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南萨克马尔期珊瑚礁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1
作者 王立芙 巩恩普 +3 位作者 杨臻元 王俊杰 张永利 关长庆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3-466,共14页
【目的】黔南紫云地区广泛发育早二叠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是研究浅水海洋生物建造及其古环境背景的重要区域。【方法】以贵州省紫云县宗地镇高寨地区珊瑚礁为研究对象,从古生物学和沉积岩石学等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高寨珊瑚礁野... 【目的】黔南紫云地区广泛发育早二叠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是研究浅水海洋生物建造及其古环境背景的重要区域。【方法】以贵州省紫云县宗地镇高寨地区珊瑚礁为研究对象,从古生物学和沉积岩石学等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高寨珊瑚礁野外出露高度约3.0 m,宽度约23.6 m。礁内所产出的䗴类化石组合指示其发育的时代为早二叠世萨克马尔期早—中期。珊瑚礁主要由复体四射珊瑚福米切夫珊瑚(Fomichevella)建造而成,并发育单体四射珊瑚沟珊瑚(Bothrophyllum)、提曼珊瑚(Timania)和复体四射珊瑚柯坪珊瑚(Kepingophyllum)。珊瑚体保存较为完好,原位保存的珊瑚互相接触搭建格架形成珊瑚格架岩,格架内空间大多被珊瑚体障积的灰泥沉积物所充填。珊瑚礁内含有丰富的附礁生物,包括䗴、非䗴有孔虫、钙质藻类、微生物鲕粒、海百合、苔藓虫和腕足碎片等。通过对珊瑚礁及其上下岩层沉积微相的分析,划分出生物碎屑颗粒岩、生物碎屑泥粒岩、珊瑚格架岩和生物碎屑粒泥岩四种微相类型。珊瑚礁的基底以生物碎屑颗粒岩和生物碎屑泥粒岩为主。珊瑚礁内的微相类型主要为珊瑚格架岩,珊瑚格架间含有丰富的生物碎屑粒泥岩。珊瑚礁的顶部以生物碎屑泥粒岩为主要的微相类型。【结论】高寨珊瑚礁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相对海平面波动导致的水动能强度变化所控制,这一研究为低纬度地区生物礁演化对晚古生代冰川作用的响应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萨克马尔期 生物组成 微相 黔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炭纪生物礁与晚古生代冰期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巩恩普 黄文韬 +6 位作者 关长庆 张永利 王立芙 杨臻元 李骁 王俊杰 苗卓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71-1692,共22页
有着海洋“热带雨林”之称的生物礁,是一个由各类生物组成的高级生态系统,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生物礁都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和古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物礁的发展和演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晚古生代冰期对... 有着海洋“热带雨林”之称的生物礁,是一个由各类生物组成的高级生态系统,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生物礁都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和古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物礁的发展和演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晚古生代冰期对石炭纪生物礁的作用。晚古生代冰期是显生宙以来最为重要的气候变冷事件之一,开始于泥盆纪末,结束于早二叠世,导致全球古气候和古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并对石炭纪生物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多年来,在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虽然已经在晚古生代冰期和石炭纪生物礁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并未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总结了两大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受古环境和古气候影响,石炭纪生物礁经历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和演化史,并与晚古生代冰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石炭纪各时期生物礁的繁盛或衰落与气候回暖或变冷呈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生物礁 群落演化 晚古生代冰期 古气候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隆安都结剖面下石炭统都安组上部鲕粒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巩恩普 杨臻元 +6 位作者 黄文韬 关长庆 张永利 苗卓伟 王立芙 李骁 王俊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41,共17页
鲕粒是一类特殊的沉积颗粒,为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重要指示器。为了深入认识此类特殊颗粒的成因机制、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对广西隆安地区都结剖面下石炭统都安组上部含鲕粒地层开展了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研究区共识别出5... 鲕粒是一类特殊的沉积颗粒,为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重要指示器。为了深入认识此类特殊颗粒的成因机制、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对广西隆安地区都结剖面下石炭统都安组上部含鲕粒地层开展了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研究区共识别出5种主要的鲕粒类型:放射状纹层鲕粒(O1)、规则同心放射状纹层鲕粒(O2)、不规则同心放射状纹层鲕粒(O3)、泥晶鲕粒(O4-A和O4-B)和复合鲕粒(O5)。各类鲕粒的显微组构和沉积环境指示其具有不同的形成过程,其中水动力条件影响和控制着鲕粒的发育和分布情况。研究区含鲕粒地层形成于维宪期末-谢尔普霍夫期,恰好对应早石炭世晚期冰川作用的开始。受冰川作用影响,全球海平面频繁波动,研究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并以浅滩和潮坪沉积环境为主,为鲕粒的形成提供了适宜的水体条件,即温暖、动荡的浅水环境。此外,含鲕粒岩层内广泛发育钙质微生物和微生物席,说明微生物活动在研究区较为常见,可能与鲕粒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都安组 鲕粒类型 鲕粒成因 微生物作用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