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混和层层自组装方法协同交联剂对琼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牌 杨少玲 +7 位作者 戚勃 杨贤庆 李春生 王迪 赵永强 李来好 胡晓 陈胜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7,共9页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 以琼胶和海藻酸钠为成膜基质,通过共混和层层自组装两种方法制备了琼胶/海藻酸钠共混膜和双层膜,并引入交联剂柠檬酸和阿魏酸,通过测定复合膜的机械强度、耐水性、热稳定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和微观结构等指标,探究了不同制膜方式结合交联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共混膜相比,双层膜表现出更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水性,添加交联剂后,膜的水蒸气透过率(P<0.05)显著降低,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和不透明度提高。其中柠檬酸交联的双层膜综合性能最佳,即拉伸强度51.57 MPa,断裂伸长率26.02%,水溶性24.42%,溶胀率101.67%。FT-IR分析表明柠檬酸通过与琼胶和海藻酸钠发生酯化反应形成CO进行共价交联,而阿魏酸通过与成膜基质形成氢键进行非共价交联。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琼胶和海藻酸钠的相容性良好,各膜表面均平整、光滑,而添加交联剂后,膜截面褶皱减少,膜结构更加紧密。由此表明,层层自组装技术和交联剂的结合使用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更好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 海藻酸钠 层层自组装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多糖对微冻南美白对虾仁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柏蛟 杨贤庆 +5 位作者 潘创 魏涯 杨少玲 赵永强 陈胜军 许加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1,共8页
该研究通过探讨坛紫菜多糖浸泡的南美白对虾仁在微冻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蛋白质角度揭示坛紫菜多糖抗冻保鲜的潜在机制。将虾仁分别用5 mg/mL坛紫菜多糖,蒸馏水(空白对照)和5 mg/mL焦磷酸钠(阳性对照)浸... 该研究通过探讨坛紫菜多糖浸泡的南美白对虾仁在微冻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变化规律,从蛋白质角度揭示坛紫菜多糖抗冻保鲜的潜在机制。将虾仁分别用5 mg/mL坛紫菜多糖,蒸馏水(空白对照)和5 mg/mL焦磷酸钠(阳性对照)浸泡处理后于-3℃微冻贮藏,每5 d测定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坛紫菜多糖浸泡虾仁可显著延缓总巯基含量下降,防止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上升,阻碍平均粒径增加和Zeta电位绝对值的下降(P<0.05),抑制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和聚集。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坛紫菜多糖显著抑制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相对含量的降低(P<0.05)。内源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坛紫菜多糖能缓解肌原纤维蛋白中发色基团暴露,维持蛋白空间结构稳定性。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坛紫菜多糖能保持虾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完整性。该研究为坛紫菜多糖作为新型绿色无磷抗冻保鲜剂添加到水产品冷冻过程中保护蛋白质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多糖 南美白对虾 肌原纤维蛋白 微冻 蛋白氧化 蛋白结构 抗冻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酸预处理和库德毕赤酵母发酵的蜈蚣藻多糖利用制备生物乙醇研究
3
作者 丘仪 杨贤庆 +4 位作者 李春生 戚勃 赵永强 潘创 陈胜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59-166,共8页
蜈蚣藻多糖含量丰富,价格低廉,具有发酵生产生物乙醇的潜力。该研究以蜈蚣藻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最佳稀酸预处理蜈蚣藻水解液的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时间1.8 h、温度100℃、稀硫酸质量分数为3%,获得的还原糖含... 蜈蚣藻多糖含量丰富,价格低廉,具有发酵生产生物乙醇的潜力。该研究以蜈蚣藻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最佳稀酸预处理蜈蚣藻水解液的条件为料液比1∶20(g∶mL)、时间1.8 h、温度100℃、稀硫酸质量分数为3%,获得的还原糖含量最高,达到37.64%。对稀酸预处理蜈蚣藻水解液中单糖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稀酸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蜈蚣藻水解液中单糖含量,半乳糖和葡萄糖是其中含量最高的单糖组分。利用库德毕赤酵母对蜈蚣藻水解液进行发酵,结果发现该菌具有良好的生长和产乙醇能力,而且接种量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菌株的生物量和乙醇发酵特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蜈蚣藻水解液中各单糖含量与生物量和各乙醇发酵参数呈显著负相关,生物量与各乙醇发酵参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蜈蚣藻水解液中单糖的消耗在库德毕赤酵母的生长和乙醇生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酵母菌的生长状况直接关系到乙醇的发酵生产。相关性网络图显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消耗对库德毕赤酵母生物量增加和乙醇生产的影响最大。结果表明,利用蜈蚣藻为原料通过稀酸预处理结合库德毕赤酵母发酵,具有生产生物乙醇的应用潜力,该研究也为其他海藻发酵生产生物乙醇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藻 酸水解 生物乙醇 库德毕赤酵母 还原糖含量 单糖组成 相关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鸢乌贼墨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贤庆 杨丽芝 +4 位作者 黄卉 李来好 邓建朝 赵永强 杨少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142,共5页
采用原子吸收仪、气相、液相色谱及一些常规的化学方法对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墨汁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脂肪酸、常量及微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墨汁中水分65%,粗蛋白30.6%,粗脂肪0.... 采用原子吸收仪、气相、液相色谱及一些常规的化学方法对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墨汁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脂肪酸、常量及微量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墨汁中水分65%,粗蛋白30.6%,粗脂肪0.7%,灰分2.08%。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1种为半必需氨基酸(比例为39.8%),鲜味氨基酸为46.9%。墨汁中含有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为64%,同时富含钾(K)、钠(Na)、钙(Ca)、镁(Mg)等常量矿物元素和锌(Zn)、铁(Fe)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VB 1)、维生素B2(VB 2)、维生素E(VE)等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墨汁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贤庆 刘名求 +4 位作者 戚勃 邓建朝 郝淑贤 岑剑伟 周婉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57,共4页
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龙须菜多糖,然后分别运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得到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在2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z=0.9992),苯酚硫酸法在10—... 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龙须菜多糖,然后分别运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得到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准确性。结果表明,蒽酮硫酸法在20~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z=0.9992),苯酚硫酸法在10—1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龙须菜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蒽酮硫酸法偏高于苯酚硫酸法,苯酚硫酸法结果稳定性、重现性较好,加样回收率为99.76%~99.97%,RSD为0.22%-0.25%,此结果较优于蒽酮硫酸法。综上,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均能测定龙须菜多糖含量,但相比较而言,苯酚硫酸法更为合理准确,在龙须菜多糖含量测定时可优先考虑苯酚一硫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多糖 蒽酮硫酸法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条件优化及性质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贤庆 张帅 +4 位作者 郝淑贤 李来好 吴燕燕 石红 黄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06-110,共5页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热水提取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4℃条件下用0.213mol/L盐酸浸泡鱼皮21min(料液比1:20,m/V),蒸馏水浸泡(料液比1:7,m/V),42℃水浴提取12.6h,最终得到的胶原蛋... 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热水提取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4℃条件下用0.213mol/L盐酸浸泡鱼皮21min(料液比1:20,m/V),蒸馏水浸泡(料液比1:7,m/V),42℃水浴提取12.6h,最终得到的胶原蛋白含量达293.018mg/g,产品甘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丰富。SDS-PAGE实验结果表明胶原蛋白中含有α1、α2和β链,是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凝胶强度为682g,特性黏度为1.461d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鱼皮 胶原蛋白 热水提取 凝胶强度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物胺衍生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杨贤庆 翟红蕾 +5 位作者 郝淑贤 岑剑伟 魏涯 石红 黄卉 周娟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利用荧光检测器(FLD),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组胺(HIS)、色胺(TRP)、2-苯乙胺(2-PHE)、腐胺(PUT)、尸胺(CAD)、酪胺(TYR)、亚精胺(SPD)和精胺(SPM)8种生物胺(BA)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探究丹酰氯(Dns-Cl)质量浓度、反应体系... 利用荧光检测器(FLD),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组胺(HIS)、色胺(TRP)、2-苯乙胺(2-PHE)、腐胺(PUT)、尸胺(CAD)、酪胺(TYR)、亚精胺(SPD)和精胺(SPM)8种生物胺(BA)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探究丹酰氯(Dns-Cl)质量浓度、反应体系的pH、衍生时间及衍生温度对生物胺衍生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优的衍生条件。结果显示,当Dns-Cl的质量浓度为BA质量浓度的10倍、pH 11.0、40℃下避光反应45 min,所有BA均能有效分离。BA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以内,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丹酰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级过氧化氢对染菌罗非鱼片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贤庆 郝淑贤 +5 位作者 石红 李来好 岑剑伟 刁石强 陈胜军 吴燕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2,共3页
主要就新型杀菌技术-过氧化氢杀菌在冻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鱼片的适宜作用条件为:有效过氧化氢高于浓度1.27g/L,作用时间约为6min,浸泡液与样品的比例以2∶1或浸没样品为准,操作过程宜在低温条... 主要就新型杀菌技术-过氧化氢杀菌在冻罗非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鱼片的适宜作用条件为:有效过氧化氢高于浓度1.27g/L,作用时间约为6min,浸泡液与样品的比例以2∶1或浸没样品为准,操作过程宜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后的样品宜进行适度的水洗处理,以便去除大量残留在鱼肉表面的过氧化氢,同时可以阻止残留过氧化氢对鱼肉有机质成分的进一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级过氧化氢 罗非鱼片 微生物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功能特性以及抗氧化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杨贤庆 吕军伟 +2 位作者 林婉玲 李来好 李晓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0-394,共5页
DHA是人体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由于DHA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及较强的抗氧化性,DHA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DHA的生理功能及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综述,为将来DHA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DHA 生理功能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鱼干腌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贤庆 樊丽琴 +6 位作者 陈胜军 李来好 吴燕燕 郝淑贤 岑剑伟 马海霞 石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58,共4页
以蓝圆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室温(25℃)和低温(4℃)下,盐鱼质量比分别为1∶3、1∶5、1∶8的条件下腌制咸鱼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鱼质量比为1∶3时,亚硝酸盐... 以蓝圆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室温(25℃)和低温(4℃)下,盐鱼质量比分别为1∶3、1∶5、1∶8的条件下腌制咸鱼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鱼质量比为1∶3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在室温(25℃)下比低温(4℃)下出现早且高;室温(25℃)下,盐鱼质量比越低,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并且峰值越高。在室温(25℃)下,盐鱼质量比低时,腌制时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在低温(4℃)高盐的条件下,硝酸盐含量变化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室温(25℃)下,不同盐鱼质量比下咸鱼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在浕=0.01水平下线性关系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腌 咸鱼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含量变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添加物对草鱼鱼糜制品凝胶品质改良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贤庆 丁利 +2 位作者 马海霞 李来好 程琳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2,共6页
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进行改良研究。以鱼糜凝胶强度和白度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木薯变性淀粉、魔芋精粉和蛋清蛋白粉作为响应因子,进行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 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进行改良研究。以鱼糜凝胶强度和白度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木薯变性淀粉、魔芋精粉和蛋清蛋白粉作为响应因子,进行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实验,通过建立的多元二次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优化组合。优化后确定各因素的最适添加量为:木薯变性淀粉19%,魔芋精粉0.60%,蛋清蛋白粉4.50%。在此优化条件下,鱼糜凝胶强度达到了2 330.68(g.cm)(所用探头直径为11.3 mm),与理论预测值2 352.57(g.cm)接近,白度达到了73.49,接近于理论预测值7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鱼糜 响应面法 木薯变性淀粉 魔芋精粉 蛋清蛋白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与硫酸钡比浊法测定琼胶糖中硫酸基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贤庆 赵永强 +3 位作者 戚勃 李来好 陈胜军 岑剑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40-343,共4页
以琼胶糖为原料,样品用干法灰化法处理后分别以超纯水和1.0mol/L盐酸溶解定容,利用离子色谱法和硫酸钡比浊法测定其硫酸基含量(以SO42-计)。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SO42-在1.0~1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硫酸钡比浊法SO42-在... 以琼胶糖为原料,样品用干法灰化法处理后分别以超纯水和1.0mol/L盐酸溶解定容,利用离子色谱法和硫酸钡比浊法测定其硫酸基含量(以SO42-计)。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SO42-在1.0~1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硫酸钡比浊法SO42-在6.0~3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1);对同种琼胶糖样品进行6次重复测定,离子色谱法相对标准偏差为1.40%(n=6),具有较高的精密度,硫酸钡比浊法相对标准偏差为3.51%(n=6);对两种不同的琼胶糖样品分别进行两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实验,离子色谱法回收率为86.33%~97.40%,硫酸钡比浊法回收率为84.17%~96.67%。因此,离子色谱法和硫酸钡比浊法均能准确测定样品中硫酸基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糖 硫酸基 离子色谱法 硫酸钡比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式快速冻结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贤庆 侯彩玲 +1 位作者 刁石强 林婉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34-437,共4页
浸渍式快速冻结是一种高效的冷冻加工方式,以其冻结速度快、耗能少、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展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阐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浸渍式快速冻结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未... 浸渍式快速冻结是一种高效的冷冻加工方式,以其冻结速度快、耗能少、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展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阐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浸渍式快速冻结在食品加工工业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浸渍式快速冻结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冻结 快速冻结 包膜技术 载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食品浸渍速冻冻结液配方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贤庆 侯彩玲 +5 位作者 林婉玲 刁石强 郝淑贤 吴燕燕 邓建朝 马海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5,共5页
为优化食品浸渍快速冻结的冻结液配方,以甜菜碱、丙二醇、氯化钠为主要组分,添加少量甘氨酸、低聚木糖、甘露醇,组成低温冻结液,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试验设计,探讨浸渍快速冻结的冻结液配方的最佳配比... 为优化食品浸渍快速冻结的冻结液配方,以甜菜碱、丙二醇、氯化钠为主要组分,添加少量甘氨酸、低聚木糖、甘露醇,组成低温冻结液,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进行试验设计,探讨浸渍快速冻结的冻结液配方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以占冻结液总质量分数计,由21%甜菜碱、15%丙二醇、10%氯化钠、1%甘氨酸、1%低聚木糖、1%甘露醇和水组成的多元冻结液,冻结点可达-38.10℃,可用作食品浸渍快速冻结的冻结液,用于水产品及冷冻方便食品的冷冻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浸渍冻结 冻结液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态二氧化氯对罗非鱼鱼丸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贤庆 张晓丽 +4 位作者 马海霞 李春生 杨少玲 荣辉 戚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7-340,共4页
为研究稳定态二氧化氯对罗非鱼鱼丸保鲜效果的影响,本文以感官评定(白度、硬度和弹性)、菌落总数、p H、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鲜度指标定期取样测定,研究稳定态二氧化氯在冷藏条件下(4±1)℃对罗非鱼鱼丸的... 为研究稳定态二氧化氯对罗非鱼鱼丸保鲜效果的影响,本文以感官评定(白度、硬度和弹性)、菌落总数、p H、挥发性盐基氮(TVB-N)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鲜度指标定期取样测定,研究稳定态二氧化氯在冷藏条件下(4±1)℃对罗非鱼鱼丸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稳定态二氧化氯具有良好的杀菌和保鲜作用,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减缓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变质,延长罗非鱼鱼丸货架期6~10 d;其处理浓度为50 mg/L时保鲜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态二氧化氯 罗非鱼鱼丸 货架期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的营养成分、功能活性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贤庆 黄海潮 +3 位作者 潘创 王锦旭 赵永强 戚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6-313,共8页
紫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红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对现今国内外紫菜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主要从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酚等)和功能活性(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概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 紫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红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对现今国内外紫菜的研究及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主要从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酚等)和功能活性(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方面概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在食品、海洋药物及功能性产品、护肤化妆品等领域总结了紫菜的综合利用状况。就目前紫菜营养成分及功能活性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与潜在应用前景,旨在为紫菜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营养成分 功能活性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海蜇丝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4 位作者 吴燕燕 刁石强 李刘冬 陈培基 郝淑贤 《南方水产》 2005年第2期46-50,共5页
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筛选,着重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增脆方法和杀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即食海蜇丝的最佳增脆条件为:在温度为60℃左右的热水中热烫40~60s;有效的杀菌方法为60℃加热辅以紫外线照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 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加工技术及其调味配方的筛选,着重研究了即食海蜇丝的增脆方法和杀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即食海蜇丝的最佳增脆条件为:在温度为60℃左右的热水中热烫40~60s;有效的杀菌方法为60℃加热辅以紫外线照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4种主要调味料对海蜇丝成品的色、香、味等方面的影响,筛选出即食海蜇丝的最佳配方(按份量计)为:海蜇丝100、酱油2.0、陈醋3.0、辣椒油2.0、蒜泥1.0、花生油1.0、精盐1.5、白糖1.0、味精0.5、鸟苷酸+肌苷酸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 海蜇 加工技术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贤庆 夏国斌 +3 位作者 戚勃 李来好 陈胜军 郝志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57,共5页
以大型经济海藻龙须菜为实验原料,研究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方法。在高压均质、高压蒸煮、真空包装等原料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以发酵曲中蛋白酶活力和发酵后酱粕的综合感官评分为重要指标,研究米曲霉和鲁氏酵母制备发酵曲的最优发酵... 以大型经济海藻龙须菜为实验原料,研究龙须菜风味海藻酱的加工方法。在高压均质、高压蒸煮、真空包装等原料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以发酵曲中蛋白酶活力和发酵后酱粕的综合感官评分为重要指标,研究米曲霉和鲁氏酵母制备发酵曲的最优发酵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发酵组合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接种量1.0%、鲁氏酵母接种量0.8%、发酵时间5d、发酵温度35℃,在此条件下发酵所得酱料蛋白酶活力达6.08g氨基态氮/100g(干基),综合感官评分达到4.1分。研制的4种不同口味配方的产品,各项品质指标良好,符合国家相关海藻即食食品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海藻酱 风味 即食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鸢乌贼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贤庆 吴静 +6 位作者 胡晓 李来好 吴燕燕 林婉玲 黄卉 裘超颖 马海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2-248,共7页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法水解鸢乌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木瓜蛋白酶为水解鸢乌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用酶,然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加酶量、液料比、酶解时间为自变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法水解鸢乌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最终确定木瓜蛋白酶为水解鸢乌贼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最佳用酶,然后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加酶量、液料比、酶解时间为自变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设计模型,经修正后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0.66%(w/w),液料比为10.2(v/w),酶解时间为380 min,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9.80%,与模型预测值相吻合。另外,氨基酸分析表明与鸢乌贼蛋白相比,优化后的酶解产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至原蛋白的2.2倍,蛋氨酸、色氨酸等抗氧化性氨基酸分别提高至7.2、2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酶解 响应面法 抗氧化肽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贤庆 孙满义 +4 位作者 李来好 岑剑伟 吴燕燕 戚勃 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26-529,共4页
在使用2006年国家标准《GB/T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的过程中,分析前处理、净化、检测各个环节所遇到的问题,并研究硼氢化钾的还原效果。液液萃取过程中采用离心取代分液漏斗分液,同... 在使用2006年国家标准《GB/T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的过程中,分析前处理、净化、检测各个环节所遇到的问题,并研究硼氢化钾的还原效果。液液萃取过程中采用离心取代分液漏斗分液,同时做出一些相应的简化。本改良方法通过对罗非鱼、对虾和鳗鲡三种水产品的测定结果显示,回收率在80.7%~109.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67%~9.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荧光检测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