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研磨粒径和硫酸钾浸提浓度对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金钰 马雪琴 +2 位作者 唐光木 王治国 许咏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6,共6页
【目的】明确土壤不同研磨粒径和硫酸钾浸提剂浓度,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灌耕土、灰漠土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样品研磨处理为2、1和0.25 mm三种粒径,浸提剂K2SO4采用0.25和0.5 mol/L两种浓度,浸提后采用TOC仪... 【目的】明确土壤不同研磨粒径和硫酸钾浸提剂浓度,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新疆灌耕土、灰漠土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样品研磨处理为2、1和0.25 mm三种粒径,浸提剂K2SO4采用0.25和0.5 mol/L两种浓度,浸提后采用TOC仪测定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结果】在2 mm粒径,K2SO40.25 mol/L浓度浸提条件下测试的土壤DOC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P<0.05),平均浸提率最高,为2.96%;而1 mm粒径、K2SO40.25 mol/L和1 mm粒径、K2SO40.5 mol/L浓度浸提的土壤DOC含量最低(P<0.05),平均浸提率为1.25%、1.97%,显著(P<0.05)低于其他方法。测试数据的变异系数表明,研磨粒径2mm、K2SO4浸提剂浓度0.5 mol/L时获得的DOC测试结果变异系数最小,测定的土壤DOC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速氮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研磨粒径1 mm、K2SO4浓度0.25 mol/L时的测定结果变异系数最大。【结论】土壤研磨粒径2 mm,浸提剂K2SO4浓度0.5 mol/L时,新疆灌耕土和灰漠土DOC测定的结果一致性好,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研磨粒径 硫酸钾浸提浓度 可溶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油菜在新疆南北部不同模式下的产量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金钰 许咏梅 +1 位作者 张彦红 周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33,共8页
【目的】研究饲料油菜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播模式和不同采收次数下的生物产量及品质。【方法】以甘蓝型油菜饲油2号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种栽培试验,分析不同模式下饲料油菜的生物产量构成及品质指标含量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饲料油菜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播模式和不同采收次数下的生物产量及品质。【方法】以甘蓝型油菜饲油2号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新疆南北部正播、复种栽培试验,分析不同模式下饲料油菜的生物产量构成及品质指标含量变化。【结果】新疆南部复播模式下,饲料油菜生长92 d时,株高为1.47 m,单株鲜重0.77 kg,鲜草的生物量为7923 kg/667m^(2),粗蛋白含量高达20%,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21%和14.5%,饲用品质好;新疆北部种植区,复播种植饲料油菜89 d,株高为0.91 m,单株鲜重0.3 kg,鲜草产量为4978 kg/667m^(2),粗蛋白含量为14.9%,纤维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4.1%和12.5%,利于消化吸收,但部分营养品质指标低于其他种植模式。正播种植模式下饲料油菜的产量较低,第一茬鲜草产量为1243 kg/667m^(2),粗脂肪含量高达3.6%,植株成熟度高,鲜草纤维化程度高,饲用品质差。第二茬鲜草粗蛋白含量为15.9%,灰分含量为21%,粗纤维含量为18.6%,鲜草产量最低,为311 kg/667m^(2)。【结论】新疆南北部均采用复播模式,并在植株成熟后尽早收获,整个生育期以90 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正播 复播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灌淤土区冬小麦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金钰 马兴旺 +3 位作者 牛新湘 依明尼牙孜 巴吾东 杨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175-178,共4页
根据水肥耦合效应确定水肥管理方案是解决小麦生产中水肥管理联系不紧密、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方法。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南疆小麦主产区进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灌淤土上小麦水肥交互效应明显,灌水、氮肥、钾肥对小麦产... 根据水肥耦合效应确定水肥管理方案是解决小麦生产中水肥管理联系不紧密、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的重要方法。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南疆小麦主产区进行水肥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灌淤土上小麦水肥交互效应明显,灌水、氮肥、钾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均是正效应,磷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是负效应,但是灌水与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是协同效应,与钾肥的交互作用是拮抗效应。根据水肥交互效应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灌溉量、氮肥、磷肥、钾肥用量的阈值,并提出了冬小麦产量最高的水肥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淤土 水肥耦合效应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对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金钰 唐光木 徐万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38-1643,共6页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间套作模式下,氮肥滴施方式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小麦、玉米间套作氮肥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氮肥滴灌施肥方式,研究氮肥滴施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及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化及影响。【结...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间套作模式下,氮肥滴施方式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小麦、玉米间套作氮肥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氮肥滴灌施肥方式,研究氮肥滴施对小麦、玉米生物学性状及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化及影响。【结果】氮肥滴灌追施条件下:不同生育期追施比例的变化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的改善不明显,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变化无差异,氮肥全部基施处理与其他处理的速磷含量变化有差异;套播玉米的生物学性状指标显著提高,单穗重间差异显著,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无差异,氮肥全部基施处理与其他处理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变化有差异;复播玉米株高、穗长变化明显,但对产量指标影响不大,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变化无差异,氮肥全部基施处理与其他处理的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变化有差异。【结论】不同间套作模式下,氮肥滴灌追施可促进作物的生物量累积,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的提高,且以作物生育中后期氮肥的滴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滴灌 施肥方式 产量 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培对全株大麦和小麦苗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金钰 王西和 孙九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89-1595,共7页
【目的】研究水培对全株大麦(Hordeum vulgare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苗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对比二者营养价值的差异,为水培青饲料开发利用及作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主栽大麦(甘啤8号)、小麦(新冬18号)品种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水培对全株大麦(Hordeum vulgare L.)、小麦(Triticum aestivum)苗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对比二者营养价值的差异,为水培青饲料开发利用及作物筛选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主栽大麦(甘啤8号)、小麦(新冬18号)品种为研究对象,经萌发3 d、在可控环境水培5 d后,分别测定全株水培大麦和小麦苗的茎叶、根系部分的氨基酸含量,以未进行萌发、水培的大麦、小麦籽实为对照,对比分析水培前后氨基酸组成,以及大麦和小麦苗的差异。【结果】与籽实相比,水培5 d大麦茎叶、小麦茎叶的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29%、102%,除谷氨酸的含量降低外,其余16种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赖氨酸含量提高3~4倍,鲜味、甜味、芳香及药效氨基酸含量提高;小麦根系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特殊功能氨基酸略有减少,大麦根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10%,甜味和药效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2种作物水培后相比:小麦茎叶的赖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等12种氨基酸含量最高(P<0.05),呈味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大麦;大麦茎叶的亮氨酸、脯氨酸等5种氨基酸含量最高(P<0.05)。【结论】水培5 d籽实成苗后,丰富了茎叶部分的氨基酸营养成分,且水培小麦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高于大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饲草 大麦 小麦 氨基酸组成 饲用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3种饲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金钰 乔小燕 +1 位作者 王西和 孙九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8-453,共6页
【目的】研究新引进饲草品种的耐盐能力,分析其耐盐浓度范围,筛选耐盐能力强的品种,提高饲草产量和盐碱地利用率。【方法】以引进的饲料油菜、饲用甜高粱、紫花苜蓿新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0.4%、0.8%、1.2%、1.6%... 【目的】研究新引进饲草品种的耐盐能力,分析其耐盐浓度范围,筛选耐盐能力强的品种,提高饲草产量和盐碱地利用率。【方法】以引进的饲料油菜、饲用甜高粱、紫花苜蓿新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0.4%、0.8%、1.2%、1.6%胁迫处理,测定7 d内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盐害率、发芽势盐害率、萌发指数。【结果】与对照0%处理相比,在NaCl浓度为0~0.4%时,3种饲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无显著变化。饲用甜高粱在低盐胁迫时较敏感,NaCl浓度为0.4%时,相对盐害率为53.41%,萌发指数为28;NaCl浓度为0.8%,紫花苜蓿的发芽率最高,为96.67%。饲料油菜的发芽率次之,为93.33%。饲用甜高粱的发芽率最低,为75.33%,发芽势盐害率最高,为18.57%,盐胁迫抑制较明显,萌发指数最低,为20.89;NaCl浓度为1.2%时,饲料油菜的的发芽率最高,为83.33%,相对盐害率达100%,饲用甜高粱和紫花苜蓿的相对盐害率分别为93.4%和67.68%。NaCl浓度为1.6%时,紫花苜蓿的发芽率最高,为74.67%,盐害率最低,为81.61%。【结论】饲用甜高粱对低盐胁迫较敏感,饲料油菜在中、高浓度盐胁迫时的萌发抑制明显,紫花苜蓿对盐害的耐受最强,高盐胁迫下仍能保持最高的发芽率、发芽势。3种饲草对NaCl盐胁迫的耐受程度为紫花苜蓿>饲料油菜>饲用甜高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灌漠土养分特征变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金钰 许咏梅 孙九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3-440,共8页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新疆东部灌漠土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东部吐鲁番肥力长期监测点的黄土状灌漠土为研究对象,选取长期施用有机肥(M)、化肥(NP)、化肥配施有机肥(NP+1/2M、1/4NP+1/3M)、撂荒(CK_(0))5种典型处理,分...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新疆东部灌漠土养分特征的影响。【方法】以新疆东部吐鲁番肥力长期监测点的黄土状灌漠土为研究对象,选取长期施用有机肥(M)、化肥(NP)、化肥配施有机肥(NP+1/2M、1/4NP+1/3M)、撂荒(CK_(0))5种典型处理,分析不同施肥措施下,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结果】1)长期单施有机肥(M),0~20 cm、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表层0~20 cm土壤的全氮、速效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长期单施化肥(NP),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外,有机质在表层与亚表层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在表层0~20 cm土壤的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亚表层20~40 cm的含量无差异。3)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2个处理养分变化特征相似,即表层0~20 cm土壤的全氮、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纯施化肥NP和对照CK_(0)处理。亚表层20~40 cm土壤中,全氮、速效磷含量与其他各处理相比无差异,速效钾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化肥与减量有机肥配施的处理(NP+1/2M),表层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施肥处理,化肥与有机肥均减量配施的处理(1/4NP+1/3M),表层土壤的全氮、速效氮、速效P含量显著高于纯施化肥NP和对照处理CK_(0)。4)长期撂荒处理(CK_(0)),速效氮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5)各处理养分含量因土壤深度变化,表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均大于亚表层,NP处理亚表层全氮、速效P含量大于表层,化肥与有机肥均减量配施处理(1/4NP+1/3M),亚表层速效钾含量大于表层。【结论】在新疆东部灌漠土区,通过减施化肥和有机肥及合适配比,土壤养分保持较高水平,为灌漠土区推荐的施肥方式。各处理养分含量因土壤深度变化,不同施肥均对土壤浅层具有较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灌漠土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配比对水培牧草大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金钰 孙九胜 +1 位作者 乔小燕 槐国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71-1876,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配比对水培大麦生长的影响,分析合适的光质。【方法】以水培牧草大麦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ED白光、LED蓝光及LED红蓝光配合进行处理,测定一个生长周期下大麦的株高、根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结果】不同光照条...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配比对水培大麦生长的影响,分析合适的光质。【方法】以水培牧草大麦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ED白光、LED蓝光及LED红蓝光配合进行处理,测定一个生长周期下大麦的株高、根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结果】不同光照条件下,大麦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白光照射条件下,大麦株高为8.92 cm,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蓝光处理的大麦株高最低,为6.62 cm,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照射下,大麦的根长最长,为10.42 cm,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和红蓝光配合处理间的鲜草、干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白光处理的生物量。【结论】人工光水培条件下,LED白光促进大麦植株上部分茎的伸长,株高增大,而鲜重和干重及下部分的根系生长受抑制。LED蓝光可促进大麦下部分根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累积,株高伸长受限。红蓝光LED组合处理可促进大麦生物量的增加,是水培方式下培育大麦牧草采用的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水培 LED光源 光质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小麦冬灌水量对土壤水库和分蘖成活情况的影响
9
作者 杨金钰 马兴旺 +3 位作者 牛新湘 依明尼牙孜 巴吾东 杨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171-174,共4页
由于南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春旱成为困扰小麦持续高产的问题。从土壤水、灌溉水综合调控的角度,研究了小麦冬灌水量对土壤水库和小麦分蘖过冬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麦冬灌时不同的灌水量会形成差别很大的越冬土壤水库,常规灌... 由于南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春旱成为困扰小麦持续高产的问题。从土壤水、灌溉水综合调控的角度,研究了小麦冬灌水量对土壤水库和小麦分蘖过冬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1)小麦冬灌时不同的灌水量会形成差别很大的越冬土壤水库,常规灌水量下麦田越冬土壤水库较灌水前减小;(2)土壤水库大小对小麦分蘖越冬成活数量有影响,随着土壤水库增大单位基本苗发育成活的分蘖数提高;(3)综合考虑土壤水库大小、小麦越冬分蘖成活情况和土壤水渗漏等因素,初步确定和田地区沙性土壤小麦冬灌水量以116 m3/667 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量 土壤含水量 分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穴播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10
作者 杨金钰 孙九胜 +3 位作者 乔小燕 王西和 槐国龙 崔磊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86-2191,共6页
【目的】研究相同密度下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对新疆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新玉59号为材料,在覆膜滴灌条件下,分别设置相同密度的1穴1株(H_(1))和1穴3株(H_(3))2种穴播模式,分析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下... 【目的】研究相同密度下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对新疆玉米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新玉59号为材料,在覆膜滴灌条件下,分别设置相同密度的1穴1株(H_(1))和1穴3株(H_(3))2种穴播模式,分析不同穴播模式及株行距配置下,玉米生育期内生物学性状指标及产量构成的变化。【结果】在同一种植密度下,H_(3)处理在拔节期的叶面积显著大于H_(1)处理。H_(3)在抽雄期、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比H_(1)处理分别高16%、9%,光合势比H_(1)处理分别高18%、25%;H_(1)处理的株高为227.70 cm,茎粗为18.01 mm,比H_(3)处理高11%和5%。H_(3)处理的有效穗数、穗粒数比H_(1)处理高10%、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1穴3株(H_(3))处理的产量为11825 kg/hm^(2),较H_(1)增产16%,且显著高于H_(1)处理。【结论】1穴3株种植模式显著促进了玉米叶面积的增长,延缓后期叶片的衰老,有助于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抽雄期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提高,促进了玉米的生殖生长,提高了穗粒质量和玉米籽粒产量。在新疆玉米主产区,密度为139500株/hm^(2)(9300株/667m^(2))下,1穴3株种植模式及适宜的株行距配置有利于实现玉米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穴播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奇 陈兴武 +7 位作者 雷钧杰 赛力汗 郭文超 许建军 何江 马兴旺 牛新湘 杨金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69-774,共6页
总结了新疆"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植保、土肥等学科科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十一五"期间新疆小麦栽培研究和生产的建议,旨在推动新疆小麦的科研工作,促进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新疆 小麦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2
作者 唐光木 何红 +1 位作者 杨金钰 徐万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套播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3 000m3/hm2(D1),4 500m3/hm2(D2),5 250m3/hm2(D3),6 000m3/hm2(D4)和... 通过不同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指标影响的研究,为套播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不同灌溉定额处理3 000m3/hm2(D1),4 500m3/hm2(D2),5 250m3/hm2(D3),6 000m3/hm2(D4)和6 750m3/hm2(D5)和常规地面灌(CK)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对套播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不同灌溉定额下套播玉米茎粗、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D5】D4】D3】D2】D1,玉米整个生育期高灌溉定额(D5)比低灌溉定额(D1)分别平均提高21.74%,17.36%,18.73%,18.50%;产量及产量构成在一定灌溉定额下(3 000~6 000m3/hm2)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的灌溉定额(】6 000m3/hm2)对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无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条件下,南疆套播玉米灌溉定额在5 250~6 000m3/hm2内比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膜下滴灌 生理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菊糖酶法提取 被引量:5
13
作者 曹泽虹 卢海燕 +3 位作者 董玉玮 邵颖 杨金钰 刁进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7-45,共9页
采用固定化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结果表明酶水解提取牛蒡菊糖的最佳工艺为:13.5g/100mL中性蛋白酶、pH7、固液比1:15、50℃、酶水解6h,菊糖提取率为14.57%;固定化酶制备最佳工艺为:以甲醛(40%):NaOH(2mol/L)=2:3为凝结液、pH7.5、壳聚糖2.... 采用固定化酶法提取牛蒡菊糖。结果表明酶水解提取牛蒡菊糖的最佳工艺为:13.5g/100mL中性蛋白酶、pH7、固液比1:15、50℃、酶水解6h,菊糖提取率为14.57%;固定化酶制备最佳工艺为:以甲醛(40%):NaOH(2mol/L)=2:3为凝结液、pH7.5、壳聚糖2.5g/100mL、60℃、加酶量7.5mg/mL,固定8h,酶活力回收率可达到39.13%;固定化酶提取牛蒡菊糖最适条件为:pH7、固液比1:15、60℃、固定化酶加入量13.5g/100mL、酶解5h,在此条件下菊糖提取率达到12.89%。固定化酶的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连续反应10次后,固定化酶仍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此时牛蒡菊糖的提取率为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菊糖 中性蛋白酶 壳聚糖 固定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伟 王西和 +4 位作者 贾宏涛 杨金钰 屈小慧 刘盈锐 刘晓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本研究探讨不同磷水平对北疆灰漠土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施磷量和深入了解当前棉田肥力及棉花生产状况提供实践指导。以“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已进行了5 a的棉田土壤磷素肥力演替特征定位... 本研究探讨不同磷水平对北疆灰漠土棉田土壤化学性质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为确定最佳施磷量和深入了解当前棉田肥力及棉花生产状况提供实践指导。以“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站”已进行了5 a的棉田土壤磷素肥力演替特征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对不施肥、不施磷、常规施化肥磷100%、化肥磷减施25%、化肥磷增施25%、化肥磷增施50%处理的土壤化学性质、磷素有效性特征和棉花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土壤养分含量。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增幅分别在3.0%~16.10%、29.20%~111.77%、70.10%~72.10%之间,各速效养分含量依次与施肥初期相比,年均最高分别增长2.12、1.53、22.85 mg·kg^(-1)。全氮、全磷、全钾增幅分别在21.10%~35.10%、1.60%~54.0%、9.30%~10.90%之间,各全量养分含量依次与施肥初期相比,年均最高分别增长0.03、0.06、0.41 g·kg^(-1)。施磷150 kg·hm-2时,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磷活化能力均显著最强,磷活化系数达2.13%,有效促进了土壤全磷向有效磷的转化。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含量均在施磷150 kg·hm^(-2)时显著提升,增幅均在11.86%~36.50%之间,有机质年均增长0.33 g·kg^(-1)左右,由于受北疆石灰性土壤自然特性和气候条件限制,结合碳氮磷比表明土壤有机质处于缺乏状态。对土壤p H和总盐分别呈下降和提升的趋势,范围分别在7.91~8.05和1.55~1.85 g·kg^(-1)之间,但效应均不显著。连续5 a施磷150 kg·hm^(-2),能在确保棉株整个生育时期养分需求的同时节约磷肥用量且对棉花增产效果最佳,籽棉产量可达4658 kg·hm^(-2),与不施肥、不施磷、常规施化肥磷100%相比,分别显著增产16.83%、15.01%、11.63%。本研究综合土壤养分、肥料投入、棉花产量指标,得出在北疆灰漠土棉田施磷150 kg·hm^(-2)较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磷梯度 土壤化学性质 碳氮磷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漠土农田长期碳投入与微生物商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咏梅 杨金钰 +3 位作者 朱光辉 孙九胜 刘骅 王西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8-2346,共9页
【目的】探讨由于长期施化肥和有机肥导致的碳投入差异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方法】依托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试验中的5个典型化肥和有机肥料处理,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商... 【目的】探讨由于长期施化肥和有机肥导致的碳投入差异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方法】依托国家灰漠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试验中的5个典型化肥和有机肥料处理,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对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商(q SMBC)的动态变化特征,揭示灰漠土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商(q SMBC)、土壤有机碳(SOC)与碳投入量和小麦籽粒产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灰漠土SMBC含量和q SMBC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SMBC和q SMBC均在扬花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7.5~106.0 mg/kg、0.41%~0.61%。各施肥处理全生育期SMBC平均含量为:高量氮磷钾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 NPKM)〉常量NPK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氮磷钾化肥配施秸秆(NPKS)〉不施肥(CK)〉氮磷钾配施(NPK),其中h NPKM与NPKM处理、CK与NPK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全生育期q SMBC的变化趋势为:NPKS〉NPKM〉CK〉h NPKM〉NPK。在试验中,尽管化肥配施秸秆(NPKS)的SMBC含量低于化肥与有机肥配施(h NPKM或NPKM),但其提高q SMBC的作用优于化肥配施有机肥或单施化肥(NPK),能够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总有机碳中所占的比例。相关性分析表明,SOC、SMBC含量均与碳投入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小麦籽粒产量与灰漠土SOC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而q SMBC与碳投入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长期有机(有机肥、秸秆)无机肥料配施是新疆绿洲灰漠土农田增加土壤有机碳、提升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长期大量单施化学肥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碳投入 微生物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风沙区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新湘 马兴旺 +4 位作者 杨金钰 汪玉河 巴吾东 艾斯图拉 马雪琴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根据和田地区玉米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开沟雍土形成玉米沟,使茬地不适合而进行直接免耕播种的现状,2004年在洛浦县设计了"地表有田埂垂直于玉米沟免耕播种""地表无田埂平行于玉米沟免耕播种""地表有田埂平行于玉... 根据和田地区玉米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开沟雍土形成玉米沟,使茬地不适合而进行直接免耕播种的现状,2004年在洛浦县设计了"地表有田埂垂直于玉米沟免耕播种""地表无田埂平行于玉米沟免耕播种""地表有田埂平行于玉米沟免耕播种""传统播种"4个处理的冬小麦播种试验。试验中测定了出苗率、土壤含水量、地表秸秆覆盖量、覆盖率和作物产量。结果表明:①在玉米茬上垂直于玉米沟免耕播种冬小麦与传统耕作对照田的产量相同,因此这种免耕方式是可行的;②改进后的河北"农哈哈"牌2BMF-6C-2型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适于灌淤土。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完善新疆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机 玉米茬 冬小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十五”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主要进展及“十一五”科研与生产建议
17
作者 赵奇 陈兴武 +7 位作者 雷钧杰 赛力汗 郭文超 许建军 何江 马兴旺 牛新湘 杨金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5-9,共5页
总结了新疆"十五"期间小麦栽培、植保、土壤与肥料等学科科研取得的主要进展,探讨了"十一五"期间新疆小麦栽培研究和生产的建议。
关键词 新疆 小麦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措施提高新疆甜瓜产量和含糖量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强 王卫超 +4 位作者 许咏梅 邵华伟 杨金钰 乔晓燕 吕彩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0-1459,共10页
【目的】研究甜瓜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为新疆甜瓜高产优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新疆鄯善鲁克沁甜瓜主产区,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有机肥种类、有机肥施用量、化肥施用... 【目的】研究甜瓜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为新疆甜瓜高产优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新疆鄯善鲁克沁甜瓜主产区,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有机肥种类、有机肥施用量、化肥施用量为考察因素,有机肥种类为固体有机肥、液体滴灌有机肥和小麦秸秆;有机肥施用量分别设置为每种有机肥的低、中、高施用量;化肥施用量为常规施肥量、减施化肥15%和30%。化学氮肥为尿素,磷肥为磷酸一铵。测试甜瓜产量、波美度值(含糖量),研究化肥减施-有机肥替代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有机肥的种类是影响甜瓜产量和含糖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有机肥的施用量,而化肥施用量影响最小。甜瓜减施30%化肥仍能获得最高产量和含糖量。【结论】新疆鄯善地区甜瓜施肥策略可采用减施化肥-有机肥替代技术,最佳组合为有机肥可采用小麦秸秆或有机肥,施用量为450 kg/667 m2,化肥用量较常规施肥可减少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正交试验 化肥减施 有机肥替代 产量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份老芒麦种质材料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婉宁 孙群策 +4 位作者 张树振 杨金钰 彭凤君 熊洁 张博 《草食家畜》 2023年第5期45-50,共6页
【目的】本试验以同德老芒麦和DJ-01老芒麦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2份老芒麦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方法】试验采用-0.1MPa、-0.3MPa、-0.5MPa、-0.7MPa、-1.0MPa的高分子渗透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蒸馏水为对照... 【目的】本试验以同德老芒麦和DJ-01老芒麦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2份老芒麦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方法】试验采用-0.1MPa、-0.3MPa、-0.5MPa、-0.7MPa、-1.0MPa的高分子渗透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蒸馏水为对照组(CK),测定两份老芒麦种子的发芽指标及其抗旱系数。【结果】当胁迫水势低于-0.1MPa时,老芒麦种子发芽率降至22%以下,发芽势降至10%以下;当胁迫水势低于-1.0MPa时,老芒麦种子均不萌发;当胁迫水势为-0.1~-0.3MPa时,利于老芒麦胚根的生长。【结论】干旱胁迫均抑制了两份老芒麦种子的萌发,且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强,其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等均呈现下降趋势;当胁迫水势较低时,干旱胁迫对老芒麦胚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抗旱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彦红 刘国宏 +3 位作者 魏彦宏 许咏梅 杨金钰 孟阿静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235-236,共2页
饲料油菜具有地上部分生物量大、植株的蛋白质含量高、生长快速等特点。麦后复种油菜已经在新疆南北疆一熟制地区示范、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此技术规程,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与施基肥、... 饲料油菜具有地上部分生物量大、植株的蛋白质含量高、生长快速等特点。麦后复种油菜已经在新疆南北疆一熟制地区示范、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此技术规程,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与施基肥、灌溉、苗期管理、追肥、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复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