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冲碎石桩设计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继革 姜兰芳 +1 位作者 佘金萍 欧阳建华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通过40余项工程实践及振冲碎石桩设计理论的应用,认为在工程设计中桩土应力比(n值)必须进行实测,即n=fp/fs才能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在以振冲密实为主的振冲碎石桩工程设计中,以置换率m作为主要参数计算桩距的方... 通过40余项工程实践及振冲碎石桩设计理论的应用,认为在工程设计中桩土应力比(n值)必须进行实测,即n=fp/fs才能使得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在以振冲密实为主的振冲碎石桩工程设计中,以置换率m作为主要参数计算桩距的方法,可供处理地基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冲碎石桩 桩土应力比 置换率 振冲置换 碎石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在城市道路维修改造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继革 《公路交通技术》 2005年第3期66-68,79,共4页
公路养护维修是交通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出现严重病害,急需改造。鉴于大多数路面都有几年至十几年的历史,其路基已相对稳定,如何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文中... 公路养护维修是交通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出现严重病害,急需改造。鉴于大多数路面都有几年至十几年的历史,其路基已相对稳定,如何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文中介绍了钢纤维混凝土在城市水泥混凝土旧路改造中的设计方法、实践应用情况和应用前景,证明了该项技术的工程可行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维修改造 城市道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 工程可行性 组成部分 建设事业 养护维修 相对稳定 研究课题 设计方法 旧路改造 应用情况 经济性 公路 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基多光谱的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春玉米叶片信息采集
3
作者 李池 陈刚 +3 位作者 杨继革 杨庭瑞 赵经华 马明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74-2387,共14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多光谱采集春玉米叶片信息的影响。【方法】设置3个水平灌水定额(75%、100%、125%作物需水量ETc)和4个水平的施氮量(0、200、400、600 kg/hm^(2))处理,采用地基多光谱拍摄的方法获取春玉米叶片的光谱信息,选...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多光谱采集春玉米叶片信息的影响。【方法】设置3个水平灌水定额(75%、100%、125%作物需水量ETc)和4个水平的施氮量(0、200、400、600 kg/hm^(2))处理,采用地基多光谱拍摄的方法获取春玉米叶片的光谱信息,选取5个植被指数分析不同水氮处理对多光谱信息采集的影响。结合实测数据处理,分析相关性、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变化,研究实测值与植被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植被指数NDVI在植株发育中期对SPAD值的反演效果较好,灌水量和施氮量均会影响植被指数对于SPAD值的反演。在中灌水处理(W_(2))条件下植被指数OSAVI与SAVI对表层土壤水分的反演较优,且OSAVI与0~20 cm土壤水分数据的PSO-BP神经网络建模优于SAVI对于10~30 cm土壤水分的PSO-BP神经网络建模。【结论】在100%ETc灌水水平、施氮400 kg/hm^(2)条件下,使用NDVI与OSAVI进行SPAD值和地表0~20 cm的土壤水分的反演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多光谱 水氮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忠垫高速公路线形设计
4
作者 林永胜 杨继革 《公路交通技术》 2005年第3期1-2,共2页
对忠垫高速公路的路线线形设计进行了总结,通过实例介绍了根据地形灵活运用线形指标,平纵横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公路线形设计 高速公路 线形指标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滴灌春玉米灌水定额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池 陈刚 +4 位作者 梁国成 杨继革 曹伟 赵经华 马明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4,共9页
为准确得到适宜于北疆地区滴灌春玉米的灌水定额,设置了W1(225 m^(3)/hm^(2))、W2(300 m^(3)/hm^(2))、W3(375 m^(3)/hm^(2))、W4(450 m^(3)/hm^(2))、W5(525 m^(3)/hm^(2))、W6(600 m^(3)/hm^(2)) 6个水平的灌水定额,研究灌水定额对春... 为准确得到适宜于北疆地区滴灌春玉米的灌水定额,设置了W1(225 m^(3)/hm^(2))、W2(300 m^(3)/hm^(2))、W3(375 m^(3)/hm^(2))、W4(450 m^(3)/hm^(2))、W5(525 m^(3)/hm^(2))、W6(600 m^(3)/hm^(2)) 6个水平的灌水定额,研究灌水定额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选取部分生长指标、产量指标、节水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结合耗水规律和指标显著性进行分析,并采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优选适宜于北疆地区滴灌春玉米的灌水定额。结果表明:滴灌春玉米的关键生育期为抽雄散粉期,该生育期最优灌水定额为525 m^(3)/hm^(2);耗水量和耗水强度的增长速率在灌水定额大于525 m^(3)/hm^(2)后明显下降;通过各指标显著性分析得出,灌水定额为450~525 m^(3)/hm^(2)时,较适宜北疆春玉米的生长;熵权-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灌水定额为525 m^(3)/hm^(2)时,贴近度最高,评价结果最好,此时玉米产量为16 178.71 kg/hm^(2)。综上所述,北疆滴灌春玉米的最优灌水定额为525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玉米灌水定额 熵权-TOPSIS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明杰 杨继革 +6 位作者 李冬民 杨文新 杨胜春 王克贤 赵经华 李池 袁如芯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9月在新疆克拉玛依大农业灌区开展苜蓿田间灌溉试验。试验设置3种灌溉方式,分别为浅埋滴灌(W1)、指针式喷灌(W2)、滚移式喷灌(W3),分析不同灌溉方式下的苜蓿生长... 【目的】探明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4—9月在新疆克拉玛依大农业灌区开展苜蓿田间灌溉试验。试验设置3种灌溉方式,分别为浅埋滴灌(W1)、指针式喷灌(W2)、滚移式喷灌(W3),分析不同灌溉方式下的苜蓿生长特性、耗水规律、产量和品质,采用基于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最优的苜蓿灌溉方式。【结果】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苜蓿株高、茎粗、产量呈降低趋势,苜蓿粗蛋白量呈增加趋势。第3、第4茬苜蓿全生育期耗水量呈倒“V”型变化规律。2茬苜蓿的全生育期耗水量均表现为W1处理<W2处理<W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表现为W1处理>W2处理>W3处理。浅埋滴灌和喷灌均能有效提高苜蓿品质。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浅埋滴灌下的苜蓿生长指标、节水指标、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最优。【结论】浅埋滴灌下的苜蓿节水增产效果显著,更适宜于西北干旱区的苜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灌溉方式 模糊综合评判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