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 1
-
-
作者
杨荣绅
-
出处
《理论月刊》
1988年第1期21-23,共3页
-
文摘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但是,除按劳分配外,还有其它分配形式。例如:按资金分配、按经营成果分配和按资本和劳动力价值分配等。这就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不象经典作家设想的那样,社会主义只有按劳分配一种形式。
-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分配形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营成果
资金分配
经营者
个人消费品分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价值分配
有计划商品经济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简论深圳特区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
- 2
-
-
作者
杨荣绅
-
出处
《理论月刊》
1986年第3期48-49,共2页
-
文摘
两种不同货币体系的货币在同一地区内同时流通,这在深圳特区表现得较为突出,因而引人注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它给经济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深圳特区的商品货币市场上,人民币和港币、外汇兑换券同时流通,是由进口转口贸易的大量存在带来的。进口转口贸易,用外汇进口商品或经过一定的加工(装配、包装)后内销,利润很高,但花去了外汇,换回来的不是外汇而是人民币,外汇不能平衡。
-
关键词
深圳特区
人民币
转口贸易
货币市场
货币体系
流通
国际市场价格
经济生活
进口商品
外汇兑换券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对边币和法币同时流通的历史回顾
- 3
-
-
作者
杨荣绅
-
出处
《理论月刊》
1986年第11期51-54,共4页
-
文摘
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边币与法币同时流通,是当时边区财政金融工作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回顾这一历史现象,对于我们认识和处理当前人民币与外币同时流通的问题,当不无借鉴意义。一、边币、法币同时流通的形成及其存在的原因1936年以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陕甘宁边区内停止了苏区钞票流通,以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法币收回原发行的苏钞,边区境内成为法币的流通领域。这就使边区与国统区这两个不同性质经济体系的地区在商品和货币流通中打成了一片。这个流通过程,是由下列因素组成的:第一,外来的法币直接输入边区。如国民党政府发给八路军的军饷。
-
关键词
法币
边币
边区政府
国统区
流通过程
借鉴意义
陕甘宁边区
国民党政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货币流通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深圳进口转口贸易浅析
- 4
-
-
作者
杨荣绅
-
出处
《理论月刊》
1985年第11期52-53,共2页
-
文摘
今年6月29日,邓小平同志在和外宾谈话时指出:“深圳经济特区是一个试验,路是否走对,还要看一看。总之,它是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搞成功是我们的愿望,不成功是一个经验嘛。……”(见1985年6月30日《人民日报》)这个试验是课本上没有的,试验中遇到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走些弯路,
-
关键词
转口贸易
深圳特区
进口
人民日报
深圳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
人民币
先进技术
试验
预料不到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工业
- 5
-
-
作者
杨荣绅
-
出处
《理论月刊》
1985年第3期19-,50,共2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人们对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也大大提高。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还不断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回答。下面仅就对外开放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民族工业
保护主义
保护关税
显著成效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战略措施
工业部门
基本国策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消除“通货膨胀有益论”影响
- 6
-
-
作者
启
杨荣绅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4期61-62,共2页
-
文摘
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会出现从过热到治理的反复循环?为什么我们又会从这种循环中摆脱出来?其根本原因是对能不能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搞建设存在着不同认识。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通货膨胀有益论”潜移默化的影响。
-
关键词
通货膨胀有益论
加快经济发展
良性循环
过热
根本原因
治理
消除
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
实践
-
分类号
F82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