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氢法生产高粘度食品级白油的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杨连栋 庄福成 +1 位作者 施昌智 王雪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8,共4页
以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采用两段加氢工艺,在8 kt/a 工业装置上生产合格的高粘度食品级白油产品,其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可以满足聚苯乙烯等塑料工业用添加剂的要求。所用RA-1芳烃深度饱和加氢催化剂活性好、强度高,... 以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采用两段加氢工艺,在8 kt/a 工业装置上生产合格的高粘度食品级白油产品,其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标准,可以满足聚苯乙烯等塑料工业用添加剂的要求。所用RA-1芳烃深度饱和加氢催化剂活性好、强度高,所采用的工艺过程操作简单、运转稳定、生产灵活性大、对原料油的适应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工业规模 食品级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蜡膏及蜡下油研制很高及超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连栋 刘广元 +1 位作者 王雪梅 宋晓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9-60,共2页
蜡膏和蜡下油是溶剂脱蜡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副产物 ,一般只用作催化裂化原料。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中型试验结果表明 ,蜡膏和蜡下油通过加氢处理 ,在氢分压 10~ 15MPa ,反应温度 35 0~ 40 0℃及体积空速为 0 .5~ 1.0的操作条件... 蜡膏和蜡下油是溶剂脱蜡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副产物 ,一般只用作催化裂化原料。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中型试验结果表明 ,蜡膏和蜡下油通过加氢处理 ,在氢分压 10~ 15MPa ,反应温度 35 0~ 40 0℃及体积空速为 0 .5~ 1.0的操作条件下 ,可以研制出符合APIⅢ类标准的很高及超高粘度指数 (VHVI及UHVI)的润滑油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膏 蜡下油 润滑油基础油 加氢处理 VHVI UHVI 粘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固定化细胞酶解尿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连栋 陈毓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3-229,共7页
聚丙烯酰胺包埋摩尔根氏变形杆菌凝胶具有较高的酶解尿素活性,菌含量10%左右,酶活力收率在60%以上,菌体不易泄漏,机械强度较好。冰箱(4℃)内存放一个月活性无明显变化;室温下存放10个月后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为湿菌... 聚丙烯酰胺包埋摩尔根氏变形杆菌凝胶具有较高的酶解尿素活性,菌含量10%左右,酶活力收率在60%以上,菌体不易泄漏,机械强度较好。冰箱(4℃)内存放一个月活性无明显变化;室温下存放10个月后酶活力仍保持50%以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为湿菌与尿素比例,反应系统pH值及反应温度。65℃时酶活力最大;酸性环境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该凝胶与尿素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42 977 J/mol;表观米氏常数为2.67×10^(-2)mol/L(37℃)。尿素在凝胶内的扩散是水解反应的控制步骤。由数模求得有效内扩散系数为D_(of/37℃)=1.75×10^(-10)m^2/S,D_(of/65℃)=6.67×10^(-10)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尿素废水 固定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稠油生产低凝点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2
4
作者 汤规成 刘海澄 +1 位作者 杨连栋 王雪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介绍辽河稠油生产低凝点润滑油基础油的组合工艺。重点报道在不适合选用传统溶剂脱蜡工艺的情况下 ,利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临氢降凝技术 ,在工业装置上采用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串联、氢气一次通过流程 ,分别以RDW 1和RN 1为... 介绍辽河稠油生产低凝点润滑油基础油的组合工艺。重点报道在不适合选用传统溶剂脱蜡工艺的情况下 ,利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临氢降凝技术 ,在工业装置上采用临氢降凝、加氢补充精制串联、氢气一次通过流程 ,分别以RDW 1和RN 1为催化剂处理辽河稠油常二、常三、减二线糠醛精制油 ,可降低润滑油凝点 2 0℃以上 ,完善了辽河稠油以加氢脱酸 糠醛精制 临氢降凝 加氢或白土后精制的工艺流程生产低凝润滑油的加工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稠油 原油 润滑油 基础油 凝点 临氢降凝 催化剂 工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气制氢工艺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伯龙 孙樵 +3 位作者 毕文波 杨连栋 庄福成 刘贞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了焦化气制氢技术从试验室开发到工业应用的过程。焦化富气经脱重组分、胺脱硫处理后,再采用新研制的RS-200催化剂进行加氢精制,可使气体中总硫<0.3mg/m ̄3、烯烃(体积分率)<0.1%,达到高效水蒸气转化催化... 介绍了焦化气制氢技术从试验室开发到工业应用的过程。焦化富气经脱重组分、胺脱硫处理后,再采用新研制的RS-200催化剂进行加氢精制,可使气体中总硫<0.3mg/m ̄3、烯烃(体积分率)<0.1%,达到高效水蒸气转化催化剂对原料的要求。通过制氢工艺生产出纯度98.6%以上的合格工业氢气。RS-200催化剂活性高、性能稳定;焦化气氢碳比高,制氢时水碳比低,转化温度低,转化率高。以焦化气代替石脑油作原料,在技术及经济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加氢精制 水蒸气 催化剂 焦化气 制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