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CP与EUS-FNA融合技术对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诊治效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亦周 李佳宁 +9 位作者 王强 伍东升 张晟瑜 吴晰 郭涛 蒋青伟 杨莹韵 施文 冯云路 杨爱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82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融合技术在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融合技术在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1月1日—2024年2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ERCP胆管支架引流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在同一内镜单元进行EUS-FNA,将其分为融合技术组和单纯ERCP组。比较两组病理诊断率、ERCP引流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单次住院时间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接受ERCP胆管支架引流的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161例,其中融合技术组80例,单纯ERCP组81例。融合技术组病理诊断率高于单纯ERCP组[92.50%(74/80)比46.15%(12/26),P<0.001],ERCP引流成功率[82.50%(66/80)比86.42%(70/81),P=0.360]、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5.00%(4/80)比2.47%(2/81),P=0.443]、单次住院时间[4(4,7)d比5(3,9)d,P=0.397]与单纯ERCP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US-FNA与ERCP融合技术可显著提升胰腺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病理诊断率,且不影响ERCP引流效果,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梗阻性黄疸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技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5
2
作者 杨莹韵 陈彦文 +8 位作者 李舒 弓孟春 黄久佐 杨远帆 吴东 潘慧 倪超 管远志 刘静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6-99,共4页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1917年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启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先河。2004年卫生部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医学教育在坚持现行学制的基础上,应逐步扩大长学制教育,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八年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咳嗽、皮肤溃疡、腹泻
3
作者 杨莹韵 高柳 +2 位作者 张昀 王强 孙钢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64-469,共6页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9岁,因"发热、咳嗽1年余,皮肤溃疡5个月,腹泻1个月"于2014年3月6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 现病史 患者自2012年秋出现发热、咳嗽,少量白痰,伴乏力、盗汗、纳差,2013年1月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病灶钙化",考虑"...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9岁,因"发热、咳嗽1年余,皮肤溃疡5个月,腹泻1个月"于2014年3月6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 现病史 患者自2012年秋出现发热、咳嗽,少量白痰,伴乏力、盗汗、纳差,2013年1月当地医院查胸部CT示"病灶钙化",考虑"肺结核",予中药及四联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治疗,规律服药4个月,期间戒酒,症状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烟酸缺乏症 异烟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复合型精英医学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菁 李航 +8 位作者 杨莹韵 夏鹏 李晓青 李玥 严晓伟 朱惠娟 潘慧 张奉春 张抒扬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46-50,共5页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毕业后教育项目。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内科学系在既往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分层培养模式、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毕业后教育项目。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内科学系在既往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分层培养模式、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360°评价体系及危重症模拟培训课程等,并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运行实践进行总结,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 分层培养模式 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 360°评价体系 模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八年制医学生的国际视野
5
作者 陈彦文 杨莹韵 倪超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93-95,共3页
在全球化浪潮波及各个国家时,受影响的不仅是政治和经济,健康问题的全球化也日趋成为共识,全球正在携手共同应对癌症、吸烟、慢性病、结核病等诸多健康问题。要想在涉及健康问题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等研究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与世... 在全球化浪潮波及各个国家时,受影响的不仅是政治和经济,健康问题的全球化也日趋成为共识,全球正在携手共同应对癌症、吸烟、慢性病、结核病等诸多健康问题。要想在涉及健康问题的基础、临床、流行病学等研究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与世界发展变化保持同步,为此需要从培养医学生阶段即开始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八年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结合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在新型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羽思 李玥 +4 位作者 李骥 谭蓓 杨莹韵 钱家鸣 李航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评估翻转课堂结合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case-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BCL)模式在新型临床医学八年制(“4+4”试点班)学生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2020级“4+4”试点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翻转课堂... 目的评估翻转课堂结合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case-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BCL)模式在新型临床医学八年制(“4+4”试点班)学生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2020级“4+4”试点班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翻转课堂结合CBCL的小组教学模式应用于内科消化病学(炎性肠病)授课中。基于课堂上CBCL小组讨论前后的知识测验结果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采用Likert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反馈。结果共纳入45名“4+4”试点班医学生,其中2019级20人、2020级25人;课前完成知识测验42人,课后完成知识测验45人。经翻转课堂结合CBCL的小组教学后,学生对炎性肠病发病年龄,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病变范围、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克罗恩病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相关题目的回答正确率均有显著提高(P均<0.001);13道知识测验题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33.3(26.2,85.7)%比93.3(71.1,95.6)%,P=0.001]。30名(66.7%,30/45)医学生完成教学效果反馈,其对翻转课堂教学形式的认可度评分为(4.00±0.74)分。结论翻转课堂结合CBCL小组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新型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对该教学模式整体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 医学教学 量化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屹霄 杨莹韵 杨爱明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826-832,共7页
Ⅰ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以炎症和纤维化为主的胰腺炎,属于IgG4相关性疾病。目前关于Ⅰ型AIP的发病机制认识尚浅,普遍认为其发病是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近年来,在Ⅰ型AIP发病的细... Ⅰ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以炎症和纤维化为主的胰腺炎,属于IgG4相关性疾病。目前关于Ⅰ型AIP的发病机制认识尚浅,普遍认为其发病是遗传、环境、免疫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近年来,在Ⅰ型AIP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主要从免疫学角度阐述其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IGG4相关性疾病 浆母细胞 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先天性乏清蛋白血症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王丹晨 苏薇 +8 位作者 吴洁 邸茜 徐二木 侯立安 黄晓明 杨莹韵 张冬梅 夏良裕 邱玲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2-313,315,共3页
本院1例患者因“皮肤变黑,反复腹水,右下肢肿胀”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极低清蛋白(Alb)血症。该患者在外院和本院多次常规检测血清Alb均低于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下限,且除外常见导致低Alb血症的原因,包括如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 本院1例患者因“皮肤变黑,反复腹水,右下肢肿胀”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极低清蛋白(Alb)血症。该患者在外院和本院多次常规检测血清Alb均低于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下限,且除外常见导致低Alb血症的原因,包括如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肠蛋白丢失等。本实验室采用血清蛋白电泳、染料结合比色法(溴甲酚绿法、溴甲酚紫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免疫散射比浊法等检测方法确认该患者的Alb水平确实极低,结合其他实验室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综合文献分析,拟诊断为先天性乏Alb血症(congenital analbuminemia,C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乏清蛋白血症 清蛋白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