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微裂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士宾 杨鑫玮 +1 位作者 徐文斌 刘昊杨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9-163,190,共6页
微裂技术是指水泥稳定类基层经过较短养护时期(一般为1~3 d)后,让振动压路机碾压基层,产生微细裂缝网络,可避免基层材料由于自身收缩产生严重的宽或长裂缝。微裂后基层力学强度只是暂时损失,会随龄期逐渐恢复,影响其恢复能力的主要因素... 微裂技术是指水泥稳定类基层经过较短养护时期(一般为1~3 d)后,让振动压路机碾压基层,产生微细裂缝网络,可避免基层材料由于自身收缩产生严重的宽或长裂缝。微裂后基层力学强度只是暂时损失,会随龄期逐渐恢复,影响其恢复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混合料结构类型、水泥剂量、微裂实施时间和微裂损伤程度等。研究微裂技术,需从不同影响因素下水稳碎石基层材料微裂后力学强度发展规律影响方面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 微裂损伤 力学强度 振动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剂配合比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士宾 杨鑫玮 +1 位作者 孙敬福 陈奕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根据最新颁布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以粉煤灰、硅灰、减水剂、膨胀剂、纤维素、消泡剂为原材料,配制了预应力孔道压浆剂.首先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各种原材料对压浆剂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然后应用响应面法对配合比进行... 根据最新颁布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以粉煤灰、硅灰、减水剂、膨胀剂、纤维素、消泡剂为原材料,配制了预应力孔道压浆剂.首先通过试验系统研究了各种原材料对压浆剂的流动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然后应用响应面法对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用量会使压浆料流动度增大,而硅灰、粉煤灰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浆液的流动度.优化后的压浆料流动度在16 s以内,而抗压强度7 d、28 d分别能达到60 Mpa、74 MPa以上,且同组数据误差均在10%以内,强度变异性显著降低,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浆剂 抗压强度 响应面 配合比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高性能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士宾 徐文斌 +1 位作者 许艳伟 杨鑫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30,共5页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将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加入到复合掺加粉煤灰和矿粉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通过坍落度、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力学强度和抗...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将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加入到复合掺加粉煤灰和矿粉的高性能混凝土中,通过坍落度、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力学强度和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快速氯离子迁移、干缩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收缩性能和疲劳特征。研究表明:聚丙烯纤维掺量越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越低;聚丙烯纤维能明显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和抗冲击韧性,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和疲劳寿命并能减少干燥收缩变形。研究结论可为聚丙烯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聚丙烯纤维 高性能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细小病毒的遗传演化及分离毒株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程宝钰 李子荷 +6 位作者 崔燕蕾 李嘉慧 杨鑫玮 于永乐 杨海燕 单虎 张传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21-3131,共11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 FPV)流行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分离毒株的致病性。2018—2020年,在山东地区采集54份疑似猫瘟粪便拭子,并通过PCR和VP2基因克隆进行VP2基因全长测序,构建遗传进化树,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并与... 本研究旨在了解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 FPV)流行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分离毒株的致病性。2018—2020年,在山东地区采集54份疑似猫瘟粪便拭子,并通过PCR和VP2基因克隆进行VP2基因全长测序,构建遗传进化树,并推导出氨基酸序列并与疫苗株进行比对,分析遗传变异情况。用F81细胞分离培养1株FPV毒株,命名为FPV-QDC20,经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血凝试验、TCID测定、全基因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研究该毒株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采集样品中16份样品VP2基因全长测序成功,其中,15份为FPV,1份为猫源犬细小病毒(CPV)。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本研究的FPV毒株均处于同一大分支,与中国其他地区已发表的FPV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欧洲分离株以及疫苗株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某些关键位点的改变可能导致宿主范围和感染性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免疫失败情况发生。毒株QDBL2毒株中出现了80、93、103三个FPV保守位点的变异,或许与犬猫细小病毒的共感染和重组有关。动物回归试验表明,毒株FPV-QDC20有较强致病性,试验猫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最终死亡。本研究有助了解我国FPV毒株遗传演化方向,为将来的疫病监控和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细小病毒 VP2基因 遗传演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