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盾构斜井管片衬砌接头抗弯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醒宇 胡雄玉 +2 位作者 杨俊哲 杜彬 晏启祥 《路基工程》 2016年第6期106-111,共6页
针对鄂尔多斯市补连塔矿区2号辅运平硐盾构斜井管片衬砌接头结构特性,开展了管片接头抗弯试验研究。试验制作了足尺寸的盾构管片,管片接头采用工程现场使用的螺栓。在管片接头附近位置合理布置了应变、位移传感器。试验在不同的轴力下,... 针对鄂尔多斯市补连塔矿区2号辅运平硐盾构斜井管片衬砌接头结构特性,开展了管片接头抗弯试验研究。试验制作了足尺寸的盾构管片,管片接头采用工程现场使用的螺栓。在管片接头附近位置合理布置了应变、位移传感器。试验在不同的轴力下,对接头结构逐级施加弯矩荷载,并进行了破坏试验。通过测试接头应变位移分析,结果表明:在弯矩荷载的加大过程中,管片接头的力学特性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管片接头抗弯刚度不仅与结构本身有关,还与弯矩、轴力有关,并给出了相关参考值;螺栓孔对于管片衬砌端头刚度有一定的削弱作用;接头结构的破坏是一个非线性特性逐步发展直至脆性破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斜井 盾构 管片接头 抗弯刚度 弯矩 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梁支座对盾构法隧道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醒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129,133,共4页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运用有限元方法,针对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支座对盾构隧道结构内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轨道梁支座作用下,盾构法隧道底部弯矩分布由正弯矩转变为负弯矩,底部轴力明显减小,底部剪力增大且局部急剧变化;轨道梁支...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运用有限元方法,针对跨座式单轨轨道梁支座对盾构隧道结构内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轨道梁支座作用下,盾构法隧道底部弯矩分布由正弯矩转变为负弯矩,底部轴力明显减小,底部剪力增大且局部急剧变化;轨道梁支座荷载作用对盾构隧道圆心以上结构影响较小;环间螺栓采用8.8级,可满足轨道梁支座处盾构管片抗剪承载力要求,且安全余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盾构法隧道 轨道梁支座 结构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强结构性黏土的修正邓肯-张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秋敏 裴利华 +1 位作者 桂跃 杨醒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土体的力学特性受结构性影响十分显著,结构性越强,破坏后变形越大,对实际工程影响越显著。目前对结构性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已有广泛认识,但如何用数学方法准确描述其强度和变形间的关系仍是主要研究内容。对分布在云南昭通地区的强结构性... 土体的力学特性受结构性影响十分显著,结构性越强,破坏后变形越大,对实际工程影响越显著。目前对结构性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已有广泛认识,但如何用数学方法准确描述其强度和变形间的关系仍是主要研究内容。对分布在云南昭通地区的强结构性黏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其结构屈服应力高达800 kPa,属于典型的强结构性土。根据常规三轴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将强结构性黏土的剪切变形划分为结构未破坏阶段、结构逐渐破坏阶段和结构完全破坏阶段;基于破坏过程,对传统邓肯-张模型进行修正,引入损伤比参数,建立适用于强结构性黏土的修正邓肯-张本构模型。对模型中的初始剪切模量、主应力差渐进值和剪切模量参数进行推导分析,各参数值与试验的土体剪切变形规律相符合;对已有结构性土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该修正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强结构性黏土的应力-应变特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结构性黏土 结构屈服应力 邓肯-张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损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圆砾地层中泥水平衡盾构主要掘进参数K-means聚类及控制分析
4
作者 吕祎晔 裴利华 +2 位作者 林东 杨醒宇 桂跃 《中外公路》 2025年第2期212-220,共9页
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容易引起临近既有隧道产生变形,如何依据地层条件合理设置掘进参数以控制环境变形至关重要。该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分析掘进参数和地表沉降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误差平方和(ESSE)对聚类质量进行度量并选取了最佳... 新建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容易引起临近既有隧道产生变形,如何依据地层条件合理设置掘进参数以控制环境变形至关重要。该文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分析掘进参数和地表沉降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误差平方和(ESSE)对聚类质量进行度量并选取了最佳聚类簇数,对试验段现场监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中心,最终提出了富水圆砾地层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最优掘进参数组合。结合实际下穿段参数设定值和既有隧道变形情况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①富水圆砾地层中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最优的掘进参数组合为:平均扭矩2005 kN·m、推力14380 kN、掘进速度17.5 mm/min、进排泥浆流量差57 m³/h;②采取最优掘进参数组合后,近接下穿段既有隧道竖向变形控制在0.58 mm以内,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变形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接施工 掘进参数 K-means聚类 既有隧道沉降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