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椭圆振动加工参数对GH4169合金切削力与刀尖温度的影响及其机制
1
作者 童国顺 杨绿 +2 位作者 纪斌 吴怀超 吴兵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6,共8页
为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UEVC)加工参数对GH4169合金切削力和刀尖温度的变化机制,在GH4169合金加工时,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及超声频率对切削力和刀尖温度的影响及影响机制。UEVC结果表明:由于UEVC间歇性加工特性,切削... 为研究超声椭圆振动切削(UEVC)加工参数对GH4169合金切削力和刀尖温度的变化机制,在GH4169合金加工时,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及超声频率对切削力和刀尖温度的影响及影响机制。UEVC结果表明:由于UEVC间歇性加工特性,切削力和刀尖温度曲线呈现周期性变化;随着切削速度增大,刀具切割截面积(CSA)和切削力增大,但刀具对工件的摩擦次数(FC)减少更多,刀尖温度减小;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大,CSA、摩擦行程、切削力和刀尖温度均增大;随着超声频率的增大,单周期CSA和切削力减小,FC增多,刀尖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EVC GH4169合金 加工参数 切削力 刀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D砂轮氧化膜等效弹性模量的预测
2
作者 叶俊宏 李屹 +2 位作者 杨绿 纪斌 王柱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8,共7页
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技术(ELID)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等硬脆材料加工,其砂轮在线电解形成的氧化膜对砂轮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滑擦和耕犁过程影响显著。为了预测ELID砂轮氧化膜的等效弹性模量,提出一种大弹性模量夹杂物等效弹性模量数学模型。采... 在线电解修整磨削技术(ELID)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等硬脆材料加工,其砂轮在线电解形成的氧化膜对砂轮与工件之间的接触、滑擦和耕犁过程影响显著。为了预测ELID砂轮氧化膜的等效弹性模量,提出一种大弹性模量夹杂物等效弹性模量数学模型。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对所提出的预测模型与T-S方法进行对比,并应用纳米压痕表征方法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ELID砂轮氧化膜在厚度超过一定值的等效弹性模量,与实验检测的误差在5%以内;ELID砂轮氧化膜的等效弹性模量随着氧化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厚度超过一定值时,等效弹性模量增长缓慢,这是由于随着氧化膜的厚度增加,参与磨削的表层对整个氧化膜的影响变小,等效弹性模量趋于定值;根据理论数学模型,当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夹杂物的弹性模量远大于基体的弹性模量时,在相同体积分数下,颗粒增强复合物的等效弹性模量与复合材料基体的弹性模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砂轮氧化膜 等效弹性模量 理论数学模型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精密数控轧辊磨床中心架液压润滑系统的设计及其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德春 吴怀超 +2 位作者 赵丽梅 杨绿 何沐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7,共8页
中心架作为轧辊磨床的重要部分之一,起着支承和卸荷的重要作用。文中以某型高速精密数控轧辊磨床为依据,设计了其中心架的液压润滑系统,基于AMESim软件建立该液压润滑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得出侧瓦和底瓦静压固定活塞直径、静压... 中心架作为轧辊磨床的重要部分之一,起着支承和卸荷的重要作用。文中以某型高速精密数控轧辊磨床为依据,设计了其中心架的液压润滑系统,基于AMESim软件建立该液压润滑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得出侧瓦和底瓦静压固定活塞直径、静压固定活塞杆径及调速阀设定流量对系统中静压腔油压特性具有显著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对影响系统静压腔油压特性的3个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中心架液压润滑系统中,静压腔油压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明显缩短,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其结果可为轧辊磨床液压润滑系统的设计及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精密数控轧辊磨床 中心架 液压润滑系统 AMESIM 遗传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轧辊磨床圆柱度三点测量原理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祥礼 吴怀超 +1 位作者 赵丽梅 杨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针对数控轧辊磨床圆柱度离线式两点法不能参与程序运算,难以将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多种误差分离出来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点圆柱度误差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将误差分离技术(EST)应用到轧辊圆柱度测量上,并基于MATLAB平台建立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 针对数控轧辊磨床圆柱度离线式两点法不能参与程序运算,难以将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多种误差分离出来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点圆柱度误差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将误差分离技术(EST)应用到轧辊圆柱度测量上,并基于MATLAB平台建立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为验证该三点法的优势,预设10个轧辊截面轮廓进行误差分离仿真并分析。结果表明,三点圆柱度测量法能参与程序运算,有效分离出轧辊各截面圆度误差、各截面之间的半径差、各截面最小二乘圆心初始位置同时还可以分离出回转轴的回转误差和直行导轨的直行运动误差,为进一步实现轧辊圆柱度的精密测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轧辊磨床 三点法误差分离 圆柱度误差 直行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D高效磨削机理仿真研究
5
作者 刘冲 杨绿 吴怀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159,共5页
为了揭示ELID高效磨削的机理,首先,基于单颗磨粒与工件接触模型,借助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氧化膜厚度y、磨粒突出高度h、下压位移z对单颗磨粒压入深度m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获取了单颗磨粒压入深度m的预测模型。然后,根据砂轮表面磨粒突出... 为了揭示ELID高效磨削的机理,首先,基于单颗磨粒与工件接触模型,借助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氧化膜厚度y、磨粒突出高度h、下压位移z对单颗磨粒压入深度m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获取了单颗磨粒压入深度m的预测模型。然后,根据砂轮表面磨粒突出高度概率分布函数,建立了不同突出高度磨粒与工件的接触条件。通过对磨粒有效突出高度的离散化处理,提出了磨粒不同突出高度的离散区间的概率计算模型,最后运用概率统计学的方法得到了材料去除率模型。结果表明:ELID磨削砂轮表面生成的适当厚度的氧化膜会使得单颗磨粒压入深度m增大,尤其是突出高度较小的磨粒。氧化膜的弹性变形大,使得更多的磨粒参与工作,材料去除率理论上最大可增加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 高效磨削 磨削机理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坡缕石润滑油添加剂对灰铸铁HT200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绿 周元康 +2 位作者 李屹 朱湘宁 张勇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8,共5页
制备坡缕石纳米粒子添加到150N基础油的润滑油体系,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分别对该纳米粒子润滑油体系和纯150N基础油,在混合润滑条件下的铸铁HT200试样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并用SEM和金相显微镜对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制备坡缕石纳米粒子添加到150N基础油的润滑油体系,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分别对该纳米粒子润滑油体系和纯150N基础油,在混合润滑条件下的铸铁HT200试样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并用SEM和金相显微镜对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借助EDX测定试样表面成分的变化,探讨摩擦磨损性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自制备的用KH550硅烷偶联剂球磨修饰的坡缕石纳米粒子在基础油中分散性良好,在该润滑剂润滑条件下对摩的试样表面生成了自修复膜层,其磨损量明显减小,失重量下降约25.2%,平均摩擦系数下降约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磨损性能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缕石/Ag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的自修复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绿 周元康 +3 位作者 李屹 吴雪梅 陈建海 王陈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16,21,共6页
将坡缕石(Palygorskite,简称P)/Ag复合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以质量分数为4%的添加量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作为润滑油,在MMU-10G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P/Ag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自修复效果。用称重法测定磨损量,... 将坡缕石(Palygorskite,简称P)/Ag复合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以质量分数为4%的添加量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作为润滑油,在MMU-10G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P/Ag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自修复效果。用称重法测定磨损量,用SEM和EDX对最终摩擦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成分进行表征;并用金相显微镜进行逐阶段形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P/Ag复合添加剂有效减小了材料的磨损量达37.5%;自修复膜的主要成分为Fe,Si,O,C,Al,Mg,Ag,证明了纳米材料添加剂直接参与了自修复膜的形成;自修复膜的形成主要发生于运行10h(18km)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Ag 自修复 润滑添加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乒乓球技能水平的儿童在接发球时的视觉焦点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绿 邱文信 +1 位作者 李文宝 黄舜威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7,共5页
动作协调形态的获得与视觉通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而视觉通路的信息加工起始于视觉信息的选择。使用德制头戴式i View X HED4眼动仪对不同运动水平的儿童乒乓球选手在接发球时的视觉焦点加以考察,得出结论认为:1)不同技能水平的儿童在接... 动作协调形态的获得与视觉通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而视觉通路的信息加工起始于视觉信息的选择。使用德制头戴式i View X HED4眼动仪对不同运动水平的儿童乒乓球选手在接发球时的视觉焦点加以考察,得出结论认为:1)不同技能水平的儿童在接发球时的视觉焦点不同;2)优秀组的主要焦点为球拍,说明球拍的变化是影响选手进行运动预期和运动决策的重要信息;3)一般组和初学组的视觉焦点都集中在球、其它部位的AOI区域上,而较少落到对手球拍区域上,说明其对球的落点判断更依赖于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不能有效运用球拍的变化信息做到提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戴式眼动仪 乒乓球 儿童 视觉焦点 运动学习 AOI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替代空气的PEMFC输出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绿 陈果 +1 位作者 何峰 谢庄佑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0,共3页
建立氧气替代空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数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对电池在两种条件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仿真。以自制PEMFC单体电池为对象,验证仿真结果,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氧气替代空气提升输出性能的原因在于:... 建立氧气替代空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数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对电池在两种条件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仿真。以自制PEMFC单体电池为对象,验证仿真结果,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氧气替代空气提升输出性能的原因在于:氧气浓度的增加使热力学电动势增加、活化过电压降低、浓差过电压减少。活化过电压的作用大于热力学电动势,浓差过电压在电流密度较低时影响很小,但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影响会呈现指数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氧气替代空气 性能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软式垒球挥棒击球的视觉落点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绿 邱文信 戴金宪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3-276,共4页
视觉控制能力对于运动学习的重要意义正如其对于课业学习一样,是认知活动的首要关卡。儿童软式垒球的教学与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为探究眼动特征与运动学习的关系,使用德制i View X HED4头戴式眼动仪,测量15名有过棒球训练的儿童与15名... 视觉控制能力对于运动学习的重要意义正如其对于课业学习一样,是认知活动的首要关卡。儿童软式垒球的教学与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为探究眼动特征与运动学习的关系,使用德制i View X HED4头戴式眼动仪,测量15名有过棒球训练的儿童与15名从未接受过棒球训练的儿童,在击球前0.167 s、0.1 s以及击中球体时的视觉落点偏移值,分析视觉落点偏移值与击球成功率的关系,比较有无棒球训练经验对儿童的视觉落点偏移值的影响,以及击球成功率不同的儿童的视觉落点偏移值差异。结论:(1)无论有无棒球训练经验,视觉落点偏移值均与击球成功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2)棒球组儿童的视觉落点偏移值显著小于一般组(P<0.05);(3)击球成功率为100%的儿童,存在明显不同于其他儿童的眼动特异性,视觉控制能力显著优于其他儿童(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式垒球 运动学习 眼动 视觉控制 视觉落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坡缕石润滑油添加剂对45^#钢摩擦副的抗磨及自修复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雪梅 周元康 +3 位作者 杨绿 王陈向 李屹 陈建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87,共6页
制备的纳米坡缕石粒子经KH550表面修饰后分别按质量分数为2%,4%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采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抗磨减摩和自修复性能。利用电子天平测定试样的失重量以表征其耐磨性能和自修... 制备的纳米坡缕石粒子经KH550表面修饰后分别按质量分数为2%,4%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采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5#调质钢摩擦副的抗磨减摩和自修复性能。利用电子天平测定试样的失重量以表征其耐磨性能和自修复效果,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摩擦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借助EDX测定摩擦表面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试样在纳米坡缕石添加剂为2%的润滑油体系中自修复作用微弱,磨损率下降有限,减磨仅发生在初期磨合阶段;而试样在坡缕石添加剂为4%的润滑油体系中总磨损量比纯基础油体系下降了26.5%,经成分和形貌分析,该试样表面生成了含坡缕石特征元素呈斑状分布的自修复膜层,耐磨性和自修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摩擦副 磨合 正常磨损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蒙脱石添加剂对45#钢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曹阳 周元康 +2 位作者 张大斌 杨绿 朱文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51,共6页
将KH550偶联剂修饰的纳米蒙脱石(MMT)按不同质量分数加入150N基础油中,制备质量分数1%~5%的5种纳米MMT润滑油体系,采用MMU-10 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纳米MMT对45#钢摩擦副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EDX等分析试样形貌与表面... 将KH550偶联剂修饰的纳米蒙脱石(MMT)按不同质量分数加入150N基础油中,制备质量分数1%~5%的5种纳米MMT润滑油体系,采用MMU-10 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纳米MMT对45#钢摩擦副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EDX等分析试样形貌与表面元素成分的变化,分析影响摩擦学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3%的纳米MMT润滑油和具有最好的抗磨减摩性能,相对于基础油润滑体系,可使金属摩擦副磨损失重量最小降低45.5%;所有试样表面均形成了以MMT特征元素和Fe元素为主体组成的自修复膜层,使试样磨损损失获得补偿,其中质量分数3%的纳米MMT润滑油润滑时摩擦副表面MMT特征元素的含量最高,故试样磨损率最小;纳米MMT润滑体系润滑时的摩擦因数均低于纯基础油,但是不同含量的纳米MMT对改善45#钢摩擦副的减摩性没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蒙脱石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磨损 摩擦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Cu复合纳米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聂华伟 周元康 +1 位作者 杨绿 朱文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共混制备蒙脱土与Cu(MMT/Cu)复合纳米粒子,将其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以45#钢为摩擦副,利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使用EPMA-1600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Genesis能谱仪进行试样磨损面形貌观察和组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MM... 共混制备蒙脱土与Cu(MMT/Cu)复合纳米粒子,将其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以45#钢为摩擦副,利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使用EPMA-1600电子探针、金相显微镜、Genesis能谱仪进行试样磨损面形貌观察和组成元素分析。结果表明:MMT/Cu复合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减摩效果和抗磨性能,与基础油相比,添加了MMT/Cu复合纳米粒子的油样使摩擦副的平均摩擦因数下降52%,摩擦副试样失重减少55%,这是由于MMT/Cu复合纳米粒子在摩擦表面生成了自修复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材料 润滑油添加剂 减摩抗磨性能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缕石纳米份数对原位复合的PF及其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大斌 周元康 +1 位作者 杨绿 王满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7-190,共4页
分别枉预聚物体系中添加质量份数为0.3%,0.7%,1.0%,1.3%的坡缕石纳米(称为P纳米),原位合成坡缕石/桐油酚醛树脂(P/TPF)。用TEM观察纳米粒子在树脂中的分散状况,用SETARAM TG-DSC92-16热分析仪对合成的树脂进行了TG... 分别枉预聚物体系中添加质量份数为0.3%,0.7%,1.0%,1.3%的坡缕石纳米(称为P纳米),原位合成坡缕石/桐油酚醛树脂(P/TPF)。用TEM观察纳米粒子在树脂中的分散状况,用SETARAM TG-DSC92-16热分析仪对合成的树脂进行了TG分析;将所合成的树脂分别制作成编织摩擦材料并在DMS-1试验机上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纳米份数在0.3%~1.0%范围内P/TPF热失重率在240~600℃的中温区近于线性递减;当P纳米份数为1.0%时树脂的耐热性及其摩擦材料综合性能最佳,抗热衰温度可达280℃,200℃耐磨性最好,磨损率比无纳米桐油酚醛树脂摩擦材料提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打纳水份数 复合酚醛树脂 耐热性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和坡缕石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阳 周元康 +2 位作者 吴雪梅 张大斌 杨绿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28,共7页
将KH550偶联剂修饰的纳米蒙脱石和纳米坡缕石,分别按质量比3%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2种纳米润滑油分散体系,用激光粒度分析仪、TEM、IR表征纳米添加剂的分散稳定性,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2种纳米润滑油对45#钢的减摩抗磨性能,... 将KH550偶联剂修饰的纳米蒙脱石和纳米坡缕石,分别按质量比3%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2种纳米润滑油分散体系,用激光粒度分析仪、TEM、IR表征纳米添加剂的分散稳定性,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2种纳米润滑油对45#钢的减摩抗磨性能,用SEM和EDX等分析摩擦试样表面成分与形貌的变化及影响摩擦学性能的机制。结果表明:纳米蒙脱石平均粒径较小,在150N基础油中分散更稳定;2种纳米润滑油相比纯基础油润滑时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明显下降,其中纳米蒙脱石润滑油的抗磨减摩性能最好;2种纳米润滑油润滑时摩擦试样表面分别生成了含蒙脱石和坡缕石特征元素的自修复膜层,其中蒙脱石特征元素含量相对较高,说明纳米蒙脱石摩擦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坡缕石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磨损 自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法制备酚醛树脂基纳米坡缕石复合材料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大斌 周元康 +1 位作者 杨绿 王满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坡缕石/桐油-酚醛复合树脂(M-P/TPF),用TEM电镜表征了纳米分散状态和SETARAM TG-DSC92-16热分析仪对M-P/TPF、原位法制备的S-P/TPF以及纯TPF的耐热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各树脂制成的摩擦材料在DMS-1摩擦材料试验...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坡缕石/桐油-酚醛复合树脂(M-P/TPF),用TEM电镜表征了纳米分散状态和SETARAM TG-DSC92-16热分析仪对M-P/TPF、原位法制备的S-P/TPF以及纯TPF的耐热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各树脂制成的摩擦材料在DMS-1摩擦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了摩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含质量分数0.7%纳米坡缕石复合M-P/TPF中的纳米粒子有较好的分散性,在600℃时的热失重较TPF下降6%而略高于S-P/TPF。M-P/TPF摩擦试样的抗热衰退能力与S-P/TPF相当,比TPF提高近50℃,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共混法 耐热性 热衰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坡缕石/Cu复合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雪梅 杨绿 +1 位作者 周元康 曹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4,共7页
将球磨改性的超微坡缕石/Cu复合粉体(超微P/Cu)作为添加剂加入150N基础油中,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润滑油极压性能、载荷和速度对其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钢球磨斑表面形... 将球磨改性的超微坡缕石/Cu复合粉体(超微P/Cu)作为添加剂加入150N基础油中,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润滑油极压性能、载荷和速度对其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钢球磨斑表面形貌和化学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微P/Cu能够提高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其最大无卡咬合负荷PB值比基础油提高了26.3%,比超微粉体P和Cu单独作用提高了9.1%;载荷和转速影响超微P/Cu的减摩抗磨性能,当载荷为245N、转速为1200r/min时,超微P/Cu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超微P/Cu较佳的减摩抗磨机制,归因于复合超微粒子在摩擦表面生成了孔状结构的坡缕石自修复膜和铜的延展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坡缕石/铜 添加剂 复合材料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坡缕石的表面修饰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旭 陈建海 +2 位作者 杨绿 李屹 周元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9-41,54,共4页
通过球磨改性的方法,使用油酸、硅烷、季铵盐、钛酸酯4种修饰剂对纳米坡缕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使用沉降法及TEM进行修饰效果评价。将经过修饰的纳米坡缕石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在MMU-10G型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摩擦学特性。结... 通过球磨改性的方法,使用油酸、硅烷、季铵盐、钛酸酯4种修饰剂对纳米坡缕石颗粒进行表面修饰,使用沉降法及TEM进行修饰效果评价。将经过修饰的纳米坡缕石颗粒作为润滑添加剂,在MMU-10G型高速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其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油酸对纳米坡缕石具有优异的表面修饰效果,且其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经表面修饰的纳米坡缕石具有优异的减摩作用和良好的抗磨效果,与基础油相比,摩擦因数降低43.1%,磨损失重减少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表面修饰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3-甲基-2-丁烯-4-醛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海英 杨泽慧 +1 位作者 杨绿 陈新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5,共3页
The present paper covers a new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1-(2,6,6-trimethyl-1-cyclohexenyl)-3-methyl-2-buten-4-al with dimethyl sulfide, bromomethane and β-ionone as primary materials in four steps, via the carb... The present paper covers a new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1-(2,6,6-trimethyl-1-cyclohexenyl)-3-methyl-2-buten-4-al with dimethyl sulfide, bromomethane and β-ionone as primary materials in four steps, via the carbine reaction of dimethyl sulfide and bromomethane, the cyclization of trimethylsulfonium bromide and β-ionone, the opening of epoxy compound and isomerization of C14-aldehyde. The overall yield is 77%. The structure of the titled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GC/MS, IR and 1H NMR. The process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acile low-cost materials, high conversion, short reaction time, mild reaction ondition, and less by-products. Furthermore, the part materials can be recycled, the cost and pollution are reduced, so it is feasible for industry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环己烯基)甲基丁烯醛 卡宾反应 Β-紫罗兰酮 三甲基溴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坡缕石的分散工艺对润滑油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勇杰 朱湘宁 杨绿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
研究了纳米坡缕石的分散工艺对润滑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分散工艺均可将纳米坡缕石均匀分散到基础油中。在室温下放置24h后,方案二和方案三出现少量沉淀,方案一无沉淀出现。在摩擦试验条件下,三种方案对应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 研究了纳米坡缕石的分散工艺对润滑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分散工艺均可将纳米坡缕石均匀分散到基础油中。在室温下放置24h后,方案二和方案三出现少量沉淀,方案一无沉淀出现。在摩擦试验条件下,三种方案对应的平均摩擦系数分别为0.06518、0.06688、0.07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缕石 润滑油 添加剂 分散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