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超微粉碎后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连威 赵晓燕 +2 位作者 李婷 盖国胜 杨玉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6期77-81,共5页
本文详细地阐述超微粉碎技术的特点,中药超微粉碎后对生物体吸收、药物用量、药物工业加工和提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中药超微粉碎存在的问题,最后阐明了中药超微粉碎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 超微粉碎 中药 吸收 药物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镀铜及其对铜基复合材料界面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杨连威 姚广春 王东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43-1348,共6页
碳纤维与铜之间的润湿性很差,导致碳纤维铜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十分突出,给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的优异性能带来很大的影响.用化学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镀铜,然后再与铜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碳纤维具有纤细疏水、表面... 碳纤维与铜之间的润湿性很差,导致碳纤维铜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十分突出,给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的优异性能带来很大的影响.用化学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镀铜,然后再与铜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但由于碳纤维具有纤细疏水、表面惰性的特点,对它镀铜很难.本文以CuSO4为主盐,锌粉为还原剂,研究了4种不同类型添加剂:A(烷基苯磺酸盐)、B(烷基磺酸盐)、C(十二烷基脂肪酸盐)和D(十二烷基脂肪酸盐+乙酸钠)对碳纤维镀铜的影响.结果表明:D型添加剂最有利于碳纤维镀铜,它能有效地解决碳纤维镀铜时经常发生的碳纤维束“黑心”问题.在实验中观察到整束碳纤维被均匀、连续地镀上了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在镀铜碳纤维的断面上可以看到镀层和碳纤维结合得很牢固;在镀铜碳纤维与铜复合所得的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铜之间的界面结合得十分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化学镀 “黑心”问题 碳纤维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镀铜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连威 刘振刚 姚广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0-622,共3页
通过对碳纤维表面预处理,然后使用混合添加剂,以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镀铜,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对碳纤维镀铜时经常发生的碳纤维束“黑心”问题.在实验中观察到整束碳纤维被均匀连续地镀上了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镀铜碳纤维的断面,... 通过对碳纤维表面预处理,然后使用混合添加剂,以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纤维表面镀铜,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对碳纤维镀铜时经常发生的碳纤维束“黑心”问题.在实验中观察到整束碳纤维被均匀连续地镀上了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镀铜碳纤维的断面,可以看到镀层和碳纤维结合得很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碳纤维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研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连威 姚广春 陆阳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在分析当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使用状况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用粉末冶金法研制新型受电弓滑板以满足我国电力机车发展的需要。新型滑板由铜、碳纤维和石墨等构成,成形压力为200MPa,烧结温度为880℃。它不仅电阻率很低(0.20μΩ... 在分析当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使用状况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用粉末冶金法研制新型受电弓滑板以满足我国电力机车发展的需要。新型滑板由铜、碳纤维和石墨等构成,成形压力为200MPa,烧结温度为880℃。它不仅电阻率很低(0.20μΩ.m),而且摩擦、磨损及冲击韧性等性能都远远优于当前正在使用的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与当前正在使用的碳滑板相比,摩擦系数降低54.5%,磨损量减少41%,冲击韧性提高9.6倍,导电性增强8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受电弓滑板 粉末冶金 碳纤维 摩擦 磨损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性能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连威 姚广春 陆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通过分析当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存在的各种问题,用粉末冶金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受电弓滑板。该滑板由铜、碳纤维和石墨等构成。分析了成形压力、烧结温度对滑板性能的影响,对其导电性、摩擦、磨损性能及冲击韧性进行了检测,并与当前正... 通过分析当前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存在的各种问题,用粉末冶金法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受电弓滑板。该滑板由铜、碳纤维和石墨等构成。分析了成形压力、烧结温度对滑板性能的影响,对其导电性、摩擦、磨损性能及冲击韧性进行了检测,并与当前正在使用的受电弓滑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新型滑板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含量)铜78%,碳纤维2%,石墨15%,添加剂5%,成形压力为200MPa,烧结温度为880℃。该滑板不仅电阻率低,而且其摩擦、磨损及冲击韧性等性能也优越于当前正在使用的受电弓滑板。与国外浸金属碳滑板 Rh82Mb 相比,其摩擦系数降低20%,磨损量减少1.3%,冲击韧性提高1.7倍,导电性增强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电弓滑板 碳纤维 摩擦 磨损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膨润土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瑞杰 杨连威 田静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7119-17122,共4页
以淀粉、膨润土、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复合高吸水树脂。研究了膨润土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高吸水树脂吸液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下的原材料制得的树脂吸水倍率差异很... 以淀粉、膨润土、丙烯酸、丙烯酰胺等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复合高吸水树脂。研究了膨润土用量、丙烯酰胺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高吸水树脂吸液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下的原材料制得的树脂吸水倍率差异很大。在交联剂为0.045%,引发剂0.32%,中和度70%,膨润土10%,磷酸酯淀粉3%,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2∶1,微波功率为800W辐射15min时吸蒸馏水倍率为796g/g,当丙烯酸与丙烯酰胺质量比为1∶1时,吸0.9%NaCl溶液倍率达95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丙烯酰胺 吸液倍率 微波辐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当归物理化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晓燕 杨连威 +1 位作者 杨玉芬 盖国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研究当归经超微粉碎后5个不同粒度的理化特性,探索超微粉碎技术在当加工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粒径当归粉的表面形态,测定粉体学参数休止角、滑角、持水力与膨胀力;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溶出物的含量,利用热... 目的:研究当归经超微粉碎后5个不同粒度的理化特性,探索超微粉碎技术在当加工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粒径当归粉的表面形态,测定粉体学参数休止角、滑角、持水力与膨胀力;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溶出物的含量,利用热水提取蛋白质实验,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计算出蛋白质的溶解率。结果:随着当归颗粒粒径的减小,其休止角、滑角和溶解度增大,蛋白质的溶解率提高,持水力与膨胀力减小。不同粒径的当归粉表面形貌也有一定的差异。结论:超微粉碎技术改变了当归的物理化学特性,提高了其水溶性浸出物和蛋白质的溶出量,在医药加工业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当归 粒度 物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高岭土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瑞杰 杨连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将丙烯酸和高岭土等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出一种能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性能树脂,为了研究该树脂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状况,研究了该树脂对Cu2+、Ni2+和Pb2+三种重金属离子分别在不同pH值溶液中,以及在同一溶液中的吸附状况。结果表明,该树... 将丙烯酸和高岭土等通过聚合反应制备出一种能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性能树脂,为了研究该树脂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状况,研究了该树脂对Cu2+、Ni2+和Pb2+三种重金属离子分别在不同pH值溶液中,以及在同一溶液中的吸附状况。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随pH值的改变而改变,并且差别很大;在同一溶液中,和其他二种金属离子比较,该树脂对Cu2+的吸附量最大,这为该树脂对不同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和分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性树脂 吸附 重金属离子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肿瘤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siRNA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林燕真 张雅丽 +3 位作者 李瑞银 杨连威 程通 温兰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1-396,共6页
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是引起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主要原因,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可用于逆转MDR.RNAi可用于特异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获得可特异有效靶向mdr1基因的siRNA元件.应用siRNA设计软件与mRNA结构分析软件... 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gp是引起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的主要原因,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可用于逆转MDR.RNAi可用于特异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获得可特异有效靶向mdr1基因的siRNA元件.应用siRNA设计软件与mRNA结构分析软件设计构建了3个分别靶向mdr1基因mRNA环结构和茎结构的siRNA元件,同时构建了携带mdr1基因序列的luc报告质粒,通过siRNA表达质粒与携带靶序列的报告质粒的共转染抑制实验检测不同siRNA的抑制效率,结果显示靶向环结构siMDR1B具有较好的抑制效率和特异性.进一步将siMDR1B表达载体与mdr1基因表达载体共转染细胞,应用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相比对照细胞,siMDR1B可显著抑制其转染后mdr1基因产物P-gp蛋白的表达活性.同时采用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评价了siMDR1B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iMDR1B不会影响细胞活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获得的可有效靶向mdr1基因的siRNA元件可为进一步开展逆转MDR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R1基因 RNA干扰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钦 贾继宗 +7 位作者 刘剑 陈丽宏 杨连威 曾丽文 韩金乐 叶祥忠 李益民 夏焕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2-545,552,共5页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质控VZV灭活疫苗研发和生产中抗原含量。方法:以VZV中和单抗5F6C8为包被抗体、8H5D1为酶标抗体,构建定量检测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本方法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用于质控VZV灭活疫苗研发和生产中抗原含量。方法:以VZV中和单抗5F6C8为包被抗体、8H5D1为酶标抗体,构建定量检测VZV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对本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线性和稳定性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双抗体夹心定量检测VZV抗原的ELISA方法,线性范围为0.4μg~13μg/ml,相关系数为R2=0.994,定量限度为0.4μg/ml;变异系数CV<15%、准确性回收率介于87.5%~111.6%之间,稳定性37℃6天的回收率>80%。与VZV以外的相关病毒样本没有交叉反应。结论:构建的VZV抗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各项性能符合定量检测需要,可用于VZV灭活疫苗的研发和生产过程的抗原含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抗原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YSZ双层热障涂层缺陷演变与微裂纹水浸超声宏观检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林 丁坤英 +3 位作者 林小娉 李泽 郑润国 杨连威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5-1271,共7页
采用PASCAN-64型水浸超声设备并配合扫描电镜对8wt%Y2O3-ZrO2(8YSZ)双层热障涂层热震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超声波从垂直陶瓷层方向入射至粘结层反射所获得的回波信号影像主要反映了陶瓷层组织结构演变,从垂直... 采用PASCAN-64型水浸超声设备并配合扫描电镜对8wt%Y2O3-ZrO2(8YSZ)双层热障涂层热震过程中内部组织结构演变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超声波从垂直陶瓷层方向入射至粘结层反射所获得的回波信号影像主要反映了陶瓷层组织结构演变,从垂直基底方向入射至粘接层/陶瓷层界面处反射所获得的回波信号影像主要反映了热生长氧化物层组织结构演变,从垂直陶瓷层方向透射整个试片所获得的回波信号影像综合反映了整个涂层组织结构演变。当陶瓷层中均匀分布着孔隙率<11%、最大横向尺寸<50μm的孔隙以及热生长氧化物层主要为致密的α-Al2O3时,回波信号的幅值dB<0,反映在影像中的信号分布均匀,表明涂层处于良好状态。当陶瓷层中均匀分布着孔隙率>44%、最大横向尺寸>100μm的孔隙以及热生长氧化物层主要为具有稀疏结构且厚度>5.2μm的Cr、Co氧化物时,回波信号的幅值dB>0的区域连接成片,则预示着涂层即将失效或已失效。可见,水浸超声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热障涂层内部组织结构演变,是一种较好的热障涂层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热生长氧化物 结构演变 水浸超声 宏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