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离子注入选育高效发酵木糖生产L(+)-乳酸的米根霉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英歌 李文 +4 位作者 柳丹 樊永红 王冬梅 郑之明 余增亮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了获得能够高效发酵木糖生产L(+)-乳酸的菌株,采用氮离子注入诱变方法,对出发菌株米根霉RLC41-6进行改良,获得高产L(+)-乳酸菌株RQ4012,发酵周期为72h,产酸能力达74.37g/L,产酸速率达1.03g/(L.h),比RLC41-6提高了1.6倍。经过多次传代... 为了获得能够高效发酵木糖生产L(+)-乳酸的菌株,采用氮离子注入诱变方法,对出发菌株米根霉RLC41-6进行改良,获得高产L(+)-乳酸菌株RQ4012,发酵周期为72h,产酸能力达74.37g/L,产酸速率达1.03g/(L.h),比RLC41-6提高了1.6倍。经过多次传代实验证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米根霉 木糖 L(+)-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黄芪药渣固体双向发酵工艺优化及菌质多糖对肠癌HCT116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英歌 李荣 +2 位作者 宋凯 王娟 王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118,共9页
为了高值化利用黄芪药渣,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灵芝-黄芪药渣固体双向发酵生产多糖的工艺,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0.66 g/mL、装瓶量0.22 g/mL、接种量4.5%、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6 d,菌质多糖平均产率达到(29.21±0.23)mg/g。H... 为了高值化利用黄芪药渣,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灵芝-黄芪药渣固体双向发酵生产多糖的工艺,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0.66 g/mL、装瓶量0.22 g/mL、接种量4.5%、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6 d,菌质多糖平均产率达到(29.21±0.23)mg/g。HPLC分析菌质多糖的单糖组成,菌质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采用MTT法测定菌质多糖对人体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当菌质多糖浓度超过40 mg/mL时,对人体肠癌HCT116细胞的体外抑制率超过85%。菌质多糖溶液经口灌胃,测定对移植于裸鼠的人体肠癌HCT116的抑制作用,剂量为25 mL/kg时,对移植于裸鼠的人体肠癌HCT116的抑瘤率为55.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黄芪药渣 菌质多糖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图像分析及其在纳米ZnO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英歌 吴润 从善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40-141,共2页
研究了分形图像的分析过程,利用MATLAB软件完成了分形维数计算程序的设计。并提取了纳米ZnO透射电镜像的分形图像,利用分形维数计算程序计算其分形维数,证明这种图像数字化方法能对纳米ZnO的形态进行评判,从而实现了定量描述纳米Zn... 研究了分形图像的分析过程,利用MATLAB软件完成了分形维数计算程序的设计。并提取了纳米ZnO透射电镜像的分形图像,利用分形维数计算程序计算其分形维数,证明这种图像数字化方法能对纳米ZnO的形态进行评判,从而实现了定量描述纳米ZnO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图像分析 MATLAB软件 应用 分形图像 分形维数 图像数字化 分析过程 计算程序 程序计算 维数计算 定量描述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英歌 钱春 王丹 《当代职业教育》 2013年第3期69-72,共4页
在党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关注与推动下,我国各地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与完善,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也不断增大。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社会认可度不高的窘境,究其原因,这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职... 在党中央和各地政府的关注与推动下,我国各地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改革与完善,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也不断增大。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社会认可度不高的窘境,究其原因,这与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策略,旨在改善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而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习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英歌 周海 +2 位作者 王爽 夏谨 卢一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0,18,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的应用。对电子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两类聚合物材料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阐述了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和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 太阳能电池 给体材料 受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S106胞外多糖的发酵优化及结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英歌 宋凯 +2 位作者 黄继翔 王娟 王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1-129,共9页
对实验室保存的38株乳酸菌进行筛选,得到高产胞外多糖菌株S.thermophilus S106。采用单因素、响应面优化S.thermophilus S106发酵培养基,当酪蛋白胨浓度为13.9 g/L、酵母浸粉浓度为6.6g/L、葡萄糖浓度为29.2 g/L时,多糖产率为(4.22±... 对实验室保存的38株乳酸菌进行筛选,得到高产胞外多糖菌株S.thermophilus S106。采用单因素、响应面优化S.thermophilus S106发酵培养基,当酪蛋白胨浓度为13.9 g/L、酵母浸粉浓度为6.6g/L、葡萄糖浓度为29.2 g/L时,多糖产率为(4.22±0.12)g/L。HPLC分析显示S106 EPS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红外光谱显示S106 EPS具有多糖典型的结构和官能团。S106 EPS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胞外多糖 发酵优化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物理法制备纳米ZnO晶须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英歌 周海 +3 位作者 吴润 从善海 徐楠 王迎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法制备纳米ZnO晶须,讨论了反应压力变化对纳米ZnO晶须的形态的影响。并且尝试建立反应压力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将对其开发具有显著的意义。实验证明这种四针状的纳米ZnO晶须的形态可用分形维数进行表征,纳米...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法制备纳米ZnO晶须,讨论了反应压力变化对纳米ZnO晶须的形态的影响。并且尝试建立反应压力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这将对其开发具有显著的意义。实验证明这种四针状的纳米ZnO晶须的形态可用分形维数进行表征,纳米ZnO晶须的针愈长,分形维数愈大,发光性能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晶须 分形维数 反应压力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的可控分子质量高效非均相降解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英歌 黄继翔 李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139,共7页
在多糖无法溶解的非均相体系中,研究海藻酸钠的高效降解工艺。以降解产物黏度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时间对降解产物黏度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继续优化降解工艺。选择特定降解程度的海藻酸钠降解产物,使用凝胶色谱... 在多糖无法溶解的非均相体系中,研究海藻酸钠的高效降解工艺。以降解产物黏度为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催化剂用量和时间对降解产物黏度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继续优化降解工艺。选择特定降解程度的海藻酸钠降解产物,使用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测定分子质量,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和表面扫描电镜观察。海藻酸钠降解程度与温度、催化剂用量、时间在取值范围内正相关,在固液比1∶4(g∶mL)条件下,响应面优化所得最佳条件为温度61.53℃、催化剂用量1.0 g/10g海藻酸钠、时间5 h,所得降解产物数均分子质量为15.4 kDa。通过控制降解条件可相对精确地控制降解产物分子质量,获得数均分子质量在15 kDa~110 kDa内的降解产物。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降解处理对海藻酸钠糖链结构特征无影响,根据表面扫描电镜结果认为降解发生在多糖颗粒表面并逐渐深入。海藻酸钠的非均相降解方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易于放大的优点,并可通过控制降解条件来获得特定分子质量的降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非均相降解 高效 可控分子质量 降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胞链霉菌HM3黑色素发酵的响应面优化及稳定性、抗氧化性研究
9
作者 杨英歌 黄继翔 +1 位作者 王娟 王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1,共11页
为了开发低成本高品质的天然黑色素,采用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从实验室保存的38株产黑色素卡胞链霉菌中筛选到高产菌株HM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葡萄糖1%、蛋白胨0.33%、酵母浸粉0.67%、K_(2)HPO_(4)·3H_(2... 为了开发低成本高品质的天然黑色素,采用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从实验室保存的38株产黑色素卡胞链霉菌中筛选到高产菌株HM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葡萄糖1%、蛋白胨0.33%、酵母浸粉0.67%、K_(2)HPO_(4)·3H_(2)O 1.07%、酪氨酸0.79%、CuSO_(4)0.00003 mol/L、pH 7.5,温度28℃、接种量3%,摇瓶装液量100 m L/500 mL。优化后黑色素产量达到5.8 g/L,较优化前提高了4.27倍。HM3黑色素的紫外、红外吸收光谱具有与真黑素一致的特征。HM3黑色素具有较好的光、热、氧化剂和还原剂稳定性;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1.75%,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78.42%,超氧自由基清除率为57.98%,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36.51%,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HM3黑色素的发酵生产和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响应面优化 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水解度发酵乳的制作
10
作者 杨英歌 陈文武 黄继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4,共5页
对奶酪成熟机理及促成熟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和促进细胞自溶相结合的工艺设计思路,将蛋白酶活性高的粪肠球菌菌株和具有较高胞内肽酶活性及自溶度的瑞士乳杆菌菌株作为发酵剂,接种至30%(W/W)复原脱脂乳中,在16 h的发... 对奶酪成熟机理及促成熟方法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和促进细胞自溶相结合的工艺设计思路,将蛋白酶活性高的粪肠球菌菌株和具有较高胞内肽酶活性及自溶度的瑞士乳杆菌菌株作为发酵剂,接种至30%(W/W)复原脱脂乳中,在16 h的发酵过程中控制pH为5.60~5.80,以提高细胞密度,随后通过控制温度、pH值等环境条件促进瑞士乳杆菌细胞的自溶,处理2 h后,12%TCA可溶性氮占总氮比例达1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控pH培养 自溶 蛋白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ZAO薄膜表征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英歌 卢一民 +1 位作者 王新如 李小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7-21,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溅射功率分别为30,50,80,100W条件下制备ZAO薄膜,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谱对制得的薄膜样品进行表面形貌、结构特性和黏附性能进行研究。XRD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ZAO薄膜呈现了明显的(002)... 利用磁控溅射法在溅射功率分别为30,50,80,100W条件下制备ZAO薄膜,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谱对制得的薄膜样品进行表面形貌、结构特性和黏附性能进行研究。XRD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ZAO薄膜呈现了明显的(002)择优取向,结晶质量获得提高。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样品的二维、三维以及剖面线图进行分析。随着溅射功率增大,薄膜样品表面较均匀致密,晶粒生长较充分,结晶质量较高,粗糙度和黏附力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O薄膜 射频磁控溅射 原子力显微镜 黏附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保健饮料加工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海东 陈文武 +1 位作者 王印 杨英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8-101,共4页
以牛蒡根为原料,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成分为目标研制牛蒡保健饮料,并融合超声波、微波、木瓜蛋白酶处理技术,使牛蒡菊糖等保健活性成分最大限度溶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保健饮料成分的优化配比为牛蒡液40 m L/100 m L饮料,黄原胶0.25%,... 以牛蒡根为原料,最大限度的保留营养成分为目标研制牛蒡保健饮料,并融合超声波、微波、木瓜蛋白酶处理技术,使牛蒡菊糖等保健活性成分最大限度溶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保健饮料成分的优化配比为牛蒡液40 m L/100 m L饮料,黄原胶0.25%,安赛蜜0.03%,柠檬酸0.10%,得到乳白色、具有牛蒡特有清香气味的饮料,由于饮料中不含有蔗糖,并含有牛蒡菊糖等抗糖尿病的保健成分,适合健康人群及糖尿病人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牛蒡保健饮料的开发生产对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牛蒡菊糖 保健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钢GCr15表面多元共渗后硬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海 陈飞 +3 位作者 姚斌 张建军 杨英歌 陈力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593-594,共2页
多元共渗可以显著提高轴承钢材料的表面性能。对GCr15轴承钢进行C,N,O多元共渗处理,研究表明,经多元共渗,材料表面硬度得到较大提高,改善了材料的耐磨性、抗蚀性。SEM分析显示,材料表面形成了50μm至60μm厚的渗层。
关键词 轴承钢 多元共渗 表面处理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飞 周海 +2 位作者 杨英歌 吕俊霞 万汉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10,共5页
镁及镁合金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轻质结构材料。但镁合金的耐蚀性较差,因此进 行适当的表面处理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镁合金表面强化处理新技术,主 要有等离子微弧阳极氧化、加弧辉光等离子表面处理、离子束增... 镁及镁合金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轻质结构材料。但镁合金的耐蚀性较差,因此进 行适当的表面处理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镁合金表面强化处理新技术,主 要有等离子微弧阳极氧化、加弧辉光等离子表面处理、离子束增强辅助沉积表面技术、化学转化膜、阳极 氧化以及化学镀等表面处理方法。这些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但也都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化学镀、阳极 氧化、化学转化膜等表面涂膜均有涂镀层薄,结合强度低,容易剥落,膜层不致密,不均匀,处理液有污染 等缺点I等离子微弧氧化虽能获得较厚结合较好的渗镀层,但镀层有表面疏松、表面粗糙等缺点;离子束 增强辅助沉积表面技术虽然能在表面形成结合好的渗镀层,但设备昂贵,处理面积小,适用面小,产业化 较困难。最后展望了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表面强化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聚复配物对L-乳酸发酵液的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 柳丹 +5 位作者 杨英歌 王冬梅 樊永红 姚建铭 郑之明 余增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对用磁聚复配物预处理L-乳酸发酵液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复配物用量、搅拌速度与时间、温度、磁场强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pH5~6,40mg/L壳聚糖与100mg/L Fe3O4复配,200r/min下搅拌5min,35~55℃,外加磁场...  对用磁聚复配物预处理L-乳酸发酵液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H值、复配物用量、搅拌速度与时间、温度、磁场强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pH5~6,40mg/L壳聚糖与100mg/L Fe3O4复配,200r/min下搅拌5min,35~55℃,外加磁场(0.5T)作用1min的情况下,发酵液的絮凝率达到了98.5%,表明磁聚复配物对L-乳酸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具有优良的絮凝能力,且更大的优势在于显著提高了固液分离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发酵液 壳聚糖 复配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低温气体多元共渗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海 陈飞 +1 位作者 杨英歌 邓蓓蓓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利用一种新型智能化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45钢表面进行低温气体C、N、O多元共渗,以期提高其表面硬度。利用SEM、XRD研究了渗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用显微硬度仪测试了试样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45钢的表面形成了以碳化物和氮化物... 利用一种新型智能化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45钢表面进行低温气体C、N、O多元共渗,以期提高其表面硬度。利用SEM、XRD研究了渗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用显微硬度仪测试了试样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45钢的表面形成了以碳化物和氮化物为主的渗层,其表面硬度最高可达725 HV,同时提高共渗温度可以显著提高渗层厚度,使试样表面具有良好的硬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多元共渗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异丁烯-b-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以及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一波 李树新 +4 位作者 杨英歌 任苹 陈颖 李小波 王新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DiCumCl/TiCl4//DtBP为引发体系,正己烷和一氯甲烷为溶剂,在-80℃下,通过可控正离子聚合法成功合成聚(苯乙烯-b-异丁烯-b-苯乙烯)(SIBS)三嵌段共聚物。通过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多角激光光散射/紫外分光光度仪(SEC/RI/LS/UV)... 以DiCumCl/TiCl4//DtBP为引发体系,正己烷和一氯甲烷为溶剂,在-80℃下,通过可控正离子聚合法成功合成聚(苯乙烯-b-异丁烯-b-苯乙烯)(SIBS)三嵌段共聚物。通过体积排斥色谱法/示差折光指数/多角激光光散射/紫外分光光度仪(SEC/RI/LS/UV)、热失重分析(TG)、差示量热扫描仪分析(DSC)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产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IBS三嵌段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着苯乙烯投料量的增加不断提高,聚苯乙烯质量分数也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没有明显变化。SIBS的DSC测试发现明显的2个Tg(玻璃化转变温度),表明存在微相分离结构。通过AFM对SIBS表观形貌的研究,进一步表明SIBS存在微观相分离结构,退火后相分离结构更有序和更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正离子聚合 聚(苯乙烯-b-异丁烯-b-苯乙烯) 热塑性弹性体 微观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豉中抗氧化芽孢杆菌的多样性分析和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昕 吕晓腾 +1 位作者 杨英歌 黄继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62,共6页
从豆豉中分离筛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芽孢杆菌菌株,以豆粕为原料,以抗氧化性测试为筛选体系,筛选优良菌株并鉴定,了解菌株的抗氧化特性并为功能性成分的开发提供菌株资源。对菌株发酵豆粕上清液,使用DPPH·清除率作为初筛方法获... 从豆豉中分离筛选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芽孢杆菌菌株,以豆粕为原料,以抗氧化性测试为筛选体系,筛选优良菌株并鉴定,了解菌株的抗氧化特性并为功能性成分的开发提供菌株资源。对菌株发酵豆粕上清液,使用DPPH·清除率作为初筛方法获得12株菌株,其清除率在86.2%~96.6%,使用·OH清除率等6种抗氧化评价方法进行复筛并测定多肽浓度,结果显示各抗氧化性测试方法间相关性不明显,仅有总抗氧化力与·OH清除率显著正相关,与·O2^-清除率极显著正相关。多肽浓度与各抗氧化性测试方法间无显著正相关,与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提示12株菌株产生的抗氧化成分在类型和机理可能存在较高的多样性。将菌株发酵上清液密封后在50℃保存14d,抗氧化力均呈下降趋势,HFBL261菌株抗氧化力残留最高,对其表型形状和16S rDNA序列进行测定,鉴定为Bacillus subtil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菌株 抗氧化能力 多样性分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涂层材料终止于界面裂纹尖端弹塑性奇异应力场
19
作者 李一全 杨英歌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4-36,41,共4页
针对涂层材料分析了终止于界面的裂纹尖端弹塑性应力场奇异性。由线性硬化全量理论并考虑到裂纹尖端应力奇异特征,建立了相关的本构方程。利用Goursat应力函数求得了裂纹尖端弹塑性奇异应力场。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应力场奇异性可以通过... 针对涂层材料分析了终止于界面的裂纹尖端弹塑性应力场奇异性。由线性硬化全量理论并考虑到裂纹尖端应力奇异特征,建立了相关的本构方程。利用Goursat应力函数求得了裂纹尖端弹塑性奇异应力场。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应力场奇异性可以通过两个与硬化系数相关的Dundurs参数进行描述。当硬化系数远小于弹性模量时,奇异应力场仅需要一个Dundurs参数来表征。对于涂层为陶瓷基体为金属的情形,奇异性取决于裂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材料 裂纹 弹塑性 奇异性 线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气吹脱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成明 董保成 +5 位作者 张建华 刘晓玲 白耀博 杨英歌 刘洁 李十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55-160,共6页
为初步阐明直接空气吹脱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原理,并评估关键操作因素对该方法去除氨氮效率的影响。分别以天然沼液及人工配制废水为实验对象,通过检测直接空气吹脱处理前后体系的pH、碱度及氨氮浓度的变化,提出和验证假设,并评估以上因... 为初步阐明直接空气吹脱法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原理,并评估关键操作因素对该方法去除氨氮效率的影响。分别以天然沼液及人工配制废水为实验对象,通过检测直接空气吹脱处理前后体系的pH、碱度及氨氮浓度的变化,提出和验证假设,并评估以上因素对直接空气吹脱法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HCO^(-)_(3)的分解反应及随后CO^(2-)_(3)的水解反应是直接空气吹脱法去除氨氮的理论基础。降低操作压力、升高处理温度、增加通风量,均可提高脱氨效率。50℃,通风量16 vvm,处理1 h时,废水中氨氮从533.6 mg/L下降到193.9 mg/L,下降63.7%。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含有HCO-3的氨氮废水的脱氨处理,且无需添加碱试剂。废水中HCO-3的浓度决定了该方法的脱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厌氧消化废水 空气吹脱 沼气发酵 分解反应 水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