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XELOX方案治疗胃肠道腺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慧 江旭 +5 位作者 杨朝爱 王卫星 陈文会 刘敬禹 马青 杨继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0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XELOX方案治疗胃肠道腺癌伴肝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7日~2012年12月31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诊治的30例胃肠道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均经病理活检、胃镜或结肠镜证实,未行原发灶切... 目的探讨改良XELOX方案治疗胃肠道腺癌伴肝转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7日~2012年12月31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诊治的30例胃肠道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均经病理活检、胃镜或结肠镜证实,未行原发灶切除术,且接受至少2个疗程的改良XELOX方案治疗。改良XELOX方案指将奥沙利铂50 mg灌注至原发灶,结直肠癌的系经肠系膜下动脉或者髂内动脉,胃癌系经胃左动脉或腹腔干,然后经肝动脉向肝内灌注50 mg奥沙利铂与适量的碘油混合进行化疗栓塞,最后留置导管于腹腔干或肝固有、肝左、肝右动脉缓慢(1 h)灌注100 mg奥沙利铂,第1天;1周后(或10 d后,具体情况根据患者血常规而定)服用卡培他滨,第8~21天,休息2~3周进行下一疗程,6个疗程后治疗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至8~12周。每2个月通过CT和/或MRI检查肝内转移灶,胃镜、肠镜检查原发灶。随访其生存时间,按RECIST标准评价客观疗效。通过SPSS 19.0软件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2.0个月,95%CI 9.6~14.4,获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8例,病变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40.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0个月,95%CI 2.2~5.8。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疼痛、肝功能受损、骨髓抑制、外周感觉神经毒性等,多为Ⅰ~Ⅱ度,Ⅲ~Ⅳ度不良反应少见,经对症处治疗好转,无治疗相关性病死。其中23例发生恶心、呕吐,其次为肝功能异常(如ALT及AST升高),但仅局限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3~5 d;骨髓抑制主要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结论改良XELOX方案治疗胃肠道腺癌伴肝转移患者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客观有效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手术切除机会,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 介入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与体会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雨辰 王振堂 +8 位作者 田建明 陈栋 叶华 刘崎 杨继金 孙飞 林琳 陆建平 王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与体会贾雨辰王振堂田建明陈栋叶华刘崎杨继金孙飞林琳陆建平王飞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始于80年代初期,1985年前后国内相继开展了这项治疗,目前是介入领域中最活跃的分支。在1994年全国第三... 肝癌介入治疗的回顾与体会贾雨辰王振堂田建明陈栋叶华刘崎杨继金孙飞林琳陆建平王飞肝癌经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始于80年代初期,1985年前后国内相继开展了这项治疗,目前是介入领域中最活跃的分支。在1994年全国第三届介入放射学会议上,有关肝癌介入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介入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1例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贾雨辰 刘崎 +7 位作者 贺佳 王振堂 田建明 陈栋 王飞 叶华 杨继金 陆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29-132,140,共5页
本文对621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动脉内药物灌注;B组为药物与碘化油混合栓塞;C组为在B组治疗后加用明胶海绵栓塞。A、B、C、三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27.94%,0%;... 本文对621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为单纯动脉内药物灌注;B组为药物与碘化油混合栓塞;C组为在B组治疗后加用明胶海绵栓塞。A、B、C、三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27.94%,0%;59.52%,14.34%和66.62%,12.42%;中位生存期为8.33,15.05和17.37月。总的1、3、5年生存率为62.88%,12.85%和7.45%,中位生存 16.23月。并对AFP的变化、肿瘤大小、门脉癌栓、治疗方法和次数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提示LpGsTACE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性栓塞 药物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方法对门脉主干癌栓疗效的初探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崎 贾雨辰 +6 位作者 田建明 王振堂 叶华 杨继金 孙飞 林琳 贺佳 《肝胆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经肝动脉不同介入方法对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的治疗作用,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8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行二次以上介入治疗,26例单纯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A组),42例化疗加碘油(B组),114例化... 目的通过分析经肝动脉不同介入方法对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的治疗作用,评价不同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8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行二次以上介入治疗,26例单纯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A组),42例化疗加碘油(B组),114例化疗加碘油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C组)。结果①肿瘤缩小率>50%者,A组0,B组23.8%,C组32.5%,统计学显示相差非常显著(P<0.001)。②治疗后门脉瘤栓消失率A组为7.7%,不变率为84.6%;B组分别为21.4%、54.8%;C组为37.7%和40.4%。统计显示有显著差异(P<0.001)。③1、3年生存率分别为A组11.5%,0;B组21.4%,2.4%;C组33.3%,3.6%,C组中有一患者已存活10年。A、B组和B、C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A、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对于肝癌并门脉主干癌栓的治疗,TAI疗效不佳,只要选择病人得当,TACE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疗法 门静脉癌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化水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马青 杨继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6期108-110,共3页
臭氧化水是臭氧溶于水后的形式,其克服了臭氧气体性质不稳定、具有一定毒性的缺陷,具有强氧化性、改善机体缺氧内环境、诱导免疫机制等多种优势,对病变组织的损伤作用较臭氧更强,临床应用相对安全。目前,臭氧化水被应用于口腔疾病、烧... 臭氧化水是臭氧溶于水后的形式,其克服了臭氧气体性质不稳定、具有一定毒性的缺陷,具有强氧化性、改善机体缺氧内环境、诱导免疫机制等多种优势,对病变组织的损伤作用较臭氧更强,临床应用相对安全。目前,臭氧化水被应用于口腔疾病、烧伤及感染性创面、脊柱关节病、妇科疾病及脓肿等疾病的治疗中,并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化水 臭氧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培军 朱文江 +7 位作者 田建明 左长京 吕桃珍 萧毅 王敏杰 薛宏 范月兰 杨继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瘤螺旋CT 血管造影(SCTA) 检查技术和应用价值,为合理选择SCTA 和DSA 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34 例大动脉瘤,均行SCTA 和DSA 检查,其中29 例经手术证实,术后7 例随访检查用SCTA。SCTA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 和表... 目的:探讨大动脉瘤螺旋CT 血管造影(SCTA) 检查技术和应用价值,为合理选择SCTA 和DSA 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34 例大动脉瘤,均行SCTA 和DSA 检查,其中29 例经手术证实,术后7 例随访检查用SCTA。SCTA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 和表面遮盖显示(SSD) 两种方法重建血管。结果:胸主动瘤10 例,腹主动脉瘤15 例,胸腹主动脉连续性动脉瘤2 例,髂动脉瘤7 例。SCTA 和DSA 均能较好地显示大动脉瘤的部位、形状、范围及夹层情况。MIP 重建图像能显示动脉壁钙化,SSD 重建图像能较好地显示动脉瘤的三维形态,SCTA 结合CT 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可更清楚显示动脉腔、动脉壁、附壁血栓及动脉周围组织结构。DSA 图像空间分辨力较SCTA 高,但不能清楚显示动脉壁、附壁血栓及动脉周围组织结构。结论:对大动脉瘤可首选SCTA 检查以替代DSA 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瘤 DSA 螺旋CT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介入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培军 吕桃珍 +6 位作者 涂来慧 张仁琴 左长京 王敏杰 薛宏 范月兰 杨继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对重症肌无力具有确切疗效,又能减少创伤性和并发症的新疗法。材料和方法:13 例重症肌无力(MG) ,CT 引导下于胸骨切迹上方经皮穿刺胸腺,用本院研制的微波治疗仪作多点微波热辐射治疗,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结果:13 例MG 的... 目的:探索一种对重症肌无力具有确切疗效,又能减少创伤性和并发症的新疗法。材料和方法:13 例重症肌无力(MG) ,CT 引导下于胸骨切迹上方经皮穿刺胸腺,用本院研制的微波治疗仪作多点微波热辐射治疗,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结果:13 例MG 的症状和体征于治疗后3 天内即好转,其中3 例于治疗后肌力即好转。随访3 年后,显著好转10例,好转3 例。胸腺体积于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缩小,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缩小率分别为24 .2 % 、31 .7 % 、34 .1 % 。胸腺内可见低密度区,由胸腺组织和水分气化及凝固性坏死所致。结论:CT 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介入疗法对MG 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显效快,并发症少。适用于MG 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不愿做胸腺手术切除或无法切除、胸腺放疗效果差、能较好配合治疗的MG 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CT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9例报告)
8
作者 李义 杨继金 +3 位作者 曾宪强 田建明 王荣勤 丁小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栓塞法治疗甲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9例甲亢病人的 2 9支甲状腺上、下动脉进行超选择性插管 ,并用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栓塞。结果 :8例病人栓塞后甲状腺逐渐恢复正常大小 ,T3 、T4、FT3 、FT4逐渐下降接近或恢复正常 ,1例... 目的 :探讨栓塞法治疗甲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9例甲亢病人的 2 9支甲状腺上、下动脉进行超选择性插管 ,并用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栓塞。结果 :8例病人栓塞后甲状腺逐渐恢复正常大小 ,T3 、T4、FT3 、FT4逐渐下降接近或恢复正常 ,1例病人术后 6个月症状复发 ,再次栓塞后 ,甲状腺机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介入法治疗甲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介入治疗 聚乙烯醇颗粒 SELDINGER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栓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颞叶血肿为主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继金 吴桂华 李守才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以颞叶血肿为主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以厦死亡原因。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以颞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为主的住院患者,血肿量在20ml左右.除外伴有其它部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以颞叶血肿为主颅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以厦死亡原因。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以颞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为主的住院患者,血肿量在20ml左右.除外伴有其它部位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组死亡28例.锥颅组死亡10例.保守组死亡13例。结论颞叶血肿较其他部住脑内血肿更具危险性,血肿量20ml左右时应采取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颠叶 血肿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颅内血肿术中血压调控的研究
10
作者 杨继金 吴桂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4-55,共2页
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中行血压干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与以往未干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手术中血压未干预与进行干预后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比较,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中有效的血压调控可减少... 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中行血压干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与以往未干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手术中血压未干预与进行干预后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比较,临床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中有效的血压调控可减少二次脑损害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创伤性 手术 血压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不伴小脑扁桃体下疝的脊髓空洞症6例报告
11
作者 杨继金 吴桂华 +2 位作者 张华翔 类家豪 邹复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 脊髓空洞症 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腰池引流治疗颅内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杨继金 王侠 +1 位作者 刘孝梅 宋熙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4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出血 持续腰池引流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长期带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桂华 杨继金 绪桂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临床效果 呼吸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科室的人性化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桂华 葛玲侠 杨继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科室 门诊 就诊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脑出血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熙庆 张华翔 +2 位作者 赵士利 杨继金 秦景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我们应用一次性硬脊膜外导管对55例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持续引流,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0~69岁。颅脑损伤出血24例,高... 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我们应用一次性硬脊膜外导管对55例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持续引流,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0~69岁。颅脑损伤出血24例,高血压脑出血16例,自发性脑出血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引流术 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uided percutaneous thymus microwave radiation and local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for myasthenia gravis
16
作者 王培军 吕桃珍 +7 位作者 涂来慧 左长京 张仁琴 陈炜 邵成伟 王敏杰 刘东明 杨继金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1年第4期306-308,共3页
Objective:To developan effectivetherapyformyastheniagravis(MG)withlittletraumaticinjuryandlowmor-bidity.Methods:ThirteenMG patientsreceived2450MHzmicrowaveradiationat multiplepointsof thethymususing CT-guidedpercutane... Objective:To developan effectivetherapyformyastheniagravis(MG)withlittletraumaticinjuryandlowmor-bidity.Methods:ThirteenMG patientsreceived2450MHzmicrowaveradiationat multiplepointsof thethymususing CT-guidedpercutaneousthymusparacentesisviatheuppermarginof thesternumincisureandwithlocaldexamethasone injection.Results:Thesymptomsandsignswererelievedwithin3d of treatmentin allthe13MG patients;threehadim-mediateresponseto thetreatmentwithimprovedmyodynamia.A3-yearfollow-upstudyshowedthatthesymptomsand signsimprovedsignificantlyin10patientsandturnedforthebetterin3.Thesizeof thethymusreducedvertically,trans-verselyandanteroposteriorlyby24.2%,31.7%and34.1%respectively.Low-densityareaswereseenin thethymusdueto watergasificationandcoagulationnecrosisof thethymustissue.Conclusion:Thetechniquehasdefinitetherapeuticeffect on MG withadvantagesof easymanipulation,quickresponseandlowmorbidity.Itis suitableforMG patientswithhyper-plasiaor thymoma,andthosewho areunwillingto receivethymectomy,or whosethymomais notresectable,or thosewho havepoorresponseto ra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ASTHENIA GRAVIS THYMU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graphic embolization for refractory epistaxis
17
作者 沈小华 周水淼 +4 位作者 周义德 彭平 王永春 王振堂 杨继金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1年第4期244-246,共3页
Objective:To assesstheroleof angiographicembolizationin treatmentof refractoryepistaxis.Methods:The diagnosticandtherapeuticroleof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in13patientswithrefractoryepistaxiswereretro-spectiv... Objective:To assesstheroleof angiographicembolizationin treatmentof refractoryepistaxis.Methods:The diagnosticandtherapeuticroleof 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in13patientswithrefractoryepistaxiswereretro-spectivelystudied.Results:Pseudoaneurysmof carotidarterywasconfirmedin3of the13patientswithrefractoryepis-taxiswithangiography.Selectiveangiographicembolizationwasperformedin12/13patients.Thesuccessratewas91.67%(11/12).Patientsweretolerantto theuseof DSAwithoutseverecomplications.Conclusion:Selectiveangiographicem-bolizationis a safeandeffectivemethodintreatmentof refractoryepistaxis.In caseof traumaticepistaxiswithineffective conservativetreatmentor recurrentepistaxis,preoperativeangiographyshouldbe performedto ruleoutpseudoaneurysmof carotidar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EMBOLIZATION EPISTAXIS PSEUDOANEURY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瘤内注射臭氧化盐水治疗兔VX-2瘤的效果
18
作者 王凌霄 罗荣 +4 位作者 蒋海波 宋禹杉 金修才 杨朝爱 杨继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8-11,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不同次数瘤内注射臭氧化盐水治疗兔VX-2瘤的效果。方法新西兰荷瘤大白兔48只,采用标签法随机分为4组。其中G0组12只注射1次低温生理盐水,实验组36只在超声引导下分别给予肿瘤体积2倍臭氧化生理盐水,并... 目的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不同次数瘤内注射臭氧化盐水治疗兔VX-2瘤的效果。方法新西兰荷瘤大白兔48只,采用标签法随机分为4组。其中G0组12只注射1次低温生理盐水,实验组36只在超声引导下分别给予肿瘤体积2倍臭氧化生理盐水,并根据注射次数分为G1组(1次)、G2组(2次,1次/d)、G3组(3次,1次/d),每组各12只。分别于术前,术后4、8 d测量肿瘤的长径(a)、短径(b)和弹性值(B/A),根据公式V=1/2ab2计算各组肿瘤体积(V),并比较肿瘤生长率。结果G1、G3组术后4 d肿瘤生长率低于G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G2、G3组术后8 d肿瘤生长率低于G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d,四组肿瘤组织弹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G2、G3组兔VX-2瘤组织弹性值低于G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d,四组肿瘤组织弹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1、G2、G3组兔VX-2瘤组织弹性值低于G0组,且G2、G3组低于G1组,G3组低于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更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次数瘤内注射相同浓度臭氧化盐水对兔VX-2瘤的治疗效果,且以多次治疗后肿瘤组织弹性值下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臭氧化水 超声弹性成像 VX-2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