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慧东 舒建昌 +4 位作者 杨绮红 张文茹 吕霞 罗国彪 聂丽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01-1502,共2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均2次/d,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疗程7d;对照...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6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呋喃唑酮100mg,均2次/d,胶体果胶铋100mg,4次/d,疗程7d;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均2次/d,疗程7d。两组溃疡病患者均继用雷贝拉唑10mg,1次/d,共3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消化性溃疡患者复查胃镜。观察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123/143)、11.9%(17/143),对照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110/143)、20.3%(29/143),治疗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130/143)、93.6%(58/62),对照组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7.4%(125/143)、89.3%(50/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四联一周疗法根除Hp的方案较现今常用的三联方案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胶体果胶铋 甲硝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慧东 舒建昌 +5 位作者 杨绮红 潘杰 张文茹 黎铭恩 庞春梅 张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88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482例)和对照组(407例),镇静组患者检查前10min依次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地西泮、咪哒唑仑注射液,...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88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482例)和对照组(407例),镇静组患者检查前10min依次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地西泮、咪哒唑仑注射液,进入睡眠状态时即进行肠镜操作,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注射液后直接进行操作,分别观察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是否到达回盲部及完成检查所用时间,检查结束待患者清醒后询问患者遗忘程度和满意度以了解病人对检查的评价。结果:镇静组检查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检查结束后血压较检查前升高、脉搏加快,血氧饱和度检查前后无明显变化;镇静组到达回盲部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完成检查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镇静组患者遗忘程度和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结肠镜检查时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具有效果确切、安全高效、患者满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地西泮 咪达唑仑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86例次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舒建昌 杨绮红 +4 位作者 黎铭恩 张晓燕 张文茹 李思权 庞春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危重症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与内毒素血症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琪毅 舒建昌 杨绮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777-779,共3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按常规内镜下活检术取小肠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分别以鲎实验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关系。方法:40例肝硬化患者,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按常规内镜下活检术取小肠黏膜行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分别以鲎实验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分析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与血浆内毒素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肝硬化患者中,22例患者的小肠黏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发生率为55%,透射电镜下表现为小肠黏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肠黏膜上皮细胞核固缩,肠黏膜紧密连接间隙增宽以及线粒体肿胀。Child-PughA、B、C级组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0%(3/15),61.5%(8/13),91.7%(11/12),P<0.01。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血浆内毒素分别为(0.452±0.113)Eu/mL,(0.045±0.021)Eu/mL,P<0.01;肝硬化伴与不伴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者的血浆内毒素分别为(0.815±0.213)Eu/mL,(0.321±0.233)Eu/mL,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其发生率随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伴有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增高,提示小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是肝硬化患者出现内毒素血症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黏膜 内毒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协助诊断胰腺癌1例
5
作者 罗国彪 舒建昌 +2 位作者 张文茹 杨绮红 黎铭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233-,共1页
关键词 协助诊断 晚期胰腺癌 腹痛不适 十二指肠球部 腹腔神经丛 慢性胃炎 胰体尾 特异性症状 上腹 仰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定药在肝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舒建昌 杨绮红 张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安定药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胃肠外型胃肠间质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海华 舒建昌 杨绮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90-4090,共1页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伴周身乏力2个月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双下肢浮肿,近2个月来加重,伴头晕、乏力,剧烈活动时气促,偶伴胸闷,无胸痛,休息后可缓解,无腹痛等其他不适。曾多次外院诊治,疗效... 患者男,67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伴周身乏力2个月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双下肢浮肿,近2个月来加重,伴头晕、乏力,剧烈活动时气促,偶伴胸闷,无胸痛,休息后可缓解,无腹痛等其他不适。曾多次外院诊治,疗效不佳。平素胃纳、精神可.大小便正常,近2个月体重下降5妇。既往有20年过敏性鼻炎史,对“蟹、蛋、牛奶等”过敏,否认其他疾病史。体检:重度贫血貌,无身目黄染,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胃肠外 双下肢浮肿 过敏性鼻炎 剧烈活动 疗效不佳 体重下降 重度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