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桂林“鸡血玉”(石英质玉)的稳定性:基于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的探索
1
作者
孙媛
李紫薇
+2 位作者
丘志力
李东升
杨育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43-45,共3页
中国享有“玉石之国”的赞誉,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国家。角闪石、蛇纹石、绿松石和石英是中国古玉的四种主要材料,5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用玉髓制作的器物[1-2]。桂林“鸡血玉”是中国近20年来开发和应用的一类石英质...
中国享有“玉石之国”的赞誉,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国家。角闪石、蛇纹石、绿松石和石英是中国古玉的四种主要材料,5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用玉髓制作的器物[1-2]。桂林“鸡血玉”是中国近20年来开发和应用的一类石英质玉石新品种[3-6],因其独特的红色(又称“黑底红”或“乾坤料”)在外观上可与中国传统珍贵印章石品种之一——鸡血石相媲美,故而得名,但二者在矿物组成、宝石学特征、呈色原理等方面完全不同[4-8]。本研究使用红外光谱仪对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上朗矿区的19块桂林“鸡血玉”(石英质玉)(以下简称“鸡血玉”)样品进行了测试,并选择了7块样品破碎、研磨至200目粉末对其进行热重分析测试(样品基本宝石学特征见表1)。结果显示:(1)“鸡血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α-石英。红外光谱中1220~1070 cm^(-1)范围为最强吸收区且有明显分裂峰,由Si-O-Si和Si-O-(Al)非对称伸缩振动产生,特征峰有1218、1176、1170、1076、1072 cm^(-1)。470 cm^(-1)和541 cm^(-1)附近为次强吸收峰区,由O-Si-O弯曲振动所致,470 cm^(-1)处的吸收更强,特征峰有541、540、493、487、470 cm^(-1)。800 cm^(-1)和781 cm^(-1)附近出现肩峰,为Si-O键对称伸缩振动引起,781 cm^(-1)谱峰强度均高于800 cm^(-1),此处的肩峰弱分裂指示“鸡血玉”中SiO 2的晶体粒径较小,属于隐晶质集合体;(2)部分“鸡血玉”样品的红外光谱在1554 cm^(-1)附近出现吸收峰,为水的弯曲振动频率范围,是由水中O的变形振动引起,说明“鸡血玉”样品中含有少量的吸附水;(3)黑地红颜色特征的“鸡血玉”具有不同的热重曲线变化,表明每个样品所含水量与水的分布不尽相同;(4)根据测试样品的TG曲线显示(图1),“鸡血玉”的失重温度范围在200~800℃,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0~200℃时由于吸附水的流失致使鸡血玉样品最初质量减少;当温度升高至580℃左右,样品的质量变得平稳;在580~800℃范围内“鸡血玉”样品失重较快,温度升至750℃时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失重。此阶段由于高温,“鸡血玉”的结构已受到破坏。测试样品失重量范围区间为0.34%~9.69%。上述研究显示,“鸡血玉”的矿物组成主要为α-石英,玉质较为细腻,具有一定量的吸附水,部分“鸡血玉”饰品在日常佩戴和保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会出现“起棉”、颜色变浅、透明度降低等现象,很可能与桂林鸡血玉中含吸附水的矿物失水导致结构变疏松有关,但这一现象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鸡血玉”
稳定性
热重分析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香花岭绿色萤石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育富
于海燕
+1 位作者
张良钜
覃敏锋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6期64-67,共4页
湖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中发育的颜色丰富的萤石与成矿关系密切,其中紫红色萤石与香花石密切共生,绿色萤石与绿泥石、云母等共生。为研究该地区绿色萤石中的稀土元素及其特征,对采自湖南香花岭地区矽卡岩中的5件绿色萤石样品,使用LA-ICP...
湖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中发育的颜色丰富的萤石与成矿关系密切,其中紫红色萤石与香花石密切共生,绿色萤石与绿泥石、云母等共生。为研究该地区绿色萤石中的稀土元素及其特征,对采自湖南香花岭地区矽卡岩中的5件绿色萤石样品,使用LA-ICP-MS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绿色萤石稀土元素含量丰富,w(ΣREE)为(298.95~3 135.42)×10-6,并且REE含量变化大,但却有相同的REE分配模式,即轻重稀土分馏相对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②绿色萤石表现出强烈的Eu负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色萤石是在富含稀土元素的还原环境中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稀土元素
成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南普格玄武岩中的沥青成因及其意义
3
作者
张良钜
杨育富
+2 位作者
阮青锋
李东升
曾伟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0-838,共9页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杏仁体、应力裂隙、破碎带及石英晶体中均有沥青产出。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及气孔构造,以及石英晶体中的甲烷(CH4)气体和固态沥青包裹体表明,沥青可能属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的产物...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杏仁体、应力裂隙、破碎带及石英晶体中均有沥青产出。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及气孔构造,以及石英晶体中的甲烷(CH4)气体和固态沥青包裹体表明,沥青可能属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的产物。沥青的碳同位素及红外光谱(IR)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可能来源于中二叠统阳新组生物碎屑灰岩的生油层,沥青属石油沥青。绿泥石成分中的有机碳与IR特征表明,杏仁体中绿泥石的形成可能与含有机质成矿热液有关。玄武岩中的绿泥石、沥青、甲烷、石英及自然铜等是玄武岩成岩后的构造应力与晚期基性火山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含有机质成矿热液热演化的结果。普格玄武岩中第一世代沥青的裂解温度(≥290℃)和有机碳含量(61%~84%)均高于第二世代沥青(裂解温度≥230℃,有机碳含量≤55%),说明第一世代沥青可能更有利于天然气藏的形成,第二世代沥青则可能有利于自然铜的形成。由此,该产状沥青可作为研究区寻找天然气及铜矿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有机质
成因
峨眉山玄武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
4
作者
蓝叶
于海燕
+3 位作者
阮青锋
沙鑫
易泽邦
杨育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2,共8页
透闪石玉的成矿与热液介质下成矿元素Si、Mg和Ca的迁移形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先进地质学理论和现代测试仪器在透闪石玉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透闪石玉的成矿理论更加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透闪石...
透闪石玉的成矿与热液介质下成矿元素Si、Mg和Ca的迁移形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先进地质学理论和现代测试仪器在透闪石玉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透闪石玉的成矿理论更加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透闪石玉成因分类的科学性,成矿物质来源的可靠性以及成矿过程的系统性。基于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透闪石玉成因类型划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年代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根据透闪石玉成矿特征和相关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从原位稀土元素、微区^(40)Ar/^(39)Ar定年和同位素示踪3个方面,对透闪石玉的成矿物质和蚀变热液来源的研究方法作出展望,以期为玉石的成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闪石玉
成矿类型
物质来源
成矿环境
成矿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桂林“鸡血玉”(石英质玉)的稳定性:基于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的探索
1
作者
孙媛
李紫薇
丘志力
李东升
杨育富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高校有色金属氧化物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43-45,共3页
文摘
中国享有“玉石之国”的赞誉,是世界上最早用玉的国家。角闪石、蛇纹石、绿松石和石英是中国古玉的四种主要材料,5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用玉髓制作的器物[1-2]。桂林“鸡血玉”是中国近20年来开发和应用的一类石英质玉石新品种[3-6],因其独特的红色(又称“黑底红”或“乾坤料”)在外观上可与中国传统珍贵印章石品种之一——鸡血石相媲美,故而得名,但二者在矿物组成、宝石学特征、呈色原理等方面完全不同[4-8]。本研究使用红外光谱仪对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上朗矿区的19块桂林“鸡血玉”(石英质玉)(以下简称“鸡血玉”)样品进行了测试,并选择了7块样品破碎、研磨至200目粉末对其进行热重分析测试(样品基本宝石学特征见表1)。结果显示:(1)“鸡血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α-石英。红外光谱中1220~1070 cm^(-1)范围为最强吸收区且有明显分裂峰,由Si-O-Si和Si-O-(Al)非对称伸缩振动产生,特征峰有1218、1176、1170、1076、1072 cm^(-1)。470 cm^(-1)和541 cm^(-1)附近为次强吸收峰区,由O-Si-O弯曲振动所致,470 cm^(-1)处的吸收更强,特征峰有541、540、493、487、470 cm^(-1)。800 cm^(-1)和781 cm^(-1)附近出现肩峰,为Si-O键对称伸缩振动引起,781 cm^(-1)谱峰强度均高于800 cm^(-1),此处的肩峰弱分裂指示“鸡血玉”中SiO 2的晶体粒径较小,属于隐晶质集合体;(2)部分“鸡血玉”样品的红外光谱在1554 cm^(-1)附近出现吸收峰,为水的弯曲振动频率范围,是由水中O的变形振动引起,说明“鸡血玉”样品中含有少量的吸附水;(3)黑地红颜色特征的“鸡血玉”具有不同的热重曲线变化,表明每个样品所含水量与水的分布不尽相同;(4)根据测试样品的TG曲线显示(图1),“鸡血玉”的失重温度范围在200~800℃,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0~200℃时由于吸附水的流失致使鸡血玉样品最初质量减少;当温度升高至580℃左右,样品的质量变得平稳;在580~800℃范围内“鸡血玉”样品失重较快,温度升至750℃时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失重。此阶段由于高温,“鸡血玉”的结构已受到破坏。测试样品失重量范围区间为0.34%~9.69%。上述研究显示,“鸡血玉”的矿物组成主要为α-石英,玉质较为细腻,具有一定量的吸附水,部分“鸡血玉”饰品在日常佩戴和保存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会出现“起棉”、颜色变浅、透明度降低等现象,很可能与桂林鸡血玉中含吸附水的矿物失水导致结构变疏松有关,但这一现象可逆。
关键词
桂林“鸡血玉”
稳定性
热重分析
红外光谱
Keywords
“chicken-blood jade”from Guilin
stabilit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oscopy
分类号
TS933 [轻工技术与工程]
O657.3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香花岭绿色萤石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育富
于海燕
张良钜
覃敏锋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出处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6期64-67,共4页
文摘
湖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床中发育的颜色丰富的萤石与成矿关系密切,其中紫红色萤石与香花石密切共生,绿色萤石与绿泥石、云母等共生。为研究该地区绿色萤石中的稀土元素及其特征,对采自湖南香花岭地区矽卡岩中的5件绿色萤石样品,使用LA-ICP-MS进行了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地区绿色萤石稀土元素含量丰富,w(ΣREE)为(298.95~3 135.42)×10-6,并且REE含量变化大,但却有相同的REE分配模式,即轻重稀土分馏相对明显,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②绿色萤石表现出强烈的Eu负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色萤石是在富含稀土元素的还原环境中成矿。
关键词
萤石
稀土元素
成矿环境
Keywords
Fluorite
Rare earth element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分类号
P618.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78.31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南普格玄武岩中的沥青成因及其意义
3
作者
张良钜
杨育富
阮青锋
李东升
曾伟来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0-83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2003
41172054)
文摘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杏仁状玄武岩的晶洞、杏仁体、应力裂隙、破碎带及石英晶体中均有沥青产出。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及气孔构造,以及石英晶体中的甲烷(CH4)气体和固态沥青包裹体表明,沥青可能属成矿热液中的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的产物。沥青的碳同位素及红外光谱(IR)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可能来源于中二叠统阳新组生物碎屑灰岩的生油层,沥青属石油沥青。绿泥石成分中的有机碳与IR特征表明,杏仁体中绿泥石的形成可能与含有机质成矿热液有关。玄武岩中的绿泥石、沥青、甲烷、石英及自然铜等是玄武岩成岩后的构造应力与晚期基性火山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含有机质成矿热液热演化的结果。普格玄武岩中第一世代沥青的裂解温度(≥290℃)和有机碳含量(61%~84%)均高于第二世代沥青(裂解温度≥230℃,有机碳含量≤55%),说明第一世代沥青可能更有利于天然气藏的形成,第二世代沥青则可能有利于自然铜的形成。由此,该产状沥青可作为研究区寻找天然气及铜矿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
沥青
有机质
成因
峨眉山玄武岩
Keywords
asphalt
organic matter
genesis
Emeishan basalt
分类号
P571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88.1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2
4
作者
蓝叶
于海燕
阮青锋
沙鑫
易泽邦
杨育富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2,共8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AA159167)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2018AD19147)。
文摘
透闪石玉的成矿与热液介质下成矿元素Si、Mg和Ca的迁移形式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先进地质学理论和现代测试仪器在透闪石玉研究中的应用,尤其是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中的应用,透闪石玉的成矿理论更加完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透闪石玉成因分类的科学性,成矿物质来源的可靠性以及成矿过程的系统性。基于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透闪石玉成因类型划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年代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根据透闪石玉成矿特征和相关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从原位稀土元素、微区^(40)Ar/^(39)Ar定年和同位素示踪3个方面,对透闪石玉的成矿物质和蚀变热液来源的研究方法作出展望,以期为玉石的成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透闪石玉
成矿类型
物质来源
成矿环境
成矿年代
Keywords
tremolite jade
metallogenic type
material source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metallogenic age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9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桂林“鸡血玉”(石英质玉)的稳定性:基于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的探索
孙媛
李紫薇
丘志力
李东升
杨育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南香花岭绿色萤石稀土元素特征
杨育富
于海燕
张良钜
覃敏锋
《现代矿业》
CAS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南普格玄武岩中的沥青成因及其意义
张良钜
杨育富
阮青锋
李东升
曾伟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透闪石玉成矿研究现状与展望
蓝叶
于海燕
阮青锋
沙鑫
易泽邦
杨育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