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铮 何川 +3 位作者 高翔 杨赛舟 骆耀文 杨文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3-39,共7页
为提高岩石隧道渗流场分析的合理性,通过大量以控制渗透系数为核心的配比试验,提出适用于岩石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的围岩、注浆圈及初衬等新型相似材料及其原料配比.试验以黏土、细砂和玻璃纤维为原料配制围岩相似材料,以水泥和炭渣配制注... 为提高岩石隧道渗流场分析的合理性,通过大量以控制渗透系数为核心的配比试验,提出适用于岩石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的围岩、注浆圈及初衬等新型相似材料及其原料配比.试验以黏土、细砂和玻璃纤维为原料配制围岩相似材料,以水泥和炭渣配制注浆圈相似材料,由多层编织土工布模拟初衬相似材料.结果表明:随细砂含量加大,围岩相似材料渗透系数呈非线性增长,稳定性逐渐降低,改变玻璃纤维的含量对其渗透系数影响不明显;注浆圈相似材料渗透系数值随炭渣含量增加近于线性增长,2.5 m水头下的试验值较1.35 m水头时更大;随着编织土工布叠加层数增加,初衬相似材料平均渗透系数呈快速减小并逐渐收敛的趋势,且单次渗透系数测试结果也趋于稳定;相同隧道排水量时,二衬外拱底处水压力远大于拱顶,逐步减小隧道排水量后,拱顶水压力值上升幅度大于拱底,调水阀接近闭合时,拱顶和拱底位置的水压力接近初始水压力.研制的相似材料工作性能稳定,并成功应用于工程渗流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隧道 渗流模型试验 相似材料 水压力 排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隧道穿越复合地层的合理微差时间间隔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铮 何川 +2 位作者 汪波 杨赛舟 郭新新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100,共8页
以莞惠城际项目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条件为依托,结合现场测试数据,采用理论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开展城市隧道穿越复合地层中合理微差时间间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层中微差爆破效果较好,第1、2炮适宜的微差时间间隔为50~... 以莞惠城际项目的"上软下硬"复合地层条件为依托,结合现场测试数据,采用理论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开展城市隧道穿越复合地层中合理微差时间间隔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层中微差爆破效果较好,第1、2炮适宜的微差时间间隔为50~70ms;围岩条件相同,振动波形和主震相的持续时间均随着爆心距的增加而变长;而围岩条件变差时,振动波形更易出现波形叠加现象;随着微差时间间隔增加,第1、2炮产生的主震相逐渐分离,在0~35ms间降震率波动明显且整体上小于稳定降震率;在复合地层中,两测点爆心距相同时,成洞区上方测点受空洞效应影响显著,振速明显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微差时间间隔 振动波形 复合地层 降震效果 城市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近接施工中最大单段炸药量的合理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波 李铮 +2 位作者 杨赛舟 陈昆萍 郭新新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9,共8页
鉴于当前地下工程爆炸爆破施工中最大单段炸药量计算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以莞惠城际隧道为依托,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萨道夫斯基公式中关键参数进行拟合并建立三维分析模型,通过对比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近接施工中最大单段炸药... 鉴于当前地下工程爆炸爆破施工中最大单段炸药量计算所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以莞惠城际隧道为依托,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萨道夫斯基公式中关键参数进行拟合并建立三维分析模型,通过对比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近接施工中最大单段炸药量的合理确定方法。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均可求解隧道爆破施工中的最大单段炸药量,但后者更接近工程实际,其求解应以理论公式的拟合回归为基础;使用萨道夫斯基公式时,K、α直接选用规范建议值将造成较大误差,工程中应根据实测振动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参数值以指导后期施工;萨道夫斯基公式和数值模拟法可以相互验证以提高结果准确性,实测振动数据较少时综合利用两种方法可有效确定最大单段炸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施工 振速 最大单段炸药量 萨道夫斯基公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三维力学分析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22
4
作者 梁敏飞 张哲 +3 位作者 李策 王士民 杨赛舟 何川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2-899,共8页
在已有双层衬砌梁–弹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双层衬砌盾构隧道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压杆–弹簧组合方式模拟双层衬砌的结合面力学相互作用,并充分考虑了由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引起的结构刚度沿环、纵向分布不连续效... 在已有双层衬砌梁–弹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双层衬砌盾构隧道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压杆–弹簧组合方式模拟双层衬砌的结合面力学相互作用,并充分考虑了由盾构隧道管片接缝引起的结构刚度沿环、纵向分布不连续效应。依托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将计算得出的内力数据与现场实测的内力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模型模拟双层衬砌盾构隧道结构三维力学行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管片内力分布受到环缝和纵缝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不连续性,且由于地层岩性不均,管片上部与下部的弯矩亦有较大差异;(2)管片受力稳定后施作二衬,管片自身的内力量值变化较小,二衬主要受到自重作用,内力分布呈现"上小下大"分布规律,其量值与管片相比较小,在建设初期仅起到辅助承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层衬砌 三维分析模型 接触面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隧道动、静水头作用下的渗流模型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铮 何川 +1 位作者 杨赛舟 杨文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67-1774,共8页
依托毗邻深圳水库的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研制了以控制渗透系数为核心的围岩-支护体系新型相似材料,利用自制渗流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不同高度的动、静作用水头对水压力、排水量及渗流场的影响。试验表明:地下水位较高时,注浆... 依托毗邻深圳水库的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研制了以控制渗透系数为核心的围岩-支护体系新型相似材料,利用自制渗流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不同高度的动、静作用水头对水压力、排水量及渗流场的影响。试验表明:地下水位较高时,注浆圈内壁经历块状润湿、浸润线状态、完全湿润、拱腰以上挂满水珠、间断性水流线等过程,而随着作用水头的降低,渗流速度减慢,渗流时间大幅增加;随着静水头高度降低,各特征点水压力呈近似线性下降,且作用水头越小,相同位置二衬和注浆圈背后的水压力值更加接近,而隧道排水量测试的离散性也越小;动水头作用下,水压力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其时间效应不利于结构稳定,而动水头下降过程中浅埋处更易受到影响,需加强隧道顶部的承载及抗渗设计,隧道排水量值随动水头下降呈减小的趋势,且降低相同水位差所需的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下游 城市隧道 渗流模型 静水头 水压力 排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衬厚度对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纵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文琦 陈健 +1 位作者 王士民 杨赛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盾构隧道作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线性地下结构,容易受围岩特性不均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均匀变形,引发结构局部破坏等病害。为研究双层衬砌盾构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纵向力学行为,结合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建立纵向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 盾构隧道作为一种复杂的三维线性地下结构,容易受围岩特性不均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均匀变形,引发结构局部破坏等病害。为研究双层衬砌盾构隧道在运营过程中的纵向力学行为,结合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建立纵向三维壳-弹簧力学分析模型,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二次衬砌厚度对盾构隧道双层衬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获取合理的二次衬砌厚度取值。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的纵向等效弯曲刚度随二次衬砌厚度增加呈线性增加;(2)施作二次衬砌可降低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量及管片间的错台量,二者随二次衬砌厚度增加而减小,但幅度不大;(3)在隧道纵向出现极端不均匀变形条件下,施作二次衬砌会导致位移突变点附近部位的管片局部内力及环缝张开量增大;(4)综合分析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变形及受力,同时考虑工程造价和二衬是否设置配筋等因素,对于直径12 m级盾构隧道,其二次衬砌厚度建议取20~3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双层衬砌 纵向力学性能 不均匀变形 二次衬砌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区城市公路隧道中隔壁法各开挖步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赛舟 李铮 《路基工程》 2017年第4期42-47,共6页
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为依托,基于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富水区城市公路隧道中隔壁法各开挖步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中隔壁法各开挖步骤的围岩主应力变化特征明显,隧道目标面围岩总体受压,在隧道两侧拱腰至拱... 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为依托,基于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富水区城市公路隧道中隔壁法各开挖步力学特征。结果表明:中隔壁法各开挖步骤的围岩主应力变化特征明显,隧道目标面围岩总体受压,在隧道两侧拱腰至拱脚处存在较为明显的压应力集中现象,而拱底及掌子面则出现少量拉应力集中;不同开挖步拱脚处初期支护应力最大,拱腰、拱肩和拱顶处应力量值较为接近,而拱底处应力最小;初期支护受力随隧道开挖进程变化幅度较小,初期支护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各径向特征点水压力均呈现从注浆圈外侧至初期支护外侧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各环向特征点水压力由拱顶至拱底逐渐增大;对于作用于初期支护上的水压力值,数值计算结果稍大于不考虑开挖影响的理论预测值,表明中隔壁法隧道施工各开挖步对衬砌背后水压力大小及分布规律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路隧道 中隔壁法 富水区 开挖步 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富水地区限排型城市隧道的结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翔 杨赛舟 +2 位作者 李铮 王均勇 骆耀文 《路基工程》 2017年第3期31-35,共5页
依托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选取典型深埋与浅埋断面,针对二衬外水压力荷载减小导致隧道结构局部安全系数出现下降的情况,运用数值模拟进行结构安全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深埋两车道马蹄形隧道,由于埋深大、水位高,当水... 依托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选取典型深埋与浅埋断面,针对二衬外水压力荷载减小导致隧道结构局部安全系数出现下降的情况,运用数值模拟进行结构安全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深埋两车道马蹄形隧道,由于埋深大、水位高,当水位降低引起荷载减小时,结构安全系数略有升高。对于浅埋隧道,由水压力作用产生的围压能够提高结构的抗弯能力,二衬外水压力减小使结构的安全系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力 隧道埋深 数值模拟 结构安全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