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定入门 被引量:1
1
作者 伯纳德·贝伦森 魏百让(译) +1 位作者 肖钰娟(译) 杨贤宗()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3,共10页
本文是伯纳德?贝伦森的《意大利艺术批评研究》中的一篇,是早期探讨鉴定法的重要篇章之一,这种鉴定法基于对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可测量元素的形态学分析。贝伦森在文中进一步系统化了早先莫雷利提出的鉴定法则,并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在确... 本文是伯纳德?贝伦森的《意大利艺术批评研究》中的一篇,是早期探讨鉴定法的重要篇章之一,这种鉴定法基于对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等可测量元素的形态学分析。贝伦森在文中进一步系统化了早先莫雷利提出的鉴定法则,并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在确定作品归属方面的应用,这对于我们了解鉴定法的早期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鉴定 鉴定的科学 形态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美术史批评(下)
2
作者 塔莉娅・戈玛-彼得森 帕特丽夏・马修斯 +2 位作者 陈初露(译) 黄欣怡(译) 杨贤宗()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21,共18页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价以及艺术家作用的考察而对艺术和文化提出了更复杂的批判。本文首先概述女性主义艺术和艺术史的历史,然后讨论其中相关的主题,而在最后的结论性和关键性部分(IV和V)中讨论各种女性主义艺术批判和艺术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艺术 艺术批评 艺术史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 美术史 结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美术史批评(上)
3
作者 塔莉娅・戈玛-彼得森 帕特丽夏・马修斯 +2 位作者 陈初露(译) 黄欣怡(译) 杨贤宗()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26,共23页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艺术批评和艺术史是新近才出现的现象,仅在最近十五年才出现。在其短暂的历史中,它们从强调“女性的境遇与感受”的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1,始于1970年代末,受到其他学科的女性主义批评的影响,并通过对艺术生产和评价以及艺术家作用的考察而对艺术和文化提出了更复杂的批判。本文首先概述女性主义艺术和艺术史的历史,然后讨论其中相关的主题,而在最后的结论性和关键性部分(IV和V)中讨论各种女性主义艺术批判和艺术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艺术 艺术批评 艺术史方法 女性主义批评 美术史 结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学的产生
4
作者 雅希·埃尔斯纳 凯瑟琳娜·洛伦兹 +1 位作者 邓雪萍(译) 杨贤宗()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20,共17页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首次根本性地论述了后来所称的图像学理论,它提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含义并由此引出的三个层次解释,成为了潘诺夫斯基在美国期间对待美术史学科的基础。该论文是潘诺夫斯基在美国、在英语语言方面成熟著作的...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首次根本性地论述了后来所称的图像学理论,它提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含义并由此引出的三个层次解释,成为了潘诺夫斯基在美国期间对待美术史学科的基础。该论文是潘诺夫斯基在美国、在英语语言方面成熟著作的概念基础,不仅是其德国事业的最高点,也是其美国事业的基础。本文循着这两条历史轨迹,考察潘诺夫斯基发表于哲学期刊《逻各斯》的论文在其文集中的位置及其对于美术史学科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艺术作品 潘诺夫斯基 美术史 逻各斯 特殊贡献 历史轨迹 最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