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热分析与热设计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连乔
付美娟
+2 位作者
魏斌
张建华
曹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4-627,共4页
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热学模拟仿真与瞬态热学测试技术分析了OLED的热学特性,研究并讨论了输入功率、面板取向、风速等实际应用变量对OLED面板结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LED的结温与衬底及封装盖表面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且此温度...
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热学模拟仿真与瞬态热学测试技术分析了OLED的热学特性,研究并讨论了输入功率、面板取向、风速等实际应用变量对OLED面板结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LED的结温与衬底及封装盖表面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且此温度梯度随输入电流增加大幅增大。OLED的热学特性与面板取向、气流速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结温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体静电放电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建华
陈章福
+2 位作者
徐小雪
曹进
杨连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研究了静电放电(ESD)人体模式(HBM)下的脉冲应力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性能及寿命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对比分析了4组OLED在施加ESD放电为0,200,800,1 600 V前后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并进行了相应的寿命测试分析。研究发现,O...
研究了静电放电(ESD)人体模式(HBM)下的脉冲应力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性能及寿命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对比分析了4组OLED在施加ESD放电为0,200,800,1 600 V前后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并进行了相应的寿命测试分析。研究发现,OLED器件的光谱对ESD不敏感,随着冲击电压的增大,由于静电打击对载流子的短期抑制效应,OLED的亮度出现轻微下降。在静电冲击电压为200 V和800 V时,伏安特性没有发生变化;当静电冲击电压增至1 600 V时,反向漏电有明显增加。后续的加速寿命实验表明,静电打击对器件的工作寿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但是会一定程度提高非本质老化失效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静电打击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建华
王朋厂
杨连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72-15080,共9页
作为一种二维碳原子层材料,石墨烯(Graphene,G)具有优异且独特的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等性质,在传感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化学气相...
作为一种二维碳原子层材料,石墨烯(Graphene,G)具有优异且独特的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等性质,在传感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因其优异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而被认为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有效方法,而且CVD石墨烯薄膜适用于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传感领域。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VD石墨烯应用于传感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技术、转移方法、传感特性以及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传感领域的应用,并简要分析了基于CVD石墨烯的传感器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传感器
场效应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贝叶斯概率统计的发光二极管瞬态热阻分析
4
作者
陈伟
阙秀福
+2 位作者
冯伟
张建华
杨连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40,共5页
应用贝叶斯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反卷积进行网络识别,分析发光二极管(LED)封装器件的瞬态热阻,有效避免了计算机中频域法解卷积出现的病态问题以及贝叶斯迭代法中迭代次数选择的问题.讨论了该方法中优化参数与时间常数谱的半波宽以及纹波的...
应用贝叶斯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反卷积进行网络识别,分析发光二极管(LED)封装器件的瞬态热阻,有效避免了计算机中频域法解卷积出现的病态问题以及贝叶斯迭代法中迭代次数选择的问题.讨论了该方法中优化参数与时间常数谱的半波宽以及纹波的关系,选择适当的优化参数进行反卷积,再由Foster网络模型转换到Cauer网络模型,获得LED器件的瞬态热阻.同时,讨论了该方法对含噪信号的反卷积的可靠性,并分析了采用此种反卷积方法得到的LED封装器件的热阻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
反卷积网络识别
发光二极管
瞬态热阻
时间常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散热机理模拟研究
5
作者
林洋
张静
+2 位作者
蔡苗
魏斌
杨连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1-845,共5页
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工作过程中的生热与热传输机制。OLEDs器件产热由载流子复合产生,散热渠道主要由热辐射、对流两部分构成。基于传热学理论计算,发现发光亮度为1 000 cd/m2时,发光占输入功率的15%,热辐射占30%,热对流占5...
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工作过程中的生热与热传输机制。OLEDs器件产热由载流子复合产生,散热渠道主要由热辐射、对流两部分构成。基于传热学理论计算,发现发光亮度为1 000 cd/m2时,发光占输入功率的15%,热辐射占30%,热对流占55%,器件温度上升了39.4℃,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良好的匹配。决定器件工作温度的因素有环境、材料、工作功率等。具有不同发光材料的OLEDs器件,其亮度衰减速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热辐射
热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LED热学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8
6
作者
黄元昊
杨连乔
张建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9-334,共6页
LED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光源之一。散热是限制功率型LED器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精确的热学测量则是有效热管理的重要前提。目前对于LED热学性能的测量方法研究主要有红外热成像法、电学参数法、瞬态热测试法、光谱法、光功率法...
LED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光源之一。散热是限制功率型LED器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精确的热学测量则是有效热管理的重要前提。目前对于LED热学性能的测量方法研究主要有红外热成像法、电学参数法、瞬态热测试法、光谱法、光功率法等方法。从LED热学特性及热学参数测试的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关于LED热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研究,分析比较了各方法测量LED热阻的优缺点,讨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瞬态热测试法由于其测试精度高、可测热结构函数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热阻
结温
热学参数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中性层技术提升柔性OLED弯曲可靠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马佳奇
张驰
+3 位作者
王伟高
杨连乔
张建华
魏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1-716,共16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和厚度超薄的特点,结合柔性基底可以制备具有弯曲和折叠功能的柔性OLED器件,在柔性显示、柔性照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承受以弯曲为主的外加载荷时,柔性OLED器件...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和厚度超薄的特点,结合柔性基底可以制备具有弯曲和折叠功能的柔性OLED器件,在柔性显示、柔性照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承受以弯曲为主的外加载荷时,柔性OLED器件中的无机薄膜很容易出现裂纹、脱层和屈曲等形式的失效,这些失效会使器件的导电性下降并破坏器件原有的结构,从而影响器件的效率与可靠性。中性层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小器件关键部位的应变,从而减轻或消除失效,器件在弯曲状态下的可靠性也得以提高。近年来,一系列基于柔性OLED器件中性层的研究被陆续报道。本文综述了中性层技术在柔性OLED器件上的应用。首先,讨论了中性层的概念以及单个中性层位置的确定方法;其次,介绍了单个中性层和多个中性层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最后,对柔性OLED器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OLED器件
中性层
弯曲半径
黏附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热分析与热设计
被引量:
6
1
作者
杨连乔
付美娟
魏斌
张建华
曹进
机构
上海大学新型显示及集成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4-627,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1B1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9ZR1411900)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热学模拟仿真与瞬态热学测试技术分析了OLED的热学特性,研究并讨论了输入功率、面板取向、风速等实际应用变量对OLED面板结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LED的结温与衬底及封装盖表面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且此温度梯度随输入电流增加大幅增大。OLED的热学特性与面板取向、气流速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OLED
结温
热阻
Keywords
OLED
junction temperature
thermal resistance
分类号
TN364.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305.9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体静电放电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建华
陈章福
徐小雪
曹进
杨连乔
机构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型显示及集成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5270)
上海市科委基金(15590500500)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了静电放电(ESD)人体模式(HBM)下的脉冲应力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性能及寿命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对比分析了4组OLED在施加ESD放电为0,200,800,1 600 V前后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并进行了相应的寿命测试分析。研究发现,OLED器件的光谱对ESD不敏感,随着冲击电压的增大,由于静电打击对载流子的短期抑制效应,OLED的亮度出现轻微下降。在静电冲击电压为200 V和800 V时,伏安特性没有发生变化;当静电冲击电压增至1 600 V时,反向漏电有明显增加。后续的加速寿命实验表明,静电打击对器件的工作寿命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影响,但是会一定程度提高非本质老化失效的概率。
关键词
OLED
静电打击
寿命
Keywords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
lifetime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30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建华
王朋厂
杨连乔
机构
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5072-1508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527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5590500500)。
文摘
作为一种二维碳原子层材料,石墨烯(Graphene,G)具有优异且独特的力学、电学、光学和热学等性质,在传感检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石墨烯材料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成本低、稳定性好等优点。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因其优异的可控性和可扩展性而被认为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有效方法,而且CVD石墨烯薄膜适用于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工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传感领域。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VD石墨烯应用于传感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技术、转移方法、传感特性以及在物理、化学、生物等传感领域的应用,并简要分析了基于CVD石墨烯的传感器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传感器
场效应晶体管
Keywords
graphen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sens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贝叶斯概率统计的发光二极管瞬态热阻分析
4
作者
陈伟
阙秀福
冯伟
张建华
杨连乔
机构
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4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1CB013103)资助
文摘
应用贝叶斯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反卷积进行网络识别,分析发光二极管(LED)封装器件的瞬态热阻,有效避免了计算机中频域法解卷积出现的病态问题以及贝叶斯迭代法中迭代次数选择的问题.讨论了该方法中优化参数与时间常数谱的半波宽以及纹波的关系,选择适当的优化参数进行反卷积,再由Foster网络模型转换到Cauer网络模型,获得LED器件的瞬态热阻.同时,讨论了该方法对含噪信号的反卷积的可靠性,并分析了采用此种反卷积方法得到的LED封装器件的热阻的正确性.
关键词
贝叶斯
反卷积网络识别
发光二极管
瞬态热阻
时间常数谱
Keywords
Bayesian
network identification by deconvolution(NID)
light emitting diode(LED)
transi ent thermal resistance
time constant spectrum
分类号
O212.8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TN31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散热机理模拟研究
5
作者
林洋
张静
蔡苗
魏斌
杨连乔
机构
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1-845,共5页
基金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100)
广西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14-045-15-014k)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工作过程中的生热与热传输机制。OLEDs器件产热由载流子复合产生,散热渠道主要由热辐射、对流两部分构成。基于传热学理论计算,发现发光亮度为1 000 cd/m2时,发光占输入功率的15%,热辐射占30%,热对流占55%,器件温度上升了39.4℃,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良好的匹配。决定器件工作温度的因素有环境、材料、工作功率等。具有不同发光材料的OLEDs器件,其亮度衰减速率不同。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热辐射
热对流
Keyword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thermal radiation
thermal convection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ED热学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
8
6
作者
黄元昊
杨连乔
张建华
机构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型显示及集成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9-334,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E01B14)
科技部973计划(2011CB013100)
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10ZR1412000)
文摘
LED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照明光源之一。散热是限制功率型LED器件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精确的热学测量则是有效热管理的重要前提。目前对于LED热学性能的测量方法研究主要有红外热成像法、电学参数法、瞬态热测试法、光谱法、光功率法等方法。从LED热学特性及热学参数测试的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国内外关于LED热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研究,分析比较了各方法测量LED热阻的优缺点,讨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瞬态热测试法由于其测试精度高、可测热结构函数等优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热阻
结温
热学参数
测试方法
Keywords
LED
thermal resistance
junction temperature
thermal parameter
measuring method
分类号
TN364.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305.9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中性层技术提升柔性OLED弯曲可靠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马佳奇
张驰
王伟高
杨连乔
张建华
魏斌
机构
上海大学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1-716,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2008500)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19142203600)。
文摘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和厚度超薄的特点,结合柔性基底可以制备具有弯曲和折叠功能的柔性OLED器件,在柔性显示、柔性照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承受以弯曲为主的外加载荷时,柔性OLED器件中的无机薄膜很容易出现裂纹、脱层和屈曲等形式的失效,这些失效会使器件的导电性下降并破坏器件原有的结构,从而影响器件的效率与可靠性。中性层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小器件关键部位的应变,从而减轻或消除失效,器件在弯曲状态下的可靠性也得以提高。近年来,一系列基于柔性OLED器件中性层的研究被陆续报道。本文综述了中性层技术在柔性OLED器件上的应用。首先,讨论了中性层的概念以及单个中性层位置的确定方法;其次,介绍了单个中性层和多个中性层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最后,对柔性OLED器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柔性OLED器件
中性层
弯曲半径
黏附层
Keywords
flexible OLED device
neutral layer
bending radius
adhesion layer
分类号
TN383.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热分析与热设计
杨连乔
付美娟
魏斌
张建华
曹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体静电放电对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影响
张建华
陈章福
徐小雪
曹进
杨连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的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张建华
王朋厂
杨连乔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贝叶斯概率统计的发光二极管瞬态热阻分析
陈伟
阙秀福
冯伟
张建华
杨连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散热机理模拟研究
林洋
张静
蔡苗
魏斌
杨连乔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LED热学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综述
黄元昊
杨连乔
张建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中性层技术提升柔性OLED弯曲可靠性研究进展
吴马佳奇
张驰
王伟高
杨连乔
张建华
魏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