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杨金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1734-1736,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取0.9%的葡萄糖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红花注射液... 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取0.9%的葡萄糖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疼痛VAS评分上,治疗前2组比较基本无差异(P>0.05);治疗4周、8周后,2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要比对照组大(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35%、55.8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杨金锁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评价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取颈椎牵引方法治疗,以7d为1疗程,持... 目的:评价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取颈椎牵引方法治疗,以7d为1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48例采取中医针灸方法治疗,以7d为1疗程;疗程之间需隔3~5d,持续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活动能力评分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1.6±1.8)d、(29.8±1.5)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要短(P<0.05)。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为(93.8±3.5)分,对照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为(84.6±3.2)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能力评分明显要高义(P<0.05)。结论对于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够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灸 颈椎小关节错缝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侯瑞华 杨金锁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6期39-40,共2页
目的对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6名,分成A、B两组,A组33名患者为对照组,行通心络进行医治;B组43名患者为治疗组,行丁苯肽联合通心络进行医治。结果... 目的对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6名,分成A、B两组,A组33名患者为对照组,行通心络进行医治;B组43名患者为治疗组,行丁苯肽联合通心络进行医治。结果经治疗,B组患者头晕、昏阙、肢体麻木等症状恢复效果高于A组,患者病情恢复相对于A组较好,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结论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疾病,效果较好,患者病症恢复较好,有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肽 通心络 急性期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针”结合按摩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20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春华 杨金锁 刘春梅 《甘肃中医》 2008年第11期55-55,共1页
目的:观察"吊针"结合按摩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吊针"结合按摩手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20例,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8例,占40.0%;显效5例,占25.0%;有效4例,占20.0%;无效3例,占... 目的:观察"吊针"结合按摩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吊针"结合按摩手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20例,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8例,占40.0%;显效5例,占25.0%;有效4例,占20.0%;无效3例,占15.0%;总有效率为85.0%。结论:"吊针"及按摩手法可抑制抽搐的发生,放松肌肉,因此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按摩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温慧军 杨金锁 张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35-1136,共2页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80例,年龄61~76(69.2±5.4)岁,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硬化组)122例,非颈动脉粥样...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4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80例,年龄61~76(69.2±5.4)岁,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硬化组)122例,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硬化组)42例。硬化组患者中稳定性斑块58例,不稳定性斑块6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 炎性因子 相关性 不稳定性斑块 宝鸡市中心医院 颈部血管超声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呃逆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6
作者 郭军婷 杨金锁 唐成定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9期79-,共1页
  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科采用穴位注射配以口服中药治疗呃逆67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呃逆 穴位注射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构造回采工作面自然发火综合治理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金锁 《中州煤炭》 2014年第8期81-83,112,共4页
某矿首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先后穿过2个复杂构造带,构造带内断层及向、背斜较发育,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出现了自燃现象,上隅角及回风流中CO浓度逐渐增大,为此采用了采空区注氮、均压通风、顶板超前预裂爆破、上下隅角封堵、采空区注水... 某矿首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先后穿过2个复杂构造带,构造带内断层及向、背斜较发育,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出现了自燃现象,上隅角及回风流中CO浓度逐渐增大,为此采用了采空区注氮、均压通风、顶板超前预裂爆破、上下隅角封堵、采空区注水及局部喷洒阻化剂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抑制了采空区漏风和遗煤自燃,CO浓度逐渐降低并最终消失,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带 自然发火 CO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