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闲时段”对铁路客运站通过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运贵 王慈光 邹健康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7-89,共3页
在分析铁路客运站列车到发非均衡性的基础上,提出"空闲时段"的概念,根据空闲时段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调整车站咽喉和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以成都站采集的运营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分别计算车站全天通过能力和扣除空闲时段... 在分析铁路客运站列车到发非均衡性的基础上,提出"空闲时段"的概念,根据空闲时段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调整车站咽喉和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以成都站采集的运营数据进行实例计算,分别计算车站全天通过能力和扣除空闲时段的通过能力,经综合比较,说明空闲时段对客运站的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客运站 旅客列车 通过能力 空闲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客运站能力数据自动处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运贵 王燕 王慈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70,共3页
在客运站能力分析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能力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流程的整体自动处理机制。根据客运站能力计算的需要,论述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规范化等有关要求。在分析数据处理流程的基础上,以某客运站为例,进行了示例应用计算。
关键词 铁路 客运站 通过能力 设备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分组列车在编成站的集结参数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崇双 王慈光 +1 位作者 杨运贵 薛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共7页
分组列车与单组列车是我国铁路车流组织的两种形式,对其编组方案综合优化需要的集结参数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车组重量不固定的分组列车在编成站的集结消耗与单组列车相同,而车组重量固定的分组列车的集结消耗包含固有和附加两类。... 分组列车与单组列车是我国铁路车流组织的两种形式,对其编组方案综合优化需要的集结参数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车组重量不固定的分组列车在编成站的集结消耗与单组列车相同,而车组重量固定的分组列车的集结消耗包含固有和附加两类。根据集结的动态特性和车组到达的不确定性,将到达车组的车辆数和到达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在合理假定其分布的基础上,应用随机过程理论,并考虑改编作业当量因素,构建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的集结参数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特点,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72%;当两去向的车流到达强度与固定车组重量成比例时,分组列车的集结耗费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列车 集结参数 不确定性 随机过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形专用线非直达车流取送车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牟峰 王慈光 杨运贵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基于放射形专用线取送车作业的特点,针对非直达车流取送车问题中,多列列车相继到达车站时,对如何确定合理的取送车顺序进行分析。将取送车作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考虑,以货车在站停留的总车小时消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利... 基于放射形专用线取送车作业的特点,针对非直达车流取送车问题中,多列列车相继到达车站时,对如何确定合理的取送车顺序进行分析。将取送车作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考虑,以货车在站停留的总车小时消耗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得到在多列列车相继到达车站情况下的取送车顺序、取送作业的具体时刻和取送作业次数。针对模型的具体特点,设计求解的编码方式,并采用基于云模型的参数自适应蚁群遗传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送车 放射形专用线 蚁群遗传算法 非直达车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条件下开行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适用条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崇双 王慈光 +1 位作者 杨运贵 薛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共8页
分组列车与单组列车是我国车流组织的两种形式,二者互有利弊,对其开行适用条件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根据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的动态特性和车组到达的不确定性,将车组的车数和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应用随机过程理论,解... 分组列车与单组列车是我国车流组织的两种形式,二者互有利弊,对其开行适用条件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根据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集结的动态特性和车组到达的不确定性,将车组的车数和间隔时间都视为随机变量,应用随机过程理论,解析其在编成站和途中换挂站的集结耗费相对于单组列车的节省和额外消耗,以一昼夜所产生的总净节省的数学期望作为其综合效益的度量,给出分组列车合理开行的判别式和更易判定的必要条件。针对模型的特点,应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进行模拟。仿真算例表明:判定条件的吻合率为97.36%,必要条件的失真率为4.52%;其综合效益受到车组平均车数和平均间隔时间参数影响且前者灵敏程度更高;适用于车流量较小且车流到达强度之比接近固定车组重量之比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车组重量分组列车 适用条件 不确定性 随机过程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站改编能力查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映红 王慈光 +1 位作者 唐优华 杨运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80,共3页
分析现有技术站改编能力查定方法,提出改进的数据流程和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功能,对技术站改编能力查定过程中坐编列车和替补调机等特殊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改进的查定办法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技术站 改编能力 查定方法 数据处理系统 改进设计 铁路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解体能力影响因素与时间标准的确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薛锋 王慈光 杨运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48,共3页
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的影响因素繁多而复杂,主要有车场类型、调车设备和线路、运输组织方式等,同时列车解体、整场、解送禁溜车、取送及转场、驼峰间隔、妨碍等单项作业时间标准也是驼峰解体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利用开发的技术站能力信... 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的影响因素繁多而复杂,主要有车场类型、调车设备和线路、运输组织方式等,同时列车解体、整场、解送禁溜车、取送及转场、驼峰间隔、妨碍等单项作业时间标准也是驼峰解体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利用开发的技术站能力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得出符合车站实际的各项时间标准,为编组站的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组站 驼峰 解体能力 影响因素 作业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