.发现NaOH对氧气氧化邻、对硝基甲苯有明显的助催化作用,且碱的助催化作用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氧气氧化间... 研究了在甲醇溶剂中强碱NaOH对氧气液相氧化邻、间、对硝基甲苯制取邻、间、对硝基苯甲酸的助催化作用.发现NaOH对氧气氧化邻、对硝基甲苯有明显的助催化作用,且碱的助催化作用随着NaOH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氧气氧化间硝基甲苯则没有助催化作用.通过对反应机理的研究,发现碱的助催化作用是从邻、对硝基甲苯中夺去一个质子使其形成邻、对硝基苯甲基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 助催化剂 氧气 液相氧化 硝基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偶氮染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彭孝军 王积涛 杨锦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778-780,共3页
随着染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染料的油溶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非线性光学材料、激光盘光学信息存贮材料中使用的染料、彩色成像中的油溶性影像染料等,对染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偶氮染料是有机染料中的主要类... 随着染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广泛应用,染料的油溶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非线性光学材料、激光盘光学信息存贮材料中使用的染料、彩色成像中的油溶性影像染料等,对染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偶氮染料是有机染料中的主要类型,但目前对其分子结构与油溶性关系的研究甚少.本文合成了一类黄色偶氮染料(见表1),并对其色光、油溶性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取代基相对于偶氮基的位置,是影响偶氮染料油溶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 油溶性 银漂感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性涂料的树脂混合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唐林生 杨光军 +1 位作者 张淑芬 杨锦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共5页
近十几年来,水性涂料用树脂的混合技术在国外愈来愈受到重视,并已成为改善水性涂料性能的重要手段。水性涂料用树脂的混合主要包括乳液和乳液的混合,特别是硬乳液和软乳液的混合,乳液和水溶性树脂的混合,不同化学成分树脂的混合等。文... 近十几年来,水性涂料用树脂的混合技术在国外愈来愈受到重视,并已成为改善水性涂料性能的重要手段。水性涂料用树脂的混合主要包括乳液和乳液的混合,特别是硬乳液和软乳液的混合,乳液和水溶性树脂的混合,不同化学成分树脂的混合等。文中综述了国外在以上方面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混合技术 水溶性树脂 硬乳液 软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