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开展农民教育的实践形式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玲玲
杨舒娴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78,共3页
-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治理视域下习近平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KDC00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多管齐下,通过发展学校教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面向乡村的文化作品以及设立宣传员和报告员等实践形式,开展农民教育,迅速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有效巩固了人民政权,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民教育
实践形式
-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张人亚——红色火种守护者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玲玲
杨舒娴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58,共3页
-
基金
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治理视域下习近平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19KDC008)的支持
-
文摘
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陈列柜里,摆放着现存最早的两本《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其中,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封面上,"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几个字格外引人注目。北京中央档案馆里,摆放着中共二大唯一存世的首部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文件上亦赫然印有"张静泉‘人亚’同志秘藏"字样。正是由于张人亚的努力和坚守,这份记载着中国共产党起点的珍贵火种才得以穿过百年历史烟云,呈现于我们眼前。张人亚的守护,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向我们诉说着共产党人至死不渝的信仰。
-
关键词
中共二大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央档案馆
中共一大会址
至死不渝
《共产党宣言》
精神财富
陈列柜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D23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