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矿物油室温保存棉花黄萎菌的ISSR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继娟
张吉光
胡小平
朱荷琴
杨家荣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7-182,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98)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JM30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专项基金资助(QN2009034)
-
文摘
从ITS序列和ISSR分子标记水平对45株棉花黄萎菌进行遗传变异研究,共扩增到178条多态性条带,呈现丰富的多态性。依据ISSR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菌株的致病性以及ITS测序结果,可将45个菌株分为弱致病类型大丽轮枝菌、强致病类型大丽轮枝菌和变黑轮枝菌3类,ISSR分子标记多态性与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类型呈现一定的相关性,但与保存年限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所有菌株均表现出了典型的分子标记模式,仅有菌株394的ITS序列出现了单位点突变。
-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菌
ITS
ISSR
矿物油保存
致病性
-
Keywords
Verticillium dahlia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Internal 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
Mineral oil preservation
Pathogenicity
-
分类号
S435.6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苜蓿黄萎病菌中国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婧
白应文
杨继娟
陈卫民
张莉
胡小平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与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石河子大学
-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4-279,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7-0698)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B07049)资助
-
文摘
为了解我国苜蓿黄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于2007-2008年间对苜蓿黄萎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苜蓿黄萎病标样中分离到一种真菌(VA001),依据Koch′s法则,并结合形态学、培养特性及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适合该菌生长的培养基有甜瓜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适合产孢的培养基有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甜瓜培养基、梅干培养基。在碳源和氮源中,麦芽糖(Maltose)、乳糖(Lactose)、甘露醇(Mannitolum)、赖氨酸(Lysine)、牛肉膏(Beef extract)、氨基乙酸(Aminoacetic acid)、组氨酸(Histidine)有利于病菌的生长;蔗糖(Sugar)、果糖(Fructose)、乳糖(Lactose)、硝酸钠(Sodium nitrate)、丙氨酸(Alanine)有利于病菌的产孢。苜蓿黄萎菌生长和产孢的适宜pH值为7.0-9.5,温度为25℃。
-
关键词
黑白轮枝菌
苜蓿黄萎病
核糖体DNA-ITS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
Verticillium wilt of alfalf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of ribosomal DN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432.4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
-
题名室温条件下保存于矿物油中的植物病原真菌存活力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胡东芳
张吉光
杨继娟
胡小平
陈艳
杨家荣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0-175,共6页
-
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4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98)资助
-
文摘
检测了20世纪50、60、70和80年代室温保存于矿物油中的261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存活情况,各年代段菌株存活率分别为56.9%、64.5%、72.2%和85.3%。其中1株棉花枯萎病菌的存活期达57 a,1株禾谷镰刀菌存活期达56 a,1株意大利青霉存活期达54 a,1株苹果腐烂病菌存活期达53 a,1株牡丹枝孢霉和4株棉花黄萎病菌的存活期达52 a,是迄今为止使用该方法保存最长期限的报道。同时,测定了22株保存于各年代段的棉花黄萎病菌的产孢量、菌落直径和致病性。结果表明,矿物油室温保存菌株的菌落直径、产孢量与保存年限间无相关性;77.3%的菌株丧失了致病性,其中两株保存期限超过50 a的菌株仍保持较高的致病性。
-
关键词
真菌
存活期限
棉花黄萎病菌
致病性
矿物油保存
-
Keywords
Fungi
Viable period
Verticillium dahliae
Pathogenicity
Mineral oil preservation
-
分类号
S432.44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Q939.523.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题名苜蓿来源的变黑轮枝菌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王明霞
杨继娟
白应文
胡小平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与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5-169,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9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业务专项基金资助(QN2009034)
-
文摘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重要的牧草和控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植被。近年来,苜蓿病害日趋严重,成为苜蓿种植的限制因素。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证病律,从发白矮化的苜蓿病株中分离得到一种病原菌,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变黑轮枝菌(Verticillium nigrescens Pethyhr.),可引起苜蓿叶片发白,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等症状,但发病植株维管束不变色,不形成黑白轮枝菌引起的典型"V"字型病斑。该病菌对苜蓿和茄子有一定致病性。
-
关键词
苜蓿
变黑轮枝菌
核糖体DNA-ITS
致病性
-
Keywords
Alfalfa
Verticillium nigrescens
ITS rDNA
Pathogenicity
-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