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唑来膦酸在早期乳腺癌中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丽娜(综述) 杨艳芳(综述) 顾林(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005-1007,共3页
早期乳腺癌在接受辅助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时均会对患者骨密度造成不良影响,加速骨丢失。第三代双磷酸盐—唑来膦酸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重吸收,主要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唑来膦酸-弗隆辅助协同试验(ZO-... 早期乳腺癌在接受辅助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时均会对患者骨密度造成不良影响,加速骨丢失。第三代双磷酸盐—唑来膦酸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重吸收,主要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唑来膦酸-弗隆辅助协同试验(ZO-FAST)显示唑来膦酸在早期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同时使用不仅可有效防止骨质丢失,还具有明显降低肿瘤复发的作用。奥地利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研究小组-12(ABCSG-12)试验结果同样表明唑来膦酸在联合内分泌治疗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和死亡风险。除此之外,临床前实验和临床试验也证实唑来膦酸联合化疗也具有协同的抗肿瘤作用。唑来膦酸联合新辅助化疗降低复发(AZURE试验),对于绝经5年以上和年龄>60岁的人群,辅助化疗加唑来膦酸显著减低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在ABCSG-12试验中同样发现对于年龄>40岁的患者,唑来膦酸可明显降低复发风险,而年龄≤40岁患者却未在唑来膦酸的治疗中获益。这些结果表明唑来膦酸在雌激素低水平(自然的或治疗后结果)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易于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对于唑来膦酸的最佳剂量和持续时间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确认,相信随着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可以提供更充足的证据来支持唑来膦酸在早期乳腺癌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唑来膦酸 骨转移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艳芳(综述) 姜战胜(审阅) 顾林(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0-1204,共5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高,预后差。随着抗HER2药物的不断出现及广泛应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10年随访结果证实1年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可以...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侵袭性高,预后差。随着抗HER2药物的不断出现及广泛应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出现了非常显著的改善。10年随访结果证实1年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对于术后的高危人群,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或者曲妥珠单抗序贯来那替尼可以进一步减少复发。5年随访结果表明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可使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白蛋白紫杉醇代替普通紫杉醇与抗HER2药物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pCR率;而抗HER2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尚不能达到与联合化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疗效,即使联合CDK4/6抑制剂,对于pCR的提高依然有限。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联合紫杉类药物是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一线方案;对于老年、体弱的患者,节拍环磷酰胺可以作为紫杉类药物的替代品;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作为HER2阳性伴激素受体阳性的选择,疗效优于曲妥珠单抗联合内分泌治疗;T-DM1无论是作为二线治疗还是三线及以后的治疗均提高了患者生存获益,是治疗晚期、耐药HER2阳性乳腺癌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丽娜 杨艳芳(综述) 姜战胜(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44-849,共6页
PD-1/PD-L1抑制剂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多种肿瘤治疗的现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以阿替利珠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PD-1/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晚期患者一线治疗、早期患者新辅助治疗... PD-1/PD-L1抑制剂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多种肿瘤治疗的现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以阿替利珠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为代表的PD-1/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晚期患者一线治疗、早期患者新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其是否用于术后高危分型的辅助治疗,目前尚无结论。本文就目前PD-1/PD-L1抑制剂在TNBC中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一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