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臂梁固定端不同位移边界条件下解的对比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连枝 张亮亮 +3 位作者 余莲英 尚兰歌 高阳 王敏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55-1961,共7页
为了获得不同的悬臂梁固定端位移边界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针对悬臂梁承受3种载荷的情况:自由端受切向力,上表面受均布载荷和线性分布载荷,给出悬臂梁固定端利用传统边界条件和最小二乘法处理边界时,Timoshenko梁理论、Levinson梁理论... 为了获得不同的悬臂梁固定端位移边界处理方式对结果的影响,针对悬臂梁承受3种载荷的情况:自由端受切向力,上表面受均布载荷和线性分布载荷,给出悬臂梁固定端利用传统边界条件和最小二乘法处理边界时,Timoshenko梁理论、Levinson梁理论和弹性力学理论的解析解,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Timoshenko梁理论采用传统位移边界和最小二乘法处理边界的结果一致,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边界获得的Levinson梁理论和弹性力学理论的解明显优于传统位移确定方法,且这种优势随着载荷阶次的增加而越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 边界条件 TIMOSHENKO梁理论 Levinson梁理论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排水孔列渗流行为的以沟代孔列延长渗径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连枝 何蕃民 高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0-188,共9页
排水孔是降低岩土体中地下水位和减小渗透压力的重要设施。因排水孔孔径小、排列密集,研究排水孔列的简化模拟方法对减小渗流数值计算规模,提高计算效率十分必要。基于流量等效原理的以沟代井列的延长渗径法,因其概念清晰、实现简便,在... 排水孔是降低岩土体中地下水位和减小渗透压力的重要设施。因排水孔孔径小、排列密集,研究排水孔列的简化模拟方法对减小渗流数值计算规模,提高计算效率十分必要。基于流量等效原理的以沟代井列的延长渗径法,因其概念清晰、实现简便,在承压含水层井列的渗流场模拟中应用广泛。现有以沟代井列的延长渗径法中附加渗径计算公式与井深和含水层厚度息息相关,使得该方法应用于多层和有自由面的问题困难重重。针对现有延长渗径法的局限性,提出适用于有自由面的各向异性多种介质中排水孔列渗流问题的延长渗径法,附加渗径长度的确定不再受到孔深和含水层厚度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对几个典型的溢流型、逸出型和复合型排水孔列进行渗流场有限元分析,并与排水孔直接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延长渗径法得到的排水孔的流量与排水孔直接模拟法的流量相差很小,且两种方法获得的自由面基本吻合。因此,提出的延长渗径法是模拟排水孔列渗流行为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排水孔 以沟代孔列 延长渗径法 附加渗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弹性广义平面问题的分解形式
3
作者 杨连枝 高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6-669,772,共4页
通过将分解形式从弹性梁板推广到磁弹性广义平面问题,得到了磁弹性板的分解定理,表明表面不受外力的板内的应力状态可以分解为四部分:平面应力状态、剪切状态、Papkovich-Fadle(P-F)状态、磁应力状态。通过引入并证明了四个引理,简明直... 通过将分解形式从弹性梁板推广到磁弹性广义平面问题,得到了磁弹性板的分解定理,表明表面不受外力的板内的应力状态可以分解为四部分:平面应力状态、剪切状态、Papkovich-Fadle(P-F)状态、磁应力状态。通过引入并证明了四个引理,简明直接地给出了分解定理的一个严格数学证明。此证明不依赖于双调和函数的P-F本征函数展开,且在证明过程中只应用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更易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弹性 广义平面问题 分解形式 平面应力状态 剪切状态 P-F状态 磁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粒径mTiO_2/mSiO_2及其中空结构mSiO_2微球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维耀 张维俊 +3 位作者 蔡强 曹孟菁 杨连枝 李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mTiO2/mSiO2复合材料和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催化、药物控释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乙醇体系下,以十六胺为模板剂,运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出介孔氧化钛;并运用晶种法,通过改变TEOS量、模板剂用量、异丙醇和水的用量制... 近年来,mTiO2/mSiO2复合材料和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催化、药物控释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乙醇体系下,以十六胺为模板剂,运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出介孔氧化钛;并运用晶种法,通过改变TEOS量、模板剂用量、异丙醇和水的用量制备出一种粒径大小在0.80~1.92μm范围内可控的mTiO2/mSiO2复合材料;最后在乙醇体系中加入盐酸冷凝回流制备出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可控粒径 复合材料 中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射荧光猝灭测定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胶团聚集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金彦 赵剑曦 杨连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2-685,共4页
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Na分子联接链上的对苯氧基在激发下自发射荧光。当浓度超过0.45mmol.L-1时,激发光谱谱带的拓扑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不同于对应的吸收光谱。由于联接链上的对苯氧基明显猝灭了外加探针芘发射的荧光,所以不能... Gemini表面活性剂C11pPHCNa分子联接链上的对苯氧基在激发下自发射荧光。当浓度超过0.45mmol.L-1时,激发光谱谱带的拓扑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不同于对应的吸收光谱。由于联接链上的对苯氧基明显猝灭了外加探针芘发射的荧光,所以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测定这类胶团的聚集数。文章利用甲基紫精(MV2+)可有效猝灭C11pPHCNa分子自发射荧光的原理,建立了测定这类胶团平均聚集数的方法。由该方法获得C11pPHCNa胶团平均聚集数为20.6;在溶液体相摩尔比为3∶7的C11pPHCNa/C12-S2-E1-C12.2Br体系中,混合胶团的平均聚集数为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射荧光猝灭 胶团聚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十次对称压电准晶含Griffith裂纹的平面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文帅 杨连枝 高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7-496,共10页
利用Stroh公式结合半逆解法,得到裂纹尖端附近的场解和场强度因子解,并利用权函数方法求解裂纹尖端的能量释放率.结合算例,探讨不同集中载荷作用下场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无限远处均匀载荷作用时裂尖附近的应力和位移... 利用Stroh公式结合半逆解法,得到裂纹尖端附近的场解和场强度因子解,并利用权函数方法求解裂纹尖端的能量释放率.结合算例,探讨不同集中载荷作用下场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无限远处均匀载荷作用时裂尖附近的应力和位移,与椭圆孔以及相应的退化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在裂尖附近作用集中载荷,对力强度因子以及电位移强度因子有显著影响,能量释放率是电场、声子场、相位子场、声子场-相位子场耦合效应以及电场-声子场耦合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应力强度因子、电位移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共同表征了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集中以及扩展的大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晶 Stroh公式 Griffith裂纹 力电耦合效应 场强度因子 能量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方杰 宋洪庆 +2 位作者 徐建建 杨连枝 李正一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50-3759,共10页
综合考虑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的潜在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上覆岩层体应力、泊松比、上覆岩层密度等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的相关原理与知识,以及矿井水流动涉及的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 综合考虑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的潜在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上覆岩层体应力、泊松比、上覆岩层密度等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弹性力学、渗流力学的相关原理与知识,以及矿井水流动涉及的流固耦合渗流机理,建立了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煤矿地下水库储水系数数学模型,并确定了模型解析解。以宽沟煤矿地下水库为例,计算该地下水库的储水系数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采高对储水系数的影响最大,上覆岩层体应力次之,弹性模量最小;储水系数随上覆岩层体应力、垮落带高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弹性模量、泊松比、采高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每增加1.1 GPa,储水系数增大0.4%~3.0%;上覆岩层体应力每增加20 MPa,储水系数减小19%~39%;泊松比每增加0.1,储水系数增大10%~14%;垮落带高度每增加2 m,储水系数减小8%~11%;采高每增加1 m,储水系数增大20%~60%。根据该模型计算所得储水系数的分布范围为10%~35%,这与矿区抽排水工程试验值范围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储水系数 有效应力 采空区 垮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河富水砂卵石层深基坑降水方案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何蕃民 彭涛 +3 位作者 邓安 李耀家 华斌 杨连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13386-13393,共8页
对于临河深基坑,临河侧地下水控制是基坑设计的关键问题。针对某临河富水砂卵石层深基坑工程,分别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2014)和临河基坑涌水的理论公式进行降水方案设计,并采用地... 对于临河深基坑,临河侧地下水控制是基坑设计的关键问题。针对某临河富水砂卵石层深基坑工程,分别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2014)和临河基坑涌水的理论公式进行降水方案设计,并采用地下水渗流数值方法辅助计算,优化了临河基坑降水的设计方案。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管井技术规范》降水计算结果,基坑管井间距为20 m,然而工程实践中发现基坑靠近河流侧出现了积水。结合临河基坑的理论公式和典型管井段的数值模拟结果,优化靠近河流侧的基坑降水方案,确定基坑靠河流侧的管井井距在9~10 m,并据此成果在沿河侧新增了13个降水管井,解决了临河侧基坑积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渗流 管井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地下石油储备库海水入侵风险研究
9
作者 曲建军 曹彪 +2 位作者 宋大钊 杨连枝 何生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192,共9页
地下石油储备库于近海处建立,可降低石油运输成本,同时有较强的军事意义。但是临近海岸线,海水易入侵库区,导致库区内金属结构腐蚀,使储备库的使用年限降低。以某近海地下石油储备库工程为背景,构建了综合断层、节理密集带、导水通道等1... 地下石油储备库于近海处建立,可降低石油运输成本,同时有较强的军事意义。但是临近海岸线,海水易入侵库区,导致库区内金属结构腐蚀,使储备库的使用年限降低。以某近海地下石油储备库工程为背景,构建了综合断层、节理密集带、导水通道等15种地质结构的精细化三维水文地质模型,研究了库区自然状态下和运行期的地下水渗流场及溶质运移场,模拟海水入侵风险。研究表明:(1)自然状态下地下石油储备库无海水入侵。(2)运行期只在洞库顶部以上25m处设置四周超出洞室50m、水幕孔间距为10m、孔径0.11m的水平水幕时,不能有效防治海水入侵。(3)洞库运行9 a时,3#洞室东南侧Cl-物质的量浓度超过7 mol/m^(3),海水开始入侵洞室群;运行22~23 a时,海水入侵速率最快;运行41a时,3#洞室东南侧Cl-物质的量浓度超过143 mol/m^(3),海水入侵达到对钢筋的强腐蚀程度;运行50 a时,除1#洞室外其余所有洞室均受到海水入侵,3#、4#洞室有部分区域达到强腐蚀程度,海水入侵最严重。建议增设垂直水幕等设施,以增强对海水入侵的防治。研究成果可为近海地区地下石油储备库抑制海水入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石油储备库 海水入侵 渗流场 溶质运移场 水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