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肺囊肿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茂洪 古婕 +5 位作者 谭永良 黄春元 王建华 罗帝林 侯瑜 曾剑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提高对创伤性肺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4例肺撕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囊肿4例,单发10例,均位于肺野边缘。CT分型包括含气囊肿、液气囊肿、含液囊肿。短期周围出现多发卫星小囊肿8例,部分并有节段性... 目的提高对创伤性肺囊肿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4例肺撕裂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囊肿4例,单发10例,均位于肺野边缘。CT分型包括含气囊肿、液气囊肿、含液囊肿。短期周围出现多发卫星小囊肿8例,部分并有节段性肺不张,囊内密度易变、愈合期有纤维化。结论创伤性肺囊肿影像表现典型,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对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囊肿 X线摄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朝璇 黄春元 +2 位作者 吕永革 杨茂洪 罗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NHL的CT表现。结果 11例中原发鼻腔8例,鼻窦3例。8例鼻腔病灶中5例起源于鼻前庭或鼻腔前部;病灶肿块表现4例,浸润表...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NHL的CT表现。结果 11例中原发鼻腔8例,鼻窦3例。8例鼻腔病灶中5例起源于鼻前庭或鼻腔前部;病灶肿块表现4例,浸润表现2例,混合表现5例,多数(9/11)密度相对均匀;位于鼻窦者骨质破坏明显且可膨胀性压迫骨质;位于鼻腔者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较轻微;病灶易累及邻近结构。结论鼻腔、鼻窦NHL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在该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鼻肿瘤 鼻窦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X线胸片与多层螺旋CT的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永革 梁焕莲 +3 位作者 王建华 黄春元 杨茂洪 罗帝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胸部X线片及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背痛和低热;具有糖尿病...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胸部X线片及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16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背痛和低热;具有糖尿病史2例,肺结核病史4例。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13例,CT定位穿刺活检证实3例。X线胸片表现为双中下肺野内结节状、肿块状及片块状实变阴影;实变影内空洞6例。多层螺旋CT显示肺内病灶分布、形态与胸片类似;"晕征"8例,支气管充气征9例,多发空洞11例,纵隔淋巴结轻度增大5例;病灶大部位于双中下肺,合并上肺病灶4例。结论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通常不符。多层螺旋CT比X线胸片提供更多信息,确诊有赖于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细菌性 隐球菌 新型 放射摄影术 胸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脑膜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永革 罗帝林 +4 位作者 侯瑜 梁焕莲 杨茂洪 黄春元 黄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MRI的特点,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脑膜瘤的MRI特点。结果:15例中11例位于侧脑室,4例位于四脑室。术前准确定位15例,准确定性10例。MRI示病灶呈分叶状11例,... 目的:探讨脑室内脑膜瘤MRI的特点,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脑膜瘤的MRI特点。结果:15例中11例位于侧脑室,4例位于四脑室。术前准确定位15例,准确定性10例。MRI示病灶呈分叶状11例,类圆形4例,病灶边界清晰;平扫时肿瘤信号均匀15例。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增强扫描中到重度均匀增强9例,不均匀增强6例;瘤内可见较粗大血管影4例。囊变、坏死2例。无宽基底及脑膜尾征。脑积水4例,瘤周脑实质轻度水肿6例。结论:大多数脑室内脑膜瘤有MRI特征,MRI为影像诊断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脑膜瘤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8
5
作者 谭永良 赵志清 +5 位作者 杨茂洪 吴冬 许朝璇 侯瑜 邓八妹 专庆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ACS构建医学影像学实习病例库,建立多媒体网络实习教室,学生利用PACS终端进行学习。结果减轻了教师工作强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习质量。结论 PACS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目的探讨PACS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PACS构建医学影像学实习病例库,建立多媒体网络实习教室,学生利用PACS终端进行学习。结果减轻了教师工作强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习质量。结论 PACS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模式,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医学影像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硬化症的HRCT表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春元 许朝璇 +5 位作者 罗帝林 杨茂洪 侯瑜 王建华 吕永革 赵志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37-38,共2页
目的明确耳硬化症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评价HRC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耳硬化症13例,所有病例均行水平位及冠状位HRCT扫描。结果13例共26耳显示异常。①仅前庭窗异常12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②主要累及耳蜗周围... 目的明确耳硬化症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评价HRCT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耳硬化症13例,所有病例均行水平位及冠状位HRCT扫描。结果13例共26耳显示异常。①仅前庭窗异常12耳,表现为前庭窗扩大或狭小;②主要累及耳蜗周围迷路骨质8耳,表现为耳蜗骨迷路边缘不整,呈条片状密度减低或呈双环状改变;③耳蜗、前庭窗同时受累6耳。结论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耳硬化症病变的范围及程度,提供详细的术前诊断信息,为临床制定合适的手术计划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的MPR技术在脊柱旁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永革 谭永良 +5 位作者 侯瑜 杨茂洪 陈素云 吴倩红 吴冬 曾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9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脊柱旁神经鞘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脊柱旁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资料,对比各例的多层螺旋CT横轴位及...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在脊柱旁神经鞘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脊柱旁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资料,对比各例的多层螺旋CT横轴位及其MPR表现。结果 22例中15例位于胸段脊柱旁,7例位于腰段脊柱旁;8例跨越椎管内、外,伴相应椎间孔扩大;14例位于椎管外、脊柱旁。CT平扫显示5例较小肿块的密度大致均匀,增强扫描较均匀强化;17例较大肿块的密度不均匀,内有囊状更低密度灶;5例有斑点钙化影,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单纯CT横轴位图像对8例跨越椎管内、外的肿瘤定位准确,其余14例椎管外的肿瘤定位较困难,易与周围病变混淆。MPR明确显示肿块与神经根相连、受压及周围结构的关系,22例肿瘤全部定位正确。结论多层螺旋CT的MPR技术对椎管外神经鞘瘤的定位有独特优势,结合肿瘤的密度特点,对脊柱旁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神经鞘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的多层螺旋CT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志清 罗帝林 +5 位作者 王建华 谭永良 侯瑜 杨茂洪 黄春元 郑可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0期2-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大肠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结肠镜(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DD)和透明法(Raysum)重建,并与电子结肠镜(EC)和手术病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大肠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仿真结肠镜(VC)、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DD)和透明法(Raysum)重建,并与电子结肠镜(EC)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CT仿真结肠镜结合MPR、SSD和Raysum技术能对大肠癌病变准确定位,并有利于观察肿瘤的形态及特征。但各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结肠外形、肠腔内外情况、病变的形态、范围及浸润程度等细节方面各有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无创的、快捷、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脂肪瘤的CT和MRI分析
9
作者 侯瑜 赵志清 +5 位作者 王建华 许朝璇 谭永良 叶定开 杨茂洪 曾剑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0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和MRI诊断的17例颅内脂肪瘤的影像表现。结果颅内脂肪瘤CT表现为脂肪密度影,CT值约为-20~-120HU,平均为-56.3HU,MRI表现为T1WI和T2WI图像上均呈高信...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和MRI诊断的17例颅内脂肪瘤的影像表现。结果颅内脂肪瘤CT表现为脂肪密度影,CT值约为-20~-120HU,平均为-56.3HU,MRI表现为T1WI和T2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与皮下脂肪类似。脂肪瘤主要分布在中线及附近,其中11例位于胼胝体区;6例合并有其他颅脑发育异常,其中4例为胼胝体发育异常。结论颅内脂肪瘤好发于中线及附近,CT和MRI表现典型,多可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脂肪瘤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致肝脏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庞惠萍 丁泽 +4 位作者 苏娜 苏冠宁 王佳楠 杨茂洪 吴高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113,共4页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霉菌毒素,是全世界饲料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毒性最强的一种,其在畜禽的代谢过程中可通过引起肝脏氧化损伤...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霉菌毒素,是全世界饲料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给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毒性最强的一种,其在畜禽的代谢过程中可通过引起肝脏氧化损伤,诱导肝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导致畜禽肝脏损伤,严重的还会造成死亡。论文针对AFB1的危害及其引发畜禽肝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和治疗AFB1中毒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肝脏 氧化损伤 细胞凋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吸虫病的CT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春元 许朝璇 +4 位作者 罗帝林 杨茂洪 侯瑜 王建华 赵志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9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肝吸虫病患者的肝脏CT表现。结果CT主要表现为肝脏被膜下末梢胆管小囊状、杵状扩张16例;合并肝硬化2例;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5例;合并肝实质斑片状或结节状低密度灶2例。结论肝吸虫... 目的探讨CT对肝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肝吸虫病患者的肝脏CT表现。结果CT主要表现为肝脏被膜下末梢胆管小囊状、杵状扩张16例;合并肝硬化2例;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5例;合并肝实质斑片状或结节状低密度灶2例。结论肝吸虫病具有特征性CT表现,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 胆道疾病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