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产平台的铁路三维设计地形系统研究
1
作者 渠涧涛 齐春雨 +3 位作者 杨绪坤 王爱辉 王凯军 刘新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0,共9页
目前在铁路三维设计方面,国外商业平台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此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三维设计平台,都缺乏成熟、可用的支持长大线性铁路三维设计的地形系统。针对上述情况,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C/S架构的... 目前在铁路三维设计方面,国外商业平台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风险。此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三维设计平台,都缺乏成熟、可用的支持长大线性铁路三维设计的地形系统。针对上述情况,首先,设计了一个基于C/S架构的铁路三维设计地形系统框架,能够支持在线和离线两种模式下,多项目多坐标系地形数据的存储、可视化及计算;然后,基于国产BIMBase平台,引入GIS的相关标准和理念,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大规模地形瓦片数据调度机制,实现了面向长大线性铁路设计的大规模地形三维可视化;之后,根据铁路各专业三维设计的需求,充分考虑地形瓦片数据格式及组织形式的特点,提出高程提取和地形开挖两类地形计算方法。最后,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国产图形平台的铁路三维设计地形系统,能够满足铁路三维设计过程中,对大规模地形数据的流畅三维可视化以及高效计算等的应用需求,从而有效提升铁路三维设计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三维设计 地形系统 地形计算 BIMB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BIM设计系统中的大数据渲染技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绪坤 刘义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6,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铁路多专业集成BIM设计系统因大数据渲染效率低下出现的响应迟缓和用户界面停滞问题,研发CPU预剪除技术。通过CPU计算剪除一部分不需要渲染的铁路BIM设计模型,减少后续GPU计算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优化CPU和GPU的计算负... 研究目的:针对铁路多专业集成BIM设计系统因大数据渲染效率低下出现的响应迟缓和用户界面停滞问题,研发CPU预剪除技术。通过CPU计算剪除一部分不需要渲染的铁路BIM设计模型,减少后续GPU计算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优化CPU和GPU的计算负载,达到提升系统运行速度、减少系统响应时间的目的。研究结论:(1)基于铁路BIM模型的空间分布规律,应选择使用R-树空间索引实现CPU预剪除;(2)在大饭铺至马栅铁路线BIM设计实验中,采用基于R-树空间索引的CPU预剪除技术后,铁路BIM设计系统的渲染效率提升幅度达170%~210%;(3)基于R-树空间索引的CPU预剪技术能够有效缓解铁路BIM设计系统中的大数据渲染压力;(4)该研究结果可应用于铁路多专业协同设计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BIM设计 多专业集成设计 大数据渲染 CPU预剪除 R-树空间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场与站后专业一体化数据接口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绪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4,共5页
为解决站场平面图在站后各专业中的有效利用问题,提高铁路工程项目整体设计效率,对铁路设计项目中站后专业对站场设计数据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数据接口的选择方式,以及实现站场和站后专业一体化数据接口的方案。
关键词 铁路 站场 一体化 数据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合理布顶原则及示例
4
作者 杨绪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70,共6页
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是小能力驼峰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调速制式,现已在全路多个车站驼峰设计中采用。根据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特点,论述了驼峰溜放部分和驼峰减速区部分的布顶原则,提出可控顶档位、型号的选择,控制分组及钢轨道岔内的... 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是小能力驼峰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调速制式,现已在全路多个车站驼峰设计中采用。根据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特点,论述了驼峰溜放部分和驼峰减速区部分的布顶原则,提出可控顶档位、型号的选择,控制分组及钢轨道岔内的布顶数量,并举以设计示例进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 布顶原则 驼峰减速区 驼峰溜放部分 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于铁路BIM设计的三维地学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义勤 杨绪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目的:铁路BIM设计基于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对路基、桥梁、隧道和站房等铁路构(建)筑物进行虚拟建造。三维地学模拟技术是一种支持地质专家与计算机软、硬件进行三维的交互操作,科学推断一片三维空间区域的地质条件,形成数字化的三... 研究目的:铁路BIM设计基于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对路基、桥梁、隧道和站房等铁路构(建)筑物进行虚拟建造。三维地学模拟技术是一种支持地质专家与计算机软、硬件进行三维的交互操作,科学推断一片三维空间区域的地质条件,形成数字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在计算机中可视化展现的信息技术。本文基于三维地学模拟技术解决铁路工程地质条件的三维模拟问题,以三维的地质信息服务于铁路BIM设计工作。研究结论:(1)铁路工程地质条件的三维模拟具有特殊的专业性,不宜直接采用矿产、能源领域的传统三维地学模拟技术;(2)本文提出的一种基于线性钻孔的三维地学模拟技术能够有效实现铁路桥梁地段工程地质条件的三维模拟;(3)该研究成果可为铁路BIM设计工作提供三维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三维地学模拟 钻孔 地层层序解译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数据量地学模型的三角网格简化算法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义勤 潘懋 杨绪坤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4,共5页
为满足大数据量地学模型可视化的功能需求,实现一种基于拓扑规则和地学规则双重约束的三角网格简化和还原算法,以支持层次细节模型(level of detail,LOD)功能。介绍了实现算法所需的多分辨率数据结构。利用三维地学模型内含的拓扑关系,... 为满足大数据量地学模型可视化的功能需求,实现一种基于拓扑规则和地学规则双重约束的三角网格简化和还原算法,以支持层次细节模型(level of detail,LOD)功能。介绍了实现算法所需的多分辨率数据结构。利用三维地学模型内含的拓扑关系,结合地学规则,约束三角网格中边的可折叠性。通过对可折叠的边进行折叠和展开来实现网格的简化与还原。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对三角网格的处理效果良好,运行效率较高,能够支持LOD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约束 地学规则约束 网格简化 多分辨率 地学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乙烯电缆附件安装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绪坤 陈刚 《西北电力技术》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针对交联电力电缆附件安装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金具和压接工具的选择方法及双接线制接地的方法和其优点。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电缆附件 安装 电缆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发电机汇流管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文涛 杨绪坤 《西北电力技术》 2002年第6期59-60,共2页
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号发电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过定子内冷水汇流管低阻和金属性接地故障。这些故障反映出发电机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测和分析,查明原因并及时消除了故障。
关键词 发电机 汇流管 接地 故障处理 冷却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工程BIM设计成果集成数字化交付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飞飞 苏林 +1 位作者 渠涧涛 杨绪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103,共7页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数字化建模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步,但铁路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生态尚未形成.铁路工程包含多个专业领域,现有BIM设计软件对大体量多专业模型的集成效率低,且不易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亟需对铁路BIM设计成果集成数字化...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数字化建模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步,但铁路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生态尚未形成.铁路工程包含多个专业领域,现有BIM设计软件对大体量多专业模型的集成效率低,且不易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亟需对铁路BIM设计成果集成数字化交付技术开展研究.研究结论:(1)利用GIS对大场景与多源数据的支持,将BIM精细化设计成果与地理信息大场景进行融合,基于B/S模式开发了铁路BIM集成系统,降低了对终端用户设备的硬件要求;(2)该系统可从全局角度展示BIM设计成果,实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集成数字化交付,有效解决铁路工程信息传递问题;(3)该系统应用于广湛高铁400 km工程BIM设计成果集成以及设计检查与优化,发现问题22处,通过优化可为工程实施提供高质量的设计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数字化交付 BIM GIS I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自主BIM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鹤 杨绪坤 王长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6,共9页
自2013年以来,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推动和铁路BIM联盟的具体指导下,我国铁路BIM技术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建设、软件平台研发、重点项目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目前铁路BIM基础软件平台依赖国外,存在数据标准落地... 自2013年以来,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推动和铁路BIM联盟的具体指导下,我国铁路BIM技术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建设、软件平台研发、重点项目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目前铁路BIM基础软件平台依赖国外,存在数据标准落地困难、用户需求得不到快速响应等问题,同时面临着数据安全和“卡脖子”的风险。首先,从铁路BIM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依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科研平台,开展铁路自主BIM技术探索,提出了国产BIM平台技术能力评价标准;然后,从平台基础能力、二次开发功能和铁路应用场景3个方面深度测试了BIMBase平台,认为其在数据管理、几何计算、图形渲染等方面具备发展为铁路自主BIM基础平台的潜力;最后,对铁路自主BIM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下一步,将基于BIMBase平台研发铁路自主BIM软件,并不断迭代升级,尽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BIM 评价标准 BIMBase 基础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