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杨薇红 赵明珍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期71-72,共2页
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在3个方面提出解决思路,即强化实训室专业职能,建设高效精炼的实训室管理队伍;建立实训内容筛选机制,使校内实训项目与校外技能需求相匹配;完善实训室考核奖惩制度,切实调动实... 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在3个方面提出解决思路,即强化实训室专业职能,建设高效精炼的实训室管理队伍;建立实训内容筛选机制,使校内实训项目与校外技能需求相匹配;完善实训室考核奖惩制度,切实调动实验人员的工作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实训室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马铃薯PDA培养基对几种霉菌培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薇红 童斌 +3 位作者 张小华 陈赓 高强 徐中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3期22-24,28,共4页
选择特定萌发阶段马铃薯制备马铃薯PDA培养基,研究其对霉菌的培养效果。通过测定不同芽长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选择还原糖含量最高阶段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马铃薯PDA培养基,分别接种黑曲霉、毛霉和青霉,并比较其培养效果。结果表... 选择特定萌发阶段马铃薯制备马铃薯PDA培养基,研究其对霉菌的培养效果。通过测定不同芽长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选择还原糖含量最高阶段马铃薯为原料制备马铃薯PDA培养基,分别接种黑曲霉、毛霉和青霉,并比较其培养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芽长2 cm时还原糖含量最高,达到37%;淀粉酶活性也达到最高,为5.2 U/mg。发芽马铃薯PDA培养基可以促进霉菌生长加速,菌落覆盖范围更大;青霉在培养72 h后出现分泌现象。马铃薯发芽过程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升高;发芽马铃薯PDA培养基可以加快霉菌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马铃薯 PDA培养基 霉菌 培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芽长对马铃薯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薇红 童斌 +1 位作者 张小华 唐晶红 《农产品加工》 2017年第10期52-53,53,共3页
比较不同芽长对马铃薯理化指标的影响。用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用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用5.4~7.0的精密pH值试纸测定pH值。结果表明,处理2的马铃薯(芽长为4 cm)还原糖含量最高;处理3的马铃薯(芽长为5 cm)淀粉含量最高... 比较不同芽长对马铃薯理化指标的影响。用DNS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用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用5.4~7.0的精密pH值试纸测定pH值。结果表明,处理2的马铃薯(芽长为4 cm)还原糖含量最高;处理3的马铃薯(芽长为5 cm)淀粉含量最高,占鲜质量的0.147%;pH值比较稳定,为5.4~5.8;处理4的马铃薯(芽长为6 cm)淀粉酶活性最高,达到716.25 U/m L。因此,同芽长的马铃薯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存在差异,pH值差异比较小,淀粉含量越高,淀粉酶活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还原糖 淀粉 PH值 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风味金针菜的加工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童斌 杨薇红 +2 位作者 洪文龙 韩艳丽 王毓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2-355,共4页
探讨以泡发后的干制金针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即食性腌制熟食品的配方、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找出最佳配方与工艺方法,在即食风味金针菜的泡制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最适保脆处理是浓度为0.050%的Ca Cl2,煮制时间为5 min,泡制... 探讨以泡发后的干制金针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即食性腌制熟食品的配方、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找出最佳配方与工艺方法,在即食风味金针菜的泡制过程中采用的工艺:最适保脆处理是浓度为0.050%的Ca Cl2,煮制时间为5 min,泡制时间为6 h,食盐浓度为4%。各工艺条件的影响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食盐浓度、煮制时间、泡制时间、Ca Cl2浓度。制得产品的特点是成品香气特别浓郁,风味独特,组织嫩脆,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菜 即食 风味 加工工艺 最适保脆 煮制时间 泡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对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童斌 杨薇红 钱树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91,共5页
在月季切花瓶插保鲜液中,加入100 mg/L vC,可降低盛开前的花径增大率,增大花朵开放直径,延缓花枝的失水速率,瓶插期间维持月季切花较高的保水能力,增强切花花朵膜损伤修复能力,降低 MDA 的生成量,提高 POD、CAT 活性,延长瓶插至盛开期天... 在月季切花瓶插保鲜液中,加入100 mg/L vC,可降低盛开前的花径增大率,增大花朵开放直径,延缓花枝的失水速率,瓶插期间维持月季切花较高的保水能力,增强切花花朵膜损伤修复能力,降低 MDA 的生成量,提高 POD、CAT 活性,延长瓶插至盛开期天数,从而延长瓶插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切花 VC 开花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法提取灵芝多糖工艺条件 被引量:3
6
作者 吕兴萍 杨薇红 马春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8-260,共3页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酶量3个反应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1℃、酶量1.80%、提取时间2.5 h。在最佳工艺条件...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酶量3个反应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1℃、酶量1.80%、提取时间2.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1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酶法提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对灵芝中多糖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兴萍 杨薇红 +1 位作者 凡军民 蒋洁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4期121-122,共2页
[目的]考察产地对灵芝中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不同产地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差异。[结果]灵芝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5.07%;多糖含量最高... [目的]考察产地对灵芝中多糖提取的影响。[方法]运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不同产地灵芝中的灵芝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运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多糖提取差异。[结果]灵芝粗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5.07%;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湖北,达24.26%;多糖提取率最高的为吉林,达1.21%。不同产地之间灵芝粗多糖提取率、多糖含量、多糖提取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地是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多糖 水提醇沉法 提取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颗粒剂的处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兴萍 郑小莹 +1 位作者 刘海燕 杨薇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8期150-152,162,共4页
[目的]研究制备灵芝多糖颗粒剂的最优处方。[方法]以颗粒的粒度、吸湿性、制粒难易度、口感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稀释剂、润湿剂等的影响,再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优处方。[结果]最优处方是稀释剂为糊精∶乳糖(1∶1),润湿剂为70%乙醇... [目的]研究制备灵芝多糖颗粒剂的最优处方。[方法]以颗粒的粒度、吸湿性、制粒难易度、口感等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稀释剂、润湿剂等的影响,再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优处方。[结果]最优处方是稀释剂为糊精∶乳糖(1∶1),润湿剂为70%乙醇,每剂量中甜味剂阿斯巴甜添加量为0.025 g。[结论]在最优处方条件下所制备的颗粒是口感好、溶解快、吸湿性小的合格颗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颗粒剂 处方优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羊肚菌颗粒剂的处方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兴萍 武晓晶 杨薇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0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优选羊肚菌颗粒剂制备的最优处方。[方法]以颗粒剂的成型率、吸湿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对羊肚菌颗粒剂处方进行筛选。[结果]最优处方为药物与糊精∶乳糖(2∶1)比为1.00∶0.75,润湿剂为70%乙醇,润湿剂的用量为0.15mL/g。... [目的]优选羊肚菌颗粒剂制备的最优处方。[方法]以颗粒剂的成型率、吸湿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对羊肚菌颗粒剂处方进行筛选。[结果]最优处方为药物与糊精∶乳糖(2∶1)比为1.00∶0.75,润湿剂为70%乙醇,润湿剂的用量为0.15mL/g。[结论]所制备的颗粒符合药典规定,是合格的颗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颗粒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食品类专业《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教学优化与改革
10
作者 操庆国 文龙 +1 位作者 樊金山 杨薇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21期138-139,共2页
该文简述了《微生物基础与检验技术》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改革的必要性及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多渠道交流学习方式,增加实践性教学等。
关键词 微生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味金针菜加工工艺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斌 杨薇红 +2 位作者 洪文龙 韩艳丽 王毓宁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7期58-58,共1页
金针菜也称黄花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其味鲜质嫩、营养丰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孕妇、中老年人,过度劳累者尤其适合食用。以泡发后的干制金针菜为原料,加工成即食风味金针菜,其香气浓郁、风味独特、组织嫩脆,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关键词 金针菜 过度劳累 多年生草本植物 黄花菜 营养丰富 加工工艺 花蕾 可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