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沾化凹陷五号桩洼陷油气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朝安 张伟涛 +2 位作者 冯斌 王离迟 杨邦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从五号桩洼陷的构造演化及特征分析入手 ,将洼陷内主要储集层分为浊流、扇三角洲、水下冲积扇、滩坝和三角洲等五种沉积类型。该洼陷油气藏类型较多 ,可划分为岩性、构造、地层、复合等四种 ,并针对其特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最后 ,分析了... 从五号桩洼陷的构造演化及特征分析入手 ,将洼陷内主要储集层分为浊流、扇三角洲、水下冲积扇、滩坝和三角洲等五种沉积类型。该洼陷油气藏类型较多 ,可划分为岩性、构造、地层、复合等四种 ,并针对其特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最后 ,分析了洼陷内三类次级构造单元包括深洼带、斜坡带和中央低突起的油气成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五号桩洼陷 构造特征 洼陷带 斜坡带 油气成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谭茂金 杨邦伟 +1 位作者 贾黎 邹德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胜利油区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砂层组主要包括河道、堤岸、泛滥平原、废弃河道4种沉积亚相。主力含油层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亚段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该区周围被富生油凹陷包围,断层对该区上第三系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的... 胜利油区老河口油田桩106井区馆陶组砂层组主要包括河道、堤岸、泛滥平原、废弃河道4种沉积亚相。主力含油层为上第三系馆陶组上亚段曲流河沉积的河道砂体。该区周围被富生油凹陷包围,断层对该区上第三系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大、小断层的连接,油气沿断面和储集层作垂向和横向交替运移,形成网毯状油气运聚模式。丰富的油源、优越的油气运聚条件以及良好的储盖组合在馆陶组形成以岩性油藏、岩性-构造油藏为主的隐蔽油气藏。油气藏自南向北具有含油层系逐渐变多、变深,含油性能逐渐变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 地质特征 油藏类型 控制因素 老河口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集成共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邦伟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7期58-60,共3页
该文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集成共享方法。首先,基于云计算构建智慧图书馆管理机制,采用四元分组方法,对文献资源的基础特性进行确定;其次,将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集成调度,设计出科学、高效的集成调度策略;最后,设置智... 该文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集成共享方法。首先,基于云计算构建智慧图书馆管理机制,采用四元分组方法,对文献资源的基础特性进行确定;其次,将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进行集成调度,设计出科学、高效的集成调度策略;最后,设置智慧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明确涉及的各方面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实验结果证明,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集成共享方法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类型作业的性能要求,与传统方法相比,通过云计算平台,不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得以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智慧图书馆 文献资源 共享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算法的地震多数据体识别含油河道砂体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艺山 徐怀宝 +3 位作者 齐洪岩 谢天寿 杨远峰 杨邦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7-482,共6页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多发育陆相河道砂体,砂体厚度小且横向连续性差,具有“一砂一藏”的特征,油水关系复杂,油气预测难度大,单一的地球物理信息难以准确确定河道砂体的分布特征和孔隙流体性质。为此,提出采用XGBoost算法从叠后地震剖...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多发育陆相河道砂体,砂体厚度小且横向连续性差,具有“一砂一藏”的特征,油水关系复杂,油气预测难度大,单一的地球物理信息难以准确确定河道砂体的分布特征和孔隙流体性质。为此,提出采用XGBoost算法从叠后地震剖面、叠后纵波阻抗和叠前纵横波速度比3种地震数据体中提取含油河道砂体的特征,以有效描述这类河道砂体含油性的空间展布特征,降低了利用常规单一地震属性对含不同流体砂岩储集层预测的多解性。通过模型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在识别陆相河道砂体的含油气性方面的可行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头屯河组 河道砂体 XGBoost算法 叠后纵波阻抗 叠前纵横波速度比 含油砂体预测 模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壳源纳米乳酸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徐霞 杨邦伟 +3 位作者 蔡燕萍 刘书来 刘建华 丁玉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2,共7页
该文以废弃贻贝壳为原料制取食品级的纳米乳酸钙,将贝壳预处理后与乳酸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钙,在重结晶过程中采用高速剪切结合微量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控制晶体粒径实现纳米化的同时保持分散性,最终纯化干燥可制得纳米乳酸钙。通过单因素... 该文以废弃贻贝壳为原料制取食品级的纳米乳酸钙,将贝壳预处理后与乳酸中和反应生成乳酸钙,在重结晶过程中采用高速剪切结合微量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控制晶体粒径实现纳米化的同时保持分散性,最终纯化干燥可制得纳米乳酸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结合表征分析研究并优化整个过程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剪切速度7500 r/min、剪切时长240 s、表面活性剂吐温80最终反应浓度20μL/L时,可制成一种平均粒径为95.1 nm、纯度为99.5%,符合食品级添加剂国标要求的纳米乳酸钙。相较于现有方法,该生产工艺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产品质量安全可靠等优势。该文研究结果有望为废弃贝壳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纳米 乳酸钙 表面活性剂 食品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